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傳說|唐山地震七大謎團

2020-08-20 大之書客X

唐山地震死了多少人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讓所有唐山人見識到大自然的威力,雖然唐山大地震並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但死亡人數達24萬多震驚了全世界,震後研究調查卻發現了一些解釋不了的謎團,本文為大家講解唐山地震七大謎團,並一一揭開這背後驚人的真想。

一、唐山地震七大謎團


在講解唐山地震七大謎團之前,先來講一講發現這些謎團的研究人員,李泰來是南京地質學校的研究人員,唐山大地震發生的時候,李泰來的外甥及外甥女都不幸遇難,隨後李泰來向單位請假,乘火車趕往唐山進行地震研究,一同前往的還有李泰來的弟弟,也是一位地質研究人員。兩人便扛起相機,騎著自行車在唐山市開始了地震考察。一個星期考察下來,兩人發現很多奇怪的謎團,而這些謎團用傳統地震學理論根本無法解釋。

他們發現:當時唐山地震烈度為11度,唐山市的廠房和住宅幾乎全被破壞,而有一些建築卻完好如初。


謎團1:所有的樹木、電線桿直立如初,均未直接受害。例如唐山市內65米高的微波轉播塔巍然屹立於大片廢墟之中,而且震後兩個微波塔仍可直接、準確傳播電視信號。

謎團2:唐山的人防坑道除個別有小裂紋外,其他均未受到破壞。

謎團3:在唐山地震中死傷的人中沒有人直接死于震動,絕大部分是因為建築物坍塌受害。

謎團4:唐山地震後,除個別地區受採空區坍塌或其他影響出現局部起伏外,絕大部分地面、路面完全如震前,很少出現波浪起伏謎團。

謎團5:唐山啟新水泥廠的一棟三層庫房,一樓二樓基本完好,三樓的所有窗柱卻全部斷裂。而且旋轉方向和角度各不相同,現存旋轉角度最大的一個右旋40度,旋轉角度更大的當時即已脫落。

謎團6:建築體的破壞尤其是磚石結構和水泥製件的破壞一般都是分段裂開四面開花崩塌。整體歪斜的謎團很少。

謎團7:唐山公安學校有3棟3層樓房。形狀相同,相互間隔10米平行排列。在地震中南面一棟完全塌平,中間一棟只是部分散落。而即使在一棟房中有的是第一層破壞比較嚴重,有的是第二層,有的是第三層。為什麼同一區的受震程度會如此偏差?


上面發現的這唐山地震七大謎團,使得李泰來及其弟弟對傳統地震學打上了大大的問號,也激發了他的好奇心。回到南京後他又先後兩次赴唐山考察並開始認真收集相關資料。

二、揭開唐山地震七大謎團背後的真想

過去的地震理論認為地震波分為縱波、橫波兩種,地震破壞主要是橫波造成的。可是,李泰來發現如此理論根本無法解釋在唐山地震現場發現的種種謎團。↓↓↓

1、根據橫波破壞原理,高的建築物(重心較高)在地震破壞對象中首當其衝。

2、在地震現場考察中發現地震斷裂均具有旋轉性,而縱波、橫波的震動是沒有旋轉性的。


3、不論橫波還是縱波,它們的傳播都是連續的,強度是漸變的,從震中向外逐漸衰減。因為,在此同一震區內,同樣的建築物受破壞程度大致相同。可是在唐山地震中出現並非如此。

根據對震波的應變分析,李泰來發現扭波才是地震破壞的元兇。1979年,在南京地震學會年會上,李泰來發表了《扭波與抗震》的論文,引起與會者的一陣轟動。在1996年第31屆國際地質大會上,其以扭波為主題的發言也引起了代表們的注意。


李泰來指出,扭波與縱波和橫波乃「同卵三胞胎」,其中縱波傳播速度最快,其次為橫波,最後為扭波。縱波使物體產生上下震動,橫波使物體前後擺動,兩者的破壞都不大。但是,扭波一到,則把物體從內部扭散扭斷,隨即垂直墜落,造成巨大破壞。有了扭波,在唐山地震現場發現的怪異謎團全部迎刃而解了。李泰來說:「我們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扭波的。這個理論在世界上,仍處在領先地位!」

三、扭波理論有待重視

在研究出地震扭波理論後,李泰來趁熱打鐵進行了抗震理論的研究,因為扭波不能通過流體和柔性物體,他提出了「輪胎」理論,即採用柔性材料如橡膠作為建築體的「輪胎」,阻止扭波進入建築體,從而達到了防震的作用。他還針對扭波擬定了具體的防震抗震措施。


在對扭波的研究中李泰來還驚奇地發現:中國的很多古典建築如宮殿、廟宇、木塔等全部具有除「地下」以外的七種抗震性能,它們都是世界上抗震性最強的地上建築物(位於山西的應天塔就是一個典型)。

