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每人63萬元!2020年度「博新計劃」名單公布

2021-01-20 中國生物技術網

昨天,博士後管委會發布了2020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獲選名單,本年度有400人入選。以下為具體通告:

關於2020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獲選結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中共海南省委人才發展局,中國科學院人事局,中國社會科學院人事教育局,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幹部局,有關博士後設站單位: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關於印發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的通知》(人社部發〔2016〕33號),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組織開展了2020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以下簡稱「博新計劃」)的申報和評審工作,最終確定了400名獲選人員。

按照「博新計劃」有關要求,獲選人員須在本通知下發之日起三個月內,在所申報的擬進站單位辦理博士後進站手續,在已選定的合作導師指導下開展博士後研究工作,逾期視為自動放棄獲選資格。獲選人員在站期間公開發表的有關論文、科研成果、專利等,須註明「本研究(成果、論文)由『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資助」。

請有關設站單位及時通知獲選人員,督促其儘快辦理進站手續,按照「博新計劃」有關要求加強對獲選人員的管理和服務工作,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科研條件和寬鬆的科研環境,確保「博新計劃」取得實效。如有放棄獲選資格的人員,各設站單位須將已撥付的資助經費退回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同時提交放棄獲選資格的證明。

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博新計劃」,加強對有關設站單位的指導與幫助,加強跟蹤服務,為培養造就一批高層次創新型人才貢獻力量。

附件:2020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獲選人員名單

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

2020年6月24日

以下為具體獲獎人員名單:

