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古普塔否認了日產出售三菱股份傳聞,但聯盟問題仍如鯁在喉
編譯 | 楊玉科
編輯 | Jane
出品 | 幫寧工作室(gbngzs)
20年聯盟路,是分是合,再次走到一個十字路口。
距聯盟創始人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被捕近兩年之際,近日有消息稱,日產汽車內部正在探討,或將從根本上重塑雷諾-日產-三菱三方聯盟關係,拋棄戈恩搭建起來的交叉持股模式。
知情人士透露,日產汽車正在探討部分或全部出售所持三菱汽車34%股份。
但這種說法遭到日產汽車營運長古普塔(Ashwani Gupta)的否認。古普塔在參加路透社汽車峰會遠程會議時表示,日產汽車「絕對沒有」進行此類談判。
與此同時,日產汽車和三菱汽車也否認了出售股份的說法。日產汽車在聲明中寫道:「沒有計劃改變與三菱汽車的資本結構。」三菱汽車則表示,雙方並未就資本關係進行討論,三菱汽車將延續聯盟內部協作。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細節稱,日產汽車內部擔憂日益加劇——要從疫情危機中恢復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日產汽車內部討論認為,出售只是第一步,後續可能還會對聯盟(包括雷諾集團在內)有更廣泛的考慮。
由於討論未公開,該知情人士要求不具名。
雷諾集團拒絕置評。
日產汽車在聲明中表示:「三菱汽車正專心致力於(2020年)7月宣布的『小而美』業務轉型計劃。對三個聯盟夥伴來說,更重要的是關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同時最大限度地利用彼此資源完成中期計劃。」
01.
創建一個汽車帝國
2016年,戈恩帶著23億美元投資拯救三菱汽車,邀請三菱汽車加入聯盟。彼時,戈恩的用詞是「全球汽車行業的新生力量」。
事實上,戈恩的藍圖更加宏偉——創建一個汽車製造帝國,使其能取代豐田汽車和大眾汽車集團,成為世界最大汽車生產商。
然而,所有偉大計劃都在2018年11月19日這一天化為泡沫。
這一天,戈恩和日產汽車前董事格雷格·凱利(Greg Kelly)在東京被捕。兩人被控瞞報戈恩的薪酬,但兩人均否認有不當行為。後又有指控稱,戈恩不當使用日產汽車資產,戈恩徹底陷入困境中。
混亂局面此後一直籠罩著聯盟。
最開始,日產汽車和雷諾集團的高管們忙於權力紛爭。此期間,戈恩的擁護者紛紛被驅逐。長達數月時間裡,日產汽車內部人士與日本檢方精心策劃罷免大權在握的戈恩。但雷諾集團一直被蒙在鼓裡,其內部難免產生不滿情緒。
至於戈恩本人,更是歷經磨難。
2019年,戈恩幾經被捕-被釋放-再次被捕-再次獲得保釋波折。當年12月,戈恩決定背水一戰,他乘私人飛機秘密逃亡,目的地是其家鄉黎巴嫩。
他逃脫了審判。
硬幣的另一面,受全球汽車需求下降和疫情雙重打擊,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總市值蒸發掉440多億美元。
東京東海研究所(Tokyo Tokai Research)分析師Seiji Sugiura認為,最佳選擇其實是結束聯盟關係。
Sugiura經常批評三方聯盟關係,他曾在日本期刊上發表過大量有關聯盟批評文章。「他們應該要麼成為一體,要麼徹底分開。」他這樣寫道。
02.
尋找買家
對日產汽車來說,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是尋找買家。
日產汽車可以將其股份出售給三菱集團旗下公司,比如三菱商事(株式會社),三菱商事本來就持有三菱汽車20%股份。
尋找另外買家或轉向公開市場也是一種選擇。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尚未做出任何決定。
不過,出售只會帶來相對有限的現金。截至上周交易結束時,三菱汽車股價約為9.5億美元,還不到4年前日產汽車收購價的一半。
三菱汽車預期,截至2021年3月的財年,其營業虧損將達13億美元。今年早些時候,三菱汽車被迫關停帕傑羅SUV和其他大型汽車生產線,將重心轉移到小型車和東南亞市場。
日產汽車上周公布業績顯示,重組努力取得一定效果。但日產汽車仍預計,本財年其營業將虧損32億美元。這家企業一直在大舉發債,總共籌集近9000億日元(折合86億美元)資金。
知情人士稱,雖然出售股份將從根本上重塑日產汽車與三菱汽車的資本關係,但三家汽車製造商應該可以確保聯盟在運作上保持完整。他們強調,即便沒有持股,合作關係也可以繼續。另外,股權出售也可以讓他們更自由地與其他合作夥伴合作。
2020年11月16日,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Tom Narayan寫道:「最近投資者打電話給我,常問的一個問題是,在沒有交叉持股的情況下,聯盟能不能繼續合作?我們看不出有何不可。」他對雷諾集團的評級是「持有」。
03.
