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理論五個前沿問題

2020-12-01 中國文明網

  近日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辦了「《中國經濟觀察》論壇:經濟學理論前沿問題研討會」,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陳寶生出席了會議。經濟學領域相關專家學者共100多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任趙振華致詞,副主任韓保江主持。論壇就經濟學理論的幾個重大前沿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一、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發展的三個基本問題及《資本論》的普適價值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林崗教授認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發展有三個基本問題需要注意。

  一是要掌握馬克思的經濟分析方法。即馬克思在《資本論》序言裡面講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具體有五個原則:把生產力發展看作社會運動的首要因素,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解釋生產關係的形成和演變;在生產力漸進的歷史發展前提下來解釋經濟關係當事人的行為;馬克思是從所有制關係出發來理解全部生產關係體系;從經濟關係出發來解釋上層建築;強調實踐。二是聯繫實際,能夠解決實際問題。三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要發展,不管是要生存下去還是要發展得更好,就是要和西方經濟學比較。

  關於《資本論》的普適價值,中央黨校經濟學部王天義教授認為:《資本論》的普適價值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以唯物史觀為基礎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社會發展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經濟發展形式的統一性。馬克思把人類社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人對人的依賴,人的依賴關係就是自然經濟;第二個階段是人對物的依賴,表現為商品經濟;第三個階段是人對誰都不依賴,自由發展。第二,馬克思以三大嶄新因素為內核建立了一個科學完整的經濟學理論體系。第一個嶄新因素講了商品有二重性,勞動也必然有二重性。第二個嶄新因素講了工資的本質,工資第一次被描寫為隱藏在它後面一種關係的不合理的表現形式。第三個嶄新因素講了剩餘價值的一般和特別的區別。正是這三個嶄新因素才使得馬克思理論體系得以建立。第三,馬克思以四個環節為支點,確定了社會化大生產情況下經濟運行的框架。這四個支點,就是生產、分配、消費、交換。生產是起點,最終是為了消費。當前消費問題非常重要,擴大內需重點是擴大消費,而我們的消費怎麼分析,內需怎麼擴大?我認為馬克思這個分析框架給我們非常重要的意義。

  《資本論》的普適價值就在於它是一種方法,是用於研究社會發展規律的,用於創建理論體系和分析各種經濟現象的科學方法。從方法論的角度講,它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二、從確定性研究向不確定性研究的演變

  中央黨校經濟學部謝魯江教授認為,西方經濟學有一個演變,就是從確定性研究向不確定性研究的演變。對亞當徠斯密假說的研究,從馬歇爾和瓦爾拉斯開始,把自然方法引進來,用實證來證明確實存在看不見的手。之所以論證,前提就是這個假說是可以證明的,是具有確定性的。後來從馬歇爾和瓦爾拉斯之後的經濟學家對確定性提出了懷疑。現在經濟學的發展主要是從不確定性作為出發點來研究的。

  不確定的研究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放鬆了條件進行研究。二是完全否定式的研究。所以從這個角度可以歸納西方經濟學向三個方向發展。第一,從對個人行為更加深入的研究。比如不完全競爭理論、熊彼特創新理論、博弈論等等。第二,研究認為個人行為合理性是有條件的。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能不能達到有機統一是需要條件的,只有在一定條件下才可能是我們希望的市場經濟。第三,結果基本上是否定的。認為個人秩序不一定達到社會合意的結果,所以需要國家和社會幹預,這是凱恩斯強調的國家幹預。

