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渡科技在香港掛牌上市,「綠色醫療」初心持續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2021-01-2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15日電 1月15日,業界知名的醫療人工智慧公司醫渡科技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2158.HK。據港交所公告,醫渡科技公開發售價定為每股26.30港元,每手100股。若不行使超額配股權,全球發售募集資金淨額約39億港元。醫渡科技上市首日高開,市值一度超570億港元。截至發稿,醫渡科技股價漲136.5%,報62.20港元,目前總市值約561億港元。

醫渡科技核心管理層在上市儀式現場祝酒

  在北京舉辦的線下上市敲鑼儀式現場,集團核心管理層代表、股東代表及合作夥伴代表等嘉賓共同敲響了醫渡科技香港上市的鑼聲。「上市是醫渡科技發展的重要裡程碑。未來,醫渡科技將繼續秉持『綠色醫療』的初心,投入研發,堅持創新,為『健康中國2030』、醫療衛生科技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醫渡科技集團高級副總裁兼政府事務主管張實表示。

醫渡科技上市敲鑼儀式現場

  相關股東代表在現場致辭中表示,醫療與民生密切相關,該領域的企業需要擁有長期戰略眼光和持續創新能力,而醫渡科技從成立之初就看重長遠,在技術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著力打通醫療行業智能化的痛點,並開發出屬於自己的「醫療大腦」。在其看來,堅持長期主義,致力為醫療智能化發展打地基的醫渡科技是真正的行業中堅。上市是企業發展的新起點,相信擁有深厚技術積澱的醫渡科技發展前景廣闊。

股東代表中投國際私募部總監白曉晴在上市儀式現場致辭

  政策技術雙重加持 市場與營收雙突破

  「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吹響了健康中國建設的衝鋒號。「健康中國」作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之一。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成為「健康中國」戰略落地的抓手,為其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成立於2014年的醫渡科技,提供基於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的醫療解決方案,向醫療行業的主要參與者,包括醫院、製藥、生物技術及醫療設備公司、研究機構、保險公司、醫生和患者,以及監管機構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服務並與之開展合作。成立之初,醫渡科技就直擊行業痛點,希望通過技術提高醫療效率、降低成本,打造新型的「綠色醫療」,即讓醫療更可及、精準、價值導向,惠及更多普通人。

  人工智慧賦能醫療的前提是高質量的醫療健康數據。《人民日報》曾發文表示,我國擁有近14億人口、上萬家醫院,每年產生醫療健康數據規模巨大,但絕大部分是非結構化的數據,成為醫學研究與創新發展的瓶頸。

  醫渡科技自主研發的「YiduCore」能對獲得授權的大規模多源異構醫療數據進行深度處理和分析,建立真實世界疾病領域模型,助力醫學研究、醫療管理、政府公共決策、創新藥物研發、幫助患者實現智能化疾病管理。

  這也奠定了醫渡科技長期發展的堅實基礎。憑藉「YiduCore」,醫渡科技可以向醫療行業的關鍵參與者提供數據智能驅動型的解決方案,從而逐漸形成自己多元化的業務結構。

  截至目前,醫渡科技已經形成了三大業務板塊:大數據平臺和解決方案、生命科學解決方案以及健康管理平臺和解決方案。三大板塊的客戶數量逐年增加。截至2020年6月30日,大數據平臺和解決方案、生命科學解決方案的活躍客戶數目分別為87家和86家,而去年同期則分別為62家和47家。

  招股書顯示,2018財年至2020財年,醫渡科技錄得總收入分別為2272.7萬元、1.02億元以及5.58億元,近三年的增速分別達到了348.9%和447.1%。醫渡科技取得了市場和營收的雙突破。

  其中,大數據平臺和解決方案業務實現了三年176.11%的複合增長,從2018財年的1767.2萬元增長至2020財年的3.72億元。生命科學解決方案收入由2018財年的505.5萬元增長至2020財年的1.03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了173.13%。健康管理平臺和解決方案業務由2019財年的1075.8萬元增長至2020財年的5564.8萬元,同比增長417.27%。

