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素大爆炸|瑪麗·居裡
瑪麗·居裡,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蘭王國華沙市一個中學教師的家庭。父親烏拉狄斯拉夫·斯可羅多夫斯基是中學的數學教師,母親布羅尼斯洛娃·柏古斯卡·斯可羅多夫斯卡是女子寄宿學校校長。幼名瑪麗亞·斯可羅多夫斯卡。家人對其的愛稱為「瑪妮雅」。瑪麗亞行五,上有三姐一兄,即蘇菲、布羅尼施拉娃、海倫娜和哥哥約瑟夫。瑪麗在索邦結識了一名講師,皮埃爾·居裡, 也就是她後來的丈夫。
-
偉大的科學家瑪麗·居裡夫人
佐洛斯基家庭富裕,其父母嫌棄瑪麗·居裡家貧窮,強烈反對他們的戀情,佐洛斯基迫於家庭壓力,給瑪麗·居裡寫了分手信,接到分手信後,瑪麗在極度痛苦中,才收拾著破碎的心離開了祖國波蘭。這位帥哥日後也成為了著名數學家。在波蘭的華沙理工大學裡,樹起了瑪麗·居裡夫人的雕塑。
-
科學英雄:瑪麗·居裡
皮埃爾和居裡夫人在實驗室 瑪麗 1891年,居裡夫人抵達巴黎,在索邦大學就讀,並開始跟隨著名科學家保羅·阿佩爾和加布裡埃爾·李普曼的講座,後者最終把她拉進了自己的研究實驗室。就是在這裡,她遇到了她未來的丈夫、諾貝爾獎得主皮埃爾·居裡(Pierre Curie),他們於1895年7月25日結婚。瑪麗和皮埃爾作為一個團隊一起工作,他們發現了釙,後來在1898年又發現了鐳。
-
居裡夫人的婚外情人和愛因斯坦的私生女
保羅·艾培的女兒,瑪麗·居裡最忠實的學生與支持者之一,卻因此與自己的父親發生了巨大衝突,她站在自己的父親面前一字一句地說道:「如果你敢於趕她走,我將永遠不會再見你,我的父親。」她一生裡沒有頂撞過父親,惟獨在這一件事上表現出了怒不可遏。她清晰地說了以下留給父親也足以留給未來的話語:「如果瑪麗·居裡是個男人,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
歐盟「瑪麗居裡」博士申請
「瑪麗居裡」項目全稱為Marie Skłodowska-Curie Actions,簡稱 MSCA,命名于波蘭裔法國科學家瑪麗居裡博士,由隸屬於歐洲議會(European Commission, EC)的歐洲研究會(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 ERC)主管。
-
女科學家瑪麗·居裡發現鐳卻死於鐳,生前窮困潦倒,情路坎坷
她的名字很樸素、很聖潔,她的名字就是瑪麗.居裡,這是一個不是隨便可以說說道道的,甚至「瑪麗.居裡」會讓人不禁想到了「空前絕後」這個詞。距離她的時代已經很遠了,所以,我相信只有瑪麗.居裡才能達到如此舉世罕見的偉女子所擁有的海拔高度。
-
瑪麗·居裡情路坎坷,但她在科學上的海拔高度後世女人在無人能及
她的名字很樸素、很聖潔,她的名字就是瑪麗.居裡,這是一個不是隨便可以說說道道的,甚至「瑪麗.居裡」會讓人不禁想到了「空前絕後」這個詞。距離她的時代已經很遠了,所以,我相信只有瑪麗.居裡才能達到如此舉世罕見的偉女子所擁有的海拔高度。
-
14個瑪麗居裡博士職位
「瑪麗居裡」項目全稱為Marie Skłodowska-Curie Actions,簡稱 MSCA,命名于波蘭裔法國科學家瑪麗居裡博士,由隸屬於歐洲議會(European Commission, EC)的歐洲研究會(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 ERC)主管。
-
南航青年教師榮獲歐盟「瑪麗·居裡學者」項目資助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周標副教授收到歐洲研究委員會通知,成功獲得歐盟「地平線-2020」(Horizon 2020)研究與創新框架下「瑪麗·居裡學者」基金的資助,將赴義大利都靈理工大學
-
瑪麗-居裡家族獲得5個諾貝爾獎,是歷史上得獎最多的家族!
