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2019年氣溫比平均水平高1.1℃,亞馬遜雨林或在50年內消失

2020-12-05 猩猩科學頻道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

這段時間,相信大家也看到一些關於亞馬遜的消息,發布在《自然》雜誌的科學報告指出,亞馬遜雨林吸收碳能力正在下降,其碳匯能力可能在未來15年內降至0。也就是說,在未來15年內,亞馬遜雨林吸收二氧化碳和釋放二氧化碳的量可能會達到一個臨界值,可能會出現吸收二氧化碳和釋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當的情況,亞馬遜雨林甚至可能會出現碳源的情況,即吸收的二氧化碳含量比釋放二氧化碳的量要少。這裡有點類似「盈虧」的原理。相信大家也知道,這些雨林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是地球之「肺」。

這些雨林雖然吸收二氧化碳,也會釋放二氧化碳。在2019年,亞馬遜雨林就曾經出現了大火,大火釋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一方面這些二氧化碳的釋放進一步加劇了氣候變暖,另一方面隨著森林面積的減少,讓我們在緩解氣候變暖方面陷入了更被動的困境。科學家對亞馬遜雨林展開了很多研究,現在有一些研究指出,亞馬遜雨林正在接近一個極限,一旦達到這個臨界點,亞馬遜雨林可能會未來半個世紀內(即未來50年內)從雨林變成一個熱帶稀樹草原。從雨林變草原,意味著亞馬遜雨林可能會消失。這一項研究的結果,值得我們重視、警惕。

因為這些森林,特別是熱帶雨林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吸收了我們人類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25%至30%,而海洋則吸收了20%到25%。不過,從1970年代以來,這個亞馬遜雨林已經有大約20%的面積已經消失,主要原因在於森林砍伐等原因。倫敦皇家植物園皇家植物園科學主管亞歷山大·安東內利表示,這個亞馬遜雨林已經演化了五千八百萬年,支撐著數千萬人的生命。如果我們不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可能會失去這個世界上最大、生物多樣性最多的熱帶雨林。

隨著這些森林的退化、消失,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一片片綠油油的森林,而是失去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一個循環系統。因為這些雨林中,是各種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隨著這些森林的消失,生存在森林裡的野生動物也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會出現數量驟減、瀕臨滅絕的情況。而且,當這些森林退化,我們地球淨化環境的能力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為我們需要依靠這些綠色植被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以緩解氣候變暖的趨勢,熱帶雨林處境不佳,對於我們緩解氣候變暖來說,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這些年來,氣候變暖已然成為一個趨勢,我們也看到了地球氣溫上升的過程。在此之前,我們也曾經分享過,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是2016年,有記錄以來第二熱年份是2019年。據2020年3月11日的科學報告,世界氣象組織的一項氣候報告指出,這些年來地球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持續上升,氣候持續變暖,2019年全球的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的平均水平高1.1℃,其中澳大利亞、阿拉斯加、俄羅斯北部、東歐和南非的部分地區的溫度甚至比平均水平高出2℃以上。除了高溫的天氣,還出現了很多極端的問題,其中就包括澳大利亞地區的野火肆虐問題、橫掃多國的蝗災。

看起來,氣候變暖帶來的問題影響深遠,這些雨林的處境又不大樂觀,我們該如何緩解氣候變暖的趨勢,需要警惕,也值得深思,畢竟最後受到影響的,還是我們人類。雖然我們這些年來也在採取措施減緩氣候變暖的趨勢,但是氣候變暖似乎日益嚴峻。另一項科學報告指出,在2008年至2018年期間,全球年度碳排放量增加了14%。這意味著,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更有效地緩解氣候變暖。對此,Project Drawdown的科學報告表示,我們目前已經有多達76個解決方案,按照這些方案展開,我們有把握讓二氧化碳的含量在2040年代中期之前達到峰值,隨後出現下降的情況。

在這76個方案中,其實就提到能源結構及植樹造林方面的問題,這些年來,地球的森林面積持續增加,2000年代初期至今,地球森林面積增加了5%,相當於一個亞馬遜雨林大小,我們國家新增森林面積佔了其中的25%。如果不是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植樹造林,或許當前氣候變暖的情況更加嚴峻。未來隨著氣候變暖的趨勢得到減緩,很多問題都會得到解決,熱帶雨林退化的問題也會得到緩解。但是,在此之前,我們還需繼續努力。

