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爾和居裡夫人在實驗室
瑪麗·居裡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家之一,也是放射學運動的核心先驅——在她的一生中兩次獲得了久負盛名的諾貝爾獎。這一成就只有其他三人能與之匹敵。
瑪麗原名瑪麗亞·斯克洛多夫斯卡,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蘭華沙。她開始向她的父親學習,她的父親是數學和物理領域的老師。早年,她以驚人的記憶力而聞名,16歲時,她成功地完成了在俄羅斯中學的學業。不幸的是,由於她的父親在失敗的投資中損失了很多錢,她後來被迫在這個國家自由但民族主義的大學裡從事教學工作。18歲時,她開始從事家庭教師的工作,以便為她姐姐的教育和她將來在巴黎的學習籌集資金。
1891年,居裡夫人抵達巴黎,在索邦大學就讀,並開始跟隨著名科學家保羅·阿佩爾和加布裡埃爾·李普曼的講座,後者最終把她拉進了自己的研究實驗室。就是在這裡,她遇到了她未來的丈夫、諾貝爾獎得主皮埃爾·居裡(Pierre Curie),他們於1895年7月25日結婚。瑪麗和皮埃爾作為一個團隊一起工作,他們發現了釙,後來在1898年又發現了鐳。為了尋找一篇研究論文,瑪麗決定探索鈾的特性,試圖發現它們是否會在其他物質中被發現。瑪麗在釷元素中證實了這一點。
正是這項研究,加上對新型輻射的物理研究,使瑪麗把純鐳從金屬狀態中分離出來。在發表了她的研究成果後,她獲得了博士學位,並與他人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該獎項由她和皮埃爾以及輻射的發現者亨利·貝克勒爾共同分享。在這種成功和名望的支持下,瑪麗被任命為一所著名女子學校的物理學講師,並成為皮埃爾實驗室的首席助理。不幸的是,1906年4月19日,皮埃爾在一次馬車事故中喪生,留下瑪麗和他們的兩個孩子獨自生活。
儘管遭受了可怕的挫折,瑪麗還是繼續他們的研究,並接替了皮埃爾空缺的講席。在此期間,她成為索邦大學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教師。1908年,她成為了一名全職教授,兩年後,也就是1910年,她發表了一篇關於放射性的基本論文。在此基礎上,1911年,她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這第二個諾貝爾獎使她的名聲達到了新的高度,在這種額外影響的幫助下,她監督了巴黎大學鐳研究所的建成。
瑪麗·居裡1911年諾貝爾獎文憑
她的工作繼續受到科學界的讚揚,瑪麗和她的女兒艾琳和伊芙·居裡進行了兩次世界旅行,為他們的工作籌集資金。在她的旅行中,她還做了多次演講,遠至巴西教書,並在巴黎建立了居裡基金會。但不幸的是,由於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瑪麗晚年患上白血病,1934年在法國帕西去世,享年66歲。
今天,居裡夫人的偉大的工作由科研機構舉行的最高尊重,不僅因為物理學領域的巨大的貢獻,她在她的生活,而且由於她的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對後續影響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
偉大的想法-放射性
居裡夫人因發現和研究釙和鐳這兩種著名的放射性物質而聞名。她還創造了「放射性」一詞,即不穩定原子的原子核通過發射電離粒子而失去能量的過程。1902年,瑪麗和她的丈夫皮埃爾一起,從一噸多的瀝青鈾礦中通過微分結晶分離出1 / 10克氯化鐳,從而發現了鐳。這個過程使其在1910年分離出了純鐳金屬。
關於居裡夫人的5則事實
墓
1995年,瑪麗·居裡(Marie Curie)是第一位僅憑自己的功績就被埋葬在巴黎潘斯島(Panthéon)的女性。
名聲
有三种放射性礦物以居裡的名字命名:居裡石、白雲石和方鉛礦。
鼓舞人心
2009年,「新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居裡夫人被選為科學界最具啟發性的女性。
女兒
瑪麗·居裡的大女兒艾琳·朱利奧-居裡也在1935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性別歧視
儘管她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但居裡被拒絕進入法國科學院。他們終於在1962年接受了一名女性成員-瑪格麗特佩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