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個瑪麗居裡博士職位

2021-01-17 全球留學DIY飛躍計劃


「瑪麗居裡」項目全稱為Marie Skłodowska-Curie Actions,簡稱 MSCA,命名于波蘭裔法國科學家瑪麗居裡博士,由隸屬於歐洲議會(European Commission, EC)的歐洲研究會(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 ERC)主管。


「瑪麗居裡」項目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大力提倡跨學科研究和國際合作,為處於各個階段的各國研究人員提供進一步的訓練並促進職業發展。


「瑪麗居裡」項目分為若干個計劃,其中最主要的是Innovative Training Networks(ITN)和Individual Fellowships(IF),分別培養博士生和博士後研究人員。


「瑪麗居裡」項目為招收的博士生及博士後提供所在國家的工作籤證以及極具競爭力的工資。


項目給博士提供的工資及各類補貼的總和超過了絕大多數美國全獎博士的獎學金合同,在世界範圍內僅次於瑞士博士的工資。


ITN項目的獲得者被稱為Early-Stage Researcher (ESR),該項目幾乎覆蓋了各個學科最前沿的研究方向,由於ITN項目由歐洲高校、研究機構、非學術機構的教授們聯合申請,使得每個博士生都會有一至兩次的項目外派,即派往你申請的子項目內其餘合作高校或機構內進行為期三個月左右的學術交流,同時還能體驗到產學研各方面。


該項目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國家視野,同時在三到四年就可以博士畢業,時間成本很有優勢。ESR的合同最多3年,而且必須是工作合同。歐洲博士生基本是合同制,和導師之間是同事關係。僱主是項目中的某一個參與單位,該單位被稱為承擔單位。承擔單位的博士如果是4年制的話(比如荷蘭),第4年的學費、生活費不能從ITN項目獲得,需要通過其他途徑獲取。同樣為了鼓勵學術交流,申請者在之前3年內不能在承擔單位所在國家居住超過一年。


ITN項目分3種:

European Training Networks(ETN)

European Industrial Doctorates(EID)

European Joint Doctorates (EJD)


ETN偏向於在歐洲高校進行;EID偏向歐洲高校和歐洲企業聯合培養;EJD偏向於聯合學位的博士,畢業後頒發至少2所高校的學位。


對於補助方面,工資一般為3110歐/月(25,263 元含稅)。同時所有獲獎者,每月也有補貼600歐,對於已經結婚或者有未成年子女要撫養,每月額外增加補貼500歐。同樣該項目也會給承擔單位一定的補助用於入選者的研究經費及其管理。


IF項目主要資助研究人員(擁有博士學位或四年以上全職科研經歷)進行國際交流,不限學科領域。入選的中國籍研究人員可通過此獎學金資助,在歐洲大學、研究所及公司進行研究。該項目是歐盟資助個人科研的最高獎項,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


IF的最新工資標準是4880歐/月(約為39,772元含稅)乘以承擔單位所在國家的物價係數。稅後工資=4880*國家係數-僱主貢獻-社保-工資稅。對於所有入選者,每月還有補貼600歐,對於已經結婚或者有未成年子女要撫養,每月另外加補貼500歐。


當然稅後能拿多少還是要看各個歐盟國家的稅率和係數,同時該項目也會給承擔單位一定的補助用於入選者的研究經費及其管理。


該項目申請者需要具有博士學位,要和歐洲高校/機構的教授和專門負責這部分的寫作部門合作聯合寫研究計劃,每年一輪。評委基於研究計劃打分,每個研究領域按照分數排名發放資助。不同領域可能打分的情況不一樣,項目資助時長一般為1-2年。同時為了鼓勵學術交流,申請者在之前3年內不能在主承擔單位所在國家居住超過一年。



14 PhD positions areavailable for highly motivated Early Stage Researchers (ESRs) as part of thenew H2020, EU-funded, Marie Skłodowska-Curie Joint Training and Research Programme 「QUANTIMONY:Quantum Semiconductor Technologies  exploiting Antimony」.


The QUANTIMONY consortium is a European Innovative Training Network(ITN) with a corefocuson the field of semi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vering all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from modelling through to material 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device fabrication and analysis, and industrial exploitation.

We are looking for 14 young talented ESRs to worktowards their PhD in one of these countries: Germany, Italy, The Netherlands, Spain and UK starting on April/June2021.


We offer:


Comprehensive, interactive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training on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devices covering fabr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theoretical aspec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wards scalable and industrially relevant technologies.

Secondments and travel opportunities, aswell as research-specific, complementary and transferrable skills courses andworkshops, delivered by academic and industry experts, which are tailor-made toprepare young researchers for their future careers.

Three or four year contracts with a highly competitive salary adapted to the life cost in each host country.

Family allowances (where applicable) as part of the employment package.

Applicants can be of anynationality.

At the date of recruitment, applicants should hold a Physics, Chemistry or Engineering Degree. A separate Master in a scientific field or, an integrated Master (MPhys, MSci,MEng, MChem etc.) is highly recommendable and mandatory in some countries.

