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LP1是小鼠卵源命運的決定因素

2021-01-08 科學網

ZGLP1是小鼠卵源命運的決定因素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7 10:46:12

近日,日本京都大學Mitinori Saitou及其課題組發現,ZGLP1是小鼠卵源命運的決定因素。相關論文2020年2月12日在線發表在《科學》上。

研究人員發現ZGLP1,一個具有GATA樣鋅指的保守轉錄調節因子,決定了小鼠的卵源命運。ZGLP1在骨形態發生蛋白(BMP)的下遊起作用,但在視黃酸(RA)卻不起作用,並且對於卵子程序和減數分裂至關重要。ZGLP1過表達通過激活由Polycomb活性抑制的卵母細胞程序來誘導體外原始生殖細胞樣細胞(PGCLC)分化為胎兒卵母細胞,而RA信號有助於卵母細胞程序成熟和PGC程序抑制。這些發現闡明了哺乳動物卵原命運的決定機制,並為促進體外配子發生和生殖醫學提供了基礎。

據悉,哺乳動物的有性生殖依賴於雄性和雌性生殖細胞發育的分開。但是,其潛在機制仍不清楚。

附:英文原文

Title: ZGLP1 is a determinant for the oogenic fate in mice

Author: So I. Nagaoka, Fumio Nakaki, Hidetaka Miyauchi, Yoshiaki Nosaka, Hiroshi Ohta, Yukihiro Yabuta, Kazuki Kurimoto, Katsuhiko Hayashi, Tomonori Nakamura, Takuya Yamamoto, Mitinori Saitou

Issue&Volume: 2020/02/13

Abstract: AbstractMammalian sexual reproduction relies on the dichotomy of male and female germ cell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remain unclear. Here, we show that ZGLP1, a conserved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with GATA-like zinc fingers, determines the oogenic fate in mice. ZGLP1 acts downstream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 but not retinoic acid (RA), and is essential for the oogenic program and meiotic entry. ZGLP1 overexpression induces differentiation of in vitro primordial germ cell-like cells (PGCLCs) into fetal oocytes by activating the oogenic programs repressed by Polycomb activities, whereas RA signaling contributes to the oogenic program maturation and PGC program repression. Our findings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for mammalian oogenic fate determination, providing a foundation for promoting in vitro gametogenesis and reproductive medicine.

DOI: 10.1126/science.aaw4115

Source: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02/12/science.aaw4115

