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爆發有力駁斥「中國不行」謬論

2020-12-08 中國有自信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著陸後,全景相機環拍成像。圖片來源:中國探月

近期,中國在科技領域呈現爆炸式集中突破,嫦娥五號登月、採樣,目前正在返回中;「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誕生,等效來看,計算速度比美國的「懸鈴木」快100億倍;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在世界上處於領先水平。這些突破,有力駁斥了中國在科技上缺乏原創能力和成果的說法。

說中國在科技上缺乏原創能力和原創成果,本質是一種將科學和技術捧上神壇的思維。在一些人看來,中國古代沒有科學,現在由於沒有移植西方那一套體制和制度,科學研究註定是低效、低水平的。當美國不準將極紫外光刻機賣給中國的時候,國人呼籲突破相關技術瓶頸,但有些人就聲稱,極紫外光刻機的技術是如此高深,中國自己不可能憑一己之力造出來。

但近幾年中國在科技上同在經濟一樣,正在取得突飛猛進。一方面人有我有,美國有的隱形飛機、GPS、萬米深潛器,我們也有了;另一方面,在部分領域,中國正在取得領先地位。比如彈道飛彈精準攻擊海面大型艦艇,過去國際上都認為不可行,但中國最近完成的兩型「東風快遞」試射,已經證明中國具備這種世界上迄今獨一無二的能力。在5G領域,華為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有人說,一個屬於中國的科技大爆炸時代正在來臨。換句話說,隨著中國對科學技術的高度重視、對科技研發的大量投入,中國即將進入科技成果、科技進步的收穫期。目前還只是處於收穫的初期,精彩還在後頭。

科學和技術本不神秘。科學是一種以實驗為手段的認識世界的活動及其知識體系,技術就是將科學理論應用到改造世界中去而得到的方法和工具。科技進步之難不是科技本身高不可攀,而是科技進步需要一個長期不斷的積累過程。西方在科技上的確長期領先世界,那是因為他們率先起步、有了長期積累。中國在科技上曾經長期落後,那不是因為中國人在科研上不行,而是長期落後挨打的結果。

中國科技今天的突飛猛進,是綜合國力持續增強的結果。經濟發展了,國家和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中國科技進步舉世有目共睹。那些認為中國不行的人,要麼是將科學技術神秘化,走向一種種族主義論調,歸結為民族自卑;要麼錯誤地將「全盤西化」作為中國發展科技的「制度前提」,同樣對中國突破「卡脖子」技術充滿悲觀論調。但推動科技的不是神,而是一代代、一個個凡人努力的結果,事實證明,中國人的原創能力並不比西方人差。

當前中國科技正在收穫兩種「紅利」,一是大學制度、科研體制越來越完善,二是國內國際市場需求正在推動中國科技的突破。我國還致力於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以這種舉國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只要我們加大科技投入,立足長期積累,中國在科技上後來居上是可以期待的。

撰文:楊於澤 編輯:秦孟婷

看得不過癮?