  助力各地政府抗疫 以長期使命為己任

  政策和技術的雙重加持促使醫渡科技走上了發展快車道,隨著自身實力的進一步增強,在研發領域不斷投入,醫渡科技逐漸拓寬邊界,更有力地推動健康產業的發展。

  面對疫情,醫渡科技反應迅捷,及時推出城市免疫平臺,助力動態管控疫情,以及恢復經濟。在疫情爆發的第一線武漢,醫渡科技派出「抗疫小分隊」逆向而行,利用醫療人工智慧技術優勢攜手武漢同濟醫院建設了新冠肺炎專病大數據智能平臺,為武漢同濟醫院新冠肺炎的診療和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幫助,助力提升武漢「城市免疫力」。

  在寧波,醫渡科技及時成立「寧波疫情應對行動小組「,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對寧波疫情發展進行預測,同時還協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持續刊出「境外新冠肺炎輸入風險評估報告」。在北京,醫渡科技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助力疾控中心對順義區疫情進行高效流調溯源。目前,不少醫渡科技員工正奮戰在河北等抗疫戰場的第一線。

  在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加速公衛體系建設、協助抗疫方面,醫渡科技的技術價值不斷得以釋放。與此同時,在保護低免疫力人群方面,醫渡科技也在不斷發揮作用。伴隨人口老齡化,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風險被放大,以「平等保障」為導向的健康保險及健康管理的重要性越發凸顯。醫渡科技旗下因數健康積極參與"惠民保險"項目,助力多家保險公司為普通大眾提供補充型醫療保險保障,以擅長的健康管理解決方案為百姓降低疾病的發生率。由因數健康參與並推動的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北京京惠保」於2020年10月上線;在西南的直轄市重慶推出的「渝惠保」也頗受市民好評。

  當下,衛生與健康領域的科技創新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水平的重要標誌。隨著國家發改委於2020年4月明確將人工智慧納入新基建範疇,市場對AI的需求大增。在新基建浪潮之下,醫渡科技有望憑藉全力打造的「YiduCore」等核心AI技術能力,加快推進醫療新基建的建設,持續助力「健康中國」行穩致遠。

  上市對於醫渡科技來說,只是一個新的起點。醫渡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宮如璟表示,為了讓公司業務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聚焦在集團使命,使價值導向的精準醫療惠及每一個人,她已經籤署了鎖定文件,承諾把自己持有的大部分公司股票鎖定了十年。「醫療是一個長期的賽道。我決心用我們的發心和行動,和大家一起做時間的朋友。」

