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尼是一個實打實的科技「發燒友」,經由打造的物件並不少(包括戰衣)
在託尼斯塔克成為鋼鐵俠之前,就一直非常熱衷於機械的改造,他車庫裡收藏的名牌跑車,大多都是經過了託尼自己改造的。在武器研發上,託尼也有很多自己非常優秀的作品,因此託尼也是斬獲了許多的獎項。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科學家,並不是如他表面那樣單純的是一個「花花公子」。
在漫威電影宇宙中,託尼斯塔克一直都是科學的領跑者,雖然馬克戰甲的可穿戴技術並不算是世界上最前沿的科技,但才華橫溢的託尼卻是知識儲備最高的人才,無論是海倫博士的納米科技,還是皮姆博士的量子技術,亦或者是令人頭疼的「絕境」生物技術,託尼只要願意,都可以很輕鬆的做到突破。
所以在漫威電影宇宙中託尼參與過的武器裝備製造數不勝數
鋼鐵俠製造過的戰衣並不在少數
1、戰爭機器(鋼鐵愛國者)
《鋼鐵俠2》時期,託尼由於微型反應堆的「鈀元素」會產生毒素危害身體,導致自己一直處於血液中毒的狀態,不過很尷尬的是,微型反應堆一方面毒害著託尼的身體,另一方面卻又維持著託尼不被體內彈片終結生命(《鋼鐵俠1》託尼被自己研發的飛彈波及,彈片存於體內無法取出,危機生命)。
可謂是進退兩難,託尼深知自己的身體狀況,在《鋼鐵俠2》中也一直致力於尋找新元素,但無奈在試遍了所有的地球已知元素之後,仍然沒有找到合適的「清潔元素」。託尼也因此一度有點自暴自棄,他轉讓了自己在斯塔克工業的全部權利(給小辣椒),借一次酒會的名義,將自己的馬克戰甲原型機「送」給了自己的好友羅德。
這部沒有任何塗裝的原型機正是之後羅德依仗的「戰爭機器」,為什麼說送呢,這是因為馬克戰甲無一例外的都搭載了「賈維斯」人工智慧系統,擁有高等的人工交互功能,通俗的說就是又有生物識別技術,沒有得到託尼許可的人,是不可能使用馬克戰甲的,可見託尼就早授權了羅德權限,只不過是藉機送出去而已。
雖然初期戰爭機器的改裝沒有託尼的手筆,但經過伊萬的入侵事件之後,戰爭機器的升級很多時候都是由託尼來助攻的。
2、救援戰甲——馬克49
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善良登場的救援者戰甲,是託尼送給小辣椒的結婚紀念日禮物,編號為馬克第49代戰甲,雖然「救援者」戰甲編號是在馬克50之前,但它同樣採用了和馬克50同源的納米技術,其真正成型的時間還要在馬克50之後,是託尼在《復聯3》後5年的安逸生活時期才完工的作品,直到《復聯4》的終局之戰中才被小辣椒啟用。
「救援者」不同於馬克裝甲經典的紅藍塗裝,全身採用的是小辣椒喜歡的全藍色(《鋼鐵俠2》中小辣椒用託尼的卡送了自己一件生日晚禮服就是藍色),當兩人在終局之戰中並肩作戰,完全有一種上陣夫妻兵的感覺,也圓了託尼多年來的夢想(讓小辣椒同時接受鋼鐵盔甲內外的自己)。
3、蜘蛛戰甲
小蜘蛛皮特帕克作為託尼的「乾兒子」,可謂是備受寵愛,從《美隊3》中託尼招募小蜘蛛開始,託尼前前後後為小蜘蛛打造了三套成型的戰甲,第一代沒有搭載任何的智能設備,只是採用了新型的材料美化了小蜘蛛原本自己的「山寨貨」。第二代戰甲是搭載了人工智慧的鋼鐵戰甲。第三代則是《復聯4》中我們見到的納米蜘蛛戰甲了。
雖然我們看到的蜘蛛戰甲僅有三套,但實際上在託尼的戰甲庫中,託尼設計的可不止這三套,從託尼對於蜘蛛戰甲的命名就不難看出,幾乎每一次馬克戰甲升級,都有小蜘蛛的份,滿滿的都是愛。
4、反浩克裝甲
反浩克裝甲是託尼和班納博士的合力作品,其設計的初衷就是為了應對暴走的浩克,但後來隨著浩克逐漸人性化,反浩克裝甲成為了班納博士未變身時的儲備裝備。
託尼從來沒閒著過,裝備的研究是託尼炫耀的資本
除了熱衷於戰甲的研究和開發之外,託尼實際上在漫威電影宇宙中還做過很多的事情。
1、神盾局「航空母艦」動力系統的研發
在《美隊2》中亮相的海空兩棲「航空母艦」,其核心的動力系統正是出自於託尼之手,四顆螺旋式渦輪發動機是整個母艦騰空的核心難點,沒有託尼的助力,我想恐怕難以實現。
2、昆式戰鬥機
作為復仇者聯盟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這也是託尼負責打造的裝備之一,自《復聯1》就有亮相,一直延續到《復聯3》,浩克也正是搭乘的昆式戰機離開的地球,至於是否是昆式戰機將浩克帶到薩卡星,那麼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但有一點可以知道的是《鋼鐵俠3》中小男孩關於「隱形」的建議,倒是被託尼應用到了昆式戰機上。
3、復聯基地的防禦系統
無論復仇者們多麼的分散,但總的有個總部基地,而總部基地在神盾局瓦解之後就更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復仇者聯盟的後盾。所以對於基地的安全也是重中之重,在《復聯4》浩克打響指時,託尼讓「星期五」啟動的防禦系統也是託尼的手筆。(不知道這種全方位的防禦狀態是不是為了防蟻人的,曾經蟻人就來這裡偷過東西)
4、……(歡迎補充)
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戰甲
雖然託尼打造過的戰甲不在少數,但顯然也並沒有武裝所有人,並不是託尼吝嗇,而是很多人並不需要戰甲。典型的就有浩克、索爾、美隊。
浩克在影版中的設定,是一個智商不高,情緒波動大,且非常單純的「大孩子」,以破壞力著稱。如此狀態下的浩克,是沒法使用馬克戰甲的,而且其自身的各方面性能也是遠超馬克戰甲的強度極限,身著馬克戰甲,不僅不能增幅浩克,反而會成為一種阻礙,得不償失。索爾基本也是同樣的原因,其神族的體質根本不需要戰甲來保護,自身也擁有飛行能力,而且其雷電的破壞力還在馬克戰甲之上。
至於美隊,他是美國個人英雄的一種精神象徵,其制服和盾牌時標誌性的裝備,很難替換,即使是後來的「鋼鐵愛國者」,其塗裝就是模仿的美隊制服。試想如果美隊躲在鋼鐵盔甲之下,會是怎樣的一種視覺效果,明顯會有違輿論。
所以馬克戰甲即使有也不是隨隨便誰都可以穿的,首先得貼合自己的能力,其次還不能引起「仇恨」。
站在劇情的角度來看的話,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物的差異性。我們不可能把所有人都變成「鋼鐵俠」,不然復仇者聯盟也就沒什麼看點了,豈不成了「機器人大戰」了。
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必刪
均屬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