20年聯盟路
提到聯盟,還要回到20年前。當時日產汽車瀕臨破產,遠在法國的雷諾集團力挽狂瀾,向日產汽車注資,拯救了這家比自己規模更大的汽車製造商。
戈恩臨危受命,扭轉日產汽車頹勢後,最終接管了日產汽車和雷諾集團兩家公司的領導權。雖然這兩家公司可以藉此集中採購,從中獲益,但有意義的產品聯合開發並未實施。
到戈恩被捕時,日產汽車內部已經累積了深深的怨恨。這是因為,日產汽車每年向雷諾集團派發數十億美元股息,但在聯盟關係中,它卻沒有相應的影響力。
通過持有日產汽車43%的股份,雷諾集團對規模更大的日產汽車擁有更多控制權。日產汽車僅擁有雷諾集團15%的股份,而且沒有投票權。
為走出戈恩被捕事件之後的持續混亂局面,2020年5月,聯盟公布了新的運作結構,承諾將深化合作。
聯盟三家公司高管們承諾,到2024年,基於通用平臺生產的汽車比例將翻一番,達到80%左右。這個被稱為「引領者-追隨者」的新戰略,旨在通過指定一家公司來領導特定技術領域或特定地區,並為該領域最終的成功或失敗承擔責任。
雷諾集團董事長讓-多米尼克·塞納德(Jean-Dominique Senard)當時表示,新的聯盟架構將使聯盟緊密地交織在一起,沒有退路。塞納德同時也是聯盟運營委員會主席,該委員會負責監督聯盟工作。
三家汽車製造商的執行長相對都是新人,還沒有太多時間或機會在一起工作。
日產汽車執行長內田誠(Makoto Uchida)上任還不到一年,而盧卡·德梅奧(Luca de Meo)於今年7月開始擔任雷諾集團執行長,這是戈恩被捕以來雷諾集團第二任執行長。
三菱汽車董事長益子修(Osamu Masuko)於今年8月去世。益子修促成了與戈恩的協議,也是三菱汽車與日產汽車之間的主要紐帶。
04.
「是好是壞,皆為經歷」
至少目前來看,這項追求成本節約的引領者-跟隨者戰略,能否帶來有意義的創新,以應對席捲全球汽車行業的電動浪潮,仍有待觀察。
監管機構正加大壓力,推動電動汽車的普及,而自動駕駛技術也有可能重塑汽車所有權的概念。
電動汽車是聯盟錯失良機的一個最好例證。雖然雷諾集團和日產汽車很早就推出各自電動車型Zoe和Leaf,且領先許多競爭對手。但在首次亮相多年後,它們仍然基於不同平臺生產。
聯盟夥伴的下一代電動汽車將共享一個共同開發的平臺。
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Stephen Reitman稱,聯盟潛力顯然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三家公司早已放棄戈恩提出的,通過衡量協同效應判斷聯盟成功與否的方法。按照此標準,到2022年,聯盟協同效應可達100億歐元以上。
但塞納德表示,他搞不懂這些數字的來由。除此之外,雷諾集團和日產汽車承諾要改變戈恩對增長和銷量的一味追求。
然而在疫情期間,德梅奧曾警告稱,雷諾集團和日產汽車首先需要解決內部問題和眼前問題。
今年8月,戈恩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三家公司現在都陷入困境,我認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沒有更高的願景。有能力的人已經離開了,或者將要離開。」
雷諾集團2020年上半年創紀錄的虧損,以及對歐洲疲軟市場的風險敞口,將其扭虧為盈的努力複雜化。儘管德梅奧力證,扭虧為盈不是神話,他還將競爭對手PSA集團的瀕死經歷作為佐證,然而疫情正使很多此前工廠已經存在的產能過剩等問題變得更加難以解決。
和其他事件結合起來——包括2019年雷諾集團與菲克集團(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合併失敗——很明顯就能看到,戈恩的離開讓聯盟的根基更加不穩固。
現在,三家汽車製造商都各自為營,導致一些人質疑這種合作關係能否繼續下去。「戈恩已經把他們綁在一起,是好是壞,皆為經歷。」Bloomberg情報分析師Tatsuo Yoshida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