加入「中國有自信」專屬交流群

長按下圖添加自信君小助手微信

微信號:chinayouzixin

加入群聊

長按

發布原創優質內容

自信看中國、觀世界

不定期發放福利

相關焦點

  • 中國科技爆發有力駁斥「中國人不行」謬論 | 長江評論
    這些突破,有力駁斥了中國在科技上缺乏原創能力和成果的說法。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有人說,一個屬於中國的科技大爆炸時代正在來臨。換句話說,隨著中國對科學技術的高度重視、對科技研發的大量投入,中國即將進入科技成果、科技進步的收穫期。目前還只是處於收穫的初期,精彩還在後頭。科學和技術本不神秘。科學是一種以實驗為手段的認識世界的活動及其知識體系,技術就是將科學理論應用到改造世界中去而得到的方法和工具。
  • 衛生部駁斥「中國隨意取死刑犯器官移植」謬論
    解放日報 新聞晨報 新聞晚報 申江服務導報 報刊文摘 I時代 房地產時報 支部生活 上海小說每日經濟新聞人才市場報IE版本需6.0或以上  今日要聞國際新聞中國新聞晨報熱線實用新聞都市經濟財經新聞娛樂新聞晨報閒話晨報閒情晨報慈善證券期貨教育周刊晨報傾訴環球明星開心超市體育新聞都市社會都市教育都市時政  中國新聞 2006
  • 事實駁斥西方個別國家有關新疆的謬論
    與會專家圍繞「反恐、去極端化與人權保障」「扶貧脫困與人權保障」「中國新疆人口發展與人權保障」三個主題,用紮實的調查、詳實的數據、生動的圖片還原真相,將天山南北人權發展的真實面貌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面前,有力駁斥了個別西方國家有關新疆的謬論。「55歲的吐孫·艾比布拉是新疆阿克陶縣巴仁鄉巴仁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 關注 | 法國研究所確認疫情非中國輸入,背後有著三重深意
    」的謬論。第二,既然病毒存在「同祖分支」的情況,則可以有力駁斥同時,法國國際廣播電臺援引研究報告內容說「法國的疫情暴發主要是由該毒株的一種或幾種變種引起的」,都成為駁斥「人造說」有力證據。又怎麼會在中國、義大利和法國呈現出「不同面貌」?又怎麼會到現在為止還開發不出疫苗?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病毒是自然產生的結果,又怎可任由西方媒體將罪責全部推到中國頭上?第三,研究結果或證明法國疫情爆發時間遠遠提前,將嚴正反駁「中國病毒」的說法。
  • <中國的威脅?>英文版發行 駁斥"中國威脅論"
    中國經濟網紐約7月26日訊(記者 張偉)7月25日,由法國知名學者、前資深外交官魏柳南(Lionel Vairon)博士撰寫的《中國的威脅?》英文版發行儀式在美國著名智庫對外關係委員會的Harold Pratt大廳舉行。
  • 駁斥「漢服會被淘汰論!」
    本文是駁斥詆毀漢服諸謬論系列的第十八彈,感興趣的朋友歡迎訪問我之前的文章。所謂「漢服會被淘汰論」是指某位網紅認為,「漢服早就該被淘汰了」。要想駁斥這條謬論,必須搞清以下兩個問題:事物發展的趨勢是什麼,怎樣理解「新事物」和「舊事物」。
  • 歐美控制不住疫情是中國的錯?火鍋大王批美「公知」謬論
    歐美控制不住疫情是中國的錯?火鍋大王批美「公知」謬論 2020-04-07 13:07:56   來源:@NathanRich火鍋大王
  • 外交部駁斥蓬佩奧「中國威脅論」
    點新聞 外交部駁斥蓬佩奧「中國威脅論」 北京新發地疫情病毒源頭有了最新結論 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冷空氣影響新疆及西北地區東部 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最新情況:已完成海上試驗訓練 要聞 外交部駁斥蓬佩奧
  • 柔性電子將會成為諾貝爾獎化學獎有力競爭項目,中國科技工作者有希望
    在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常委、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亞太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黃維表示:中國人將引領柔性電子產業,甚至在該領域最接近諾貝爾獎。黃維說,國人應在創新領域走出中國道路,而柔性電子領域中國已從並跑到領跑。  「去年10月份我到三星電子去做一個演講,在臺階上都坐滿了人。」黃維介紹,20多年前中國產業界俯視三星,因為他們是我們的學生。
  • 美方在安理會抹黑中國抗疫 耿爽用英文當場駁斥:轉移視線、嫁禍於人
    美方在安理會抹黑中國抗疫 耿爽用英文當場駁斥:轉移視線、嫁禍於人耿爽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方本著公開、透明
  • 喬健:為什麼中國人類學不行?
    李濟先生教授「史前史」跟「體質人類學」,高去尋先生教授「中國古器物學」、「中國考古學」,凌純聲先生教授「考古人類學導論」,芮逸夫先生教授「中國民族志」,陳奇祿先生教授「人類學史」、「北美民族志」。芮逸夫用的教本,就是Robert H. Lowie的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Anthropology(《文化人類學概論》)。
  • 新疆伊斯蘭教協會駁斥美反華謬論:奉勸美國多關注自己國內宗教歧視...
    《報告》開篇明確指出,美西方反華勢力的謬論完全不符合事實,嚴重傷害了新疆伊斯蘭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眾的感情。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是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體現,全疆穆斯林群眾的飲食、節慶、婚喪禮儀等方面風俗習慣都得到了充分尊重。
  • 科學家駁斥「實驗室洩漏說」:這條指責中國的途徑走不通
    參考消息網4月28日報導 美國沃克斯網站4月23日發表該網站科學與健康版主編伊麗莎·巴克萊的文章,題為《為什麼這些科學家仍然不相信冠狀病毒是從中國實驗室洩漏出的》。巴克萊通過對多名權威科學家的採訪,分析並駁斥了捕風捉影的所謂中國實驗室洩漏假說。
  • 新疆伊斯蘭教界駁斥「聖戰殉教進天堂」謬論(圖)
    視頻:新疆伊斯蘭教界駁斥「聖戰殉教進天堂」謬論  「真主在《古蘭經》中說:『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
  • 醫渡科技在香港掛牌上市,「綠色醫療」初心持續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中新網1月15日電 1月15日,業界知名的醫療人工智慧公司醫渡科技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2158.HK。據港交所公告,醫渡科技公開發售價定為每股26.30港元,每手100股。若不行使超額配股權,全球發售募集資金淨額約39億港元。醫渡科技上市首日高開,市值一度超570億港元。
  • 解答李約瑟提出的世紀難題:中國古代科技發達,近代怎麼就不行了
    背景知識院士李約瑟提出的世紀謎題:中國古代科技發達,近代怎麼就不行了?本文嘗試解答此問題。大多數學者認為中國科技落後於世界的時間段為:明萬曆到清乾隆的二百年間。而在此之前,宋元時期的科技是極為繁榮的,這一時期又正對應著歐洲的中世紀黑暗期,也就是說,在中國科技繁榮之時,歐洲科技是很落後的。
  • 科技創新迎來「中國時間」——來自
    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被稱作是「中國科技第一展」,記者在第十九屆高交會採訪發現,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中國科技創新進入爆發期,正迎來「中國時間」。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被稱作是「中國科技第一展」,記者在第十九屆高交會採訪發現,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中國科技創新進入爆發期,正迎來「中國時間」。
  • 考古發現最早的中國,距今4300多年,出土兩個文字一個至今無解!
    眾所周知,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史,薪火相傳至今,那麼最早的中國出現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呢?山西考古發現一座上古遺址,距今4300多年,揭開了最早中國的神秘面紗,而且還出土了兩個文字,其中一個至今無解,至少爭議頗大!所謂「中國」的直接文字記載,最早出現在3000年前的西周青銅器上。
  • 中方一頓駁斥後,詹森慌忙警告英政客:中國惹不起
    而在他發表講話的前一天,英國對華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對中國內政妄加指責,隨後被中國外交部駁斥為「鬧劇」,並要求英國立刻撤銷錯誤決定。由於英國過多的幹涉中國內政,以及在禁用華為設備讓中英關係變得更加緊張。這次詹森一邊表態稱,要對中國在英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保持警惕」,一邊又聲稱不能影響中英兩國的雙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