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治癒系電影再配詩意譯名,讓人深受觸動

2021-01-13 小蘇走進娛樂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小蘇走進娛樂。今天我們來說說2019年12月7日終於成功上映的一部電影《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

只看電影的名字,會讓人誤以為是一部略帶浪漫的文藝片,但看了電影之後,才發現電影譯名不僅貼切電影中的「衝浪」元素,也暗示了有關愛情的內容。

這部電影曾在在六月份突然撤檔後,12月又重新定檔,可以說是給了影迷們滿滿的欣喜。而這部電影是一部非常適合大家觀看的小清新治癒系電影,劇情不是很複雜,卻能給人帶來一種治癒的力量!

這部電影是由動畫「鬼才」湯淺政明導演在中國內地首部上映的影片,他被不少日本動畫觀眾稱之為「鬼才」,知名度可謂相當的高。

他的作品很多憑藉畫風獨特、場面奇幻、分鏡卓越,馳騁天際的想像力,在日本動畫界獨樹一幟。並且他的作品通常帶有個人特色的畫風和魅力,總會給觀眾帶來深刻的印象!

在2017年,湯淺政明導演在短時間內接連推出了劇場版動畫《宣告黎明的露之歌》以及《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其中《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更是在全球的動漫愛好者當中獲得了特別高的稱讚!由此可見湯淺政明導演極高的創作能力。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命中注定的戀人:富有正義感的消防員雛罌粟港和喜歡衝浪的大學生向水雛子之間的愛情故事。而在不幸遭遇生死別離後二人以奇幻的方式再次相見:只要唱起屬於兩個人的那首歌,已經死去的雛罌粟港就會從水中出現。

在電影中前部分,展現了兩人從相識到墜入愛河,再到甜蜜到爆的親暱, 簡直不要太甜!

而在我本來以為劇情還要這麼繼續下去的時候,中間部分就出現了變故:港因海難殞命,這巨大的變故讓女主深受影響,自然的,她的內心是無法接受現實的。

而日益憔悴的雛子,面對著大海,哼起了兩人一起唱的歌曲時,港竟從水中出現了:我們不是已經約好了嗎,我會一直幫助雛子。

其實這一切,都是雛子的內心始終放不下港,不願面對現實的真實寫照。

在這之後,因為有港的妹妹洋子和後輩山葵的存在,使劇情得以發展,也為雛子的成長之路得到了新的變化。

影片最後廢墟中的大火,對雛子是有深刻的意義的,它代表著她已經勇敢地走進自己內心,逐漸的面對現實。

終於,最後雛子終於做出了完美的蛋包飯,也拿到了屬於自己的救助證,這一切的一切,體現了雛子已經長大,更多的是有了直面生活的勇氣,無論生活充滿多少挫折,至少她已經徵服了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風浪,與之同時也與主題相呼應: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

或許,這也是這部電影想要告訴我們的東西,人生如同大海,充滿了未知和風浪,而只有乘風破浪,學會徵服大海,學會獨立自強,那麼你就是生活的強者!再大的風浪也將會無法撼動你的身心!生活也將會被你想我在手心之中!

