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智能製造,哈工智能一季度盈利暴增271.67%

2021-01-19 第一財經

不到一年的時間,哈工智能(000584.SZ)完成了從傳統行業向高端智能製造及機器人產業化的轉身。

4月26日晚間,哈工智能發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42億元,同比增長147.6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815.28萬元,同比增長271.6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後淨利潤為2816.20萬元,同比增長268.52%。

哈工智能稱,一季報業績主要得益於公司主業轉型智能製造初見成效,旗下子公司天津福臻工業裝備有限公司(下稱「天津福臻」)和上海我耀機器人有限公司(下稱「51ROBOT」)保持了快速發展勢頭。

哈工智能副董事長、總經理喬徽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公司對2017-2021年的發展制定了轉型升級發展戰略和總體設計方案,進一步確定了以「高端智能設備、機器人一站式服務平臺、人工智慧機器人」為三大主營業務的發展戰略。

2017年5月,哈工智能以現金方式全額收購了汽車製造自動化裝備領域的龍頭企業天津福臻,由此邁出了公司主營業務向智能製造和人工智慧領域轉型的步伐。

資料顯示,在汽車焊接領域,天津福臻是國內少數幾家能夠全部提供柔性車身總拼、柔性車身底板、柔性車身側圍製造、柔性門蓋製造四大系統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在奇瑞捷豹路虎X261門蓋線項目中,天津福臻在與蒂森克虜伯、KUKA、FFT、ABB等外資品牌的競爭中勝出。

「哈工智能將在鞏固天津福臻競爭優勢的基礎上,進行產業鏈縱向延伸,依託哈工大在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優勢,同時以內生性增長與外延式發展的方式,向汽車行業以外的應用場景延伸。」喬徽表示。

根據哈工智能日前發布的2017年年報,公司的智能製造業務涵蓋高端智能裝備製造、機器人一站式服務平臺兩個子板塊,並在積極布局人工智慧機器人業務領域的前期研發和技術儲備。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4.07%,至15.7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同比增長122.01%,至9004.78萬元。

2017年,哈工智能還重點開展了機器人柔性打磨系統、低溫儲罐封頭機器人焊接系統等研發項目的自主研發。截至2017年12月底,公司在智能製造領域已擁有48項專利,其中2項發明專利,46項實用新型專利。

喬徽表示,將進一步擴大機器人產品在汽車行業的應用,並將機器人一站式服務平臺的流量做大,模式類似於是做機器人行業的京東。

在機器人一站式服務平臺方面,公司將整合各類資源以提供一站式系統集成服務。公司與KUKA、ABB、安川等機器人廠家籤署了戰略合作夥伴協議,並出資設立了上海我耀機器人有限公司作為「51ROBOT」工業機器人一站式服務平臺的主要運營載體。

「目前,51ROBOT的戰略定位還是做流量,還是網際網路思維,要先把平臺搭建起來。當然,利潤一定要做,但並不僅僅只關注於這個平臺的利潤。比如,由於有一個比較大的量,我們和一個供應商去談,談完之後有一個比較大的折扣。當然,可以賺這個錢,但是我們更多會把這部分的折扣惠利給合作方,大家一起(共贏),平臺流量越做越大。」 喬徽表示,公司還會提供一些增值服務,比如機器人的維修、維保、配件等。

據介紹,2018年51ROBOT將在華北、華南新設兩個業務點,形成北部、中部及南部全覆蓋。同時,藉助現有團隊、客戶資源,51ROBOT將推廣針對新能源汽車電池及車身的新的連接技術,還將開發並推廣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應用系統軟體配合產品的銷售。

在未來規劃方面,喬徽表示:「區別於傳統的工業機器人,新一代的智慧機器人會大量應用視覺技術、傳感器,用一些軌跡算法、軟體等,這方面我們會持續做投入、研發,這是中長期的過程。」

