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是由各種生物分子和包括水在內的無機分子組成;細胞的大小,一般來說主要是由每個細胞內所含的蛋白質和核糖體RNA的量所決定的,其中蛋白質是更為主要的因素。
1、糖類、脂質和DNA、mRNA以及tRNA等有機分子在細胞體積上所佔權重很小,而無機鹽的量對細胞大小更無足輕重。
2、水雖然佔到細胞溼重的80%以上,但細胞內水分的量是由細胞內所含有機生物分子的量所決定,水本身並不直接決定細胞的大小(成熟的植物細胞是個例外,它們的大小主要由中央液泡決定)。
因此,細胞的尺寸可以說取決於核糖體的活性,因為蛋白質的量由核糖體來決定。比如:酵母(如下圖)
和果蠅中已經得到幾種核糖體蛋白質發生突變的突變體,它們的細胞大小都發生了變化。
3、從果蠅到哺乳類的各種生物,都應用一套幾乎完成相同的信號網路來調控細胞大小。哺乳動物中這一網絡的中心是一個叫做mTOR的蛋白激酶,因其能被雷帕黴素抑制而得名,果蠅等生物中也存在同源蛋白質TOR。在小鼠或果蠅中,該蛋白質的失活會導致細胞體積變小。
mTOR(或TOR)接受上遊信號,對細胞外部的胺基酸、葡萄糖等營養物質以及胰島素等生長因子做出反應。
胰島素類生長因子調控mTOR的信號通路已經研究得比較清楚:胰島素類生長因子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後,使磷脂醯肌醇-3-羥激酶活化,進一步激活肌醇磷脂信號轉導途徑,通過蛋白激酶B(PKB,又名AKT)和一些中間信號傳遞分子,最終激活mTOR。
活化得mTOR的兩個功能:(1)它一方面活化核糖體蛋白S6(rpS6)的激酶(s6k),導致rpS6磷酸化,從而可能加強核糖體的翻譯效率,因而使細胞增大。s6k基因缺陷的果蠅和小鼠,細胞都顯著減小,細胞數量則沒有變化,因而身體變小。rpS6磷酸化位點的缺失,也會導致一些組織的細胞變小。
(2)另一方面,活化的mTOR將翻譯抑制因子4E-BP磷酸化,解除其對翻譯起始因子4E的抑制,增強蛋白質的翻譯,促使蛋白質積累,細胞體積增加。此外,PI3K和mTOR還會激活固醇調控元件結合蛋白,加強脂質的合成。
細胞大小的決定是複雜的,還受到其他多種因素的影響。如:
(1)植物細胞在旺盛分裂期的大小,也是取決於蛋白質等生物分子的積累,但在完成分裂後,植物細胞有一個伸展的過程,細胞體積會增加數倍甚至成千上萬倍,這個過程依賴的不是有機物的積累,而主要是中央液泡的膨脹。
(2)細胞核DNA的含量也與細胞大小有關,植物多倍體細胞的體積一般顯著大於二倍體細胞。DNA含量如何決定細胞大小還不清楚,可能與核糖體數量有關——DNA控制核糖體的合成(如下圖),
DNA量越大,核糖體越多,而翻譯的蛋白質也越多,細胞就越大。DNA含量影響細胞大小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多倍體細胞的代謝旺盛,所有基因的表達和蛋白質的合成都加速,因此細胞內有機物積累增加,細胞的體積隨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