相關焦點

  • 《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片寄涼太學中文「撒糖」
    片寄涼太片寄涼太奇幻愛情動畫電影《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即將於8月7日七夕節全國上映。這部以「人鬼情未了」為故事主線的動畫電影,講述了已經離世的男主角雛罌粟港以「水形男友」的形態,守護和陪伴在女友身邊的感人故事。
  • 海洋版「人鬼情未了」!動畫電影《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定檔!
    動畫電影《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宣布定檔!12月7日上映!這部獲得過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動畫片的佳作,原本定於七夕上映,由於各方原因導致推遲!該片導演是素有「鬼才」動畫導演之稱的湯淺政明!這也是他首部在中國內地上映的作品。
  • 《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當女主唱起歌,帶你「共乘海浪之上」
    《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是一部十分出色的動畫電影,無論是劇情還是配樂,都很經典。看過很多日本動畫電影之後,覺得動畫電影也是十分耐看、好看而且溫暖清新。所以我今天要推薦這部優秀的動畫電影。該片也將於本周上映!作為一部純愛的動畫電影,它魔幻、俗套、依舊讓人淚止不住的流。
  • 湯淺政明新作《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獲金爵獎最佳動畫電影
    為期十天的上海國際電影節,見證了國內影迷的觀影熱情,也見證了從世界各地來到中國上海的各位電影人的匠心。隨著電影節的落幕,各個競賽單元的獲獎者也揭曉而出。其中,伊朗導演雷薩·米爾卡裡米執導的《夢之城堡》攬獲本屆金爵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男演員三項大獎,成為大贏家。  區別於真人電影,動畫電影的受眾似乎更偏小眾。
  • 《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這部電影,美好卻不現實
    首先,《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美好卻不現實。相愛很美好,可是如果他在某種程度上因你而死呢?會自責、會懊惱、會悲痛欲絕、會被他的家人所責罵(而電影中他的妹妹卻沒有顯示出過多的悲傷,他的父母也沒有出現——不現實之處,只能說電影為了情節和故事的需要將其美化,少了女主所要面臨的一些衝突和壓力)單看女主,一個曾經那樣深愛過的人在一夜之間與她天各一方,永不能相見,這是多麼大的遺憾!
  • 若與你共乘海浪之上:片寄涼太主役,水裡的男人,真聽覺盛宴!
    或許很多人都看過活在回憶、夢裡的人,或者是鬼魂類,但活在水裡的男人,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孤陋寡聞了吧?今天一個劇場動畫的PV已經公布,讓我們見識了什麼叫活在水裡的男人,什麼是演員、歌手、聲優於一體的萬能帥哥,他就是我們的片寄涼太,尖叫聲在哪裡!
  • 影片《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駕馭生活的風浪,站在浪潮之巔!
    《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是一部由湯淺政明執導的動畫電影,這部電影獲得了上海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動畫片,非常值得推薦給大家。故事以喜歡衝浪的女主角向水日菜子和消防員雛罌粟港的愛情故事為主線,日菜子的成長為輔線,講述了日菜子經歷了各種風雨,在港的影響下,走出陰霾,獨立地成長,最終自信地面對人生的故事。
  • 《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我看到了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你遠眺的水面,色彩斑斕地,閃耀著……」一首《Brand New Story》,旋律悠悠響起,讓人仿若回到曾經相戀的過去,閉上眼,回憶從腦海浮起,久久散不去《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一部唯美而浪漫的愛情動漫,雖然有著悲劇的不幸,讓人淚流滿面的同時,依然讓內心充滿對生活的激情和期待,也許這就是這部動漫的魅力所在。
  • 動畫電影《海浪之上》定檔12月7 湯淺政明最新力作