相關焦點

  • 哈工智能前三季度營收同比持平 完善「AI+ROBOT」生態圈賦能中國製造
    原標題:哈工智能前三季度營收同比持平,完善「AI+ROBOT」生態圈賦能中國製造   10月30日晚,
  • 哈工智能:趙亮出任總經理 曾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相關論文
    原標題:哈工智能:趙亮出任總經理,曾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相關論文   哈工智能(SZ 000584,收盤價:6.76元)1月15日晚間發布公告稱
  • 暖企政策+智能製造 貴州航宇科技一季度產值預計同比增長六成
    記者3月9日獲悉,該企業2月份產值達到5217萬元,同比增長53.49%;預計一季度產值將達到1.77億,相比去年一季度增長61.51%。根據目前的訂單量和產能、產量,預計我們一季度完成產值達到17718萬元,同比增長六成以上,有望成為貴陽高新區暖企十五條中的『獎勵者』。」「航宇科技能在疫情影響下實現『開門紅』除了政府暖企、應對及時外,與航宇科技近年來大力推進智能製造,實現企業轉型升級分不開。」
  • 殺入採血機器人賽道,哈工智能撬動千億智慧醫療藍海市場
    (哈工智能受邀參與工博會,圖片由哈工智能授權發布)其中,哈工智能作為聚焦於高端智能裝備製造和人工智慧機器人的高科技上市公司,旗下子公司磅客策(上海)機器人有限公司(簡稱「磅策」)在工博會上展示的採血穿刺機器人一經亮相
  • 智慧能源上半年淨利預增67%-113%
    中國證券網訊 智慧能源6月9日發布2018年中期業績預增公告,預計2018年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約在1.8億元-2.3億元之間,預計同比增長約67%-113%,歸母扣非淨利潤約在1.7億元-2.1億元之間,同比增長約105%-153%。
  • 哈工智能:擬4870.4萬元收購柯靈實業60.88%股權
    哈工智能:擬4870.4萬元收購柯靈實業60.88%股權中證網訊(記者 王博)哈工智能(000584)11月30日晚間公告,為進一步踐行公司戰略發展規劃,拓寬公司智能製造領域產業布局,公司擬以4870.4萬元的交易對價收購上海溪印智能科技合夥企業及上海溪藍智能科技合夥企業合計持有的上海柯靈實業發展有限公司60.88%
  • 上海製造業已基本完成數位化轉型,建成14個國家級智能工廠80個市級...
    ■疫情讓外界對智慧製造、遠程運維等方面的認識更趨統一,投資的意願更強烈  ■上海製造業已基本完成從自動化到數位化的轉型,已初步具備無人工廠建設條件  突發的疫情,讓上海製造業遭遇不小的危機。危機下湧現的「無人工廠」,卻擘畫出製造業光明的未來。
  • 拉夏貝爾一季度關店逾千家 淨利潤暴跌九成多
    但,報告期內直營店毛利率為67.16%,加盟店毛利率為59.67%,兩種門店類型的毛利率不存在較大差異。對此,上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公司披露大規模開設直營店的原因及合理性,說明未來推行聯營加盟等業務模式下,如何維持對品牌及門店的統一經營管理。
  • 森麒麟擬登陸深交所中小板 以智能製造推動輪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持續經營能力穩健以智能製造推動輪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據了解,森麒麟致力於綠色、安全、高品質及高性能半鋼子午線輪胎及航空輪胎研發生產、銷售,以智能製造推動輪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及生產製造物聯網體系,並在生產實踐中不斷升級完善。
  • 藍月亮上市,創始人身家暴增600億
    以首日855億港元的市值計算,持股10%的高瓴資本對應的市值達85.5億港元,加上已經分紅的2.3億港元,對比當初投入的3億人民幣,高瓴資本這筆投資獲得了24.67倍的回報。高瓴資本還在藍月亮與眾多大賣場「決裂」後牽線京東,促使藍月亮銷售渠道成功轉型。藍月亮成功上市,創始人羅秋平、潘東夫婦與高瓴資本均收穫不菲。以當前市值計算,持有藍月亮88.92%股份的創始人羅秋平、潘東夫婦身家暴增600億元。以2020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數據為基礎,羅秋平夫婦有望躋身中國富豪榜前50位。
  • 漢帛高敏:哈勃智慧雲助力時尚產業智能製造轉型
    在演講中,高敏提到,整個服裝行業正面臨著急迫的轉型壓力,傳統的剛性製造已經不能滿足流量碎片化時代的需求。「轉型,不是升級。」高敏一句話道破了服裝行業柔性製造轉型迫在眉睫。這一轉型也必將給整個行業帶來新的革命。早在2015年漢帛就開始嘗試轉型,對工廠進行改造,並摸索出了一條自主的柔性製造路徑——哈勃智慧雲。
