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漸涼泡泡腳 這樣泡更能養生功效加倍!

2020-11-26 人民網陝西站

原標題:入秋漸涼泡泡腳 這樣泡更能養生功效加倍!

  編者按:中醫講「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每天用熱水泡泡腳,驅除寒氣,是很愜意的。因為,作為人的第二心臟,雙腳上存在著與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泡腳可以刺激腳部的穴位和反射區,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加快體內新陳代謝,調理內分泌系統,增強人體器官機能,達到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就很重視對雙足的鍛鍊和保養,並運用熱水泡腳來防病治病。你知道怎麼泡嗎?人民健康網推出《金臺養生園》欄目,專為您盤點最養生的生活方式,今天就跟你說說泡腳那些事。

  該怎麼「泡」

  水溫不宜過熱或過涼。許多人覺得只要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水溫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實並不然。成年人的泡腳最佳水溫在38℃~43℃左右,比人體溫度稍高一點便可,老年人和小孩兒的泡腳最佳水溫在35℃~40℃左右。感受水溫不要用手去測量,最好就是用腳去感受。假如水溫過高的話,腳上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對身體不利。泡腳不同於洗腳,水位最好高一些,以沒到膝蓋為宜,可以對足部和小腿部的穴位都起到作用。

  泡30分鐘為宜。很多人喜歡從水很燙泡到水全涼了,甚至有的不停添加熱水,持續泡一兩個小時,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泡腳時間過長,血管長時間擴張,容易引起腳部皮膚破皮。正確的做法是泡到全身微微出汗,約30分鐘為宜,老年人的泡腳時間以20分鐘為宜,小孩兒的泡腳時間以15分鐘為宜。

  因人而異放草藥。泡腳時根據自身特點適量放點中草藥能事半功倍,但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添加。一般來說,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薑水泡腳,取15克左右的生薑煮沸晾涼後即可;桂皮泡腳則對因腎病引起的浮腫有較好的緩解作用。膝關節不好的中老年人,建議在泡腳的同時熱敷膝蓋,可以祛風寒,緩解風溼骨痛。

  適度按摩。泡腳後再稍加按摩對健康大有裨益。按壓湧泉穴(位於足底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幾分鐘,可以更好地促進足底血液循環,改善睡眠,還可以護腎。患有高血壓的人,泡腳時可以按壓湧泉穴、太衝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以及行間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具有一定調節血壓的功效。

  用什麼「泡」

  腳是人體各部位中離心臟最遠的地方,血液流經的路程最長,加上地心引力的影響,血液回流時就特別費勁。而腳部又匯集了全身的經脈,如果腳部受涼,就會全身寒冷,機體抵抗力下降,疾病就可能乘虛而入。

  熱水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如果每天適度泡腳,就等於在身體的下部加了一個「泵」,不僅可以助心臟一臂之力,加速血液循環,達到增加機體抵抗力的功效;還可以改善腳部皮膚、達到緩解和消除疲勞的功效。

  而在熱水中加入不同的材料才可以達到不同的效果。加牛奶可以滋潤皮膚,加薰衣草可以改善睡眠,加剩茶葉可以治療腳氣,加生薑可祛除寒氣、加艾葉可溫肺等等。

  泡的禁忌症

  人們常說:「春天洗腳,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溼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然而,泡腳雖好,但並不是人人適應,也需對症下藥。

  太飽太餓時不宜泡。因為此時泡腳,會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容易出現頭暈不適的情況,還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

  有特殊疾病的患者不宜泡。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壓、經常頭暈的人,都不宜用太熱的水泡腳。因為這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全身血液會由重要臟器流向體表,導致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出現頭暈目眩等症狀。對有心臟病、低血壓的人群來說,就會增加他們發病的危險。

  糖尿病患者要留意水溫高低。因為這類患者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覺不到,容易被燙傷。一旦被燙傷,哪怕是一個很小的水泡,若不及時就醫,都可能導致足部感染、潰爛,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截肢。

  患有皮膚病者不宜泡腳。腳部有嚴重炎症、皮膚病者不宜泡腳。對皮膚已經破潰的傷口,熱水泡腳更是雪上加霜,一定要敞開傷口,乾燥通風。足部患有皰疹、溼疹等疾病的患者也不要用熱水泡腳,一旦將皮膚弄破,很容易造成感染。

