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麻鴨連續10年到雲南景東越冬

2021-01-13 網易

2021-01-04 15:52:02 來源: 人民網

舉報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冬日的雲南景東,陽光暖而不辣,微風輕而不勁,河濱公園裡綠樹如茵,花兒盛開,身披赤黃褐色「彩衣」的赤麻鴨,或停留在河面棲息覓食,或展翅騰飛翱翔天空,美不勝收。

  據了解,赤麻鴨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體型比家鴨略大,體重約1.5公斤至2公斤,以各種昆蟲、甲殼動物、蛙、蝦、水生植物為食,對生存環境有較高要求。

  2011年以來,景東縣委、縣政府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縣內生態環境越來越好,赤麻鴨已連續10年遷徙到景東享受冬日暖陽。(田應蘭 景東縣融媒體中心供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國家「三有」保護動物赤麻鴨 20年後再回彭山越冬
    國家「三有」保護動物赤麻鴨 20年後再回彭山越冬 國家「三有」保護動物赤麻鴨在彭山岷江上展翅飛翔12月27日,記者了解到這段視頻的拍攝者是彭山區攝影家協會的向慶淼,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群「野鴨子」大有來頭。  當得知家鄉的岷江河道內出現了一群野鴨子時,喜歡攝影的向慶淼心情激動,抱著設備來到了岷江邊:「20日那天天氣特別好,江中石頭上站滿了鴨子,身上黃灰相間,稍有動靜,一大群鴨子就飛起來,特別漂亮,我趕緊開始拍攝。」
  • 首批黑頸鶴飛抵雲南會澤念湖越冬
    首批黑頸鶴飛抵雲南會澤念湖越冬  首批黑頸鶴飛抵雲南會澤念湖越冬  雙十一這天,伴隨著久違的高亢悠揚的鶴鳴聲,60餘只黑頸鶴先頭部隊飛抵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橋片區越冬棲息,高原精靈們迎風展翅、盤旋環繞
  • 赤麻鴨的愛情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赤麻鴨遷徙瀘州越冬 為冬日裡的沱江帶來生機活力
    日前,龍馬潭區胡市鎮金山社區境內飛來一群「稀客」——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赤麻鴨,它們三五成群,或在天空翱翔,或在水中嬉戲,給冬日裡平靜的沱江帶來了生機和活力。赤麻鴨在天空翱翔(章懷安攝)「2006年的時候曾在龍馬潭區出現過,如今十多年過去了,赤麻鴨再次出現在龍馬潭越冬,說明我們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越來越適應各種野生動物的生長。」據龍馬潭區農業農村局動植物疫病蟲害防控站副站長李華蓉介紹,赤麻鴨又名大黃鴨,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於遷徙性鳥類,主要繁殖於歐洲東南部、地中海沿岸等地,隨著季節的變化,它們會不斷遷徙。
  • 珍禽候鳥陸續抵達 大山包拉開越冬期序幕
    2020年10月31日晨10:00,在大山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海子溼地監測到紅嘴鷗107隻,小鸊鷉83隻,綠翅鴨56隻,赤麻鴨71隻,白骨頂16隻,隼3隻,戴勝5隻;中午2:45監測到國家級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和國家級二級保護動物黑翅鳶在天空盤旋覓食;至 3:25監測到1隻灰鶴在大海子上空滑翔
  • 珍禽候鳥陸續抵達 昭通大山包拉開越冬期序幕
    2020年10月31日晨10:00,在大山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海子溼地監測到紅嘴鷗107隻,小鸊鷉83隻,綠翅鴨56隻,赤麻鴨71隻,白骨頂16隻,隼3隻,戴勝5隻;中午2:45監測到國家級一級保護動物
  • 景東無量山拍到野生種子植物116科838種!
    2016年7月份以來,雲南無量山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東管護局為了進一步摸清家底,同時提高職工對種子植物識別能力及業務水平,組織開展無量山種子植物野外影像調查工作
  • 雲南騰衝 越冬灰鶴如約而至 ——一灰鶴種群連續七年到騰衝越冬
    10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騰衝管護分局自治管理站在2014年9月首次觀測到了前來越冬的兩隻灰鶴,之後每年的9月底或10月初,灰鶴都會如約而至前來越冬,數量呈逐年遞增,今年的灰鶴數量達到了十一隻。灰鶴又名千歲鶴、玄鶴,一般成5-10餘只的小群活動,全身羽毛大都呈灰色,頭頂裸露出皮膚鮮紅色,眼後至頸側有一灰白色縱帶,腳為黑色。
  • 冬日雲南,太好看「鳥」
