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 | 瑪麗·居裡《我的信念》

2021-02-13 綜藝微刊

瑪麗·居裡(居裡夫人)(1867—1934年)。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科學家。原籍波蘭,1891年進法國巴黎大學深造,理學博士。後與與皮埃爾·居裡結婚。他們對放射性現象進行研究,先後發現鐳和釙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她共接受過7個國家24次獎金和獎章,擔任了25個國家的104個榮譽職位。居裡夫人不貪圖錢財和享受,只是為了科學的發展而奉獻自己。


生活對於任何人都非易事,我們必須有堅韌不拔的精神。最要緊的,還是我們自己要有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對每一件事情都有天賦的才能,並且,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要把這件事情完成。當事情結束的時候,你要能問心無愧地說:「我已經盡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裡,我因病被迫在家裡休息數周。我注視著我的女兒們所養的蠶結著繭子,這使我感興趣。望著這些蠶執著地、勤奮地工作著,我感到我和它們非常相似。像它們一樣,我總是耐心地集中在一個目標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許是因為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正如蠶被鞭策著去結繭一般。

近五十年來,我致力於科學的研究,而研究,就是對真理的探討。我有許多美好快樂的記憶。少女時期,我在巴黎大學,孤獨地過著求學的歲月。在那整個時期中,我丈夫和我專心致志地,像在夢幻之中一般,坐在簡陋的書房裡研究,後來,我們就在那兒發現了鐳。

我在生活中,永遠是追求安靜的工作和簡單的家庭生活。我深信,在科學方面我們有對事業而不是對財富的興趣。當皮埃爾居裡和我考慮應否在我們的發現上取得經濟利益時,我們都認為不能違背我們的純粹研究觀念。因而我們沒有申請鐳的專利,也就拋棄了一筆財富。我堅信我們是對的。

誠然,人類需要尋求現實的人,他們在工作中獲得很多的報酬。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家——他們受了事業的強烈的吸引,即沒有閒暇也沒有熱情去謀求物質上的利益。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個自由國家中以一個自由學者的身份從事研究工作。我從沒有視這種利益為理所當然的,因為我在24歲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佔領和蹂躪的波蘭。我估量過在法國得到自由的代價。

我並非生來就是一個性情溫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許多像我一樣敏感的人,即使受一言半語的呵責,便會過分懊惱,因而我儘量克制自己的敏感。從我丈夫的溫和沉靜的性格中,我受益匪淺。當他猝然長逝後,我便學會了逆來順受。我年紀漸老,我更會欣賞生活中的種種瑣事,如栽花、植樹、建築,對詩歌朗誦和眺望星辰也有一點興趣。

我一直沉醉於世界的優美之中,我所熱愛的科學也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我認定科學本身就具有偉大的美。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一個技術人員,而且是一個小孩兒,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於神話故事一般,迷醉於大自然的景色。這種科學的魅力,就是使我終生能夠在實驗室裡埋頭工作的主要原因。

