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居然是真的!鯊魚必須不停遊泳,否則就會淹死

2020-11-13 澄江化石地

夏天的時候,

喜歡遊泳的人也許會說這麼一句話:

這麼熱的天!

不讓我進水裡遊一會兒會死的!

當然,

人類不遊泳是肯定死不了的,

之前那句話,

是有一些誇張的語法在裡面的,

不過你知道嗎?

鯊魚如果不遊泳,

真的會死的!

一提到鯊魚,

人們總是聯想到它們白森森的牙齒和血盆大口,

它們似乎總是與兇殘和恐怖聯繫在一起,

讓人感受到危險與威脅。

事實上,

真正面臨「生存威脅」的是鯊魚。

曾經某位外國科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

「別看鯊魚目前的數量是中國大熊貓的好幾十倍,他倆誰先滅絕可還說不定。」

當然,

這裡所說的「生存威脅」,

不是那些 「保護生態平衡、保護野生動物。」的空話,

科普社嘛,

我們的任務是從科學方面,

給各位分析那些耳熟能詳,

卻未必清楚的科普知識。

鯊魚所受到的威脅主要來自自身兩個問題:

①他們會沉底兒。

我們在收拾魚的時候,

都會從魚的身體裡取出魚鰾,

魚鰾對魚來講是很重要的,

當魚想上浮時,

它就將魚鰾充滿氣體,

當魚想下潛時,

它就放出魚鰾中的氣體使其變小,

魚正是靠魚鰾來進行上浮和下潛的。

沒有魚鰾的鯊魚,

只能靠不停地遊動,

才能保證身體不會沉入海底。

不停地運動使鯊魚的體魄保持了強健,

最終成為魚類中的強者。

由此不難看出,

鯊魚之所以成為霸主,是因為它有壓力,

鯊魚的本事是逼出來的。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這也是動物界生存競爭的規律。

②他們無法自主呼吸。

眾所周知,

大多數生物想要存活都需要氧氣,

魚類也不例外,

其他魚類大多是通過鰓呼吸,

而鯊魚就很尷尬了,

說起來感覺這個物種好像被上帝「坑」了一樣

——它沒法控制自己的鰓。

沒法控制鰓就意味著無法主動呼吸,

只能通過不停遊泳,

讓富氧的海水通過嘴流入身體,

再從鰓裂流出,

以獲取氧氣得以生存。

也就是說,

它不遊泳真的會死。

面對這種「天賜殘疾」,

鯊魚開始了另類的進化之旅。

牙好,胃口就好

一條鯊魚,

在10年以內竟要換掉2萬餘只牙齒。

身體倍兒棒

他們擁有連續運動一輩子,

也不會腰間盤突出的身體素質。

吃嘛嘛香

打得過的沒有不能吃的,

最主要還基本沒有打不過的。

最過分的是:

這貨竟然是雙系統的!

鯊魚的左右腦可以實現自由的Alt+Tab,

隨便花式來回切!

比如當左腦被切到後臺的時候,

左腦自動待機,

右腦維持身體正常活動,

繼續捕食,

繼續遊泳,

繼續呼吸,

反之亦然。

就是說,

這貨根本不睡覺,

可以一直遊!

可話說回來,

有這麼逆天的進化本事,

您進化出來個魚鰾不好嗎???