相關焦點

  • 醫渡雲閆峻:讓城市擁有抵禦風險的免疫系統
    "醫渡雲首席人工智慧科學家閆峻日前在海口舉辦的中國衛生信息技術/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交流大會暨軟硬體與健康醫療產品展覽會上,如此對記者表示。2020年9月26日,在海口舉辦的中國衛生信息技術/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交流大會暨軟硬體與健康醫療產品展覽會上,醫療人工智慧企業醫渡雲重磅發布了 "城市免疫平臺"。
  • 醫渡雲:人工智慧為精準醫學研究提效
    CMEF作為全球知名的醫療健康科技平臺,依託行業高端平臺資源,詮釋科技的力量。醫渡雲醫學總監何新軍博士受邀參加CMEF 2020英特爾在線論壇,並在生命科學專場上圍繞「人工智慧為精準醫學研究提效」展開主題演講。以下為何新軍博士深度訪談,期待他的分享能為醫療AI發展帶來深層啟示。
  • 上市公司如何涉足「非公醫療服務市場」?
    目前香港市場境內醫院 IPO(鳳凰醫療、和美醫療)、在申請IPO(鵬愛美容)及擬申請IPO數量合計據坊間流傳有10家,已呈現境內醫院香港IPO熱態;境內上市公司併購投資醫院者也有二十多家,且有不少境內上市公司已有將醫療服務作為主業之勢。醫療資產證券化已漸成趨勢。
  • 螞蟻集團A+H上市正式啟動,小鵬汽車成功上市
    一旦順利通過聆訊,百勝中國將在下周即開始招股,9月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屆時百勝中國將成為2020年下半年,第一家完成在港二次上市的企業,募資規模預計為20億美元。 百勝中國在中國市場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和塔可貝爾三個品牌的獨家運營和授權經營權,並完全擁有東方既白、小肥羊、黃記煌和COFFii & JOY連鎖餐廳品牌。
  • 膝關節健康行業 香港中基1號國際醫療赴美上市
    膝關節健康行業領導者,讓人類生命延長10年  3月7日,世界膝關節健康行業領導者香港中基1號國際醫療集團啟動赴美上市。集團創始人閆立先生、深圳原政協副主席、澳門特別行政區科技委員會顧問李連和先生、亞交所主席劉軍先生出席本次活動,香港商報進行了獨家採訪。
  • [HK]醫渡科技:提名委員會職權範圍
    [HK]醫渡科技:提名委員會職權範圍 時間:2021年01月14日 08:45:44&nbsp中財網 原標題:醫渡科技:提名委員會職權範圍Yidu Tech Inc.醫渡科技有限公司(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股份代號: 2158)提名委員會的職權範圍醫渡科技有限公司(「本公司」)的提名委員會(「委員會」)根據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於2020年8月16日通過的決議案成立。下文載列委員會的職權範圍(「職權範圍」)。
  • 港股上市制度改革一周年 助力香港成生物科技及創新金融樞紐
    原標題:港股上市制度改革一周年 助力香港成生物科技及創新金融樞紐   香港交易所進行的25年來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於2018年4月30日正式生效,便利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創新型公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等新經濟公司在香港上市。   30日是新上市制度落實一周年,香港的資本市場聚集了更多不同類型的上市公司,市場更多元化、更富有活力。
  • IPO周報|企業級RPA第一股新紐科技香港上市;禾賽科技遞表科創板
    微創醫療科技人|A股|啟動科創板輔導  據IPO早知道消息,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創醫療機器人」)已於2020年12月31日同中金公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科創板掛牌上市。
  • 【全球數字健康周報第20期】|智慧醫療|人工智慧|糖尿病|疫苗|...
    3)數鳴科技與上海交大人工智慧研究院成立數據智能聯合實驗室2020年11月24日,由上海數鳴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與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聯合成立的數鳴科技-上海交大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掛牌儀式在上海市北高新商務中心隆重舉行。
  • 今天,中山首家創新藥公司香港上市
    今天上午,康方生物(香港聯交所股份代碼:9926.HK)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掛牌上市。這是我市首家登陸資本市場的創新藥企。市領導賴澤華、陳文鋒、李長春、雷嶽龍等出席康方生物上市祝捷儀式。在隨後的發展中,火炬區健康基地提供專業的一對一的企業服務,使康方生物在獲取政府扶持、創新人才激勵、研發創新、科技金融等得到全方位的支持,成為我市一家標杆性的創新藥企。
  • 雙抗創新藥賽道龍頭——康方生物科技港交所掛牌上市!