At the date of recruitment, applicants must be within four years oftheir first diploma/degree granting them access to doctorate studies intheir country or the country of the recruiting institution (ESReligibility).

In the last 36 months prior to the sign in gof their contract, the applicant must not have resided/studied/worked for more than 12 months in the country of the recruiting institution (Mobility criterion).

Applicants should be proficientin written and spoken English.

Applicants have not been awarded yet a doctoral degree.


Selection process

Applicants will be firstly evaluated based on reported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background, scientific relevance and aptitude to research, andadditional data (such as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if any). The candidates thatpass the initial assessment will be required to send additional documentation and invited for an interview with the recruitment panel via internet videoconference. Candidates that are successful in initial interviews will beinvited for a final interview with their PhD supervisor.


Application procedure


Applications must be submitted online at https://quantimony.eu and include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An internal application formlisting your academic and job records (.docx templateavailable).

A free format CV and officialdocumentation such as degree and grades certificates will be required at alater stage.


The deadline for application is January 31st,2021


Candidatescan apply to one or several ESR positions (upto a maximum of four) according to his/her preferences and mobility rulerestrictions.

Attempts to apply tomore than four positions using different registration profiles will invalidateyour candidature.


想獲取更多獎學金信息

請加入【DIY留學問答社區】知識星球

想免費加入碩士或者博士申請交流群?

