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物理學中尚有疑問的五個大問題

2020-12-04 靚仔講知識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靚仔講知識,關注我,每天都會用心給大家分享有趣事件,感謝您的收看!

在2006年出版的頗具爭議性的著作《物理學的麻煩:弦理論的興起、科學的衰落以及下一步的發展》中,理論物理學家李·斯莫林指出了「理論物理學中的五個大問題」。

問題1:量子引力問題

量子引力理論是理論物理研究的成果,既包括廣義相對論又包括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的理論。目前,這兩個理論描述了不同的自然尺度,並且試圖探索其重疊的尺度,而這些尺度所產生的結果並不十分重要,例如引力(或時空曲率)會變得無限大。物理學家們畢竟從未見過真正無限的自然,他們也不想看到。

問題2:量子力學的基本問題

了解量子物理學的一個問題是,它所涉及的物理基礎是什麼。量子力學中有很多種解釋:哥本哈根解釋,休·埃弗雷特二世有爭議的多世界解釋,甚至還有更多具有爭議性的解釋,不如參與性的人擇原理。在這些解釋中出現的問題是關於量子波函數崩潰的真實原因。

多數研究量子場論的現代物理學家不再把這些解釋與問題聯繫起來。對很多人來說,退相干原理就是通過解釋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導致量子坍塌。而且,物理學家能夠解出方程式,進行實驗,並在實踐物理時,並不需要解決在基礎水平上所發生的實際問題,因此,大多數物理學家並不想研究這些奇怪的問題。

問題3:粒子和力的統一

物理學的基本力有四種,而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只包含其中三種力(電磁力,強核,弱核)。重力不在標準模型中考慮。把這四種力統一為一個統一的場論,創建一個理論體系,是理論物理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因為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是量子場論,所以任何統一都必須包含引力,這就意味著問題3和問題1之間是有聯繫的。

此外,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中有許多不同的粒子——總共有18個基本粒子。很多物理學家認為,基本的自然理論應該有某種方式去統一這些粒子,所以要用更基礎的術語來描述它們。舉例來說,在這些方法中定義得最清楚的弦理論預言,所有粒子都是能量絲或弦的不同振動模式。

問題4:調諧問題

理論物理模型是一種數學框架,需要設定預測參數。對於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參數用18個粒子來表示,也就是說,參數是通過觀測來測量的。

但有些物理學家認為,該理論的基本物理原理應該是獨立於測量的。過去,統一場論曾引起過極大的興趣,也引發了愛因斯坦的著名問題:「上帝在創造宇宙時有沒有任何選擇?」宇宙的屬性在本質上決定了宇宙的形態?這是因為如果形式不同,這些屬性就無效了。

根據不同的物理參數、原始能量狀態等等,這一問題的答案似乎強烈地傾向於這樣一個觀點,即我們的宇宙只是其中可能的一個。這樣的話,問題就變成了為什麼我們的宇宙有這樣精細的屬性來允許生命存在。這就是所謂的「微調問題」,它促使一些物理學家轉向了人類學原理來進行解釋,這就要求我們的宇宙具有它所具有的特性,因為如果它是不同的特性,我們在這裡就不會提出這個問題。

問題5:宇宙奧秘問題

宇宙仍然有許多神秘之處,但是最讓物理學家煩惱的是暗物質和暗能量。這類物質和能量是被其重力作用所探測,但無法直接觀察到,因此物理學家們仍在努力弄清它們是什麼。然而,有些物理學家已經提出了對這些引力影響的代替解釋,這種解釋並不要求新的物質和能量形式,但這些代替對大多數物理學家來說是不受歡迎的。

