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天問一號更新了一條「朋友圈」

2020-09-05 工人日報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專家稱,7月23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成為一顆人造行星,與地球、火星共同繞太陽公轉,並逐漸遠離地球,飛向火星。到達火星時,探測器距離地球約1.95億千米,實際飛行路程約4.7億千米。

飛行期間,探測器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8月19日晚22時20分起,環繞器上火星磁強計、礦物光譜分析儀、高解析度相機、中解析度相機等載荷依次完成自檢,載荷科學數據下傳順利,確認設備狀態正常,各項飛控工作正常開展。後續探測器還將開展深空機動和多次中途修正,並在接近火星軌道後執行捕獲、著陸、巡視等任務。

於是

跟許多喜歡打卡的人們一樣

8月28日

我們的天問一號

也更新了一條打卡「朋友圈」

從7月23日成功發射以來

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飛行了約36天

這一個多月來它都幹了些啥?

讓我們來康康天問一號的旅行日記……

01 縱有艱險,也願走這一遭

2020年7月23日

地球文昌

12時41分,是一個終身難忘的時刻:我帶著十幾種不同功能的科學載荷,在萬眾期待中,踏上了奔向火星的漫漫徵途。

聽去過月球的夥伴們說,這次奔火之旅必定困難重重,不僅要飛行好幾個月才能接近目的地,信號單程傳輸需要20多分鐘,落地的過程更是充滿著未知……雖然我心裡也有一點點發怵,但在發射那一刻,看著科研人員們堅毅的目光,回想他們為了讓我實現一次性「繞著巡」而付出的辛勤汗水,我的內心不再迷惘!面對宇宙和生命的奧秘,即便千難萬險,我也願走這一遭!!

火星,我來了!

02 宇宙中的兩抹微笑

2020年7月27日

距地球約120萬公裡

出門遠行的第四天,飛行過程一切正常,但身邊沒有了熟悉的地球大氣,隻身旅行在宇宙黑色的海洋,不免覺得有些孤單。我回頭一看,地球和月球變得越來越小,心裡突然很不捨得,我拿出隨身攜帶的光學導航相機,為地球和月亮拍了一張合照,照片裡的它們變成了兩個「小月牙」,仿佛正向我微笑示意,看著他們的笑臉,我頓時感覺元氣滿滿。

讓我驚喜的是,地球上的小夥伴們跟我心有靈犀,大家真的把圖片p成了兩張可愛的笑臉!!想著大家在100多萬公裡之外關心、支持著我,我也更有力量地奔向火星的旅程!

03 軌道修正,是為了精準抵達

2020年8月2日

距地球約300萬公裡

今天我幹了一件大事呢!順利完成了第一次軌道修正。

雖然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漫漫太空旅行要順利完成,一定要有科學嚴謹的態度哦~對了,告訴大家,我現在處於無動力飛行狀態,在飛行過程中,受到入軌偏差、控制精度偏差等因素影響,微小的偏差會逐漸積累放大,及時修正調節,才能保證精準無誤地到達目的地呢。

這次,我在利用3000N發動機完成軌道修正的同時,也對發動機在軌的實際性能進行了驗證。之後還會經歷深空機動和幾次中途修正都要依靠發動機,所以一點都不能馬虎!

04 在「體檢」中感受航天質量

2020年8月19日

距地球約823萬公裡

轉眼我的太空旅行已經快一個月了。今天又是值得紀念的一天呢,我做「體檢」啦!

為了確保我身上攜帶的各類科學「法寶」狀態正常,在地面技術人員的幫助下,從今天晚上22點20分起,礦物光譜分析儀、高解析度相機、中解析度相機等載荷依次完成了自檢,設備確認狀態正常!想想自己渾身上下都有「航天品質」的加持,之後無論是用中、高解析度相機對火星表面進行成像,還是用火星磁強計探測火星空間磁場環境,我都信心滿滿,一往無前!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工人日報記者趙航 通訊員李晨)、中國的航天(ID:chinaspaceday)

