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背景下的精準藥物經濟學理論首次發布(圖)

2020-12-05 環球網

圖為國家衛計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衛生技術評估研究室主任趙琨董子暢攝

中新網北京4月24日電(記者董子暢)由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主辦的2017北京大學藥物經濟學媒體研討會24日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召開。會上,一個以大數據為背景的全新概念「精準藥物經濟學」理論首次對媒體發布。

藥物經濟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重視。據介紹,這個研討會旨在促進中國藥物經濟學研究發展、探索科學精準的藥品評價機制並推動適合中國的藥物經濟學評價體系的完善、從而充分發揮藥物經濟學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與發展的科學指導作用。

國家衛計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衛生技術評估研究室主任趙琨在會上說,衛生技術評估及藥物經濟學對於提高公共衛生基金效率意義重大,應該成為政策科學制定與調整的決策工具。隨著中國醫療費用支出增漲迅速,新一輪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如何科學評價並有效配置醫藥資源,如何選擇最具有成本效果的治療手段,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成為中國醫學科學發展的重大課題和艱巨任務。

「作為新興的交叉學科和方法體系,從宏觀上講,藥物經濟學是應用經濟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研究醫藥領域有關藥物資源利用的經濟問題和經濟規律,研究如何提高藥物資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以有限的藥物資源實現健康狀況最大限度的改善和提高的科學。」中國藥學會藥物經濟學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吳久鴻說。

吳久鴻認為,從微觀上講,藥物經濟學是應用經濟學、流行病學等多學科研究方法,識別、測量和比較不同藥物、治療方案及衛生服務項目的成本和產出,有效提高藥物資源的配製和利用效率,在有限資源條件下最大限度滿足藥品可獲得性與利用的評價方法。

藥物經濟學基於「藥物價值」的客觀評價方法,在國際成熟市場獲得廣泛應用和認可,在中國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將為醫保目錄評審、招標採購、價格談判等國家醫改提供工具、方法論和決策依據,並在深化中國醫療體制改革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醫療大數據和精準醫療等學科的發展,將大數據驅動的精準醫療轉化為臨床實踐、從而改善衛生決策成為可能,以真實世界數據為背景的精準藥物經濟學也應運而生。2016《精確衛生經濟學和結果研究支持精準醫療:大數據在創建價值之路上可滿足各種患者的需求》報告首次在《個體化醫療雜誌》上發表,提出「精準藥物經濟學」理論。作為該報告作者之一的輝瑞中國藥物經濟學及結果研究副總監董鵬,今天首度面向媒體和公眾解析這一前沿概念。

董鵬表示,給予足夠的時間,精準藥物經濟學能夠不斷進化並替代傳統方法。精準藥物經濟學能通過有效的醫療資源配置而實現精準醫療的承諾。精準醫療和精準藥物經濟學的共同目標不僅是讓患者享受到個體化的最優醫療服務,而且是讓總體的社會醫療資源配置在現有的花費下取得最好的結果。(完)