相關焦點

  • 偉大的科學家瑪麗·居裡夫人
    佐洛斯基家庭富裕,其父母嫌棄瑪麗·居裡家貧窮,強烈反對他們的戀情,佐洛斯基迫於家庭壓力,給瑪麗·居裡寫了分手信,接到分手信後,瑪麗在極度痛苦中,才收拾著破碎的心離開了祖國波蘭。這位帥哥日後也成為了著名數學家。在波蘭的華沙理工大學裡,樹起了瑪麗·居裡夫人的雕塑。
  • 科學英雄:瑪麗·居裡
    皮埃爾和居裡夫人在實驗室 瑪麗 1891年,居裡夫人抵達巴黎,在索邦大學就讀,並開始跟隨著名科學家保羅·阿佩爾和加布裡埃爾·李普曼的講座,後者最終把她拉進了自己的研究實驗室。就是在這裡,她遇到了她未來的丈夫、諾貝爾獎得主皮埃爾·居裡(Pierre Curie),他們於1895年7月25日結婚。瑪麗和皮埃爾作為一個團隊一起工作,他們發現了釙,後來在1898年又發現了鐳。
  • 女科學家瑪麗·居裡發現鐳卻死於鐳,生前窮困潦倒,情路坎坷
    她的名字很樸素、很聖潔,她的名字就是瑪麗.居裡,這是一個不是隨便可以說說道道的,甚至「瑪麗.居裡」會讓人不禁想到了「空前絕後」這個詞。距離她的時代已經很遠了,所以,我相信只有瑪麗.居裡才能達到如此舉世罕見的偉女子所擁有的海拔高度。
  • 歐盟「瑪麗居裡」博士申請
    「瑪麗居裡」項目全稱為Marie Skłodowska-Curie Actions,簡稱 MSCA,命名于波蘭裔法國科學家瑪麗居裡博士,由隸屬於歐洲議會(European Commission, EC)的歐洲研究會(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 ERC)主管。
  • 瑪麗·居裡情路坎坷,但她在科學上的海拔高度後世女人在無人能及
    她的名字很樸素、很聖潔,她的名字就是瑪麗.居裡,這是一個不是隨便可以說說道道的,甚至「瑪麗.居裡」會讓人不禁想到了「空前絕後」這個詞。距離她的時代已經很遠了,所以,我相信只有瑪麗.居裡才能達到如此舉世罕見的偉女子所擁有的海拔高度。
  • 元素大爆炸|瑪麗·居裡
    瑪麗·居裡,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蘭王國華沙市一個中學教師的家庭。父親烏拉狄斯拉夫·斯可羅多夫斯基是中學的數學教師,母親布羅尼斯洛娃·柏古斯卡·斯可羅多夫斯卡是女子寄宿學校校長。幼名瑪麗亞·斯可羅多夫斯卡。家人對其的愛稱為「瑪妮雅」。瑪麗亞行五,上有三姐一兄,即蘇菲、布羅尼施拉娃、海倫娜和哥哥約瑟夫。瑪麗在索邦結識了一名講師,皮埃爾·居裡, 也就是她後來的丈夫。
  • 《悼念瑪麗·居裡》,愛因斯坦
    《悼念瑪麗·居裡》,愛因斯坦在像居裡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於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做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於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即使是後者,它們取決於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我幸運地同居裡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摯的友誼。我對她的人格的偉大愈來愈感到欽佩。
  • 瑪麗-居裡家族獲得5個諾貝爾獎,是歷史上得獎最多的家族!
    瑪麗-居裡,她的丈夫皮埃爾-居裡1903年,當瑪麗-居裡和她的丈夫皮埃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時,他們的大女兒伊蕾娜才人孤獨是不好的,我要為他做一個助手"8年後的1911年,瑪麗成為諾貝爾化學獎的唯一獲得者,以表彰她對鐳和釙的發現以及隨後對這些元素性質的研究。即使在那時,"也有人認為,瑪麗-居裡基本上是以同樣的工作獲得了第二個諾貝爾獎,並不配得上這個獎。"《瑪麗-居裡與放射性科學》的作者納奧米-帕薩喬夫說。2.
  • 14個瑪麗居裡博士職位
    「瑪麗居裡」項目全稱為Marie Skłodowska-Curie Actions,簡稱 MSCA,命名于波蘭裔法國科學家瑪麗居裡博士,由隸屬於歐洲議會(European Commission, EC)的歐洲研究會(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 ERC)主管。
  • 書評|我從《居裡夫人傳》讀懂了這些
    愛因斯坦是這樣評價居裡夫人:「在所有世界名人中,瑪麗居裡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 回顧她的一生,她歷經了戰亂的流離失所,歷經了喪夫之痛,即便這樣也沒有阻止她對科學真理的追求。 童年的瑪麗居裡(小瑪麗婭)深得母親的寵愛,母親會給她講故事,帶她聽波蘭民謠,陪她在大自然中嬉戲。