掃碼即可查看入群方式

相關焦點

  • 歐盟「瑪麗居裡」博士申請
    「瑪麗居裡」項目全稱為Marie Skłodowska-Curie Actions,簡稱 MSCA,命名于波蘭裔法國科學家瑪麗居裡博士,由隸屬於歐洲議會(European Commission, EC)的歐洲研究會(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 ERC)主管。
  • 偉大的科學家瑪麗·居裡夫人
    導語:瑪麗·居裡夫人第一位獲得科學博士學位的女性;第一位法國大學的女性教授;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位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得獎人;第一位母女皆獲得諾貝爾獎的母親……01 瑪麗·居裡的初戀——凱希米·佐洛斯基
  • 科學英雄:瑪麗·居裡
    為了尋找一篇研究論文,瑪麗決定探索鈾的特性,試圖發現它們是否會在其他物質中被發現。瑪麗在釷元素中證實了這一點。 正是這項研究,加上對新型輻射的物理研究,使瑪麗把純鐳從金屬狀態中分離出來。在發表了她的研究成果後,她獲得了博士學位,並與他人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該獎項由她和皮埃爾以及輻射的發現者亨利·貝克勒爾共同分享。
  • 品讀 | 瑪麗·居裡《我的信念》
    瑪麗·居裡(居裡夫人)(1867—1934年)。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科學家。原籍波蘭,1891年進法國巴黎大學深造,理學博士。後與與皮埃爾·居裡結婚。他們對放射性現象進行研究,先後發現鐳和釙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
  • 瑪麗-居裡家族獲得5個諾貝爾獎,是歷史上得獎最多的家族!
    瑪麗-居裡,她的丈夫皮埃爾-居裡1903年,當瑪麗-居裡和她的丈夫皮埃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時,他們的大女兒伊蕾娜才瑪麗的諾貝爾獎備受爭議她是法國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女性。索邦大學第一位女教授。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個獲得不止一次諾貝爾獎的人(至今也是唯一一個獲得一次以上的女性)。也是第一個在多個科學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認為瑪麗理應與她的男性同事分享科學舞臺。
  • 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學院教師獲「瑪麗•居裡學者計劃」項目資助
    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學院教師獲「瑪麗•居裡學者計劃」項目資助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2019-05-15 21:51:13
  • 南航青年教師榮獲歐盟「瑪麗·居裡學者」項目資助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周標副教授收到歐洲研究委員會通知,成功獲得歐盟「地平線-2020」(Horizon 2020)研究與創新框架下「瑪麗·居裡學者」基金的資助,將赴義大利都靈理工大學
  • 元素大爆炸|瑪麗·居裡
    瑪麗·居裡,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蘭王國華沙市一個中學教師的家庭。父親烏拉狄斯拉夫·斯可羅多夫斯基是中學的數學教師,母親布羅尼斯洛娃·柏古斯卡·斯可羅多夫斯卡是女子寄宿學校校長。幼名瑪麗亞·斯可羅多夫斯卡。家人對其的愛稱為「瑪妮雅」。瑪麗亞行五,上有三姐一兄,即蘇菲、布羅尼施拉娃、海倫娜和哥哥約瑟夫。瑪麗在索邦結識了一名講師,皮埃爾·居裡, 也就是她後來的丈夫。
  • 瑪麗·居裡婚前的故事……
    瑪麗與她的妹妹達成協議,她將在巴黎的醫學研究期間給予她經濟援助,以換取兩年後的類似援助。與此相關,瑪麗亞擔任家庭教師職位:首先是華沙的家庭教師;然後作為一名家庭教師與一個有地位的家庭。她是她父親的親戚兩年。在為後者家庭工作期間,她愛上了他們的兒子,他是未來的傑出數學家。
  • 居裡夫人是怎樣面對赤裸裸的性別歧視的?
    當我告訴媽媽,我想去另一個學校,讀一個基礎學科的博士學位時,我媽驚訝不已的聲音跨越了大洋,在各種嬉鬧聲與打情罵俏聲交織成的背景裡顯得格外突兀:你要做居裡夫人麼?這便是瑪麗當年實驗服的模樣。在瑪麗工作的年代,科學界裡最為重要的發現之一為鈾射線。瑪麗決心以此作為博士工作的題目。她使用丈夫皮埃爾所發明的靜電測量儀,發現鈾可以使周圍的空氣帶電,並由此得出鈾化合物的放射性僅取決於其中鈾的含量。這個發現是瑪麗的重要科學成就之一,它表明放射性並非來自分子間的反應,而是來自原子本身。
  • 《悼念瑪麗·居裡》,愛因斯坦
    《悼念瑪麗·居裡》,愛因斯坦在像居裡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於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做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於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即使是後者,它們取決於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我幸運地同居裡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摯的友誼。我對她的人格的偉大愈來愈感到欽佩。
  • 女科學家瑪麗·居裡發現鐳卻死於鐳,生前窮困潦倒,情路坎坷
    她的名字很樸素、很聖潔,她的名字就是瑪麗.居裡,這是一個不是隨便可以說說道道的,甚至「瑪麗.居裡」會讓人不禁想到了「空前絕後」這個詞。距離她的時代已經很遠了,所以,我相信只有瑪麗.居裡才能達到如此舉世罕見的偉女子所擁有的海拔高度。
  • 居裡夫人:攤上科學界「豔照門」被罵蕩婦,被眾人扔石頭,還有誰比我慘
    1903年,瑪麗獲得巴黎大學博士學位。居裡夫婦應邀訪問倫敦皇家學會,作關於放射性的報告。。但瑪麗因為是女性到了被臨時通知取消了她的報告,最後只有皮埃爾做了報告。。而在此之前,巴黎大學從未考慮過讓她做教授直到皮埃爾去世再也沒有能稱得上這個職位的人時才百般不情願地給了瑪麗!唉,我真是看不下去!瑪麗,這個教授我們不當好不好人活一口氣記得馬雲爸爸的教誨嗎?
  • 法國與波蘭貨幣上的居裡夫人,誰才是她的歸宿?
    02貨幣上的居裡夫人法國與波蘭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與本世紀初都相繼發行一系列的紀念鈔、紀念幣,開始了對居裡夫人的「搶人大戰」!法國法國銀行於1994年開始發行了面值為500法郎的流通紙鈔,這個面值為法國流通紙幣中的最大面額!
  • 來,聊五分鐘居裡夫人:關於瑪麗·居裡的20件小事
    今天是居裡夫人誕辰150周年。居裡夫人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 瑪麗·居裡情路坎坷,但她在科學上的海拔高度後世女人在無人能及
    她的名字很樸素、很聖潔,她的名字就是瑪麗.居裡,這是一個不是隨便可以說說道道的,甚至「瑪麗.居裡」會讓人不禁想到了「空前絕後」這個詞。距離她的時代已經很遠了,所以,我相信只有瑪麗.居裡才能達到如此舉世罕見的偉女子所擁有的海拔高度。
  • 居裡夫人:另類「波蘭蕩婦」鮮為人知的生活
    在這份報告中,她稱自己和丈夫皮埃爾·居裡發現了一個比鈾的放射性要強100萬倍的新放射性元素88號。這個元素,他們命名為「鐳」(Radium)。而就在5個月前,他們剛剛宣布發現了新放射性元素84號——瑪麗·居裡建議用自己的祖國波蘭命名為「釙」(Polonium)。
  • 居裡夫人的婚外情人和愛因斯坦的私生女
    保羅·艾培的女兒,瑪麗·居裡最忠實的學生與支持者之一,卻因此與自己的父親發生了巨大衝突,她站在自己的父親面前一字一句地說道:「如果你敢於趕她走,我將永遠不會再見你,我的父親。」她一生裡沒有頂撞過父親,惟獨在這一件事上表現出了怒不可遏。她清晰地說了以下留給父親也足以留給未來的話語:「如果瑪麗·居裡是個男人,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 《居裡夫人傳》全文在線閱讀(共八章)
    個月的漫遊,使她眼花繚亂。           第一個適合居裡夫婦才幹的職位,是瑞士提供的,而給予他們最初幾個榮譽的,卻是英國。
  • 居裡夫人筆記1500年後將仍有輻射:如其發現永遠影響世界一樣
    瑪麗亞·斯克洛多夫斯卡Maria Sklodowska(瑪麗·居裡的原名)是家裡的第五個孩子,也是最小的孩子。在瑪麗的堅持下,皮埃爾完成了他對磁性的研究,並於1895年3月獲得了自己的博士學位,並被擢升為學校教授。當代人開玩笑稱瑪麗為「皮埃爾的最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