相關焦點

  • 科學家警告:亞馬遜大草原將在50年內出現!
    一項最新研究得出,亞馬遜雨林和全球其他大型生態系統正在面臨崩潰,這個地球之肺可能在50年內消失,未來替代雨林的可能是熱帶草原型生態系統!烏克蘭國家南極科學中心的西瓜雪亞馬遜雨林正在發生的故事一個世紀以來,雨林地區的平均氣溫已經上升了1-1.5℃,這是全球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旱季時間有些擴大,從四個月開始向五個月邁進
  • 亞馬遜雨林大火後,現在怎麼樣了?科學家:有可能50年內消失
    去年,亞馬遜發生火災的消息可以說驚動了全世界。亞馬遜熱帶雨林被譽為地球之肺,它對涵養水源和維持大氣層氣體平衡有關鍵性的作用。然而,一場歷史罕見的大火竟然發生在亞馬遜雨林,這不得不讓大家捏了一把汗。那麼現如今,亞馬遜雨林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 科學家警告:亞馬遜熱帶雨林正逼近「臨界點」,50年內或變成乾旱的...
    科學家們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的論文稱,另一個主要的生態系統——加勒比海珊瑚礁——如果越過了自己的「不歸路」,可能僅在15年內就會滅絕。他們警告說,每一次所謂的「系統更迭」都會給人類和其他與我們共享棲息地的物種帶來可怕的後果。在這兩種情況下,不可逆轉變化的臨界點都是由全球變暖和環境破壞造成的——亞馬遜雨林的森林砍伐,以及珊瑚的汙染和酸化。
  • 安徽2019年冬季為強暖冬 平均氣溫6.1℃,偏高1.9℃
    這些市民說得沒錯,據安徽省氣象臺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冬季(2019 年12 月~2020 年2 月,下同)全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異常偏高,根據相關標準,我省去年冬季為強暖冬。而中央氣象臺昨天也發布:去年冬季,全國大部分地區明顯偏暖,為暖冬年份。
  • 地球之肺:過去十年,8400萬座足球場大的亞馬遜雨林消失在地球上
    目前每分鐘就有超過一個足球場面積大的亞馬遜雨林消失在地球上,對環境與生物多樣性都是嚴重打擊。「巴西川普」助長毀林速度亞馬遜雨林被譽為「地球之肺」、產生全球20%氧氣並調節氣溫,雨林生物多樣性豐富,物種數佔全球10%以上,超過2/3面積位處巴西境內。亞馬遜雨林的大面積森林砍伐始於1970年代,開墾速率在1995年到達高峰,其後狀況有所緩解,但在2012年的低點後,這片熱帶雨林又開始急速消失。
  • 2019年深圳平均氣溫24℃,較常年偏高1℃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昨天是世界氣象日&nbsp&nbsp&nbsp&nbsp氣候與水 關乎你我&nbsp&nbsp&nbsp&nbsp2019
  • 全球變暖可使熱帶雨林變草原——雨林消失的自然原因
    從1980年起,巴拿馬熱帶研究所的科學家對巴西境內亞馬遜雨林18處從未受到人類活動直接破壞的樹種結構進行了長達20多年的研究,記錄了115個樹種生長狀況。結果表明,其中27個樹種在研究過程中數量顯著增加,而另外15個樹種數量不斷減少,這種數量變化的速度比估計的高14倍。
  • 2019年亞馬遜火災季節的反思
    請閱讀第1部分、第2部分和第3部分,了解更完整的亞馬遜森林砍伐情況。2019年8月,亞馬遜大火佔據了新聞頭條,從總統、總理到流行歌手到教皇都對此表示關注。隨著煙霧籠罩南美的天空,人們想知道:是什麼引起了火災?他們不尋常的嗎?它們對雨林意味著什麼?
  • 熱帶雨林正失去吸碳能力,歐洲冬季氣溫比標準值高3.4℃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說到氣候變暖,相信大家也是經常會看到相關的消息,這些年來,地球的氣溫似乎在持續上升。科學報告的資料也顯示,有記錄以來最高溫的10年中,有5年出現在2015年之後,其中2016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
  • 未來5年全球平均氣溫或升高1℃
    本報綜合訊7月上旬,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最新氣候預測稱,未來5年(2020-2024年),每年全球年均氣溫有可能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水平至少高出1℃,並且,其中至少一年的氣溫高出1.5℃的可能性達到20%。
  • 貴州2019年為「強暖冬年」 冬季平均氣溫8.1℃
