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丨「山東博新計劃」10人入選,每人兩年獲40萬資助

2021-01-20 人民日報

近日,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印發通知,公布2018年度山東省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獲選結果。

根據今年全省博士後工作的安排部署,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組織開展了2018年度山東省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以下簡稱「山東博新計劃」)的遴選工作,經申報、評審、公示等程序確定10名獲選人員。

為做好後續相關工作,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通知要求:

一、做好入選者進站管理服務工作

請有關設站單位及時通知獲選人員儘快辦理進站手續,提供良好的科研條件和寬鬆的科研環境,推動「山東博新計劃」取得實效。2018年度「山東博新計劃」獲選人員尚未辦理入站手續的,須在本通知下發之日起三個月內在所申報的擬進站單位、一級學科辦理博士後進站手續,在已選定的合作導師指導下開展博士後研究工作。逾期的視為自動放棄獲選資格,設站單位須退回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已撥付資金。已入站工作的獲選人員仍繼續在站工作,無需重新辦理進站手續。

獲選人員在站期間,經設站單位同意可申報國家「博新計劃」、「博士後國際交流計劃中的派出和引進計劃」、「香江學者計劃」、「中德博士後交流計劃」等博士後專項資助,但不重複享受「山東博新計劃」專項資助待遇。入選國家專項資助計劃的,從項目文件公布之日起,設站單位須停發日常經費,並將結餘日常經費及科研經費資助及時退回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獲選人員確因科研項目需要延期出站的,設站單位應提前三個月向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報備,並參照省裡的資助經費標準自行解決好延期期間的日常、科研經費問題。

二、保障入選者待遇落實

(一)設站單位對「山東博新計劃」獲選人員的資助經費應單獨立帳,專款專用。省裡為獲選人員提供每人兩年40萬元的資助,包括25萬元博士後日常經費和15萬元博士後科研經費資助。資助經費按20萬元/年撥付。

其中,博士後日常經費應全部用於獲選人員的日常生活費用(含工資、獎金、生活補助及社會保險個人繳納部分等),設站單位不得提取管理費。日常經費從獲選人員辦理進站手續起按月計發,核發24個月。應由設站單位承擔的社保及住房公積金繳費部分不得從「山東博新計劃」資助經費中列支。

博士後科研經費,開支範圍主要包括:科研必需的儀器設備費、實驗材料費、出版/文獻/信息傳播/智慧財產權事務費、會議費、差旅費、專家諮詢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和勞務費等。除勞務費外,其他開支範圍不限定各項費用的支出額度。用於支付參與研究過程且沒有工資性收入的相關人員(如在校研究生)和臨時聘用人員的勞務費支出不得超過資助經費總額的30%。

(二)設站單位應在獲選人員職稱評定、科研工作條件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並在出站留任、支持職業發展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支持獲選人員在站期間開展短期國內外學術交流。

(三)各市和設站單位要做好「山東博新計劃」資助經費的配套投入,對獲選人員在科研經費、住房、津貼補助等方面給予經費支持。

三、加強入選者成果追蹤及考核

(一)獲選人員在站期間公開發表的有關論文、科研成果、專利等,須註明「本研究(成果、論文)由『山東省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資助」。

(二)設站單位應與入選者籤訂科研計劃書,做好績效評價和成果追蹤工作,將創新型科研成果作為考核重點,達到考核要求的辦理出站手續。科研計劃書應在文件公布之日起一個月內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備案。

(三)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將定期對設站單位和「山東博新計劃」入選者實施計劃情況進行考核,重點考核政策配套情況、人員培養成效等內容。考核結果將作為設站單位綜合評估依據之一。

(來源:山東發布)