瑪麗-居裡,她的丈夫皮埃爾-居裡1903年,當瑪麗-居裡和她的丈夫皮埃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時,他們的大女兒伊蕾娜才人孤獨是不好的,我要為他做一個助手"8年後的1911年,瑪麗成為諾貝爾化學獎的唯一獲得者,以表彰她對鐳和釙的發現以及隨後對這些元素性質的研究。即使在那時,"也有人認為,瑪麗-居裡基本上是以同樣的工作獲得了第二個諾貝爾獎,並不配得上這個獎。"《瑪麗-居裡與放射性科學》的作者納奧米-帕薩喬夫說。2.
-
居裡夫人:另類「波蘭蕩婦」鮮為人知的生活
1894年,因為想得到更好的試驗環境,瑪麗認識了當時的巴黎理化學校實驗室主任皮埃爾·居裡。一年之後,兩人在巴黎結婚,瑪麗從此隨了丈夫的姓氏,成為「瑪麗·居裡」。1896年8月,瑪麗通過了巴黎理化學校的職稱考試,在校物理實驗室謀得了一份職位,從此開始與自己的丈夫皮埃爾·居裡一起工作。
-
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學院教師獲「瑪麗•居裡學者計劃」項目資助
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學院教師獲「瑪麗•居裡學者計劃」項目資助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2019-05-15 21:51:13
-
居裡夫人冷知識:上過戰場,全家五人得過諾貝爾獎,日常開銷記帳
1、居裡夫人(瑪麗·居裡),出生于波蘭王國華沙市,父親是中學的數學教師,母親是女子寄宿學校校長。後來的居裡夫人本人,也當過中學教師;2、有居裡夫人自然有居裡先生(皮埃爾·居裡),居裡先生可不是「花瓶」,他也是科學家,兩口子一起做研究。
-
品讀 | 瑪麗·居裡《我的信念》
瑪麗·居裡(居裡夫人)(1867—1934年)。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科學家。原籍波蘭,1891年進法國巴黎大學深造,理學博士。後與與皮埃爾·居裡結婚。他們對放射性現象進行研究,先後發現鐳和釙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
-
唯有居裡夫人和愛因斯坦,在所有的著名人物裡,沒有被盛名寵壞!
hello,大家好,這裡是小新談歷史,在世界科學史上,居裡夫人是一個永遠不朽的名字,作為一位女科學家,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她在兩個不同的科學領域裡都獲得世界科學的最高獎,這在世界科學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
你不知道的居裡夫人:和已婚男戀愛,被下蠱,45歲身敗名裂……
先簡單回顧一下這位偉人的一生: 居裡夫人原名為瑪麗 39歲的瑪麗 居裡從此孑然一身。
-
書評|我從《居裡夫人傳》讀懂了這些
1 居裡夫人有句名言,在朋友圈廣為流傳 愛因斯坦是這樣評價居裡夫人:「在所有世界名人中,瑪麗居裡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 回顧她的一生,她歷經了戰亂的流離失所,歷經了喪夫之痛,即便這樣也沒有阻止她對科學真理的追求。 童年的瑪麗居裡(小瑪麗婭)深得母親的寵愛,母親會給她講故事,帶她聽波蘭民謠,陪她在大自然中嬉戲。
-
百年筆記,千年輻射,為科學泣血長歌——EDP Sciences創始人瑪麗·居裡
諾貝爾獎官方推特:「瑪麗·居裡於1934年7月4日死於再生障礙性貧血
-
來,聊五分鐘居裡夫人:關於瑪麗·居裡的20件小事
就簡單聊幾件居裡夫人的軼事,紀念一下這位核能開山祖奶奶吧。 資料大部分來自居裡夫人自己寫的自傳,以及居裡夫人小女兒為她寫的傳記。 提出放射性不是來自分子作用,而是來自原子本身。「放射性(radioactivity)」這個術語也是她造的。發現了元素釙(Po)。這個新元素,以居裡夫人的祖國波蘭命名。
-
獲得過五次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一家
諾貝爾獎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最知名的獎項了,自1901年首次頒發以來,該獎項至今已經延續了一百多年,截止2019年共有919位個人和24個團體曾獲得過該獎項,其中不乏在世界歷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比如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於192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原子核物理學之父歐內斯特.盧瑟福曾於190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曾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