  兒童不宜泡腳。兒童是「純陽之體」,就容易發熱,愛上火。如果再用較熱的水泡腳、發汗,會熱上加熱。特別是嬰幼兒,對溫度的感覺和大人不一樣,大人覺得水溫稍熱,對孩子來說已經是很燙了。但他們又不太會表達,所以很容易燙傷柔嫩的皮膚。所以不建議嬰幼兒用熱水泡腳。每天用溫水把小腳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後,可以輕輕捏捏腳,達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靜脈曲張患者。靜脈曲張的主要病因是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腳部溫度的升高只會增加局部血流量,不能改變靜脈回流的速度,反而可能加重靜脈回流負擔,導致曲張的靜脈進一步擴張,加重下肢充血,使病情加重,很可能把腳越泡越腫,所以千萬不要用熱水泡腳、泡腿,也不宜用熱水袋暖腳或洗桑拿浴。

  女性經期別亂用中藥泡腳。女性經期出現的問題比較複雜,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藥泡腳,不但不會起到舒緩的作用,還可能會加重痛經等症狀。

  深秋時節泡腳有個小秘方

  黃芪30克,桂枝10克,木瓜10克,紅花10克,薑黃10克,徐長卿15克,蒼朮15克,川斷30克

  功效:舒筋活絡,溫陽防寒

  用法:將藥物用紗布包好,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煎煮40分鐘,將藥水倒入泡腳桶中,水溫保持溫熱即可,一般泡20分鐘,或感覺身上微微有汗初即可。

  適應症:寒露養生及癌症化療後出現周圍神經毒反應者。

  每天泡腳促進睡眠

  用熱水泡腳時,腳部的溫度上升,腿部和腳部的末梢血管逐漸發生擴張,腳部血流量隨之增加。因此,泡腳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溫陽暖體的功效,特別對於下肢缺血的人有不小的好處。而且,泡腳能減輕頭部血管壓力,緩解頭痛。在夏天用熱水泡腳還有很好的祛溼效果。

  熱水泡腳還有助眠的作用。德國格羅斯漢斯多夫睡眠障礙治療醫院院長霍爾格 海因認為,更年期女性每天用熱水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足部的肌張力,從而放鬆全身,緩解腰背疼、骨疼,促進睡眠。

  晚上九點泡腳最護腎

  按照傳統的十二時辰計時方法,夜間的9點到11點鐘為亥時,亥在十二地支中是最後一支,接下去就進入下一個循環的子時了,我們常說子時一陽生,到了子時可以說我們的陽氣又出發了,如果在上一個循環沒有讓它很好地休整,下一個循環就疲憊地開始了,長此以往就會形成健康隱患。因此必須在11點以前讓我們的氣血和精神充分地回歸,按時睡眠就是很好的措施。

  另外,在睡眠之前泡腳也有輔助作用,在晚上9點到11點這個時間段用溫水泡一下腳最合適,這樣能夠把我們的精神吸引到下肢,精神對氣血有引領的作用,精神集中於下則氣血也下行。對於一些腦力勞動的人來說,氣血精神的下行很有用,因為思考了一天的問題,精神都集中在上面,再加上大腦比較興奮,整體都是陽不入陰的現象,夜間入睡就比較困難,溫水泡腳以後精神和氣血就比較容易回歸了,回歸也就是返回它們的大本營,腎主藏精,所以收藏以後補的是腎臟。

  人體的腎經是起於足下的,溫水泡腳以後對腎經起到溫養的作用,對腎經是一種良性的刺激,腎經自然也會對腎臟形成好的作用。因此雖然沒有對腎臟採取什麼措施,通過經絡也能起到補腎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泡腳的水溫一定要適度,不能過熱或過涼。如果水溫過熱,因為熱性宣散,不但不能幫助腎臟收藏,反而使人更加興奮,這樣就加大了腎精的消耗;如果水過涼,寒性凝閉,會導致經脈閉塞不通,並且寒氣會順著經絡入腹,其危害也是不言而喻的。

  天熱也要堅持泡腳

  俗話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夏天熱浪滾滾,很多人易疲勞,食慾也不好。晚上睡覺前如果堅持用溫水泡腳,不僅可以儲存陽氣,而且可以祛除暑溼。

