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疫情在給人們生命帶來威脅的同時,也使得健康領域備受各路資本追捧。
近日,全球知名市場研究機構CB Insights公布了全球估值最高的10家數字健康公司,其中3家中國公司上榜,分別是估值55億美元的微醫、估值29億美元的水滴公司和估值22億美元的依圖科技。
大健康領域,有業內人士從市值規模、商業模式、技術創新等角度,稱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眾安在線為醫療科技領域頭部「三巨頭」,合稱「PAZ」。而今天本文所要講的這三家公司微醫、水滴、依圖,估值規模差不多,盈利模式相近,作為醫療科技領域的三小巨頭,合稱「WSY」。
今年以來,「PAZ」在資本市場上備受投資者追捧,這三家公司的股價都翻倍增長。而「WSY」近期又都傳出上市傳聞,這給一些專注該領域投資者提供了一些機會。因此,保觀察在本文中主要梳理「WSY」的商業模式、業務數據等,給予投資者一定參考。
01.微醫——網際網路醫療領軍者
微醫創建於2010年,緣起是創始人廖傑遠侄兒尋醫問診卻遭遇誤診,這讓他感受到線上診療的重要性。
微醫從掛號網起家,目前已涵蓋微醫雲、微醫療、微醫藥、微醫險和微醫檢等業務板塊。微醫以開放的「微醫雲」平臺為基礎,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能力、降低藥品價格、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創新醫療器械研發,為廣大用戶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的一站式醫療和健保服務。
微醫曾先後獲得騰訊、復星醫藥、友邦保險、新創建集團等知名機構投資,在最新一輪的融資中估值55億美金。
今年又傳出微醫擬第三季度在港股市場進行IPO,市場估值55億美元。不過,第三季度馬上就過去了,微醫的IPO傳聞並未落地。
截至2020年3月,微醫擁有12家實體醫療機構和22家網際網路醫院,連接了全國7200多家醫院,24萬餘名醫生和超過2億用戶。
廖傑遠認為,數字健康共同體是數字健康發展的第三階段,「數字健康共同體構建了線上線下的服務閉環,數位化的平臺不僅僅在網際網路上,更重要的是它把線下醫療機構的每一個場景通過數位化真正無縫銜接起來,從檢查檢驗、診療、用藥,到醫保支付結算、數據共享,真正圍繞著老百姓的健康為中心,為老百姓提供從預防、診斷、治療到康復一體化的服務。」
據了解,廖傑遠曾透露了微醫2016年全年的營收情況:完成了12億元的收入,利潤約2.8億元。其中醫療服務收入約佔45%,醫療保險服務收入約佔35%,藥品電商收入約佔20%。微醫的流量主要來自線上平臺,流水來自線下渠道,而利潤來自保險。
由此來看,微醫也是靠保險板塊來維持盈利模式的。今年3月,曾任友邦集團區域執行長的蔡強加盟微醫,出任微醫董事會副主席兼財務長。顯然,微醫在保險板塊的發力會越來越深入。
02.水滴——「籌+互助+保險」領域領軍者
與廖傑遠的故事相似,沈鵬創辦水滴公司的想法是希望解決患者的醫療資金問題。水滴公司最開始上線的業務是水滴互助,這是一種提供低門檻、高性價比的保障方式,所有會員按照既定規則加入社群,互幫互助共同抵禦癌症和意外等風險。
水滴互助之後,他又以免費模式創立了水滴籌這一個人大病求助平臺,通過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將民間「互助互濟」的線下行為搬到社交網絡上,讓患者有機會獲得親朋好友的幫助。
水滴公司的第三個業務是水滴保險商城,這個業務屬於網際網路保險,解決了水滴籌業務虧損的問題,在公司商業體系中,通過保險業務「反哺」大病籌款業務。
像微醫一樣,保險也是水滴公司的主要盈利板塊。據透露,今年4~5月,水滴公司依靠保險業務實現了公司整體單月盈利。
在經過4年發展後,水滴公司已成為「籌+互助+保險」細分領域的領軍者。據了解,最新信息顯示,水滴籌已成功為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籌得超過330億元的醫療救助款;水滴互助已經為超過12000多名會員劃撥超過16億元的醫療互助金;作為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健康險第一平臺,水滴保險商城累計保障用戶數超1.2億,保障家庭數量超6600萬。
據水滴保險商城總經理楊光透露,該平臺預計今年全年有望實現60億元實收保費目標,同比2019年增長300%,未來力爭每年都能保持翻倍增長。
在今年8月,水滴公司獲得瑞士再保險集團領投、騰訊跟投的2.3億美元D輪融資。
此外,水滴公司最近還宣布,正在聯合中國生物製藥探索「藥+險」項目,推出「好藥付」項目,開始布局醫藥領域。此前也有消息稱,水滴公司正在試水網際網路醫院項目。
隨著這些業務的壯大,水滴公司有望打造一個「籌+險+藥+醫」的大健康生態。
03.依圖科技——「AI四小龍」
如果說微醫、水滴是有上市傳聞,而依圖已有上市的實質性動作。9月15日,上海證監局官網公示了依圖科技輔導備案公示文件,該公司正在接受國泰君安的上市輔導,準備在國內上市。
成立於2013年的依圖科技,是一家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和基礎設施供應商,與商湯科技、曠視科技等有「AI四小龍」之稱,智能醫療是主要落地方向之一。
該公司旗下的依圖醫療在2016年成立,目前已與全國400多家醫院開展合作,成為AI醫療行業的獨角獸企業。
依圖醫療CEO倪浩表示,「醫療人工智慧正面臨世界級的挑戰和機遇。我們想用先進的技術,讓人人都能享有更好的醫療服務。」
相關數據顯示,依圖科技2017年完成3.8億元C輪融資,2018年完成3億美元融資,多輪融資後估值遠超150億元。就在2020年6月,依圖科技又進行了新一輪融資,具體金額未透露,但註冊資本新增2.18%,投資方新增紅杉資本和高瓴資本。
結語:
微醫起家於網際網路診療並破局網際網路醫院,主要是用網際網路方式解決人們的看病掛號難題,並用保險業務來覆蓋成本,目標是數字健康共同體。水滴起家於醫療互助並創新「籌+互助+保險」模式,用網際網路科技手段幫助困難群眾解決醫療資金供給難題,同時提升人們的保險意識,也是利用保險業務盈利,目標是中國版的聯合健康。依圖科技有更強的技術屬性,讓醫療更加智能化,但依圖醫療的盈利狀況如何不得而知,只能等待IPO文件披露。
「WSY」崛起,中國的大健康領域競爭可能會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