    動畫電影《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官博在今日宣布影片定檔12月7日上映,本片原定於七夕8月7日上映,後宣布撤檔。  《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是知名導演湯淺政明首部在內地公映的作品,由片寄涼太、川榮李奈、松本穗香、伊藤健太郎等人配音。
  • 和「那個人」相約電影院!
    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如果你有男/女朋友,想好怎麼和Ta過節了嘛~看看電影怎麼樣?七夕將上映好幾部片子哦~如果你沒有對象?沒關係,當然要出去遇見愛啦!看電影雖然聽起來普通又俗套,但卻是人們促進關係的約會第一選擇,在電影院這樣比較的秘密的空間,更容易讓人感到安心/動心。這三部電影將在七夕上映哦,快快挑好座位,計劃與Ta度過浪漫的一天吧!
  • 【治癒系音樂】高能量的聲音為什麼能療愈人?
    提示:請點上方↑↑↑音樂時光一鍵免費關注《音樂時光》最受歡迎的治癒系音樂平臺
  • 兩岸三地電影譯名大比拼
    近幾年,兩岸三地的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也有不少香港的電影人不斷尋求北上發展。然而,兩三代人的隔閡導致了大陸、港澳以及臺灣的文化差異相當巨大。這一點從許多歐美電影名稱的翻譯上便可一窺一二。由於文化不同,各地區在引進國外電影的時候出於市場的考慮都會針對片名進行一些本土化的翻譯。
  • 十大感人治癒系動漫電影,宮崎駿動漫電影的佔了四部,你怎麼看?
    說起感人治癒系的動漫電影,那肯定想到的是宮崎駿。一種可以淨化人們心靈,非常珍貴的動漫種類,它的主要特徵是溫暖人心。感人治癒系動漫格調清新、劇情純淨溫暖、節奏舒緩,給人以美好的感受和祝福。有的悲劇、有的喜劇、有的喜悲摻半,甚至有的結局最後結果不告訴觀眾而要觀眾通過自己的想像去補充結局。小編列舉了十大感人治癒系動漫電影,宮崎駿的動漫電影佔了4部,你怎麼看?
  • 對比了臺灣和大陸的電影譯名,美國人實在忍不住了!
    但最近,一部好萊塢電影的臺灣譯名,就讓在臺美國人實在忍不住,出來吐槽:臺灣太不會取電影名,中國還比較厲害!大陸譯名:《血戰鋼鋸嶺》臺灣譯名《鋼鐵英雄》在臺灣的美籍英語老師畢靜翰在FB發文,就對臺灣所取的《鋼鐵英雄》片名相當失望,他寫道:這簡直是翻譯者的自創,跟電影內涵還有導演想表達的意思不太一樣。
  • 同樣是外來電影,為何兩岸三地的電影譯名差異那麼大?
    咱們也可以隨便就再舉個慄子就拿正在上映的《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香港譯名叫《猿人爭霸戰:猩兇巨戰》你更喜歡哪一個估計也不用說了最後我再舉幾個經典的慄子,你們回復編號喜歡哪個譯名,比如我全喜歡第一個,那麼就是11111、盜夢空間(大陸)/ 2、潛行兇(港)/ 3、全面啟動(臺)1、寂靜嶺(大陸) 2、鬼魅山(港)/
  • 盤點:十佳經典英文電影譯名
    都說「好馬要配好鞍」,一部經典電影也需要配上富有創意且別具一格的經典翻譯片名。,電影原文片名和大陸的「指環王」一模一樣,但「指環王」這樣的翻譯顯得很泛很模糊。因此採用「戒指」這個詞為底,更加符合電影「王者之戒指」的意思。「魔」這個字是翻譯外國電影片名中的常用字,這裡用「魔」字來修飾「戒指」,把原來「指環王」過於中性的意思一下子給點明了,同時很恰當地體現這部巨作的魔幻風格。
  • 治癒系MAX電影,讓你愉快地度過寒冬~
    除了暖氣、烤爐,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那些治癒力MAX並且很適合躺在暖暖的被子看的電影啦。盤點那些治癒力MAX的電影,不知道你看過幾部?01《咕咕是一隻貓》這是一部被很多人視為與寂寞相關的電影,但卻是一部平淡中充滿著治癒力MAX的電影。
  • 日本平成時代的治癒系文化
    流行文化總能敏銳地反映時代特徵,治癒系文化也不例外。平成元年即1989年,日本正處於泡沫經濟的鼎盛時期。那年,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與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合作出版了一本書——《日本可以說不》,鼓吹美國崩潰論,彼時日本人的自負可見一斑。然而,這一「日本夢」很快就隨著泡沫經濟的破滅而灰飛煙滅。還沒等日本人反應過來,股市、房市已然轟然坍塌。
  • 奇葩譯名年年有,內地版不思進取,港版語不驚人死不休
    去年我寫過一篇關於內地和香港電影譯名的文章,提出一個觀點,同樣是奇葩譯名,香港和內地各有不同。內地版爛得平庸,有不思進取的風範。《Arrival》引進內地,譯名直譯降臨,港版是《天煞異臨》。香港對天煞的愛好,能讓很多白種人也能出現黑人問號吧。大多數情況下,港版譯名有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風格。內地叫《史密斯夫婦》,港版叫《史密夫決戰史密妻》。內地叫《摔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