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別亂吃!這些藥一起服會傷身
「感冒藥混搭變毒藥!廣東一名18歲女孩,疑似同吃兩種感冒藥後死亡,這兩種藥是非常常見的羅紅黴素緩釋膠囊和複方甲氧那明膠囊……」11月初開始,一條這樣的信息突然冒出來,在微博、微信等平臺上鋪散開來,不少權威媒體的公號也參與轉發。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主任藥師鄧桂明告訴記者,羅紅黴素緩釋膠囊是一種大環內酯類抗菌藥,主要用於上呼吸道感染,複方甲氧那明膠囊也是支氣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氣管炎用藥,二者都不是感冒藥。
即便混合使用,這兩種藥一般也不會出啥問題。複方甲氧那明的說明書中沒有描述與羅紅黴素有相互作用,也沒有被列為禁忌症。尤其是複方甲氧那明裡的氨茶鹼含量,也不足以與羅紅黴素產生致毒性的作用。
老百姓對吃藥是否相剋都很敏感,這樣的信息很容易造成恐慌。實際上,真正不能同服的藥是這些:
同類相斥型
感冒藥+感冒藥=肝腎損害 很多感冒藥是複方藥,多含有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撲熱息痛等相同成分,這些非甾體抗炎藥對腎臟有一定損害,「疊加」使用後果會更加嚴重。
阿奇黴素+克拉黴素=藥效下降 阿奇黴素和克拉黴素治療呼吸道感染時,由於共同競爭作用,會產生藥理性拮抗,導致抗菌療效下降。
氨氯地平片+非洛地平緩釋片=不良反應 這倆都是治高血壓的常用藥,卻不能「見面」,否則會加重下肢水腫、心悸、頭痛等不良反應的症狀。
異類打架型
抗生素+利尿藥=聽力障礙 某些不同種類的藥物具有相同的毒副作用,聯合用藥時,會令毒副作用相加,毒性增強。如頭孢拉定(第一代頭孢菌素)具有一定的耳毒性,而呋塞米(強效利尿藥)可誘發耳鳴、聽力障礙,兩藥合用時耳毒性增加,可引起聽力障礙。
碘酒+紅藥水=碘化汞中毒 碘酒中含的碘會與紅藥水中的汞發生反應,形成碘化汞,會沉著在皮膚表面,汞本身就具有毒性,含硃砂的方劑和中成藥,如牛黃清心丸、安宮牛黃丸、柏子養心丸、安神益腦丸、補腎益腦丸等,不能與西藥溴化物類和碘化藥類同用。
磺胺類藥物+維C=泌尿系統結石 維生素C屬酸性物質,而磺胺類藥(如複方新諾明)及其代謝產物在酸性環境中易形成磺胺結晶鹽,而形成泌尿系統結石,導致腎臟損害。如病情需要同用,可間隔2小時服藥。
鄧藥師提醒:應遵從醫囑合理用藥,不亂吃藥。
(責編:陳天源、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