  由此我們能得出幾點認識:首先,這是一個未解的命題,還需要研究。其次,還要研究所需的條件。如果我們認為社會秩序和個人自由都是需要的,那麼達到這個合意的結果,需要具備什麼制度。最後,需要強調的是個人自由和秩序之間,是歷史性的,沒有一個普遍的真理。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觀察》論壇:經濟學理論前沿問題探討
    《中國經濟觀察》論壇:經濟學理論前沿問題探討1月8日在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舉辦了「《中國經濟觀察》論壇:經濟學理論前沿問題研討會」,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陳寶生、著名經濟學家林崗、李曉西、何自力、黃桂田、張宇、沈坤榮、黃少安等首都1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 現代經濟學的十個理解誤區:經濟學必須通俗易懂嗎?
    在國企改革過程中,如何應用委託—代理理論與信息經濟學維護國家利益?這些根本性或非常重要的經濟問題,均可以從現代市場經濟理論中得到有益的啟示。現代經濟理論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設前提基礎上的。誠然,現代經濟學的一些理論,由於其假設前提與中國實際相差甚遠,可能不適用於中國經濟問題的研究,但具體哪些理論不適用,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現代經濟學的十個理解誤區
    在國企改革過程中,如何應用委託—代理理論與信息經濟學維護國家利益?這些根本性或非常重要的經濟問題,均可以從現代市場經濟理論中得到有益的啟示。現代經濟理論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設前提基礎上的。誠然,現代經濟學的一些理論,由於其假設前提與中國實際相差甚遠,可能不適用於中國經濟問題的研究,但具體哪些理論不適用,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諾獎緣何青睞應用經濟學理論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保羅·R·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B·威爾遜兩位美國經濟學家,以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米爾格羅姆是博弈論專家,同時是史丹福大學雪萊和倫納德·伊利人文和科學院教授,尤其擅長拍賣理論和定價策略。威爾遜是傑出的管理學教授,研究成果豐富,以對管理科學和商業經濟學的貢獻而聞名。早在幾年前,這兩位經濟學家就已經是業界猜測的諾貝爾經濟學家得主。
  • 洪永淼:現代經濟學的十個理解誤區
    在國企改革過程中,如何應用委託—代理理論與信息經濟學維護國家利益?這些根本性或非常重要的經濟問題,均可以從現代市場經濟理論中得到有益的啟示。現代經濟理論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設前提基礎上的。誠然,現代經濟學的一些理論,由於其假設前提與中國實際相差甚遠,可能不適用於中國經濟問題的研究,但具體哪些理論不適用,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新時代中國特色經濟學基本理論問題研究專題研討會」在山西大學...
    未來網高校頻道11月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10月28日,由南京大學經濟學院主辦、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承辦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經濟學基本理論問題研究專題研討會」舉行。藉此契機,該校經濟與管理學院舉辦了理論經濟學學科建設諮詢會,邀請各位專家為理論經濟學學科發展出謀劃策,該校校長黃桂田為各位專家頒發「山西大學理論經濟學學科諮詢顧問」聘書。與會專家各抒己見,闡述觀點,分享所在院校學術發展和學科建設過程中的經驗和創新點,並以其專業的眼光因地制宜地針對山西大學理論經濟學科建設和長遠發展提出真知灼見。
  • 計算機科學、經濟學交叉的時代,不懂計算經濟學理論談何應用?| CCF...
    在這個演進的過程中,傳統的經濟形式和商業模式發生了許多變化,經典的經濟學理論需要不斷被檢驗和修正,產生新的經濟學理論。另一方面,隨著分布式系統、網際網路、雲計算,以及近年來的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一個計算任務的完成往往需要多方合作,這就要求計算機協議或算法設計不僅要滿足有效性,容錯性等傳統需要,還要考慮博弈論和經濟學的約束。
  • 2019年100個熱點前沿和37個新興前沿一覽
    生物科學領域位的Top10熱點前沿包括:3個藥物開發相關前沿:「誘導蛋白降解的小分子PROTACs」「3D列印醫療藥物」和「綠色合成納米顆粒在防治蚊媒疾病和癌症中的應用」,3個衰老相關的前沿:「衰老和年齡相關疾病中的細胞衰老:從機制到治療」「DNA甲基化與衰老表觀遺傳時鐘理論」和「一種新的細胞死亡模式—鐵死亡」,2個合成生物學熱點前沿:「Cas13:一種靶向RNA的新型CRISPR基因編輯系統
  • 從經濟學的拍賣理論推測中國誰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們都從事數學化經濟學研究,因此,他們在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已經是很老的年紀了。一、拍賣理論是兩名頂級學家研究出來的經濟學理論羅伯特·威爾遜,先後獲得哈佛大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美國經濟學家,現為史丹福大學教授。威爾遜博士是石油、通信和電力行業的拍賣設計和競價策略以及創新定價方案設計的主要貢獻者。