順便說一下,

並不是所有鯊魚都需要一直遊泳的,

也有部分鯊魚可以用嘴和鰓來吸水、排水,

科學家稱之為口腔抽吸。

護士鯊、天使鯊和鬚鯊

以及鯊魚的近親鰩魚和蝠鱝

都以這種方式呼吸。


相關焦點

  • 金槍魚一出生就必須不停地遊,否則就會淹死,究竟是怎麼回事?
    有個概念很多人可能都覺得不好理解,愛因斯坦說真空中光速永遠是30萬公裡/秒不變,這意味著任何光子一誕生,它就會以30萬公裡/秒的速度跑開,到宇宙中遨遊去了。現在請你閉上眼睛想一下,這究竟是怎麼樣一個情景,一個光子,一束光,一發出就到30萬公裡外了,下一秒又到60萬公裡外了……
  • 河馬不會遊泳,為什麼還要長時間泡在水裡,不怕淹死嗎
    這充分說明,河馬應該是會遊泳的,要不然的話,它們是不敢輕易下水的。那麼,事實上真是這樣嗎?並非如此,河馬確實是不會遊泳的,它們只能在淺水中走動,超過自己身高的水域,它們是不敢去的,否則的話,河馬真的會被淹死!
  • 身為一個水產人,有沒有想過淹死一條魚的可能?
    所以我們只會看到不停遊動的鯊魚,而沒有見過在水裡不動的。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改變水體鹽度,很多養殖戶可能遇到過魚出現氣泡病的情況,只要大量給水體潑灑食鹽,這種氣泡病就會很快好轉。 這是因為氣泡病是水體溶液太高,溶氧起泡進入魚體產生的。 這也是淡水魚一旦到了海水裡面很快會窒息的原因。
  • 你知道魚也會被淹死嗎?
    ,一張口水就會倒流進肺裡,而很難排出,這樣導致氧氣不足致使人死亡。還有一種魚只要不遊,自己就會在水裡被淹死。它就是鯊魚,鯊魚的供氧系統雖然大體和魚一樣,但是它的鰓是需要不停遊動依靠水流來實現換氧。因此鯊魚如果不遊,體內的水無法排出,也就沒有新的氧氣進入。因此淹死鯊魚很簡單,就是把它網住就行了。只要不遊動,一會兒鯊魚就會因為缺氧死亡。
  • 鯊魚皮泳衣真的是鯊魚皮做的嗎?
    作為鯊魚皮的代表,這款泳裝在雪梨奧運會上風靡全球,有83%的參賽選手選擇身穿鯊魚皮參加比賽。第二代鯊魚皮2004年FASTAKIN 2在第1代的基礎上,在面料的表面加上顆粒狀的小點,目的是減少30%的水阻,整體功能比第1代提升7.5%。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獲得獎牌的運動員中有47人就是穿著這款泳衣登上領獎臺的。
  • 鯊魚有時會莫名死亡,生物學家發現,它們竟然是被淹死的?
    因此,很多人認為不存在魚類被淹死的情況,而生物學家則表示事實並非如此。 改變水的狀態是影響魚類生存的關鍵 首先,淹死一條魚很簡單。魚類呼吸的條件與人類沒有太大的差別,都需要呼吸器官的支持,同時也要有合適的介質,比如空氣和含有氧氣的水。
  • 【知識普及】鯊魚皮泳衣真的是鯊魚皮做的嗎?鯊魚皮泳衣被禁的真相
    在3月份的澳大利亞遊泳奧運選拔賽中,蘇利文等選手曾經在7天之內七次打破世界紀錄。而在先前舉行的歐洲遊泳錦標賽,法國、荷蘭和義大利的選手共6次刷新世界紀錄。據國際泳聯提供的信息,自2月中旬之後的6個周之內,碧水池中誕生了16項新的世界紀錄,而其中的15項是運動員身著LZR Racer即第四代「鯊魚皮」創造的。
  • 魚一輩子不上岸會淹死嗎?真相令人不敢相信
    提一個大膽的假說,如果這時候我們把魚摁進水裡,那麼魚會被我們淹死嗎?答案是可以的。淹死,其實就是因為像人這樣一類陸地動物是通過肺呼吸的,因此在水裡無法呼吸,一張口水就會倒流進肺裡,而很難排出,這樣導致氧氣不足致使人死亡。而魚之所以能夠在水裡生活就是因為它的呼吸系統和人不一樣。魚的呼吸系統是由鰓作為主導器官來供氧的。
  • 最強勢也最脆弱,海洋霸主鯊魚數量大幅減少,鯊魚百科知多少?
    沒有鯊魚,海洋的脆弱生態系統將被破壞。如果鯊魚數量減少,海豹的數量就會過多,從而使其它物種例如鮭魚枯竭。什麼是鯊魚?鯊魚的骨骼是用橡膠軟骨(堅韌,柔軟的組織)製成,而不是骨頭。它們是冷血的(無法自身產熱),通過魚裂呼吸,並且有兩腔的心臟。儘管大多數鯊魚生活在溫暖的海洋中,但格陵蘭鯊魚卻在寒冷的北極海中茁壯成長。
  • 《巨齒鯊》裡嚇了我好幾次的鯊魚居然是特效?這才是真的良心特效
    最近有沒有小夥伴去看電影《巨齒鯊》啊,不得不承認,這部電影是真的很良心,雖然劇情有點扯,但是主角們的演技動作戲還有特效,都完全足以彌補劇情方面的弱勢,尤其是特效,真的值得大大的稱讚。想當初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有幾個鏡頭是巨齒鯊直接衝過來的畫面,小編當初是真的被嚇了一跳,那種明知道危險在靠近卻不知道在哪一秒會出現,讓人提心弔膽,有幾個鏡頭還差點驚呼出聲!
