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補助提額!讀博一年收入最高10萬?丨別人家的學校系列

2020-11-28 騰訊網

本文募格學術撰寫。參考資料來源:華南理工大學官網、丁香園、中外學術情報、考研網

你們讀研期間的收入能有多少?

每當談起這個話題的時候,大家基本都是大型「哭窮」現場。畢竟讀研期間的收入過低早已是當代碩博的壓力來源之一。有的人節儉點,還能剩點錢。但絕大部分人甚至還得靠家裡來支出.... 所以每年兩會期間最關注莫過於「今年這補貼還能再漲漲嗎?」

不過,小募最近發現,有不少高校都開始暗戳戳的提高給博士生的待遇了。算下來,讀個博一年收入最高能有10萬!

9月2日,華南理工大學在官網上發布了《關於做好2019-2020學年博士研究生有關資助工作的通知》

圖源:學校官網截圖

根據通知,從2019級博士研究生開始,學校規整了原分項設置的學業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學校助學金、優博創新基金、學術論文獎等,設置博士研究生崗位獎學金體系。各類崗位獎學金的資助標準如下表。

當時看到的第一眼,我以為我看錯了。多看了幾眼,各位,如果是這個資助標準的話,我感覺博士「脫貧」也不是不可能的啊?

學校的補充說明是:

助教崗位獎學金(僅限人文、數學學科學院,具體包括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數學學院)是在助研崗位獎學金的基礎上承擔助教工作方可獲得,校長獎學金名額由學校確定,博士生須通過評審後獲得。各類別獎學金不可兼得。

也就是說,如果你足夠優秀能拿到校長獎學金的話,博士一年收入在10萬以上是很輕鬆的,就算只是拿到助研崗位獎學金,一年下來也能在6萬多。

好事成雙,除了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也提高了博士研究生獎助學金標準:

學校的補充說明是:

1、獲得獎助學金的對象為非定向博士生。

2、每生每年最低可獲得44200元的獎助學金(含三等學業獎學金12000元、學校助學金12000元、導師配套資助金7200元、國家助學金13000元),最高可獲得100200元的獎助學金資助。

3、學業獎學金第一年為新生獎學金(按報考生源確定,不受比例限制):

(1)碩博連讀、「申請-考核」制研究生可享受一等學業獎學金,優秀者可以申請拔尖創新人才獎學金。

(2)全國具有推免資格高校應屆碩士畢業生報考我校並被錄取為非定向類別的博士研究生可享受一等獎學金,特別優秀者優先選拔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對象。

(3)其他高校應屆碩士畢業生報考我校並被錄取為非定向類別的博士研究生可享受二等獎學金。

(4)往屆畢業生報考我校並被錄取為非定向類別的博士研究生可享受三等獎學金。

4、學業獎學金第二年開始以學術成果評定,其中一等獎學金30%。

5、每年開展國家獎學金評選,覆蓋面約5%,獎學金30000元/人。

6、博士生入選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育計劃可以獲得拔尖創新獎學金20000元/年,並可申請國際合作交流資助前往國外高水平大學聯合培養1年,最高金額可達10萬元。

也就是說,只要你在廣東工業大學讀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就能享受每年最低44200元的獎助學金。

只要你夠優秀,也可以申請一等學業獎學金,國家獎學金以及拔尖創新人才獎學金等等,獲得最高100200元的獎助學金資助。

雖然沒有華南理工大學的多,但也足夠讓人羨慕。同時,更令人抱有期待的是,如果學校都慢慢開始這樣提高博士生資助。那或許我的學校也?....

全國碩博補貼大盤點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之所以這麼羨慕別人家的學校。是因為,在目前的大環境下,碩博補貼真的很低。

目前,研究生在讀期間可以享受的資助最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獎學金:不同學校之間存在差異,但大體趨勢相同。

助學金:這個是國家每個月會發放的補助,漲(微調)了幾次後,現在是碩士每個月600元,一年發6000元。博士每個月1500元,一年發15000元。

導師補助:還有就是導師有時候會發補助,不過因人而異,有的也乾脆不發。

這樣一年算下來,去掉學費和生活費。基本就無剩餘,有的還得自己貼。

根據丁香園的一項調查,部分名校的碩博補助情況大概是下面這個水準。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博士:

學費國家會返,每個月國家補助 1060 元,學校和學院沒有補助,課題組博一每個月補助 500 元,每個課題組補助不太一樣,最高的課題組補助也就 1200 元。

北京大學化學院碩士:

PKU 化院的整體待遇挺好,每月至少 3000+入帳。導師的要求自然也是非常高標準的。

復旦大學材料系碩士:

研究生補助國家一年補助 6000,導師補助一般五百,多的會有八百到一千,少的也有三百甚至沒有。

武漢大學碩士:

學費不用交以獎學金的形式發,每月還有國家 500 元生活補助。還好老闆大人體恤我們,發點勞務費。

浙江大學博士:

博士學費 1 萬,分兩次返還,一次 5000。然後博三開題之前每月補助 2400,其中 800 由導師出。開題之後,每月補助 3400,其中 1300 由導師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研究生每個月學校的補貼是 1100,導師給的補貼另算,每個月到手 1250,導師給的補助會隨著年級的增長逐漸的增多,一般到了博士會有兩三千的收入。