  • 哈工智能為控股公司浙江哈工機器人提供2億元貸款擔保
    挖貝網9月16日,哈工智能(000584)為控股公司浙江哈工向上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虹口支行申請的不超過人民幣20,000萬元(含本數)的併購貸款提供最高額保證擔保,擔保期限不超過7年(含7年),同時將浙江哈工持有的浙江瑞弗機電有限公司60%股權質押給上海農商銀行。
  • 臺達成功轉型智能製造 踐行環保節能愛地球理念
    近年來臺達已經從關鍵元器件開發,轉型成為整體節能產品及解決方案,製造也已經向著智能製造方向發展,臺達長期關注環境議題,秉持「環保、節能、愛地球」理念創新節能產品及解決方案,努力提升產品能源轉換效率。臺達集團—中達電通副董事長尹鏇博在當前霧霾問題引起全社會高度關注的背景下,綠色環保的理念吸引了記者的關注,臺達的智能製造發展的究竟如何?是否如宣傳所說的「愛地球」?
  • 智能製造峰會|宗申101工廠數位化轉型,為工業網際網路製造業加「數」度
    我國傳統製造業正在向智能製造轉變,新興產業發展快速,一大批領軍企業正在崛起。智能製造產業的健康發展,將成為推動生產方式變革的有力推手,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宗申產業集團如何進行轉型升級?
  • 江西一季度風電發電量15.0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21%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5月11日,江西發改委發布能源工作動態,其中提到江西省一季度發電量總體下降,新增裝機等因素帶動光伏發電量加速提升。一季度,全省全口徑發電量289.0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0.9%。
  • 異丙醇:出口暴增 價格飆漲
    原標題:異丙醇:出口暴增 價格飆漲   化工
  • 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打造「永不落幕的雲展會」——智能製造,促...
    大會搭建雲上會展平臺,聚焦全球智能製造領域最新動態和前沿技術,展現智能製造新圖景。記者 萬程鵬攝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付奇 李凱 丁茜茜)由江蘇省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11月26日在南京開幕。
  • 佳雲科技(300242)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 預計盈利100萬元-750萬元
    4月9日晚間,佳雲科技(300242)發布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經初步測算,一季度盈利100萬元-750萬元。佳雲科技擁有vivo、小米、百度、抖音、今日頭條等核心媒體資源,服務BAT、拼多多、優酷等大型網際網路客戶,預計在疫情期間受移動網際網路用戶規模與使用時長增加的影響下,其一季度的網際網路營銷業務規模將會取得一定的增長。
  • 從精密元件轉型智能傳動核心部件的智能製造,新劍立足市場致力研發...
    因為當時國營企業轉型升級困難,看不見前途,根據單新平的判斷,粗加工的機械製造業技術含量不高,利潤被壓得很低,已經成了雞肋,而同為機械製造業的精密零部件,則蘊含著大量商機。1998年,單新平成立了浙江省臨安昌化精密元件製品廠,專業從事精密機械和精密元器件的製造。
  • 盈利難!銀行網點年內關停2762家 線下「瘦身」線上加速業務轉型
    盈利壓力大 網點加速「瘦身」 根據銀保監會官網披露的信息,2020年上半年,全國已有1332家銀行網點終止營業。「多數銀行網點關停的背後的原因是盈利難。」某銀行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隨著銀行業務線上化的推進,銀行網點客流量、業務量正在萎縮。而網點較高的運營費用使得收入難以覆蓋成本,因此銀行網點收縮趨勢在加速。 除盈利難外,某三線城市股份制銀行的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銀行加快低效網點退出,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經營成本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