今天的「靚仔講知識」就到這裡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有趣事件,關注我,讓大家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味,你的點讚、分享、收藏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我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理論物理學中的五大問題
    理論物理學家李·斯莫林(Lee Smolin),在他2006年頗有爭議的著作《物理學的麻煩:弦論的興起,科學的衰落以及下一步》中指出「理論物理學中的五個大問題」。物理問題1:量子引力問題量子引力是理論物理學的努力,旨在創建一個包括廣義相對論和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理論。當前,這兩種理論描述了不同的自然尺度,並試圖探索它們重疊的尺度,這些結果並不十分有意義,例如引力(或時空曲率)變得無限大。(畢竟,物理學家從來沒有看到自然界中真正的無限,也不想!)
  • 物理學第二原理是一個什麼樣的理論
    如果每一百萬個單位吸引力與離心力,在湮滅轉化過程中,產生六個帶熱的引力,被科學家所證實,我敢肯定,這個科學家一定比愛因斯坦更偉大。恩格斯認為,任何理論或學說,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繼承和發展,並且是時代的產物,是那個時代所需要的。任何理論的局限,都是時代的局限。偉大人物當然有局限。科學思考與哲學思維,畢竟是有區別的,至少有細微的區別。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可能不是哲學家,至少不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
  • 現代物理學7大經典問題,你能理解幾個?
    一、相對論 相對論是物理學中兩大著名理論之一,兩者都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的。這個理論建立在狹義相對論之上,主要解決重力的問題,重新定義我們對重力的理解——通過大質量天體而造成的時空扭曲。 廣義相對論最準確的描述了整個宇宙中的星系和星系集群的運動。它還預測了奇怪物體的存在,比如黑洞以及引力透鏡效應的現象,後者是指光在經過彎曲的時空中會發生彎曲。比如圖中顯示的星系群阿貝爾1689,因我們所觀測到的引力透鏡效應而聞名。
  • 金剛碾破物理學煩惱,物理學大統一理論
    《金剛經》中講一合相,對大統一理論很有啟發;物理學緣起性空,證入物理學空性;物理學因緣和合,不住和相、不住合相、不住非和相、不住非合相,於相而離相。大統一理論是名大統一理論罷了,實無大統一理論可得。原子中都無法束縛住粒子,如何能夠讓粒子住這個模型中呢!此經中講一合相,可以通過這個實現物理學大統一了。西方科學家集體被封印在觀察創造實在這句話當中。量子理論最折磨人的是不可以理解,計算已經很吻合了。
  • 大統一理論(五)
    當導出了時間=宙、空間=宇,把時空坐標完全切換成宇宙坐標後,一幅完整的包含了相對論、經典力學理論、黑洞理論、白洞理論、量子力學理論等,屬於現代物理學最前沿理論的宇宙宏觀分類圖被展現出來。其中,還可以再次導出支撐整個宇宙有規律循環不息運行的引力、斥力、弱力、強力、電磁力等五種微觀領域最基本的原始動力。宏觀的宇宙分類與微觀不同力學的分類相互融合,物理學界的大統一理論正式在中國本土誕生。
  • 物理學為什麼需要大統一理論?
    物理學為什麼需要大統一理論?吃飽飯和考試拿一百分,哪個重要?一般人首選吃飽飯,但物理學家大部分可能選考一百分。物理學為什麼需要大統一理論?極簡科學史物理學,從伽利略開宗,到牛頓立派以來,地球上已經有成千上百的先輩們為這門科學嘔過心瀝過血。物理學的經典教義從開創之初,就寫著三個大字——大統一。經典物理說一千道一萬,其實就一個目的:「科學能統治整個宇宙」,堪稱終極信仰。後世晚輩有志於入得此門者,都得先背下這條鐵律。
  • 經濟學理論五個前沿問題
    近日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辦了「《中國經濟觀察》論壇:經濟學理論前沿問題研討會」,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陳寶生出席了會議。經濟學領域相關專家學者共100多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任趙振華致詞,副主任韓保江主持。論壇就經濟學理論的幾個重大前沿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 現代物理學7大經典問題,4個與量子力學有關
    現代物理學7大經典問題 >相對論 相對論是物理學中兩大著名理論之一,兩者都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的。
  • 附:《現代物理學基礎問題研究》後記