相關焦點

  • 宋清輝:諾貝爾經濟學獎首次頒給「拍賣理論」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在此背景下,兩位美國經濟學家對拍賣理論的創新,以及發明了新的拍賣形式,對於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的貢獻很大,也可能是企業破解疫情影響的關鍵經營策略之一。」當時米爾格羅姆就提出了相關的理論,更重要的是完成了拍賣機制的主要設計,使電信運營執照的拍賣大獲成功,因此,米格羅姆成為全球拍賣領域和產業經濟學界最知名的人物之一。「怎麼設計更合理?怎麼用合理的價格,讓拍賣者獲得更大的收益,也能保證公平性,讓參與競拍的人滿意接受?此次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他們,也正說明了他們理論的利用價值。」在周春生看來,兩位得主的理論,有很多值得參考的地方。
  •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首次頒給「拍賣理論」,聽說跟你我生活有關係?
    因此,了解兩位得主的有關著作和理論大有裨益。諾獎首次頒給「拍賣理論」行動支付等牌照或可借鑑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普林斯頓大學金融學博士周春生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時介紹,兩位諾獎新晉得主都是微觀經濟理論的專家。
  • 大數據和新經濟時代背景下,新經濟統計學的機遇與挑戰
    數據泛在化,宏觀經濟系統完全被智能連接,數字經濟形態下,人類通過網際網路、雲計算、區塊鏈、物聯網和相應產生的大數據實現了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優質發展,經濟統計的內涵和外延也 正在改變重塑。那麼,大數據背景下,新經濟統計面臨著怎樣的挑戰與機遇呢?
  • 大數據背景下的生態系統觀測與研究
    生態學已從一門依靠小規模合作與短時間個人觀測的實驗學科演化為一門實施長時間大規模觀測、跨學科合作的大數據學科。在大數據時代,如何獲取海量生態數據,如何基於大數據實現生態學「大」理論的發展和突破,服務於新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等重大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論述了目前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現狀,其次分析了大數據時代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特徵,最後提出了我國大數據背景下的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發展建議。
  • 經濟學需要新的時間背景和分析框架
    新框架有利於經濟學在分析現實世界中選用更合適的邏輯時間概念,突破傳統靜態分析範式,從只聚焦於均衡時點轉變到真正關注過程,在時間視野上更好地達成主觀與客觀的一致性。  理論與實踐  時間背景對經濟學的重要性  時間是人類感知與認識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同時其本身也是需要認識的對象。
  • UNDP與百度首度發布:大數據助推中國2020前實現精準扶貧
    中國網/中國扶貧在線10月18日訊 記者從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官網了解到,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17日發布《人類發展指數之生活水平維度:應用大數據測量中國貧困》報告。     百度大數據實驗室數據科學家吳海山博士指出:「百度大數據實驗室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合作,首次通過大數據對貧困做了多維度的描述,利用大數據進行地方經濟發展和中國宏觀經濟發展的分析,希望這項創新研究對政府決策部門具有參考意義。」
  • 從基因組大數據到精準醫學
    2001年,人類基因組精細圖譜及其初步分析結果發布,使我們看到由四種符號組成的一維人類遺傳密碼的真實面貌。人類基因組研究促成基因檢測等一系列新技術出現,還帶來基因診斷、基因治療、靶向藥物等醫學新手段,生物醫學進入建立在基因組大數據基礎上的精準醫學時代。
  • 計算機科學、經濟學交叉的時代,不懂計算經濟學理論談何應用?| CCF...
    對於經濟學研究來說,計算機不僅是一種提供數據處理能力的工具,還影響了生產和生活方式。到如今,網際網路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這個演進的過程中,傳統的經濟形式和商業模式發生了許多變化,經典的經濟學理論需要不斷被檢驗和修正,產生新的經濟學理論。
  • 從基因組大數據到精準醫學
    2001年,人類基因組精細圖譜及其初步分析結果發布,使我們看到由四種符號組成的一維人類遺傳密碼的真實面貌。人類基因組研究促成基因檢測等一系列新技術出現,還帶來基因診斷、基因治療、靶向藥物等醫學新手段,生物醫學進入建立在基因組大數據基礎上的精準醫學時代。
  • 陳潤生院士:精準醫學本質是組學大數據與醫學的結合