但是,讓李泰來覺得遺憾的是,自從1979年發現扭波理論後,由於經費、人手等原因,更由於扭波理論對傳統地震理論的大膽否定,時至今日,扭波理論仍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相關焦點

  • (唐山大地震·反思)慘痛教訓:地震預測沒有預報
    唐山地震預測時間表  1967年10月20日距唐山地震9年李四光指出:應在灤縣、遷安(均屬唐山地區)做些觀測工作。如果這些地區活動的話,那就很難排除大地震的發生。1968年距唐山地震8年唐山地震辦公室負責人楊友宸著手組建唐山地震監測網。唐山市區的40多個監測點都有專人負責,每天報給他數據。
  • 中國最大的3次地震,其中一個是唐山地震的11倍
    尤其是地震這種天災,很多時候都讓人防不勝防,根據統計在地球上每年要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平均一天就要發生個上萬次地震,當然這其中不僅僅是陸地還有海洋。而且絕大多數地震因為太小或離陸地太遠,因此我們有的時候甚至都感受不到。
  • 唐山大地震有前兆,汶川地震時候有沒有前兆呢,看完你就知道了!
    反對各種危言聳聽的言論,人們之所以會出現地震前有徵兆的錯覺是典型的歸因謬誤的原因,所謂的徵兆只不過是人們後來總結出來的,對完全沒有因果事情的牽強附會而已。在唐山大震前,京津唐渤張地區不少地震臺站和群測點,觀測到不同程度的前兆異常;5月開始,唐山和天津臺站的地下水位、地電阻率加速下降,此後各種各樣短期突發性異常逐漸增多,臨震前一兩天京津唐渤地區出現大量的明顯的地下水、動物習性異常,以及聲、光、電等宏觀異常現象。
  • 唐山大地震曾被準確預報 兩年調查披露真相
    唐山大地震資料照片今年5月,張慶洲出版了《唐山警世錄》披露了唐山地震前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  北京科技報: 姜瑩瑩  歷經兩年調查完成《唐山警世錄》,大量調查細節還原地震現場———  29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給人們造成了太大的傷害。今年5月,張慶洲出版的《唐山警世錄》披露了唐山地震前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
  • 誰的唐山大地震?——災害記憶圖示與社會變遷
    筆者查 閱震後1976後8年間唐山的報刊,幾乎沒有發現有關地震災害的報導和記錄,直到1984年,唐山市政府籌劃在市中心修建唐山抗震紀念碑和唐山抗震紀念館,有關這場災難的敘事才逐漸浮現。而近年,有關唐山地震的話題又成為熱點,2006年、2010年、2013年,三部同樣以《唐山大地震》為題目的影視作品問世,而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收視率。
  • 唐山大地震紀念日:聊聊電影《唐山大地震》
    明天就是7.28了,是震驚中外的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筆者特地重溫了由馮小剛導演在2010年拍攝,陳道明、徐帆主演的災難片《唐山大地震》。電影《唐山大地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影片用長達136分鐘的時間講述了一個前後跨度32年。
  •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唐山古冶5.1級地震為唐山老震區餘震
    原標題: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唐山古冶5.1級地震為唐山老震區餘震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12日下午舉行唐山古冶5.1級地震情況通報會確認,當天早晨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發生的5.1級地震,為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序列的一次5級餘震起伏活動。
  • 1976年唐山大地震到今天的唐山地震,我們應該明白什麼
    今天得知唐山再次發生地震,這次地震不由得讓我想到三十八年前唐山發生的大地震,唐山地震的爆發是我新中國建國以來遭受的最大的災害,這種災害像饑荒一樣可怕。一座工業城市盡在23秒內變為廢墟,至今會想起來都十分不適,今天的地震再次發生在唐山,唐山這座英雄的城市不要害怕,祖國和人民是你們堅強的後盾,一起抗震一起加油。
  • 唐山大地震漏報真相
    在震後第一時間發布震中位置、震級大小等地震參數,對於政府和社會公眾判斷災情、啟動應急處置,最大限度地減輕損失具有重要意義。唐山大地震後的建築(資料圖)  對經過唐山大地震的人來說,一定對新華社的這條消息大發感嘆:假如當年......  在1986年出版的《唐山大地震》再版裡,收錄了報告文學家錢鋼2003年的一篇講演稿。
  • 為什麼唐山大地震的餘震「遲到」了近44年?
    唐山地震2020年7月12日早6點半許,河北唐山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給當地人們造成恐慌,各種傳言在街巷間蔓延開來。然而地震專家的解釋卻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他們判斷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地震的餘震,於是有些人開啟了吐槽模式:「你怎麼不說那是盤古開天地的餘震呢?」唐山古冶區的5.1級地震到底是不是餘震?餘震跟主震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科學的問題還是要用科學來解答。