相關焦點

  • 關注丨兩年40萬元資助!2020年「山東博新計劃」開始申報
    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省直各有關部門(單位),各博士後設站單位:為吸引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更好地發揮博士後制度在培養高層次創新型青年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根據《山東省博士後資助項目及經費管理辦法》(魯人社規〔2018〕21號)要求,決定開展2020年度「山東省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以下簡稱「山東博新計劃」)申報工作。
  • 「山東博新計劃」申報工作開啟,入選博士兩年可獲60萬資助
    為吸引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更好地發揮博士後制度在培養高層次創新型青年人才中的重要作用,近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印發通知,決定開展2019年度「山東省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以下簡稱「山東博新計劃」)申報工作。
  • 60萬資助!「山東博新計劃」申報開啟,具體補貼標準看這裡
    齊魯網9月18日訊為吸引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更好地發揮博士後制度在培養高層次創新型青年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根據《山東省博士後資助項目及經費管理辦法》(魯人社規〔2018〕21號)要求,決定開展2019年度「山東省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以下簡稱「山東博新計劃」)申報工作。
  • 我校一博士後入選首批「山東博新計劃」
    日期:2018-06-01      來源:人力資源處      作者:隋佳梅     編輯:李鵬  編審:宋佐東       閱讀:1 新聞網訊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近日公布2018年度山東省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
  • 北科大公布「博新計劃」,入選者每人兩年63萬元資助
    新京報訊(記者 高楊)1月13日,北京科技大學官方微信公布2020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簡稱「博新計劃」),該計劃將結合國家實驗室等重點科研基地,瞄準國家重大戰略、戰略性高新技術和基礎科學前沿領域,遴選400名應屆或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進入國內博士後設站單位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 2018「香江學者計劃」名單公布,每人56萬人民幣!
    近日,全國博管辦公布了2018年度「香江學者計劃」獲選人員名單,共有60人獲得了資助。
  • 遴選400名博士,每人63萬!2020年「博新計劃」來了!
    》(人社部發〔2016〕33號),為做好2020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以下簡稱「博新計劃」)實施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申報工作安排(一)項目內容「博新計劃」結合國家實驗室等重點科研基地,瞄準國家重大戰略、戰略性高新技術和基礎科學前沿領域,遴選400名應屆或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進入國內博士後設站單位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國家給予每人兩年63萬元的資助
  • 德城申報省「博新計劃」入選者最少獲40萬元資助
    近日,記者從德城區人社局獲悉,2019年度「山東省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申報工作啟動,德城區積極組織申報。據了解,該計劃重點資助理學、工學、農學和醫學學科且符合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聚焦的產業項目,遴選10名應屆或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進入省內博士後設站單位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 「博新計劃」已資助1300人——培養科技創新主力軍
    2016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印發《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啟動實施「博新計劃」。記者近日從人社部了解到,目前「博新計劃」已資助1300人。對2018年和2019年的789位入選人員統計顯示,「博新計劃」優先資助的6大研究領域中,博新人員從事戰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學研究領域佔比34.2%,現代產業技術領域佔比21.2%,國家重大戰略任務佔比20.3%,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佔比12.4%,支撐民生改善和可持續發展的技術領域佔比8.1%,保障國家安全和戰略利益的技術領域佔比3.8%;其中排在前5位的研究方向是納米科技、新材料設計與製備新原理和新方法
  • 264人!上海公示「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擬資助人員!
    市人社局公示了2018年上海「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擬資助人員名單,經評審入選「超博」計劃的博士後人員,由上海市促進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按照每人每年15萬元、共資助2年的標準予以資助。同時,設站單位對獲得此項資助的博士後人員,應給予不低於1:1的配套經費。
  • 「博新計劃」擬資助人選名單出爐
    「博新計劃」擬資助人選名單出爐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5.04 星期四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郭菁荔    本報訊 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日前公布了2017年度 「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
  • 山東12人擬入選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 最小29歲
    12月4日,第十四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申報擬入選人員名單公布,630人從3556名申報者中選出,擬予引進。其中,來自山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2位青年學者位列榜單。  入選名單包括:山東大學的柏利慧、劉智青、易立、趙珊、劉帥、王興龍;中國海洋大學的荊釗、馬曉慧;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胡涵、龐學玉;青島理工大學的楊國濤;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張琳琳。
  • 這位諸暨璜山人,入選「國家傑出青年」!拿到國家資助400萬
    這個諸暨璜山人,也太厲害了吧!呂杭炳入選國家「傑青」基金名單將獲得400萬科研資助經費近日,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正式批准,我們諸暨璜山鎮橋下社區的呂杭炳入選了!呂杭炳現在在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擔任研究員,曾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納米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信息)、2015年度中國科學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等。
  • 40名科學家獲6000萬資助,這個剛成立2年的機構又有大動作
    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經上海腦中心各網絡單位專家函評初審後,確定了67人參加本次現場和線上視頻答辯。根據「求索傑出青年」計劃申請指南中的資助金額(求索研究組長100萬元/年/人,資助期3年。求索青年研究員50萬元/年/人,津貼10萬元/年/人,資助期3年。博士後津貼10萬元/年/人,資助期3年。)本次40名入選人員的資助總額將超過6000萬。
  • 武四新入選教育部08年度「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教育部2008年度「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名單日前正式公布,全省共有10名教師入選,我校特種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武四新教授榜上有名,該計劃資助期限為三年,資助經費50萬元。 武四新教授,男,博士生導師,河南大學特聘教授,省教育廳學術帶頭人。
  • 每人63萬元!2020年度「博新計劃」名單公布
    昨天,博士後管委會發布了2020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獲選名單,本年度有400人入選。以下為具體通告:關於2020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獲選結果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中共海南省委人才發展局,中國科學院人事局,中國社會科學院人事教育局,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幹部局,有關博士後設站單位: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關於印發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的通知》(人社部發〔2016〕33號)
  • 2018年度「博新計劃」實施
    本報訊(記者 萬玉鳳)《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關於做好2018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近日印發,新一輪「博新計劃」正式啟動。據了解,2018年度「博新計劃」資助名額為400名,比上一年度增加100名,不設候補人選。
  • 關注!華中科技大學3位教授入選2020年度國家傑青名單!
    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華中科技大學共有3位教授入選,分別為:萬謙、趙海波、周軍。目前主要從事燃煤汙染物控制、燃燒源功能納米顆粒、環境熱經濟學、能源轉換與利用新技術等方面的研究,講授《熱力系統仿真》、《能源預測與政策分析》、《學科基礎引論》、《新能源概論》、《多相流體力學》(研究生課程)、《能源科學展望》(博士生課程)等課程。
  • 讀博一年收入最高10萬?丨別人家的學校系列
    有的人節儉點,還能剩點錢。但絕大部分人甚至還得靠家裡來支出.... 所以每年兩會期間最關注莫過於「今年這補貼還能再漲漲嗎?」不過,小募最近發現,有不少高校都開始暗戳戳的提高給博士生的待遇了。算下來,讀個博一年收入最高能有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