  夏季溼氣正當令,人的五臟六腑中屬脾最怕溼,溼氣阻滯在脾胃中,就會出現沒有胃口、愛犯困、沒精神等表現。而夏天堅持晚上溫水泡腳,正有助於祛除暑溼,預防熱傷風,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慾,促進睡眠。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根據中醫「天人相應」的理論,人體陽氣也是在夏天最旺盛。此時,用溫水泡腳能更好地刺激經絡,振奮人體的臟腑機能,所以先天脾胃不好的人更適合夏天泡腳。脾胃好了,就不容易被溼氣侵犯,上面症狀自然也就緩解。

  雙腳還是人體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存在著與各內臟相對應的反射區,脾、胃、肝、腎等重要臟腑的經脈都經過這裡,泡腳的時候通過經絡傳導,也能達到臟腑的保健與治療效果。

  每天晚上用4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泡腳,水最好超過腳踝到達小腿;水中加點鹽,還能起到消炎殺菌的作用。如果吹空調導致了感冒、頭痛或發熱,也可以用稍燙的水,泡腳20分鐘左右,感覺微微出點汗,頭痛的症狀就可以緩解。泡腳以後最好做些簡單的按摩,比如在腳心(湧泉穴)、腳趾、腳跟處細心找找有沒有痛點,每個痛點處按揉三分鐘,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泡腳時如果您上半身不出汗,下身出汗,提醒你身體為腎寒;上身發熱,下半身不出汗則提醒您可能有氣虛。可依據自己的個人體質不同,適當地加以飲食調節。另外,晚上是我們身體陽氣開始收藏的時候,睡前溫水泡腳能起到很好的收藏陽氣的作用。

  千萬別用熱水給孩子泡腳

  經常用熱水給孩子泡腳不利於其足弓發育。

  腳部結構複雜,在幼兒時期,寶寶的足弓還沒有形成,骨頭和關節很有彈性,腳底堆積的脂肪也會使足弓不明顯。所以當他們站立時腳底比較平,且這種「平」足會一直延續到6歲,直到他們的腳鈣化定型,足弓才會顯現。常用熱水給幼兒洗腳或燙腳,足底韌帶會遇熱變鬆弛,不利足弓發育形成和維持。足弓發育不良不僅容易造成腳部永久性畸形,還可能使脊柱的生理彎曲發生變形,嚴重時甚至使大腦、心臟、腹腔的正常發育受影響。因此,不建議經常給孩子熱水泡腳。在家裡,最好讓孩子光腳走路,這樣可以增加腳趾抓攀能力,有助於學步。與成人比較,寶寶的骨骼柔軟,肌肉力量弱,心臟收縮力也弱,不能適應長時間活動。因此寶寶在學走路時應適量,動靜結合。同時要注意,在寶寶足弓尚未較好形成前,勉強練習走路,易使足弓過重而導致扁平足。

  可以每天為寶寶洗腳,通過對腳的按摩刺激達到舒經活絡、防病治病的作用。不過,水溫和水量有講究。一般使用溫水,夏天在38~40℃之間,冬天可在45℃左右,水量以沒過整個足部為宜,浸泡3~5分鐘即可。洗完捏捏腳,有助睡眠和生長發育。

(責編:王博、鄧楠)