Science:《科學》,創刊於1880年。隸屬於美國科學促進會,最新IF:41.037

相關焦點

  • Science|小鼠卵子發生中的細胞決定因子:ZGLP1
    撰寫 | 十一月在哺乳動物中,染色體決定了體細胞的性別,而在發育中的生殖細胞中,染色體又分別激活了卵子發生和精子發生過程。在小鼠的胚胎發育過程中,胚胎期E12.5天後,小鼠的生殖細胞開始在胚胎的卵巢或者睪丸中定植【1】。
  • 人類卵子和受精卵中母源mRNA的降解規律及其與發育潛能的相關性
    卵母細胞向早期胚胎的基因表達模式轉換,即「母源-合子過渡(Maternal-to-zygotic transition,MZT)」,是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的第一個關鍵事件。在模式生物(如果蠅、斑馬魚、非洲爪蟾)和實驗動物(小鼠)中的研究都表明「母源-合子過渡」過程中母源mRNA的適時降解是胚胎自身基因組轉錄激活的一個重要前提。
  • 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
    在雌性生殖系發育過程中,卵母細胞成為一種高度特化的細胞類型,並形成母體細胞質儲存的關鍵因子。卵母細胞的生長是在原始卵泡向初級卵泡的轉變中觸發的,並伴隨著基因表達的動態變化,但控制卵母細胞生長的基因調控網絡仍不清楚。
  • 雙胞胎「交叉抱錯」,同卵變「異卵」,27年後再相認命運各不同
    一個人的命運跟什麼有關係?一個人的命運除了跟這個時代有著不可割分的關係外,還和家庭環境以及父母的教育有直接的關係。我們從一出生就已經被賦予了不同的命運,有的人出生就「含著金鑰匙」,從小錦衣玉食,而有的人則一出生就註定一生坎坷,為了溫飽問題奮鬥一輩子。
  • 小鼠Sry基因座對於雄性性別決定至關重要
    小鼠Sry基因座對於雄性性別決定至關重要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 22:46:41 日本大阪大學Makoto Tachibana研究小組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科學家通過基因編輯成功操控了出生小鼠性別
    平衡的背後源於進化,決定於基因。如果編輯了基因,是不是就可以改變動物出生的性別比例呢?答案是肯定的。最近,以色列的科學家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控制了小鼠的性別出生比例,讓小鼠幾乎只能生出雌性小鼠。圖源:文獻1哺乳動物的性別是如何被決定的?早期的研究認為哺乳動物的性別由性染色體決定的。雄性是XY,雌性是XX。而性染色體內含有決定哺乳動物性別的關鍵基因,如SRY基因、DAX1基因等。
  • 揭示T細胞命運決定機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哈森阿爾法生物技術研究所、麻省總醫院、哈佛醫學院和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詳細介紹了一種為產生兩種主要的效應細胞亞群--- Tfh細胞和非Tfh細胞---的命運決定作好準備的機制。
  • 決定細胞大小的各類因素
    細胞是由各種生物分子和包括水在內的無機分子組成;細胞的大小,一般來說主要是由每個細胞內所含的蛋白質和核糖體RNA的量所決定的,其中蛋白質是更為主要的因素。1、糖類、脂質和DNA、mRNA以及tRNA等有機分子在細胞體積上所佔權重很小,而無機鹽的量對細胞大小更無足輕重。
  • Nature重磅突破:人造卵細胞成為現實——使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
    這項研究表明,一組8種轉錄因子可以在實驗室中將小鼠的多能幹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樣細胞。這一發現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卵細胞發育的理解,並可能對生殖醫學產生深遠影響!在雌性生殖系發育過程中,原始生殖細胞(PGCs)經歷了表觀遺傳重編程的命運決定和性別決定,分裂分化成卵母細胞並停留在原始卵泡中。
  • 骨生物學進展:脂質的可用性通過SOX9決定骨骼祖細胞的命運
    局部血管的可用性通過涉及脂質代謝,FOXO信號傳導和SOX9的多方面機制來決定骨骼癒合過程中骨骼祖細胞的命運。2. 脂質稀缺是軟骨發生的重要決定因素,脂質缺乏時FOXO轉錄因子被激活,並表明了SOX9其中關鍵的代謝介質。3. 局部營養水平可以通過直接轉錄變化決定幹細胞譜系的選擇。
  • Science:發現神經幹細胞命運的重要決定機制
    線粒體在一段精準的時期內影響神經細胞命運轉換,這段時期在人體內持續的時長是小鼠體內的兩倍。這一開創性發現強調了線粒體意想不到的功能,可能有助於揭示人類為何演化出更大的大腦,以及線粒體缺陷如何導致神經發育疾病。我們的大腦由數十億個極為多樣化的神經元構成。神經元產生於發育中的大腦,當幹細胞停止自我更新,並分化成一種特定類型的神經元時。
  • 性格決定命運 一場史詩戰役的決定因素
    性格決定命運,舵手決定航線,一旦判斷失誤造成偏航,即便董事會可以投票換掉船長,那麼繼任者的工作也將異常吃力。  移動互聯和經濟不景氣,往往會成為老牌科技型企業的滑鐵盧。過去一年裡,大公司關於人事更迭的新聞此起彼伏,有的認為換手如換刀,期待著新的領袖帶領公司走出泥沼;有的則開始內部調整,扶正與走人同時發生。  鮑爾默:尺有所短  能力與合作哪個更重要?
  • 中科院廣州生物院發現PRC2複合物在人胚胎幹細胞命運決定中的重要...
  • 拮抗炎症表型決定腫瘤的命運和治療反應
    拮抗炎症表型決定腫瘤的命運和治療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3 16:44:30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Santiago Zelenay研究組發現,拮抗炎症表型決定腫瘤的命運以及對免疫檢查點阻斷的反應。
  • Cell:揭示精卵結合後精子DNA起始解壓縮及染色質重構的重要機制
    在本研究的前期工作中,付向東實驗室苟蘭濤博士發現雌性小鼠MII 卵細胞中富含大量的SRPK1蛋白,且體外磷酸化實驗證明SRPK1激酶可高效催化化學合成的小鼠魚精蛋白1(Protamine 1, P1),提示卵細胞內廣泛分布的母源SRPK1激酶可能通過催化進入卵細胞內的精子染色質中的魚精蛋白來調控啟動受精卵早期染色質重構。
  • 上海生科院合作揭示受精卵DNA去甲基化重要機制
    Stem 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徐國良研究組、李勁松研究組和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湯富酬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Active and Passive Demethylation of Male and Female Pronuclear DNA in the Mammalian Zygote,該研究發現小鼠早期胚胎中母源和父源基因組在單細胞的受精卵階段均會發生大規模的
  • 新一代單細胞itChIP技術解析早期胚胎細胞命運決定機制
    2019年9月3日,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何愛彬組在《Nature Cell Biology》在線發表了題為Profiling chromatin state by single-cell itChIP-seq的文章,報導了利用一種全新的普適性,易操作的單細胞ChIP-seq技術解析早期胚層和器官發育中細胞命運的選擇決定機制
  • 正信的命運觀-命運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
    贊成意志論的人的觀點與宿命完全相反(這部分人往往也是老馬的忠實信徒),他們認為人生由我不由天,認為性格決定命運,認為只要努力一切都能達到。認為所謂命運純屬胡扯純屬迷信,並且他們還以自己成功的例子來證明自己的這種命運觀。顯而易見,宿命論和意志論是兩個極端,它們都可以用來正確的解釋很多事情,都有一定的道理。實際上,這兩種觀點並非水火不容或者說格格不入。
  • 小鼠早期胚胎全胚層譜系發生的時空轉錄組圖譜問世
    哺乳動物早期胚胎發育通過多個層次的細胞命運決定,形成了器官發生、形態建成的整個發育藍圖,是生命體最重要的分子事件之一。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伴隨著全能性的維持、分化及各種多能幹細胞的次序決定。這一過程的調控對整個胚胎的發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