  • 百年筆記,千年輻射,為科學泣血長歌——EDP Sciences創始人瑪麗·居裡
    諾貝爾獎官方推特:「瑪麗·居裡於1934年7月4日死於再生障礙性貧血
  • 南航青年教師榮獲歐盟「瑪麗·居裡學者」項目資助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周標副教授收到歐洲研究委員會通知,成功獲得歐盟「地平線-2020」(Horizon 2020)研究與創新框架下「瑪麗·居裡學者」基金的資助,將赴義大利都靈理工大學
  • 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學院教師獲「瑪麗•居裡學者計劃」項目資助
    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學院教師獲「瑪麗•居裡學者計劃」項目資助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2019-05-15 21:51:13
  • 來,聊五分鐘居裡夫人:關於瑪麗·居裡的20件小事
    居裡夫妻倆不愧「居裡」之名,都很宅。這夫妻二人基本上整天宅在實驗室裡做實驗,很少交往朋友,只偶爾與來訪的科學家交談,往往居裡夫人還要一邊為女兒縫補衣服。夫人的娘家親戚離得遠,來往不多。只有居裡他哥跟他們來往比較密切。夫妻倆偶爾一起去郊外踏個青,然後就又回去工作了。
  • 居裡夫人:攤上科學界「豔照門」被罵蕩婦,被眾人扔石頭,還有誰比我慘
    我最近看了不少居裡夫人的資料我感覺,她的一生都十分黑暗而痛苦比包括你在內的大部分人都要不幸居裡夫人原名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自從28歲那年她和皮埃爾·居裡結婚以後再也沒有人記得她的本名結婚的時候我尼瑪。。我一點也不想要這種堅強的性格。。把媽媽還給我。。
  • 居裡夫人:她11歲喪母,40歲失伴侶後孤身奮戰,母女均獲諾獎
    —— 居裡夫人我第一次讀居裡夫人的故事是在若干年前,她那頑強求學、為科學而奮鬥終生、淡泊名利的精神印在我的心靈深處,滋養我的靈魂。居裡夫人說:「在這種悲痛難忍的情形之下,讓我擔任這一教席,不禁使我悲從中來。」居裡夫人成為巴黎大學歷史上的第一位女教授。在如潮的掌聲中,她走到丈夫生前站過的講臺上,教室內外擠滿的聽眾都在期待這位久負盛名的科學家皮埃爾·居裡的遺孀該怎樣地進行自已的開場白。
  • 居裡夫人和鐳元素的故事
    鐳的發現還要感謝偉大的居裡夫人。居裡夫人,1867年11月7日誕生于波蘭華沙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具有父親的智慧和母親的靈巧,從小就對科學實驗發生了濃厚的興趣。1891年,她到巴黎求學。瑪麗終日在煙燻火燎中攪拌著鍋裡的礦渣,她衣裙上、雙手上,留下了酸鹼的點點燒痕。經過3年零9個月,他們終於從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了0.1克鐳。它有極美麗的顏色,在幽暗的破木棚裡發出略帶藍色的螢光。它還會自動放熱,1小時放出的熱能溶化等重的冰塊。舊木棚裡這點美麗的淡藍色螢光,是用一個美麗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換來的。千百年來,漂亮就是一個女人的最高榮譽,最大資本,只要有幸得到這一點,其餘便不必再求了。
  • 居裡夫人是怎樣面對赤裸裸的性別歧視的?
    當我告訴媽媽,我想去另一個學校,讀一個基礎學科的博士學位時,我媽驚訝不已的聲音跨越了大洋,在各種嬉鬧聲與打情罵俏聲交織成的背景裡顯得格外突兀:你要做居裡夫人麼?左為年輕時的居裡夫人,右為Zorawski直到最後收到佐拉斯基的分手信,瑪麗才收拾著破碎的心離開了祖國。「那段日子非常難挨,是我一生中最難過的時刻。
  • 居裡夫人:另類「波蘭蕩婦」鮮為人知的生活
    02以上,都是大家耳熟能詳,可能讀小學時就知道的故事。但為了使今天的故事能有相對的完整性,所以還是有必要簡單介紹下瑪麗·居裡的生平。1867年11月7日,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出生于波蘭華沙市一個中學教師的家庭。
  • 居裡夫人的科學世界:登高之路,青年時代的願望
    學者的冷靜和一絲不苟以及護士那種真誠體貼精神,在瑪麗的身上完全融為一體。不久,整個前線都認識了瑪麗的汽車,戰士們親切地稱它為「小居裡」。在自己遍體鱗傷的汽車裡,著名的居裡夫人賽著一件軍大衣過夜。當司機不在的時候,她常常自己親自開車,這一切已經不會使任何人感到驚奇了。人們還常可以看到她冒雨站在泥濘的馬路上,在敞開的汽車頭前彎腰檢查冷卻器,或是在艱難地拖拽新的汽車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