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真是一個神奇的東西,我們都知道端午節的時候有在門上裝飾艾草的習俗,艾草可以作為裝飾品。艾草和糯米粉混合還能做成好吃的艾草餅,艾草這時候變成了食物。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艾草泡腳的功效和作用,相信你也曾經嘗試過或者聽說過,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艾草泡腳的好處究竟有哪些呢?
艾草泡腳的功效與作用
治感冒
當受涼感冒、流清水鼻涕、咽喉疼痛或伴有發燒時,都可以用艾葉水泡腳,要泡到身體發汗。
如果你覺得單純泡腳見效不夠快,那麼你還可以搭配生薑紅糖水來喝。在生薑紅糖水中加入蔥白可以幫助退燒,加入大蒜可以治療咳嗽。可以邊泡腳的時候邊喝,喝上一大杯身體感覺微微出汗即可。另外白天也需要多喝白開水,這樣可以加速病毒的排出。
驅寒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涼氣血運行就會不暢,導致身體不適。
艾葉泡腳具有驅寒作用,天天用熱水泡腳本來就有促進血液循環趕走體內溼寒的功效,況且艾葉能通十二經絡,調理陰陽。
相信很多女性朋友都會有手腳冰涼的情況,那麼你就可以試試看艾草泡腳。一旦全身的血液循環暢通了,手腳發涼的狀況也會得到好轉。除了艾草泡腳之外,如果有條件的朋友們還可以嘗試艾條燻灸,同樣也有驅寒功效,並且見效更快。
祛虛火和寒火
可以治療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頭面部反覆發作的這些與虛火、寒火有關的疾病。
如果你得了上面提到的疾病,可以將少量的艾草用清水煮開,大約十五分鐘之後將水從鍋裡倒出,等待水溫降低到適合的溫度時開始泡腳。泡腳的時間不宜過長,水溫不宜過熱,防止大量出汗使人心跳加快產生暈眩感,連續泡上三天左右病情就會明顯好轉。
治溼疹和皮膚瘙癢
艾葉對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並且通過熱感,促進血液循環,能把體內的暑溼逼出體外。
而溼癬、溼疹、皮膚瘙癢,多因感受暑溼熱毒所致,蘊與肌膚,阻滯經絡,凝滯血氣,引起真菌感染,症狀可見糜爛、滲液,或者出現膿皰等。
火熱內鬱,復感風邪,都可引起本病,重者發熱頭痛,熱盛傷津,咽幹口渴。
艾葉對真菌的抑制作用明顯,能有效去除皮膚表面及毛孔內的有害細菌,調整機體內分泌的平衡。
性味屬辛涼,同時具有抗病毒、抗過敏和增強免疫等功能,清熱解毒化溼之功顯著。
每天可泡20分鐘左右,時間不宜過長,時間過短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艾草泡腳的方法
花椒艾草水
在開水中加入艾草和花椒即可。艾草加花椒可以除腳汗、腳臭、腳氣、溼疹。
簡易艾草水
準備鮮艾葉50克,如果是曬乾的艾草則30克就可以了,然後加水1500毫升煮開。水開15分鐘左右,撈去艾葉,把水倒出就可以了。
紅花艾草水
簡易艾草水基礎上加紅花,艾草加紅花可改善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血液循環不好,手腳麻或瘀血。
薑片艾草水
簡易艾草水基礎上加薑片,艾草加薑片可治風寒感冒、關節病、類風溼、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
艾草鹽水
簡易艾草水基礎上加鹽,艾草加鹽可治上焦有火,經常眼火、牙痛、咽喉痛、氣躁心煩、上火下寒、腳腿腫脹。
艾草泡腳的注意事項
次數不能夠太多
艾葉泡腳次數不能太多的,只要病情好了之後,就不能再泡了,也不能每天都用艾葉泡腳。很多人看到了艾葉泡腳有很多好處,所以經常進行艾葉泡腳,幾乎是天天進行。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方法,經常用艾葉泡腳,容易導致虛火和寒火下引,令身體的上半部分,例如臉部等等出現供血不足的情況,容易出現頭暈、頭痛的情況,並且脾氣也會變得暴躁起來。
飯後泡腳
艾葉泡腳的時間最好選擇每天晚上飯後的半個小時,這個時候泡腳效果最好。
陰虛血熱不適用
對於陰虛血熱的患者最好不要食用這種泡腳方法,不僅不能夠令身體健康,反而會出現虧損的情況。
總結:艾草泡腳真是好處多多,不但可以驅寒暖身、去除體內的虛火,還能治療感冒和皮膚瘙癢,如果你有機會去到鄉間,別忘了看看有沒有艾草可以割一點帶回家哦。艾草泡腳雖然好處很多,但是如果你是陰虛血熱的朋友,記得就不要用艾草泡腳了。希望本文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