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下飛機就看到瑪瑙斯用雨季豐沛的降水來歡迎我這個距離它最遠的國度來的遊客。真不是我胡說,瑪瑙斯距離中國兩萬一千公裡,正好是半個赤道的距離,也就是說在我們祖國南沙,腳底下挖一個洞一直挖下去,挖通了以後就是瑪瑙斯。
從時間上也給與了充分的佐證,與北京時間整整相差12個小時,來這裡根本不用調表,和夏季去紐約旅行一樣,手錶上顯示幾點鐘就是幾點鐘,只不過黑夜白天掉過來了。
這裡距離赤道360公裡,位於南緯3度,看來剛才我說從中國南沙挖到這裡的洞給挖斜了點。這裡是典型的熱帶氣候,而且是屬於那種悶熱潮溼的氣候,我來的時間又恰恰是南半球的酷夏,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做好了與炎熱鬥爭到底的準備。
飛機舷窗外的瓢潑大雨和被吹得搖曳的棕櫚徹底將我的精心準備毀於一旦,迎接我到來的是一個涼爽的赤道小城。
這個小城是巴西最北部的有人煙的城市,再往北就進入無人區。和聖保羅、裡約這樣的大城市比起來,此地經濟落後、民風淳樸、治安較好。
這裡的居民有80%以上連亞馬遜州都沒出去過,更別說出國去看外面的花花世界,人們的思想意識還停留在30年前中國人的水平。
首先說交通,除了飛機只能依靠亞馬遜河,公路、鐵路想連接到3400公裡以外的裡約這樣的大城市,在本世紀還看不到什麼希望。
別說那樣的大城市,就連本州內的62個小城市都沒有公路、鐵路相連,唯一的交通方式就是飄蕩在亞馬遜河上的船,近一點的地方十幾個小時能到達,遠一點的地方可要四天四夜的時間。
這裡到亞馬遜出海口有1700公裡的距離,比北京到重慶還要遠很多,這要是開船順著亞馬遜漂過去,時間長到足以讓我這樣記憶力不好的人都忘了自己跑出海口乾嘛來了,更別說當地人一直開到4200公裡以外的秘魯那樣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