南京大學:

在南京大學,碩士學校給 700 / 月,博士 1400 / 月。根據課題組不同,老闆發的補助也不一樣,我們組碩士統一 700,博士統一 1000。

廈門大學:

碩士獎學金全覆蓋每人 1.1 萬 / 年,國家助學金每人 0.6 萬元 / 年,校長助學金每人 0.12 萬元 / 年。

博士學業獎學金每人 1.3 萬元 / 年,國家助學金博士前三年每人 1.2 萬元 / 年、第四年 0,校長助學金博士前三年每人 1.8 萬元 / 年、第四、五年 3 萬元 / 年。

重慶大學:

碩士的補助是 500 元,導師可以另外適當發放補助。建築設計等專業的研究生,他們的導師給學生的補助有些可高達 8000 元每月。

看了這些數據,深深地感慨科研人員的不易.....

博士生一般都是25歲以上,有的都成家了,這點錢其實是遠遠不夠用的。這回部分學校提高了博士的補助額度,或許是個好現象,希望各大高校都能跟著提高補額。最起碼,這個補助標準,要至少提高到讓博士生夠生活、能自立。

希望優秀的科研人員可以在從事研究的同時,最基本的,不為生計所困。最後的最後,小募還是要呼籲下,別忘了我們碩士啊.......

你一年能拿大概多少錢?在留言裡和我們互動一下吧~

讓我看看誰的收入最(慘)

