首先,《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美好卻不現實。相愛很美好,可是如果他在某種程度上因你而死呢?會自責、會懊惱、會悲痛欲絕、會被他的家人所責罵(而電影中他的妹妹卻沒有顯示出過多的悲傷,他的父母也沒有出現——不現實之處,只能說電影為了情節和故事的需要將其美化,少了女主所要面臨的一些衝突和壓力)單看女主,一個曾經那樣深愛過的人在一夜之間與她天各一方,永不能相見,這是多麼大的遺憾!
於是她出現了所謂的幻想卻又不是幻想——只要她對著水面唱歌,他就會出現在她身旁,可他終究還是虛無的,不能再觸碰她,甚至不能在她將要跌倒時扶她一把。斯人已去,生的人無論如何都不能將他挽回,是守著與他的回憶過完此生,還是帶著他的期許替他看看這廣大的世界,替他完成那些來不及實現的夢想。
跳出痛苦的泥潭,帶著他的那份,努力地活著吧!她得知他並不是天生就是那樣完美——會做菜,工作突出(消防員),懂好多東西,他小時候溺水,被她救起,她成為了他的英雄,他致力於幫助別人,因為他的命就是別人救的。於是他在背後默默努力,成為了一個無所不能的人,成為了她的英雄,要永遠陪在她身邊,保護她。
可如今她的英雄已經不可能回來,她必須學會堅強,做自己的英雄,在下一個海浪來臨之時,趁勢衝向海浪之巔。以後的路再也沒有你的陪伴,雖然孤獨,雖然難熬,但我會努力將它變得精彩,因為我知道,你看到這樣的我一定會替我開心的。湯淺大佬的新作劇場版,看之前就聽到這部被戲稱為與《天氣之子》之於新海誠同理的大佬撲街作。看了之後嘛,是不是撲街,我估計湯淺本人不會說這是撲街而只是商業化的嘗試,但我個人確實比較失望。
畢竟,不要求和早期作品一樣黃暴,但調皮的畫風和瑰麗的想像力怎麼說都該是特徵之一,而《共乘海浪之上》,雖然也有男朋友死了後活在水裡這一幻想元素,但這看了開頭結合海報就能猜到結局的劇情,確實太普通了一點。在中規中矩的劇情脈絡上,刻畫得還是相當不錯的。前期狗糧時間很甜,真是刻在骨子裡的甜,如果不是已經猜到結尾了那這兩個人100%會結婚的甜。
男主不說作為男友,作為人也簡直完美。「你的姓太難了我不會寫」「將來變成了你的姓怎麼辦」,雖然中國沒這個傳統可能需要反映時間,反映出來了後是真的。後期開虐後,女主從恨不得活在海裡變成完全見不得「殺死」男友的海;發現男友一唱歌就會出現在水裡後,在家裡泡水就算了還不懼路人的滿臉問號花樣拉出去膩歪,這一段就是雖然我覺得她沒瘋,但假設這真她臆想出來的,那女主瘋成這樣我也不會覺得奇怪。而能讓我這麼覺得也是需要功夫的,至少也得把狗糧的甜、女主對男友的依賴、女主還不能「乘上人生的浪」這些鋪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