  • 為什麼人類只吃魚翅,把割了魚翅的鯊魚「放生」,不吃鯊魚肉?
    經常看到觸目驚心的報導,大量被割去魚鰭的鯊魚扔回了大海,美其名曰「放生」,但對於鯊魚來說,鰭就是生命,因為鯊魚需要不斷的遊動來保持水流過魚鰓,否則就會在水裡「淹死」!割掉了魚鰭的鯊魚無法遊動,魚鰭也無法再生,所以只有死路一條!這些魚鰭就是做魚翅的原料,鯊魚本身一大坨肉不可惜嗎?為什麼要將其丟棄?
  • 淹死一條魚總共分幾步?
    當然絕大部分的魚類都是用鰓呼吸的~其實對於魚魚來說,呼吸並可是件很辛苦的事,(在20°C,一個標準大氣壓的條件下,一升水只能溶解約9毫克的氧氣,大概只有空氣中含氧量的1/35)大多數硬骨魚的要不停地用嘴吞水來呼吸,沒有硬鰓蓋的軟骨魚比如鯊魚,則需要通過不停地遊動來讓更多的水進入嘴裡。那怎麼淹死一條魚呢?
  • 海豚會遊泳也會淹死,它有毒也會毒死自己,真狠!
    3.海豚可以依次使用半邊大腦睡覺,因此,它可以一邊遊泳一邊睡覺。要是人類也可以的話,那要天天加班了。5.所有的海豚都是尾巴先出來,和人類剛好相反,因為在分娩過程中如果幼豚的頭先出來,它就會溺死水中,所以所有的海豚都是倒生的。
  • 鯊魚居然能在沙灘遊泳?到處咬人,恐怖片
    畫面回到廣袤無垠的海面上,兩名警察在沙灘上發現了一顆摩託車手的頭顱,女警官通過頭顱上的咬痕推測這是鯊魚的攻擊,但男警官認為這種推測是無稽之談,他認為這只是島上一些土狼的攻擊,兩人爭辯許久毫無結果,女警官只好提議,暫時關閉海灘
  • 《我的世界》「海豚」的九個趣味知識,海豚在水裡居然也會淹死?
    3.海豚使玩家獲得BUFF如果玩家在水中遊泳,並且附近正好有海豚時,你會發現自己的速度會得到提升!此時查看狀態可以看到自己獲得一個增益Buff「海豚的恩惠」,它的效果就是給玩家提高遊泳速度,持續5秒左右,海豚不愧是「友好型」生物哦。4.海豚會跳出水面除了會追逐玩家,海豚的另一個行為特性是會跳出水面。大家試想一下「鯉魚躍龍門」大概也是如此。
  • 女遊客正在海邊遊泳,突然一條鯊魚衝出來咬掉她的腿致其死亡
    據《每日郵報》12月11日報導,一名法國女遊客在海邊遊泳時突然遭遇鯊魚襲擊。最終,女子的一條腿被鯊魚咬掉,不治身亡。目前,當地已經採取措施,禁止遊客在海灘附近遊泳娛樂。據報導,一名38歲的法國女子在加勒比海地區的聖馬丁島旅遊。當地時間12月10日,那名女子在距離海岸約500英尺(約150米)的地方遊泳。
  • 特殊時期遊泳真會引來鯊魚?鯊魚會害羞,關於鯊魚的N個冷知識
    咱們借著熱乎勁兒,聊聊那些關於鯊魚的有趣話題。1、鯊魚是個原始物種,被發現最早的鯊魚化石,證明這一物種遠在2-3億年前的「二疊紀」就存在了。2、在中國古代的時候,人們是「鯊魚」「鯨魚」是傻傻分不清楚,他們的共同點都是生活在海洋中,且都是又大又粗的,於是乎,古人將兩者統一稱之為「大魚」。
  • 還在擔心深水淹死龜?淺水不僅能淹死烏龜,弊病更比深水多太多
    如果你採用的是剛好過背的水或者稍微過背的水,這屬於淺水(水深約3-5釐米深)。如果水深已經遠遠過烏龜背了,就可以認為是深水了(水深一般在10釐米以上)。由此可見,烏龜生存的原生態,其水深多以米為單位劃分深淺。家養環境與之相比,無論深淺都屬於極淺極淺的水。其實大可放心加深水位,很多人之所以不敢加深,是認為水深了烏龜會淹死。那麼,真的是水深了,烏龜會被淹死嗎?
  • 長尾鯊在海岸被凍結,科學家:它們是被「淹死」的
    鯊魚冬天應該受到責備嗎?可能沒有,因為鯊魚很可能不是因為低溫而死,而是因為他們試圖向南遷徙而在淺水中掙扎,據負責麻薩諸塞州魚類和遊戲部鯊魚研究項目的高級漁業科學家稱。科學家說,與藍鯊,鯊鯊和姥鯊不同,長尾鯊往往會在緬因灣逗留至12月下旬。這些動物以其長而類似鐮刀的尾巴為特徵,具有吸熱能力,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其代謝熱。
  •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鯊魚……好可怕
    提起鯊魚我們能夠想到的可能就是鋒利的牙齒和細小的眼睛,這些體表特徵都讓我們對鯊魚充滿了恐懼的感覺。我們只希望在水族館和海洋公園裡看看被鎖在水族箱裡的鯊魚,誰也不願意在衝浪和海裡遊泳的時候跟它發生任何的親密接觸。那麼基於這一點想法,我們能不能試想一下這個世界上沒有鯊魚會是什麼樣子呢?如果海洋裡沒有了鯊魚,那麼會給我們人類帶來哪些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