  • 從不完全契約理論說起,何謂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價值導向
    9日晚2016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揭曉,授予了哈佛大學的奧利弗·哈特(Oliver Hart)和麻省理工大學的本特·霍姆斯特羅姆(Bengt Holmstrom),以表彰他們的契約理論。契約理論是一個分析契約制定中各種問題的綜合性框架,例如高管人員基於績效的薪酬、保險中的免賠與自付以及公共部門活動的民營化問題。現代經濟是由無數契約聯結起來的。
  • 《2019研究前沿》發布137個前沿 引力波、暗物質等入選
    引力波無疑是2019年最亮眼的研究主題,湧現出「對雙中子星併合引力波事件GW170817的多信使觀測」「對雙黑洞併合引力波事件的觀測和理論研究」「標量-張量引力修正理論及引力波事件的影響」3個熱點前沿。「昴星團望遠鏡主焦點相機戰略計劃及其巡天觀測發現」「基於21釐米超精細譜線觀測研究早期宇宙中的暗物質」「基於引力波多信使觀測約束中子星的質量、半徑和狀態方程」3項研究則入選新興前沿。
  • 第二屆行為與實驗經濟學研討會暨國內實驗經濟學實驗室聯席會議在...
    、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經濟學院、金融學院、《財經問題研究》編輯部聯合承辦的「第二屆行為與實驗經濟學研討會暨國內實驗經濟學實驗室聯席會議」在大連成功舉辦。本次研討會圍繞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現實問題,邀請了國內外、海內外行為與實驗研究領域的學者匯聚濱城,分享學術前沿成果,探索理論研究新動向,積極為構建中國特色經濟理論貢獻力量。
  • 中國經驗對於經濟學理論的貢獻
    接下來本文首先將從理論發展的規律和西方主流經濟學的現狀角度一般性地回答中國經驗是否對於經濟學理論有貢獻。然後從市場的認識、市場與社會主義的結合、經濟發展的路徑、制度變遷的方式四個角度具體考察中國經驗對經濟學理論有哪些貢獻。最後進行一個簡單的總結。
  • 中國的發展實踐與發展經濟學的理論創新
    原標題:中國的發展實踐與發展經濟學的理論創新   緣起   眾所周知,研究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問題的發展經濟學,並非誕生於發展中國家,而是在西方發達國家萌發、發展並逐漸走向成熟的。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學者圍繞我國經濟發展中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應用發展經濟學理論進行研究並取得了重要進展。可以說,40多年的改革開放進程,同時也是結合中國國情對發展經濟學理論進行創新探索的過程。
  • 拍賣理論與實戰經濟學——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二人因在拍賣理論方面的巨大貢獻而獲獎,然而這只是其眾多卓越成果之一。米爾格羅姆在博弈論、產業組織理論、市場設計、金融等領域,威爾遜在非線性定價、博弈論、風險分擔理論和信息經濟學等領域均有突出貢獻。若非規則不允許,二人至少還能因為在博弈論中的重大貢獻再獲一次諾獎。
  • 大數據背景下的精準藥物經濟學理論首次發布(圖)
    圖為國家衛計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衛生技術評估研究室主任趙琨董子暢攝中新網北京4月24日電(記者董子暢)由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主辦的2017北京大學藥物經濟學媒體研討會24日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召開。會上,一個以大數據為背景的全新概念「精準藥物經濟學」理論首次對媒體發布。
  •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拍賣理論為什麼能獲獎?
    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曉,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 Wilson)因「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拍賣新形式的發明」獲獎。兩位獲獎者研究了拍賣是如何運作的。
  • 經濟學熱點問題爭鳴
    2020年,中國經濟學界圍繞一些熱點問題進行了探討與爭鳴。第一,經濟學是否要強調數理模型分析。經濟學自獨立成為一門社會科學以來,其研究範式、研究方法歷經演變。數學公式和數理模型作為經濟思想的一種載體和表達方式,學者對其褒貶不一。
  • 2020年以來國內外發布的重大科學問題和研究前沿
    「雙一流」建設進入首輪建設收官之年,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和「十四五」規劃亟待謀篇布局。本報告整理了2020年以來國內外部分高校在學科前沿的最新布局和科技突破,研究機構、學者專家提出的前沿科學技術問題,旨在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和一流學科發展提供參考。
  • 樊綱:更加重視「理論假說」的提出——經濟學的學術規範與理論創新
    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教授、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發表了題為「經濟學的學術規範與理論創新」的主旨演講。樊綱首先回顧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學的發展成就,指出中國經濟學在學科建設、研究方法和社會貢獻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