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4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俗話說:「熱水泡腳,勝似補藥」
熱水泡腳自古以來
就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養生方式
特別是在冬天
人們用熱水泡腳
驅除寒冷,溫陽暖體
事實上
泡腳雖然有一些好處
但也僅限於清潔腳部、讓腳變暖
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而已
對身體整體並沒多大影響
更沒有網上說的
能治百病啥的那麼誇張!
另外你不知道的是
如果你泡腳泡錯了
還可能對身體有害!
錯誤一:水溫過高
有一些人
非常享受熱水泡完腳
身體發汗的感覺
以至於就算被燙得齜牙咧嘴
每次泡腳那水溫也是寧高不低
甚至有人覺得不把腳給它燙紅
就不能算泡腳!
要知道我們的皮膚其實很脆弱
一些人的臉皮太厚的除外
不是100℃的熱水才能燙傷!
只要在70℃的熱水中泡一分鐘
或者在60℃的熱水中泡五分鐘
你都有可能被燙傷
更可怕的是
這種溫度不高不低
所以很多人並不會感覺多疼
但如果你就此以為啥事沒有
繼續大泡特泡
你的腳很有可能被燙出水泡
低溫燙傷嚴重的話
會造成腳部的組織壞死
處理不當還會發生潰爛
錯誤二:泡得太久
如實招來
你是不是喜歡一邊泡腳一邊玩手機?
玩著玩著一抬眼——
這些人可得注意了!
倒不是說會被老媽罵沉迷手機
而是泡腳泡這麼久其實很危險!
因為熱水泡腳的時候
腳部附近的血管都會受熱擴張
直接導致大量血液流向下半身
造成心臟、大腦供血不足
如果泡得時間太久
有可能會因為大腦缺血而頭暈
也會增加得心臟病的風險
錯誤三:吃完飯就泡腳
一些人回到家
吃完飯整個人閒著沒事了
就開始準備泡個腳爽一爽
然後早點臥上床
要知道剛吃完飯後
很多血液都湧到了腸胃
開始集中助你消化食物
如果你這時候泡腳
大量血液就會流向下半身
就等於是在跟腸胃「搶」血液
直接影響腸胃對食物的消化
時間長了還可能得胃病
因為有些人壓根就不適合泡腳
泡了反而可能會出事!
兒 童
小孩子的腳如果能正常發育
一般都會變成這種帶足弓的形狀
如果經常泡腳
就會使足底韌帶受熱變鬆弛
影響足弓的正常發育
增加變成扁平足的風險
腳 氣 患 者
對有腳氣的人來說
泡腳你是爽了
可腳上引起腳氣的真菌也爽了
因為泡腳時你的腳上又溫暖又潮溼
非常適合真菌茁壯成長!
反而可能讓腳氣變得更嚴重
此外
也別想著泡腳時
加什麼生薑、醋等奇奇怪怪的東西
這些玩意兒雖然能抑制細菌、真菌
但效果其實灰常小
連肥皂水都比不上!
心 血 管 疾 病 患 者
上面也說了
泡腳會使更多血液流到下半身
可能導致心臟大腦缺血
對正常人來說
泡一會兒也許影響不明顯
但卻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發病的風險
糖 尿 病 患 者
一些糖尿病患者常有神經病變
腳部神經可能已經「失靈」了
不管怎麼加熱水都不覺得熱
所以不小心就會被嚴重燙傷
如果燙傷導致腳部潰爛、感染
甚至有截肢的危險
健康泡腳小貼士
1. 要掌握正確的泡腳時間。一般來說飯前和飯後都不建議泡腳。飯前人處於飢餓的狀態,身體的能力供給不足,泡腳會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很容易出現頭暈。飯後過飽,也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建議在飯後的一個小時再泡腳,泡腳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因為時間過長容易導致血液回流,出現頭暈症狀。
2. 掌握最佳的水溫。一般情況下40℃-50℃最佳。水溫過高容易導致腳部的血管擴張過度,血液流向腳部的速度會變快,其他部位的血液容易出現供血不足,引起頭暈。
3. 泡完腳不要立即睡覺。冬天,很多人都會選擇睡覺前去泡腳,因為泡完腳後暖烘烘的。然而泡腳只是把溫度傳給腳部,身體的其他地方還會冷,可以在泡腳後再按摩小腿,促進整個腿部、甚至是整個身體血液循環,這樣睡覺會更加暖和。
4. 不要亂用中藥泡腳。泡腳時放中藥會有理療的作用,但是用藥不當也會影響身體健康。例如女性經期時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很容易導致月經量過多,如果使用不當甚至會加重痛經的症狀。所以用中藥泡腳時最好能夠諮詢醫生,對症用藥。
最後還想勸勸各位
一方面不要迷信泡腳的功效
另一方面為了身體的健康
泡腳前一定得看看自己適不適合
同時掌握正確的方法
原標題:《【婦聯與您健康同行】冬天泡腳會傷身?快來一起打開正確的泡腳方式》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