關注「每日高教要情」,獲取高教最新信息

相關焦點

  • 讀博費時又費錢?補貼加獎金,很多在讀博士生其實比上班還賺錢
    2、獎學金 在學校裡,要說收入那自然少不了獎學金了,對於博士生來說,學校的獎學金是五花八門的,雖然因為各地的經濟水平、高校的政策力度不同,獎學金的金額並不固定,但總體上每年也在4000-12000這個範疇。
  • 支付寶借唄大幅度提額的幾個小技巧,做到馬上提額10萬+
    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一些借唄如何提額的小技巧。主動申請提額經常用光額度且能按時還款,官方都會主動給你一個提額的入口,而你只需要輕輕點一下即可,這種方式算是最輕鬆的,當然,前提是官方主動給你一個入口,還有就是實際額度跟申請時有差距,比如你申請額度是10萬,而到時有可能額度只提了5000,並不是你提多少是多少,系統會重新評估再決定。
  • 讀博實在扛不住就退學吧,真沒什麼大不了的……
    2019 年 1 月 20 日,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胡某在宿舍休克;2019 年 1 月 31 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化學專業博士生劉某失聯,遺體被發現後疑似自溺身亡;2019 年 2 月 11 日,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博士王某在實驗室內自縊身亡……無論國內國外,讀博士的壓力都超乎常人想像的大!為何不退學?
  • 讀博讀廢了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讀博讀「廢」了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又有什麼讀博的「潛規則」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度過博士生涯呢?  案例一  我有個朋友,直博。他第一位導師在他第一年的時候腦淤血,病退了。  換了一位導師繼續。不是怕這哥們讀博讀廢了,而是怕他接著讀下去,把學校的這個專業讀廢了。
  • 中國高校碩博補貼盤點,你的學校排第幾?
    2017年,國家明確提出要提高博士生待遇,然而落實到實處,每月250元的漲幅讓萬千博士呵呵一笑。 根據部分高校和科研單位數十位研究生的反饋數據,了解不同學校讀博士的待遇。
  • 博士沒讀先抑鬱,清華女學霸任選雙碩士不敢讀博,女生考博值嗎?
    「讀了博士會不會畢不了業」「女生適合讀博嗎?萬一找不到對象咋整」「博士到底適合哪些專業」……一系列的問題,在年前就圍繞著我的腦子在轉。為什麼會有這一問題的誕生呢?有一天,我在微信推送看到一條」陝西54所大學博士、碩士、本科生排行榜,我就隨手那麼一點,結果——問題來了……「女生到底適不適合讀博呢?」
  • 博士畢業之後,一年的收入有多少?
    來源:考博圈整理自今日頭條,及網友評論 編輯:學長 丨羅思揚 中國科學院高級工程師 凝聚態物理博士 不同行業、不同背景的博士,收入千差萬別。
  • 讀研或讀博後,當初的本科舍友都混的怎麼樣了?
    @匿名用戶 本科時大家的選擇就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說也不太理解別人的選擇。五年過去了,我讀研讀博,她們有的工作平靜穩定,有的在大城市打拼,似乎大家離得越來越遠,但其實只不過是想證明自己當初的選擇是最好的。不管怎樣自己開心滿足就好。
  • 原來你是這樣的博士 揭秘英國留學讀博生涯_日記感受_中英網www...
    編者按:以往,很多本科和碩士的學生都覺得博士生離自己很遙遠,對博士生的學習生活也並不了解,今天,我們有幸採訪到在利物浦大學就讀的博士生,為我們揭秘讀博的生涯。就讀什麼專業,當時的申請流程是什麼樣的?我現在是讀第三年Geophysics地球物理。
  • 博士們吐槽讀博不易:論文被拒是常態,「每根頭髮都變寶貴」
    「每天就看文獻,看看別人做了些什麼,別人都研究什麼,別人還有什麼地方沒做到,然後需要你去做的。」劉洋說,在此基礎上再完成畢業論文才能畢業。結課論文只是博士一次小考,鄧思迪向澎湃新聞介紹,根據學校要求博士畢業需要在CSSCI核心期刊上發表兩篇以上論文,發表論文數達標,才能提交學位論文申請。「學位論文要求15萬字以上,會查重,需要先經過學校預答辯,再送外審,再進行正式答辯,比較嚴格。」
  • 學醫八年,月薪5000,溫飽線上的醫學博士
    但我一直待在學校,通常只在過年時回家。2017年年中,我趕回家,看到一向注重保養的她,臉色變得特別差。我那時還在讀研,除了每年1600元貧困生補助之外,沒有任何正式收入。想來想去,我只能買給她一頂假髮。 確診之前,母親是一位做小吃的流動攤販,我是家裡的獨生子。決定學醫時,父親是反對的,他覺得學醫要讀八年,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但是母親十分尊重我的選擇。
  • 公積金繳納比例是多少 住房公積金繳存額是如何確定的
    一、公積金繳納比例是多少比如你的基本工資(繳存基數)為2000,公司及個人的繳存比例都是10%,不考慮社保個稅什麼的話,那每個月,你領到手的工資就只有1800,有10%是在發工資前繳存到了你的公積金帳戶裡,而同時你的單位也要繳存200元到你的公積金帳戶,所以你實際上的收入是2200,但可以自由支配的錢就只有1800,公積金裡的400元要因為買樓或租房等原因才能申請出來用。
  • 不強制發論文,讀博變容易了嗎?
    許多學校還規定,如果在校期間不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則即使博士學位論文寫得再好,也拿不到學位證書。博士生需要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才能拿到學位,是高校的普遍生態。截圖自知乎2020年,從國家到高校,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旨在打破「博士畢業-發表論文」這曾經看似牢不可破的關聯。
  • 聯繫讀博,怎麼寫郵件?
    我是某學校某專業的一名研二/畢業的學生,研究方向為***,(研究生導師為*** ),想報考/申請您的博士。因此,我希望能讀您的博士,請問您2021/2022年還有名額嗎?或者還需要我提供其他材料嗎?附件為我的個人簡歷。祝好,盼覆!***(你的名字)--首先,整個郵件的基調是平等客觀,不需要過分吹捧老師。其次,郵件要儘量簡潔且思路清晰,避免大段的言之無物。
  • 你知道讀博士到底有多大壓力麼 中科大博士失聯 6年未發論文
    一年按52個星期算,過年休息2個星期,暑假休息1個星期,其它節假日加起來大概1個星期,等於一年工作48個星期,一年工作78*48=3744小時。 2、經濟壓力 我們是每個月統一發補助2800元,一年發十個月,總共28000元,平均每個月2333元。
  • 讀博士需要讀很長時間!博士的含金量有多高,待遇怎麼樣
    所以有些人選擇繼續往上讀,那麼讀書讀到什麼時候是盡頭呢?有人說了,既然學歷越高,在就業上的優勢就是就會更大,那麼我國的最高學歷是什麼呢。這裡小編告訴大家在我們國家,承認的最高學歷是博士,全稱是博士研究生。什麼是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並不是每年我們聽到的考研。
  • 摸著石頭過河在美國讀犯罪學博士 - 石路子教授
    即使你計劃將來用所學來研究中國問題,但是在博士階段上的大部分課程以及閱讀的大部分文獻,還是會集中討論美國的犯罪問題。所以要對這方面有心理準備。做準備的最好方法就是多讀一些crime and punishment方面的書,請自己的導師和學長姐推薦一些他們認為的必讀書目,看書裡和文章裡的reference list裡有沒有自己需要讀的書,擴充自己的知識面。
  • 中科大失聯博士的最後人生:6年未發一篇論文 常打遊戲
    按照家裡的規劃,他會在28歲這一年拿到博士學位、找到工作,也會把談戀愛提上日程。如今,一切都成泡影。失蹤的博士消失的前一晚,劉春楊睡得比平時要早一些,不到12點就上了床。警方表示,下一步將通過一系列程序,調查劉春楊的死因。「別人家的孩子」劉春楊的老家在肥西縣豐樂鎮的一個小村莊,位於合肥市區西南約40公裡處,與董鋪水庫的方向截然相反。
  • 造假的翟天臨,不知道中國的博士有多慘
    信中,這位演員使用的公關話術使他成功地避免了使用「抄襲」來定性自己的行為,並且談起了自己讀博的初衷和取得的成績,試圖樹立誤入歧途而又迷途知返的形象。與此同時,「中科大失聯博士遺體被發現」的新聞和翟天臨道歉信一起出現在熱搜中,這位已經讀博四年半的博士生,最終也沒能拿到孜孜以求的學位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