  • 唐山地震為什麼會發生?
    唐山地震為什麼會發生?唐山地理位置屬於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線上,位於大陸板塊和海洋板塊交界處屬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的。為全球兩大主要地震帶其中之一。唐山大地震屬於構造地震。具體來看是唐山位於華北平原地震帶。南界大致位於新鄉-蚌埠一線,北界位於燕山南側,西界位於太行山東側,東界位於下遼河-遼東灣拗陷的西緣,地震帶。1679年河北三河8.0級地震、1976年唐山7.8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據統計,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級地震5次;8級以上地震1次。
  • 河北唐山地震多發原因
    河北唐山地震多發原因地震是由構成地球地殼的板塊移動所引起的。板塊移動多數出現在太平洋的東緣和西緣。地震帶是地震發生較多的又較強烈的地帶,華北地區的地震帶有河北平原地震帶、汾渭地震帶、燕山---渤海地震帶、廬江地震帶唐山現轄兩個縣級市(遷安、遵化),五個縣(遷西、玉田、灤縣、灤南、樂亭),七個區(曹妃甸、路南、路北、開平、古冶、豐潤、豐南),五個開發區(南堡經濟開發區、海港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蘆臺經濟技術開發區
  • 唐山大地震後,曾出現過的「陰兵借道」事件,專家給出了科學解釋
    我們說一下謠傳的唐山大地震後,所發生的一些靈異事件。聽一些過來人提到過,陰兵借道在唐山地震後出現過一次,1998年在南方百年未遇的大洪水後出現過一次,和四川地震後出現過一次,陰兵借道在各地也曾出現過多次。 有一次,唐山地震後,第一批參加救災的部隊接到上級命令,立即出發前往災區進行現場救援。
  • 唐山大地震43周年祭 大唐大地震是幾級地震、唐山大地震時間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53.8秒,唐山,大地震!24.2萬人遇難,16.4萬多人重傷,7200多個家庭全家震亡,4204人成為孤兒。天津是僅次於唐山的重災大城市,遇難24296人,重傷21568人,市區房屋有62.4%受損,郊區為56.8%,直接經濟損失達39.2億元。今日,此刻,緬懷被地震奪去生命的死難者們!一起祝福今天的唐山!
  • 【歷史上的今天】唐山大地震
    一、關於地震速報  關於地震大唐山的速報,在當時的條件下是十分的困難。大家都知道,現在我國地震臺網實現了自動速報、自動發布和精準推送,當唐山大地震發生時,由于震級大、地震臺站少,這對當時技術系統來說是極大的挑戰。
  • 唐山大地震"漏報"真相:一段不該被忘卻的歷史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唐山大地震只是一場不可抗拒的天災。然而,2005年一位叫張慶洲的唐山人發表了一篇報告文學《唐山警世錄》。在書中人們第一次知道,原來在唐山大地震這場劫難之前,中國的部分地震專家和民間監測點都曾經上報過地震預報,但卻由於沒有引起當時有關部門的重視,才使得唐山人民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遭受了一場滅頂之災。
  • 1976年,大地震前夕的唐山
    1976年,大地震前夕的唐山唐山得名源於一個女人的死亡,這個人是唐王李世民心愛的老婆曹妃。話說645年,李世民打朝鮮得勝回朝,走到唐山這個地方,忽然之間,曹妃死了。但這裡的空氣品質不是非常好,今年的一到八月份,唐山在全國169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榜第167位。而很多人們對唐山熟悉,是源於1976年的那場大地震。今天我們介紹的,是大地震前夕的唐山市容市貌。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唐山,一場7.8級地震,瞬間造成有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遭受滅頂之災,24.2萬人死亡,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上死亡人數第一。
  • 地震預測有多難?唐山大地震原來是這麼回事!
    而自然災害當中,又以地震給人類造成的經濟損失最為嚴重。地震是怎麼發生的?地震能夠被準確的預測到嗎?地震發生之前不是有很多預兆嗎?為什麼至今人類人仍舊無法準確的預測地震?今天就讓趙括說歷史帶領大家歷史上著名的唐山大地震。而今天要說的地震災害,就是作為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的唐山大地震。
  • 唐山地震死亡人數是如何披露的?
    3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中有24萬人死亡,但這一數字的「解密」卻在三年之後。作為這篇「遲到新聞」的記者,新華社原副總編輯徐學江近日披露了當初發出這條消息的來龍去脈。1979年11月,作為新華社記者的徐學江應邀參加在大連召開的全國地震會商會議暨中國地震學會成立大會。最後一天的會議向與會的地震專家們通報了唐山大地震情況,其中包括死亡人數。
  • 唐山又發地震?地震是如何產生的呢?
    唐山發生地震?地震是怎樣產生的呢?如何儘量逃脫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7月12日0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有網友表示,在地震發生前,電視裡彈出了預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