    貴州2019年為「強暖冬年」 冬季平均氣溫8.1℃ 發布時間:2020-03-05 15:42:10      來源:貴陽日報   3月4日,
  • 亞馬遜雨林面積減少:每分鐘消失6個足球場
    雨林面積減少:每分鐘消失6個足球場巴西亞馬遜熱帶雨林研究所(IBAM)的2011年度亞馬遜熱帶雨林保護計劃指出,「由於人為因素,從2003年8月到2010年的8月,巴西亞馬遜地區的熱帶雨林減少了約20萬平方公裡,接近10個巴爾巴尼亞的國土面積,而與400年前相比,亞馬遜熱帶雨林的面積整整減少了一半」。
  • 香港2019年平均氣溫創1884年以來最高值
    新華社香港1月3日電(記者周文其)香港天文臺3日介紹,2019年香港天氣較為溫暖,全年平均氣溫、平均最高氣溫、平均最低氣溫分別為24.5攝氏度、27.1攝氏度和22.6攝氏度,三者均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高。  香港天文臺數據顯示,2019年香港總降水量為2396.2毫米,與正常值2398.5毫米相差不多。
  • 亞馬遜雨林到底有多恐怖?全球變暖後,它反而會長得更好!
    班戈大學的聯合主要作者西蒙·威爾考克博士於2020年3月份在《自然-通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稱,由於全球變暖,亞馬遜雨林地區生態惡化,生態臨界點正在快速到來,未來五十年內可能稀樹草原化!筆者看到這篇論文時,心裡是拔涼拔涼的,這亞馬遜雨林真要變成亞馬遜大草原嗎?
  • 亞馬遜雨林為何燃燒
    2013-2019 年亞馬遜的火災數量 數據來源:INPE巴西的國家太空研究機構(INPE)從 2013 年起開始追蹤亞馬遜的火災情況,在他們發表的數據中,今年的森林火災超過 72843 起,2013 年以來最高的數據,比去年同期上漲 83%
  • 深圳出現史上第二暖冬 2019/2020年冬季平均氣溫為18.1℃
    記者從市氣象臺獲悉,根據《暖冬等級》標準,2019/2020年冬季(2019年12月~2020年2月),深圳市迎來了1953年以來的第5個強暖冬年,這是繼1998/1999年、2008/2009年、2016/2017年、2018/2019年後,深圳再次出現強暖冬,也是歷史上第二暖。
  • 2019年阿拉爾市冬季中期旬平均氣溫連續創新高
    2019年冬季(2019年12月—2020年2月)。冬季中期2020年1月,阿拉爾市冬季中期氣候穩定,旬平均氣溫持續偏高。2020年1月各旬旬平均氣溫分別為-5.8℃、-3.9℃、4.5℃,較歷年同期平均值分別偏高2.2℃、4.0℃、2.9℃。
  • 亞馬遜雨林大火重現,人類的噩夢又來了,現已變成不毛之地!
    大家還記得亞馬遜雨林嗎?它被譽為地球之肺,去年夏天出現一條新聞,亞馬遜雨林竟然起了一場大火。亞馬遜雨林大火重現,人類的噩夢又來了,現已變成不毛之地!亞馬遜雨林火勢有多大?與去年的大火相比,今年亞馬遜雨林的火災數量大幅增加,突破有史以來的紀錄,這不單單是大火了,完全可以將亞馬遜雨林徹底毀滅掉。今年7月份亞馬遜雨林的火災達到6803起,這種跡象非常可怕,預計到9月份將會更加糟糕。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大火,人類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曾經的亞馬遜雨林在自然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為它可以吸收大量的溫室氣體,因野火的四處蔓延,成為汙染環境的主謀。
  • 2019年北極氣溫比正常高1.9度,巨大後果顯現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年度北極報告卡,2018年10月到2019年9月北極的平均氣溫比正常高1.9攝氏度,是自1900年以來的第二高記錄,僅次於2015到2016年度。2019年的高溫現象是表明當前的北極變暖期沒有停止的又一個跡象。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北極的變暖水平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
  • 比20世紀平均氣溫高0.95℃!2019年氣溫為有記錄以來「第二熱」
    當地時間15日,美國相關機構研究人員稱,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一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研究人員稱,2019年的平均氣溫比20世紀平均氣溫高0.95℃,僅僅比最熱的2016年低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