    50強動態「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評選活動(簡稱50強評選活動)是由廣東中創產業研究院和畢馬威中國主辦,廣東醫谷承辦。國內雙抗創新藥賽道龍頭康方生物科技登陸資本市場2020年4月24日,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企業—康方生物科技(開曼)有限公司(股份代碼:9926.HK,以下簡稱「康方生物科技」)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完成了從「雙抗賽道龍頭公司」向「港股生物醫藥明星股
  • 醫療科技巨頭微醫舉牌易聯眾 巨頭紛紛涉水網際網路醫療
    醫療科技巨頭微醫舉牌易聯眾 巨頭紛紛涉水網際網路醫療金羊網  作者:莫謹榕  2019-01-14 羊城晚報記者 莫謹榕1月10日晚間,上市公司易聯眾(300096)發布公告稱,公司被國內知名醫療科技企業微醫集團(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醫集團」)舉牌。
  • 中國平安ESG實踐的五大方向—經濟增長、精準扶貧、醫療健康、科技...
    1、經濟增長,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複雜多變,如何在經濟持續健康增長的背景下,讓我們核心主業保持健康穩定的發展,這是我們首先考慮的一個ESG議題。上市公司提高質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就是增長。平安過去幾年裡,持續保持了各項經營指標的穩健增長。
  • OFweek2020中國醫療科技在線論壇暨佳兆業生命健康產業推介會重磅...
    隨著醫療健康領域政策導向、市場發展的變化,醫療健康產業爆發出諸多投資熱點:以基因檢測、快速體外診斷為主的精準診療領域;以第三方專業服務、醫療大數據、高端醫養為主的智慧醫療領域;集研發、中試、生產、服務、康養保健於一體的大健康領域等等,背後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和投資機會。在面對醫療健康產業快速放量的市場機會下,地方政府要如何做好產業引導,助力大健康產業與資本融合,實現「健康中國」建設?
  • 國內醫療科技出現三小巨頭,微醫水滴依圖等優勢都在哪?
    全球性疫情在給人們生命帶來威脅的同時,也使得健康領域備受各路資本追捧。近日,全球知名市場研究機構CB Insights公布了全球估值最高的10家數字健康公司,其中3家中國公司上榜,分別是估值55億美元的微醫、估值29億美元的水滴公司和估值22億美元的依圖科技。
  • 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上半年僅4家虧損羅氏HIV定性檢測試劑獲批
    該平臺是基於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MAH),向註冊人提供上市許可全鏈條服務的合同生產組織,幫助註冊人合規、快速、低成本地推進醫療器械產品市場準入進程。發改委下達2020年醫療器械檢驗檢測能力建設項目投資計劃近日,發改委下達2020年醫療器械檢驗檢測能力建設項目投資計劃。
  •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醫療健康資本市場》報告發布
    中國的醫療健康風投市場持續刷新投資記錄,並於2019年成長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健康市場。浦發矽谷銀行聯合矽谷銀行首次發布《全球視野下的中國醫療健康資本市場》報告。憑藉矽谷銀行豐富的自有數據,以及與美國、北京和上海的標杆性企業與投資機構採訪中收集的深刻行業洞見,本報告關注並分析了中國與全球醫療健康行業發展趨勢,與您共同展望行業投融資動向。
  • 半年入局兩家上市公司,「潛龍」微醫打造醫療界亞馬遜
    7月15日,浙江省國資委走完程序,批覆放行,杭州廣發科技斥資6.22億元,成功收購國內A股上市公司杭齒前進19.99%的股權,晉身第二大股東。廣發科技成立於2004年,微醫集團創始人兼CEO廖傑遠直接持有21.88%的股權,通過西藏健雲持有77.90%的股權,為實際控制人。2019年1月,數字醫療獨角獸微醫集團舉牌上市公司易聯眾,持股9.58%,成為易聯眾第二大股東。
  • 京東健康、華蘭生物……47家中國醫療獨角獸排名大公開
    01醫療健康獨角獸中國企業佔比近半此次共有47家涉及醫療健康領域的獨角獸企業上榜,分屬生物科技和健康科技兩個細分行業。中美醫療健康企業數量佔去全球醫療獨角獸總數的85%,中國以22家企業領先美國的18家。其中在生物科技行業美國企業上榜7家中國6家,而在健康科技行業中國的優勢更加明顯16家企業多於美國的11家。
  • 助力健康扶貧,西安楊森攜手合作夥伴構建網際網路醫療新示範
    ,我們相信將為甘南人民疾病救治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助力甘南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後面一定會有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到我們這個隊伍中來,凝聚成建設健康中國的強大力量,並把愛心和責任傳遞到更遠更需要的地方。」依託在多個疾病領域和數位化方面的領先經驗,西安楊森將繼續深化與西安交大一附院在網際網路醫院新模式下的探索,在甘南地區樹立『網際網路+醫療』的健康扶貧範本,讓更多人平等地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創新成果,擁抱健康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