    在第二屆大數據科學與工程國際會議(2017)上,中國科學院陳潤生院士發表了「大數據與精準醫學」的主題演講,不僅分享了個人對精準醫學五個方面的理解,還包括精準醫學在哪些方面導致產業變革以及實現精準醫學要建立的基礎等內容。陳院士表示,在國內花六千就可以得到自己的遺傳密碼,這是非常簡單明了的事,即便沒有大數據,遺傳密碼也可以測得,但不知道它的含義。
  • 至本醫療搶佔腫瘤精準檢測和數據賦能藥物研發「藍海」
    >第一個在國際級期刊上發表NGS大panel驗證的中國腫瘤精準治療公司。 劉欣偉認為,腫瘤基因靶點有長尾效應,70%為非熱點突變,如果僅僅檢測熱點基因和常見腫瘤相關基因,很可能會遺漏其他關鍵基因變異信息而減少患者臨床藥物選擇的寶貴機會。因此,大panel全面檢測可以更全面更準確的診療信息、為精準醫療提供更多的數據支撐,70%的患者可通過至本的技術平臺找到可用藥機會,即使是原發灶不明/多發/雙原發等疑難瘤種,依然有65%獲得可用藥機會。
  • 上財發布經濟學研究能力大學排名自己是第一
    大學、學科排名已不勝枚舉,最近,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也成了「發布排行榜俱樂部」的「新援」。2017年恰逢上財建校百年校慶,在當年年底,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就聚焦上財的傳統優勢學科——經濟學,首次發布了2017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行榜。
  • 系統思維和全息視角下的經濟學理論創新
    他所描繪的這個「螺網圖」,令人印象深刻,頗具震撼力!我相信,這個「螺網圖」及其所包含的思想必將會引起國內外眾多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的關注和思考!關於《螺網理論》一書,如果說上面的概括顯得有些抽象和籠統的話,那下面我們來摘引這部書中的部分精彩片段,再結合當前各國所面臨的現實問題進行說明,讀者將會領略到這部書的思想魅力所在。
  • 背景資料:諾貝爾經濟學獎
    中新網10月12日電 綜合報導,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1895年立下的遺囑,諾貝爾獎項最初只包括化學獎、物理學獎、文學獎、醫學獎與和平獎。隨後在1968年,瑞典銀行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了經濟學獎,全稱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該獎項於1969年首次頒獎。
  • 從基因組大數據到精準醫學(開卷知新)
    2001年,人類基因組精細圖譜及其初步分析結果發布,使我們看到由四種符號組成的一維人類遺傳密碼的真實面貌。人類基因組研究促成基因檢測等一系列新技術出現,還帶來基因診斷、基因治療、靶向藥物等醫學新手段,生物醫學進入建立在基因組大數據基礎上的精準醫學時代。
  • 《宏觀經濟學》理論介紹
    作為形容詞,通常用來描述那些有著無限之大的事物,這種事物由於無法用肉眼測量以及已有的知識進行感知。因此,這種宏觀超越了人類認知的知識框架。作為名詞,起著定位之用。在這一領域,宏觀意味著是頂層設計的概念。因此作為頂層具有著思想、政治以及制度等的功能。
  • 高考數學新趨勢:在大數據背景下,統計數據分析題命題新變化!
    統計中數據的處理在高考的新變化體現在數學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收集數據——整理數據——提取信息——構建模型——進行推理——獲取結論,注重通過數據建模情境下,運用特徵數據法解決決策性問題。下面將在大數據背景下,高考統計數據分析題命題新變化的出題類型和解題方法歸納如下.類型1:直接給出樣本數據,根據平均數、眾數、方差、標準差的概念進行相關計算得出相應數據.
  • 2020QS世界大學經濟學專業排名前50名單發布!
    經濟學專業前幾日,最新的發布的2020年QS經濟學與計量經濟學專業世界排名中,世界前五都由美國的高等院校包攬。如下為2020年QS經濟學與計量經濟學專業排名世界前50強大學的詳細情況:2020QS世界大學專業排名———經濟學與計量經濟學/Economics & Econometrics經濟學專業留學選校
  • 關於循證醫學、精準醫學和大數據研究的幾點看法
    醫學一直在尋求精準,而且在人類認知的各個層面都有所建樹,如疫苗和抗體、血型與輸血、影像對病灶的定位以及白內障晶體替換手術。基因不是達到精準的唯一途徑,只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是多數基因和疾病關聯強度很低,說明基因精準指導防治的價值可能不大,利用大數據和其他預測因素是精準醫學的必經之路。在使用大數據問題上,強調擁有總體、大樣本、關聯關係而淡化因果關係,是嚴重的誤導。
  • ...Communications|整合藥物大數據與貝葉斯方法大規模預測藥物靶點
    最後,BANDIT也可用於確定不同藥物類別之間的聯繫,從而闡明無法解釋的臨床現象,進而可以進行藥物重定位。總體而言,BANDIT是一個高效,準確的藥物靶點預測平臺,可加快藥物靶標發現和臨床應用的速度。圖片來源 Nature Communications背景藥物從實驗到臨床,通常需要數十年和十幾億美元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