    這個在近代物理學檔案中無檔可查的暗能量怪胎,只能像百年前的以太理論一樣,再次成為上帝棄物。建立在相對論基礎上的現代宇宙學標準理論,它所依賴的羅伯遜-沃克度規怎麼可以導致速度的伽利略相加規則,直接違背現代物理學關於光速與光源運動狀態無關的基本規則呢?我們又怎麼可以用靜態的能量動量張量來描述動態的膨脹宇宙呢?標準宇宙學理論的基礎正面臨崩潰!古人無事憂天傾,今人自擾憂天離,暗能量和宇宙加速膨脹論可休矣。
  • 物理學中18個未解之謎
    弦理論使物理學家能夠將控制粒子的定律(稱為量子力學)與控制時空的定律(稱為廣義相對論)協調起來,並將自然的四個基本力統一為一個框架。但是問題是,弦論只能在10維或11維的宇宙中起作用:三個大空間維,六個或七個緊湊空間維以及一個時間維。壓縮的空間尺寸(以及振動的弦本身)大約是原子核大小的1萬億分之一。沒有可能的方法來檢測任何很小的東西,因此也沒有已知的方法來通過實驗驗證或使字符串理論無效。
  • 楊振寧對理論物理學有哪些貢獻?
    對於楊振寧的物理學貢獻,兩彈一星元勳、著名核物理學家鄧稼先做出過高度評價。楊-米爾斯理論是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基石,而標準模型是當前物理學的極致,它統一了除引力之外的另外三種基本自然力。如果標準模型在未來可以統一引力,這更加能突出楊-米爾斯理論在物理學中的地位。
  • 物理學中的基本常數有多基本?
    在現有的物理體系中,光速以及其他幾十個所謂的宇宙基本常數一樣,它們都是物理學家理解宇宙的關鍵。這些常數甚至還能被用於定義度量單位,比如米、秒以及千克。然而,對於為什麼基本常數必須是常數的問題,物理學界還沒有達成共識。
  • 理論物理學對時空起源 我們的三維物理世界
    即使拿通常的理論物理學標準來衡量,這種「全息理論」也相當奇怪,但範拉莫斯東克是少數前衛的研究人員之一,他們認為通常的理論尚不夠奇怪。無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把萬有引力作為一種時空彎曲,而量子力學是原子領域的統治法則),還是描述基本一維能量線的弦理論,都沒有對時空本身的存在給出任何解釋。如果沒有其他的,這種「全息理論」也不失為一種解釋。
  • 十個問題帶你認識粒子物理學
    一些物理學家認為,在更高的能量下——遠遠超越了我們目前在實驗所能達到的能量——強核力、弱核力和電磁力會統一成一個「大統一」的力。這樣的一個理論被稱為「大統一理論」(GUT)。有許多物理學家也經常隨意地使用「基本力」和「基本相互作用」。
  • 天津港爆炸五個疑問:空氣和水中到底有沒有毒?
    天津港爆炸五個疑問:空氣和水中到底有沒有毒?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記者:杜文明 李堯  截至8月14日15時,天津港爆炸已導致56人死亡,其中消防人員21人;住院治療721人,其中危重症25人,重症33人。
  • 兩院院士何祚庥:物理學理論面臨第五次突破
    在宇宙中,除了人們常見的各種發光的星球,星系,星系團、類星體,……等等發光天體,是否還存在著不發光的天體,或不發光的物質?   在宇宙中是否還存在不發光物質,不發光的天體?這似乎是不成問題的問題。例如,在太陽的周圍有九大行星,有月亮這類的衛星。這些行星或衛星自身並不會發光,它們僅能反射光。
  • 物理學中18個最大的未解難題
    相反每一個新發現似乎都打開了一個更大的潘多拉盒子,甚至更深奧的物理問題,這些是我們對所有最深刻的開放問題的選擇。在裡面你會了解平行宇宙,為什麼時間似乎只在一個方向移動,為什麼我們不理解混亂?下面就跟隨【博科園】一起了解物理學中18個最大的未解難題TOP1、什麼是暗能量?不管天體物理學家如何處理這些數字,宇宙都是不加增加的。
  • 大統一理論(四)
    當導出了時間=宙、空間=宇,把時空坐標完全切換成宇宙坐標後,一幅完整的包含了相對論、經典力學理論、黑洞理論、白洞理論、量子力學理論等,屬於現代物理學最前沿理論的宇宙宏觀分類圖被展現出來。其中,還可以再次導出支撐整個宇宙有規律循環不息運行的引力、斥力、弱力、強力、電磁力等五種微觀領域最基本的原始動力。宏觀的宇宙分類與微觀不同力學的分類相互融合,物理學界的大統一理論正式在中國本土誕生。
  • 物理學中的「萬物理論」究竟意味著什麼?物理學家給出了專業解釋
    難道「萬物理論」不應該被稱為某些事物的理論而非一切麼?答:在物理學上,通常被稱為「萬物理論」的東西(儘管口語化)就意味著一切事物的理論:所有物理場的統一理論,包括我們通常認為與各種形式的物質相關聯的場,以及我們通常認為是力的場,後者包括重力。
  • 讓人疑慮的物理學七大經典問題!
    讓人疑慮的物理學七大經典問題!什麼是量子力學?什麼是弦理論?什麼是奇點?覺得頭疼就往下看~帶你走進物理學,的那些令人迷惑的理論。相對論關於時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論相對論是關於時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論,主要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創立,依據研究的對象不同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