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中共海南省委人才發展局,國務院有關部委、直屬機構人事部門,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幹部局,各博士後設站單位:
為吸引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青年科技創新人才,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關於印發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的通知》(人社部發〔2016〕33號),為做好2020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以下簡稱「博新計劃」)實施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工作安排
(一)項目內容
「博新計劃」結合國家實驗室等重點科研基地,瞄準國家重大戰略、戰略性高新技術和基礎科學前沿領域,遴選400名應屆或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進入國內博士後設站單位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國家給予每人兩年63萬元的資助,其中40萬元為博士後日常經費,20萬元為博士後科學基金,3萬元為國際交流經費。
「博新計劃」通過組織同行專家進行會議評審確定資助人員。擬進站的資助人員須在名單公布後3個月內辦理進站手續,逾期視為自動放棄入選資格。
(二)申請條件
申請人須為2020年度擬進站或新近進站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的人員,同時應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良好的科研潛質和學術道德。
2.擬進站的博士後研究人員須為獲得博士學位3年以內的全日制博士,2020年度應屆博士畢業生優先。擬進站的應屆博士畢業生在申報時須已滿足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基本要求。
3.新近進站的博士後研究人員須是2019年2月28日至2020年2月29日(含)之間進站的人員,且之前未申報過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站前);博士學位獲得時間須為2019年1月1日(含)以後;須依託所在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站進行申請,不得變更合作導師。
4.1988年1月1日(含)以後出生。
5.申報項目須屬於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學科門類或心理學、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且須符合優先資助研究領域(附件1)。申報項目不能為涉密項目。
6.擬進站人員已初步選定博士後合作導師,並與合作導師商議形成初步研究計劃。博士後合作導師應為該研究領域知名專家,學術造詣深厚;且原則上可為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提供國家級科研平臺。
7.入選者辦理入站手續時須將人事關係轉入博士後設站單位並保證全脫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8.留學回國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請本項目(有關人員可關注「博士後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
9.未入選過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計劃、博士後國際交流計劃(派出項目、引進項目)。如入選過其他國家級人才計劃,須在申請表格中註明。
(三)申報流程
1.準備紙質材料。以下材料各準備兩份。
(1)紙質申請書。紙質申請書需在線列印(模板見附件2)。
(2)身份材料。已獲得博士學位的申請人須提供博士學位證、畢業證複印件;應屆博士畢業生須提供學生證複印件、博士學位論文答辯決議書複印件或博士論文預答辯通知書。(如無預答辯通知書,須提供學校學位主管部門或所在院系出具的相關證明。)
(3)學術及科研成果材料。代表申請人最高學術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論文、專著、專利或獎勵等,可以從以上類型材料中任選,但總數不超過3個。其中:論文提供全文,專著提供目錄和摘要,專利或獎勵提供證書複印件。
(4)《博士導師推薦意見表》《博士後合作導師推薦意見表》(模板見附件3、4)。
2.提交申請材料。
(1)登錄中國博士後網站「博新計劃」信息系統,網上提交申請書;上傳博士導師和博士後合作導師推薦意見表掃描件。
(2)將紙質材料按照(1)-(4)的順序分別裝訂成兩冊,於2020年2月29日前郵寄至設站單位(以投遞日戳為準)。設站單位通訊地址在網上提交申請材料時自動獲取。
(3)設站單位審核和提交申請材料。
設站單位審核紙質申請材料,加蓋博士後管理部門公章。同時,對照紙質申請材料,登錄中國博士後網站「博新計劃」信息系統,網上審核相應文檔並提交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
列印本單位「申請人員情況匯總表」(由「博新計劃」信息系統自動生成,模板見附件5),加蓋博士後管理部門公章,與本單位所有申請人的紙質申請材料(1冊)一併於2020年3月10日前郵寄至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以投遞日戳為準)。
二、加強管理與服務
(一)設站單位對「博新計劃」入選者的資助經費應單獨立帳,專款專用。其中,40萬元的博士後日常經費從「博新計劃」入選者辦理進站手續起按月計發,核發24個月;20萬元的博士後科學基金按照《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規定》第21條的開支範圍列支,不限定各項費用的支出額度;3萬元的國際交流經費用於支付博士後研究人員在站期間參加國際會議或與國外相關科研機構開展短期科研合作。
(二)資助經費中的日常經費部分應全部用於獲選人員的日常生活費用(含工資、獎金、生活補助及社會保險個人繳納部分等),設站單位不得提取管理費。應由單位承擔的社保繳費部分不得從「博新計劃」資助經費中列支。
(三)地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設站單位應加強配套投入,對「博新計劃」入選者在科研經費、住房、津貼補助等方面給予經費支持。鼓勵地方和設站單位設立博士後重點支持計劃,吸引更多優秀博士加入博士後人員隊伍。
(四)設站單位應在「博新計劃」入選者職稱評定、科研工作條件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並在出站留任、支持職業發展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支持「博新計劃」入選者在站期間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
(五)設站單位應與「博新計劃」入選者籤訂科研計劃書,做好績效評價和成果追蹤工作,將創新型科研成果作為考核重點。出站考核合格的,由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印發《博士後證書》。
(六)「博新計劃」入選者確因科研項目需要延期出站的,設站單位應參照「博新計劃」資助標準,解決好延期期間的經費問題。
(七)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定期對設站單位「博新計劃」實施進行考核,重點考核政策配套情況、人員培養成效,並將考核結果作為博士後設站單位綜合評估的依據之一。
三、其他事項
(一)申請進入本單位同一個一級學科且由博士導師繼續擔任博士後合作導師的人員總比例不得超過40%,同等條件下對從事交叉學科的申請人予以優先資助。
(二)資助工作時間安排。2月8日起,申請人網上提交申請材料,2月29日申報截止;3月1日至3月10日,設站單位網上審核;4月初,全國博士後管委會組織專家評審。4月下旬,在中國博士後網站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網站公布獲選結果。
(三)所有申請材料均不得含有涉密內容。
請各地方、有關部門和設站單位按照通知要求,認真組織申報,著力做好宣傳,制定配套措施,進一步加強管理與服務,廣泛動員優秀博士畢業生及合作導師積極參與「博新計劃」。
聯 系 人:張永濤
聯繫電話:(010)62335395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學院路30號博士後公寓博士後基金管理處
郵政編碼:100083
附件:1.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優先資助的研究領域
2.博士後創新人才計劃申請書
3.博士導師推薦意見表
4.博士後合作導師推薦意見表
5.設站單位申報人員匯總表
6.評審指標
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
2020年1月7日
來源:《煤與瓦斯突出關鍵結構體致災機制》
徵稿郵箱:718710799@qq.com
編輯整理:劉暘
審核:畢永華
免責聲明:圖片來自原帖轉載或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煤傳媒,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