本期編輯:趙航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飛行達到1億千米,剛剛,它更新了一條「朋友圈」
    據解放軍報客戶端今日消息,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專家稱,7月23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成為一顆人造行星,與地球、火星共同繞太陽公轉,並逐漸遠離地球,飛向火星。到達火星時,探測器距離地球約1.95億千米,實際飛行路程約4.7億千米。
  • 剛剛!我國又一創舉,「天問一號」開始了火星之旅
    今年在北鬥三號發射成功之後,我國又向太空發起挑戰,早在7月13日火星探測計劃「天問一號」就已抵達海南文昌發射基地。「天問一號」就在剛剛7月23日(中午)已經成功發射!先讓我們來了解下「天問一號」2020年4月24日,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信公眾號消息,2016年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批准立項,計劃在「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即2020年首次獨立自主開展火星探測。
  • 已經飛了1億千米,要想到達火星,天問一號還要邁過哪些坎?
    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更新了一條朋友圈:飛行裡程已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
  • 剛剛,天問一號累計飛行達到1億千米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剛剛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
    2020-08-02 08:06:53來源:FX168 【天問一號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剛剛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
  • 剛剛,「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就在剛剛,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在椰林深處的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遙四 1000 多噸的推力下,以十幾分鐘翻越 220 多座珠穆朗姆峰的速度,衝破大氣層,奔向距離地球超過 6000 萬公裡的紅色星球。
  • 天問一號「滿月」了
    本報訊 宋星光、記者安普忠報導:記者8月23日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獲悉,自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入軌以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嚴密測控之下,探測器已安全運行一個月,各項工作均按計劃組織展開。
  • 剛剛,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明年將登上火星
    剛剛,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正式踏上探索火星之旅。就在昨天下午,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對外發布了天問一號1∶1著陸平臺火星車模型。「天問一號」將承載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在火星表面完成巡視探測,獲取火星科學數據,一次性實現對火星「環繞、著陸、巡視」三大目標。由於我國之前並未發射過環繞火星的探測設備,這次任務將完成多個目標,這是其他國家之前都沒有嘗試過的,面臨的挑戰也是空前的。
  • 「天問一號」啟程「探火」朋友圈越來越熱鬧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 張高翔攝大約2167秒後,「天問一號」成功進入地火轉移軌道,標誌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順利完成發射任務。
  • 剛剛,天問一號發射升空!這裡有一份超全科普
    現在媒體幾乎清一色地將天問一號稱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這是不嚴謹且不負責的,難道螢火一號不配擁有姓名?實際上,螢火一號才是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是一個環繞火星探測的小型衛星,2011年11月搭乘俄羅斯福布斯號採樣返回探測器的順風車發射升空。遺憾的是,在發射進入太空後,探測器未能成功變軌,最終墜毀於太平洋。
  • 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徵程Filecoin星際徵途才剛剛開始不要錯過
    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乘著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完成發射。約36分鐘後,天問一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中國正式邁出了行星探測的第一步。目標:火星!天問一號發射瞬間天問一號預計將於2021年2月11日前後抵達環火星軌道,運行2到3個月後再擇機降落火星表面
  • 「天問一號」狀態良好
    8月2日7時,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N(牛頓,力學單位)發動機工作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自7月23日成功發射,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太空中飛行230個小時,距地球300萬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
  • 剛剛,天問一號累計飛行達到1億千米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首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
  • 探索火星的「天問一號」升空後,商標也火了
    最近的朋友圈,都被「天問一號」刷屏了。很多小夥伴都非常興奮,中國的「天問」開始向火星進軍。「天問一號」的名稱來源於《天問》是戰國時期的詩人屈原的一首長詩。「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我們對太空的疑問和探索,在先秦時期已經開始了。在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 天問一號。
    天問一號(代號:Tianwen 1[1])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2]。天問一號於2020年7月23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3],成功進入預定軌道[2]。天問一號天問一號成功升空,計劃飛行約7個月抵達火星,並通過2至3個月的環繞飛行後著陸火星表面,開展探測任務。
  • 剛剛,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千米
    ◎ 李晨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 「天問一號」發回的地月合影是怎樣拍攝的?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7月28日晚間,一張由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的地月合影刷爆了朋友圈。圖片中,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狀,在黑色天幕的映襯下,仿佛正微笑著與「天問一號」告別。網友們紛紛表示「太萌了」。
  • 「天問一號」發回的地月合影是怎樣拍攝的?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7月28日晚間,一張由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的地月合影刷爆了朋友圈。圖片中,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狀,在黑色天幕的映襯下,仿佛正微笑著與「天問一號」告別。網友們紛紛表示「太萌了」。 不過你知道嗎,這張爆紅的照片,並不是用專業的探測載荷拍攝的。據國家航天局消息,該照片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團隊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試驗隊配合,控制天問一號探測器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自主曝光拍攝完成。
  • 天問一號發回的地月合影是怎樣拍攝的
    7月28日晚間,一張由「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的地月合影刷爆了朋友圈。圖片中,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狀,在黑色天幕的映襯下,仿佛正微笑著與「天問一號」告別。網友們紛紛表示「太萌了」。不過你知道嗎,這張爆紅的照片,並不是用專業的探測載荷拍攝的。
  • 「天問一號」需要飛多遠?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 計劃今年進入環火軌道並著陸火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今天(1月3日)6時,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約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離地球接近1.3億千米,距離火星約830萬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