來源 | 全國博士後管委辦公室

相關焦點

  • 北科大公布「博新計劃」,入選者每人兩年63萬元資助
    新京報訊(記者 高楊)1月13日,北京科技大學官方微信公布2020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簡稱「博新計劃」),該計劃將結合國家實驗室等重點科研基地,瞄準國家重大戰略、戰略性高新技術和基礎科學前沿領域,遴選400名應屆或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進入國內博士後設站單位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 遴選400名博士,每人63萬!2020年「博新計劃」來了!
    》(人社部發〔2016〕33號),為做好2020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以下簡稱「博新計劃」)實施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申報工作安排(一)項目內容「博新計劃」結合國家實驗室等重點科研基地,瞄準國家重大戰略、戰略性高新技術和基礎科學前沿領域,遴選400名應屆或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進入國內博士後設站單位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國家給予每人兩年63萬元的資助
  • 百裡挑一,于洋博士入選2020年度「博新計劃」
    近日, 2020年度中國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博新計劃」)名單正式公布,公司于洋博士成功入選,基金資助編號為BX20200306,系浙江省首位獲得「博新計劃」資助的企業博士後,也是全國首位獲得「博新計劃」化學學科資助的企業博士後。
  • 「博新計劃」擬資助人選名單出爐
    「博新計劃」擬資助人選名單出爐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5.04 星期四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郭菁荔    本報訊 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日前公布了2017年度 「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
  • 2018年度「博新計劃」實施
    本報訊(記者 萬玉鳳)《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關於做好2018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近日印發,新一輪「博新計劃」正式啟動。據了解,2018年度「博新計劃」資助名額為400名,比上一年度增加100名,不設候補人選。
  • 德城申報省「博新計劃」入選者最少獲40萬元資助
    近日,記者從德城區人社局獲悉,2019年度「山東省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申報工作啟動,德城區積極組織申報。據了解,該計劃重點資助理學、工學、農學和醫學學科且符合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聚焦的產業項目,遴選10名應屆或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進入省內博士後設站單位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 關注丨兩年40萬元資助!2020年「山東博新計劃」開始申報
    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省直各有關部門(單位),各博士後設站單位:為吸引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更好地發揮博士後制度在培養高層次創新型青年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根據《山東省博士後資助項目及經費管理辦法》(魯人社規〔2018〕21號)要求,決定開展2020年度「山東省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以下簡稱「山東博新計劃」)申報工作。
  • 2020年度「北京市傑青」「香江學者」名單出爐!
    8月25日,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了《2020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擬資助項目公告》,在281項申請中,擬資助41項,資助經費4100萬元。完整名單見文末恭賀泊菲萊科技用戶,北京航天航空大學楊樹斌教授榮獲2020年度北京市傑出青年。
  • 2018「香江學者計劃」名單公布,每人56萬人民幣!
    近日,全國博管辦公布了2018年度「香江學者計劃」獲選人員名單,共有60人獲得了資助。
  • 首批「青年千人計劃」名單公布
    新華網北京11月10日電 「發展的中國歡迎海外青年英才」——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專項辦公室負責人就首批「青年千人計劃」名單公布答新華社記者問  日前,首批143名「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名單在「千人計劃」網站公布,引起廣泛關注。
  • 關注丨「山東博新計劃」10人入選,每人兩年獲40萬資助
    近日,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印發通知,公布2018年度山東省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獲選結果。根據今年全省博士後工作的安排部署,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組織開展了2018年度山東省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以下簡稱「山東博新計劃」)的遴選工作,經申報、評審、公示等程序確定10名獲選人員。
  • 2019年度「香江學者計劃」獲選結果公布 (附全名單)
    近日,2019年度「香江學者計劃」獲選結果公布。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和香港學者協會分別於今年4月份和6月份在北京和香港組織專家對2019年度「香江學者計劃」申請者的材料進行評審,最終確定60名資助人選(名單見附件)。
  • 2020年度博新計劃十大創新成果在珠海橫琴發布
    新華社廣州12月11日電(記者魏蒙)在於11日舉行的紀念中國博士後制度實施35周年暨2020年度中國博士後創新發展(橫琴)峰會上,揭曉了2020年度博新計劃十大創新成果。有5年歷史,已成功推動一批批高精尖人才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的「博新計劃」,此次共收到82個單位共340多項成果,遴選出100名優秀成果技能後,最終評定出「2020年度博新人員十大優秀成果」。其涵蓋了控制科學與工程、物理學、生物學、農業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數學、機械工程、化學、地理學等專精深領域。
  • 清華大學博士後趙誕:「博新計劃」像一劑強心針堅定了我的科研夢
    中國網12月22日訊(記者 李瀟)當在「博新計劃」入選者名單上找到自己名字的時候,趙誕正處於未來職業抉擇的岔路口。是和很多同學一樣出國留學深造?還是從目前收到的待遇優厚的工作機會中選擇一家?在這個情況下我遇到了『博新計劃』,它所提供的支持給我打了一劑強心劑,讓我更加有信心繼續自己的科研工作,把成果進一步完成。」
  • 「博新計劃」已資助1300人——培養科技創新主力軍
    2016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印發《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啟動實施「博新計劃」。記者近日從人社部了解到,目前「博新計劃」已資助1300人。「博新計劃」瞄準國際人才競爭及未來高精尖人才儲備進行戰略布局。與其他博士後人才計劃相比,該計劃資助對象為國內優秀博士生,同時提出「四高」要求:高水平平臺、高水平導師、高水平人選、高資助標準。目前,「博新計劃」的實施得到積極響應,參與的設站單位和博士逐年增多。統計顯示,申報單位從2016年至2018年的270家左右,增加至2019年的319家。
  • 2020年度國家傑青名單公布,寧波這位女研究員上榜!
    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寧波有2人入選,其中1位是女性,他們是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研究員吳愛國和汪愛英。據悉,2020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試行經費使用「包幹制」,資助經費不再區分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每項資助經費為400萬元,其中數學和管理科學每項為280萬元。
  • 「山東博新計劃」申報開啟,具體補貼標準看這裡
    齊魯網9月18日訊為吸引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更好地發揮博士後制度在培養高層次創新型青年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根據《山東省博士後資助項目及經費管理辦法》(魯人社規〔2018〕21號)要求,決定開展2019年度「山東省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以下簡稱「山東博新計劃」)申報工作。
  • 華中科技大學3位教授入選2020年度國家傑青名單!
    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華中科技大學共有3位教授入選,分別為:萬謙、趙海波、周軍。Res.》(2019)編委會成員,2020年1月起擔任《J. Carbohydr. Chem.》區域主編。主要研究領域:1、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藥開發;2、新的糖化學的合成方法和策略發展;3、具有生物活性有機小分子的設計與合成;4、自由基化學及水相有機反應;5、以糖化合物為基礎的抗癌疫苗的研製(設計, 合成及評價);6、生物活性寡糖(包括腫瘤相關寡糖抗原)的合成及活性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