    又到寒冷的冬天候鳥們紛紛南移氣候溫潤的雲南成了它們的最佳選擇萬水千山狂風驟雨也不能阻擋它們振翅高飛步履不停不遠萬裡只為到雲南曲靖霑益海峰溼地
  • 生態雲南 | 太好看「鳥」!不接受反駁
    生態雲南 | 太好看「鳥」!在納帕海首次記錄到黑鸛是1988年,2004年首次系統監測記錄黑鸛數量有60餘只。據納帕海管護局及西南林業大學劉強老師團隊監測記錄顯示,2019年、2020年黑鸛遷徙過程中最高數量達400餘只,越冬數量200餘只,納帕海已成為國內黒鸛種群最大、最集中、最為重要的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
  • 雲南劍湖溼地迎來最佳觀鳥季 多種珍稀候鳥現身
    赤麻鴨。新華網發(劍湖溼地管護局 供) 近日,雲南劍湖溼地管護局巡護人員在日常巡護中,監測並拍攝到了黑鸛、鴛鴦、黑鳶、普通鵟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還有骨頂雞、普通鸕鷀、赤麻鴨、灰雁等大量候鳥到來,劍湖溼地進入冬季最佳觀鳥時間。
  • 雲南劍湖溼地迎來最佳觀鳥季 多種珍稀候鳥現身「圖」
    來源:新華網赤麻鴨。新華網發(劍湖溼地管護局 供)近日,雲南劍湖溼地管護局巡護人員在日常巡護中,監測並拍攝到了黑鸛、鴛鴦、黑鳶、普通鵟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還有骨頂雞、普通鸕鷀、赤麻鴨、灰雁等大量候鳥到來
  • 雲南太好看「鳥」!不接受反駁
    很壯觀香格裡拉納帕海成為國內黑鸛種群最大最集中的越冬停歇地近年來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納帕海管護工作不斷加強納帕海溼地生態環境日益向好目前記錄到鳥種類179種每年越冬候鳥數量達5萬餘只據納帕海管護局  在納帕海首次記錄到黑鸛是1988年,2004年首次系統監測記錄黑鸛數量有60餘只。
  • 景東:「縣長帶貨」水晶豌豆熱賣2020年03月12日 星期四08 綠色普洱...
    這是景東彝族自治縣政府副縣長、浙江大學掛職幹部許亞洲,在網上「吆喝」當地扶貧產品水晶豌豆。視頻中他穿著當地彝族服裝,一會兒在豌豆地裡介紹採食新鮮豌豆,一會兒掌勺烹飪豌豆……    水晶豌豆是景東的重要產業扶貧項目,全縣13個鄉鎮種植面積總共6.85萬畝。短短數天,點擊45萬多次,獲得訂單260多個,銷售額1萬多元。
  • 赤麻鴨,來了!
    20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校慶日,也是五四運動一百周年紀念日。這天上午,一對赤麻鴨夫婦造訪燕園,在朗潤園作短暫停留。
  • 雲南青華海溼地公園迎來越冬新候鳥
    光明生物圈 【雲南青華海溼地公園迎來越冬新候鳥】「我們最近又監測到幾種來越冬的新鳥,有的還是國家I級保護鳥類!」雲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主任林磊近日高興地告訴記者,秋末冬初以來,東方鴴、青頭潛鴨、黑鸛、鳳頭麥雞等多種珍稀鳥類陸續飛抵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越冬。
  • 多種苦苣苔在景東植物園得到收集保存
    景東亞熱帶植物園引種工作人員這些年來從野外引種了20餘屬、近50個種的苦苣苔科植物,其中扇葉直瓣苣苔、網葉馬鈴苣苔、景東短簷苣苔為特有種,單座苣苔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二色石蝴蝶為中國分布新記錄種。(記者 陳雲芬)來源:新華網雲南頻道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 赤麻鴨一家的悲與歡
    7月7日,鳥會公眾號發出赤麻鴨牽動眾人心的信息,介紹了赤麻鴨一家雖經湯河管理處、市水務局、藍天救援隊聯合救助,依然出於安全而留在了湯河入海處的情況後
  •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雲南尋甸迎來73隻黑頸鶴越冬
    截至2021年1月12日,雲南昆明尋甸黑頸鶴省級自然保護區已監控到了73隻越冬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在溼地活動。尋甸黑頸鶴省級自然保護區是目前已知的黑頸鶴最南端越冬地,2020年11月9日,保護區迎來了冬季首批4隻黑頸鶴。
  • 朝陽:綠頭鴨赤麻鴨群棲人工湖(圖)
    眼下已經進入冬季,部分成為冬留鳥的綠頭鴨和赤麻鴨,出現在人工湖下遊。遊人稱:數量最多的時候甚至達到千隻以上。  這是最近兩年來,綠頭鴨和赤麻鴨再次以大集群的方式,出現在人工湖下遊。因距離岸邊較遠,記者在望遠鏡裡看到,這些水鳥大致分為綠頭鴨、赤麻鴨、鸊鷉、羅紋鴨等幾個種類,其中綠頭鴨數量最多,赤麻鴨次之。初步觀察,這些水鳥的數量大約在五六百隻以上。  據附近遊人介紹,這些水鳥已經飛臨多日,大約10天之前,有一種淺紅色的水鳥(赤麻鴨)數量特別多,高峰期差不多有1000隻左右,棲息在水面上和草叢裡,場景比較壯觀;後來,赤麻鴨的數量開始減少,綠頭鴨的數量則開始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