相關焦點

  • 健康丨秋季養生分三段 不同階段養不同!送你入秋養生三妙招
    秋分後,氣候以涼燥為主,此時適合吃杏仁、蘇葉等溫潤之品。溼氣還和體質、飲食習慣有關係,肥人氣虛、肥人多痰溼,陽氣虛,氣不能運動,體內的體液就會停留,容易生溼。另外貪涼飲冷,愛吃肥甘厚膩的也容易生溼。秋季養生怎麼吃?
  • 洗腳水裡加點料,泡走高血壓、腰腿痛!最佳泡腳方來了→
    要想足常溫,一定勤泡腳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影,且足部分布著60多個穴位,若能堅持睡前用熱水泡腳,就能刺激這些穴位,不但能促進氣血運行,還能疏通全身經絡,強身健體。泡腳的確好處多多。那該用什麼來泡?功效是否有不同?下面,給大家逐一介紹。
  • 艾葉泡腳好處多,但5個「注意事項」要牢記,很多人泡錯了
    很多懂得養生的人,每天睡前都喜歡用熱水泡泡腳,泡腳其實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保健方式,它能夠有效的幫助加速體內的血液循環,快速排出身體中堆積的毒素和垃圾,而且還能夠幫助放鬆身心,提高人的睡眠質量。提起艾草,相信大家也是非常熟悉的,這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保健食材,它有很好的消炎殺菌,驅寒止血,鎮靜安神的功效,如果在泡腳的時候放入一些艾葉,養生效果可能會事半功倍。
  • 艾葉泡腳的功效 艾草泡腳註意事項有哪些
    那艾葉泡腳有什麼功效呢?艾葉泡腳具有祛除體內寒氣、促進血液循環、除腳氣的功效哦。那艾葉泡腳註意事項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艾葉泡腳的方法有哪些吧。艾葉泡腳的功效1、去虛火和寒火人體中患有口腔潰瘍、口腔炎、中耳炎、咽喉腫痛等情況,這些都是由於體內虛火旺盛或者寒火旺盛導致的。
  • 手腳冰冷溼氣重,艾葉泡腳來解決,好處雖多,切忌亂泡
    養生的方法有很多,有食療養生法、運動養生法、按摩養生法等等。今天要說到的是泡腳養生。泡腳是很多人十分喜歡的養生方式,緩解疲勞的功效十分明顯。結束了一天的疲勞工作之後,能舒舒服服地泡個腳,成了很多人最容易接受的養生方式。當然,不光要泡腳,很多人還不忘在水裡「加點料」。
  • 高血脂患者可以泡腳嗎?加點中藥泡一泡,可提高免疫力
    適當的泡腳屬於一種養生的方法,可以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緩解身體的疲勞,提高睡眠質量的功效,對於高血脂的患者來說,通過泡腳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那麼高血脂用什麼藥來泡腳效果更好呢。高血脂可以用什麼中藥泡腳?
  • 艾葉泡腳好處多,但要注意這些禁忌,多數人不懂,難怪泡了沒效果
    艾葉是生活中常見的野菜,當然也屬於一種中藥材,用處非常多,在飲食上不僅可以用來蒸青團,養生方面還可以把它曬乾後用來泡腳。這是因為艾葉從中醫角度上來說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因此平時多吃一些艾葉,或者是用艾葉來泡腳泡澡,對身體會起到一定的養生效果。
  • 艾草泡腳可以除溼祛虛火?正確泡或許才能發揮好功效
    艾草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能夠祛溼除寒,溫宮安胎,現在很多人喜歡用艾草泡腳,其實這是一種不錯的養生方法,但是用艾草泡腳和人們平時泡腳還是有區別的,有很多的細節需要注意,下面就跟大家詳細講述一下艾草泡腳的注意事項,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艾草的功效。
  • 藏紅花用來泡腳,老天會「送」你這些好處!就看你會不會泡了
    現在很多人為了養生,都把藏紅花用來當做泡腳的藥材用,那麼藏紅花真的能用來作為泡腳的藥材嗎?藏紅花泡腳有哪些好處呢?藏紅花可以用來泡腳嗎?用藏紅花泡腳要注意哪些事項?藏紅花作為名貴的中草藥當然可以用來泡腳,且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還可以有助睡眠。所以藏紅花用來泡腳也是最合適不過了。每天泡腳對人體有好處的,加一點調理身體的藥材進去更有助於調理身體。
  • 艾葉泡腳一周泡幾次合適?艾葉泡腳的好處與壞處有哪些
    艾葉大家應該會比較熟悉了,我們會經常的用來艾葉來泡腳,大家可能知道一些艾葉泡腳的好處,但是不是特別的清楚,另外,艾葉泡腳的壞處可能就更加不了解,下面小編就來講解下艾葉泡腳一周泡幾次合適?艾葉泡腳的好處與壞處有哪些,希望可以給有需求的朋友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引和幫助。
  • 雖然艾葉泡腳好處多,但也要注意這幾點,養生功效會更好
    艾葉除了可以吃以外,還可以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說用艾葉煮水洗頭或者是泡腳,都能起到很好的養生功效。下面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艾葉泡腳的一些注意事項,相信很多注重養生的人都會在泡腳的時候,在泡腳水裡面放入一些材料,比如說放入艾葉或者是藏紅花,都有很好的養生的功效。
  • 艾草泡腳有什麼功效,如果你泡了,恭喜你收穫5個好處
    在端午節的時候民間有掛艾草的習俗,這跟艾葉有殺菌驅邪的功效有關。掛幹後的艾葉很多人用來泡水洗澡,可以防止身體出現皮膚問題。把艾葉做成艾條給身體做艾灸或艾燻,也能治療很多疾病。還有人每天用幹的艾葉來泡腳,堅持下來也會給身體帶來很多好處。自古以來,人們就發現了艾葉有散寒止痛的、疏通經絡、抑制細菌的作用。
  • 艾草泡腳的功效與作用 居然能治這些病
    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艾草泡腳的功效和作用,相信你也曾經嘗試過或者聽說過,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艾草泡腳的好處究竟有哪些呢?艾草泡腳的功效與作用治感冒當受涼感冒、流清水鼻涕、咽喉疼痛或伴有發燒時,都可以用艾葉水泡腳,要泡到身體發汗。如果你覺得單純泡腳見效不夠快,那麼你還可以搭配生薑紅糖水來喝。
  • 「加料」水差點把腳「泡沒了」!泡腳,這些誤區一定要避開
    最近不少人喜歡睡前熱水泡泡腳,很多人還把泡腳桶玩成了「火鍋」,把生薑、枸杞、花椒等往裡倒,說似乎更養生……但其實泡腳有講究,泡得好事半功倍,泡得不好危害健康,後果還可能很嚴重!>成先生今年49歲,最近,因為睡眠質量變差了,他聽說睡前泡腳可以安神促進睡眠,於是給自己準備了一盆「加料」的泡腳水結果這一泡,差點把一雙腳都「泡沒了」。
  • 冬季養生,天天熱水泡腳賽人參?對4類人反而有害健康
    俗語說:「熱水泡腳,勝似補藥」。  泡腳養生的做法由來已久,古時候,上至皇親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酷愛泡腳養生,乾隆皇帝還留下了「晨起三百步,晚間一盆湯」這樣的養生名言。    1、腳盆選擇好  最好能夠用相對保持恆溫的容器,比如木桶就比塑料桶保持溫度的時間長一些,能泡到小腿的木桶最佳。
  • 花椒、生薑都能泡腳? 不同「佐料」不同功效
    熱愛養生的人都喜歡泡腳。睡前泡腳也的確是一個不錯的生活習慣,能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緩解一天的疲勞。  從中醫學經絡角度來看,雙腳是人體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存在與各臟腑相對應的反射區,泡腳時熱量或者水中的藥材元素通過經絡傳導,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驅除寒冷、溫陽熱體、促進代謝,達到臟腑保健效果,最終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 用它泡腳 比用藏紅花、花椒泡腳還厲害!
    養樹護根,養人護腳,泡腳養生賽吃人參。不過,光用熱水泡腳太單調了,搭配點別的一起泡就更好了,比如藏紅花、花椒等。  但是藏紅花泡腳雖好,但孕婦不能泡;花椒泡腳雖好,但是長期泡會引起上火、咳嗽、多夢等現象。有沒有安全又實用的東西能泡腳呢?有,茶葉。
  • 醋泡大蒜的功效與作用 醋泡大蒜的做法是什麼
    醋泡大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食物了,人們常常用它作為小菜來食用,醋泡大蒜吃起來不僅口感好,還具有去腥膩和助消化的作用,同時也具有避毒的功效,可以消除人身上的紅腫之處。那麼醋泡大蒜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醋泡大蒜的做法又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艾草泡腳的功效與作用
    核心提示:艾草的功效有很多,其中一個功效對女生的作用最大,那就是驅寒止痛的功效。現在很多女生都會有痛經以及月經不調的小毛病,這些毛病就可以用艾草來緩解,堅持時間長的話還能徹底治癒。所以艾草泡腳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 艾草是一種中藥,除了可以作為中藥使用之外,艾草還能用來作為食物食用。
  • 紅花泡腳有這些功效,有空可以試一試,真的會讓你神清氣爽
    泡腳就是足浴,屬於中醫足療法內容之一,也是一種常用的外治法。用熱水泡泡腳,既解乏,又利於睡眠。同時,在水中加點中藥,還可以起到其他作用,如紅花這種東西用來泡腳就有著不少的功效。紅花,又稱草紅花,具特異香氣,味微苦。以花片長、色鮮紅、質柔軟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