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學術大事件:每題經費50萬到100萬!之江實驗室公布新一批開放...

2020-12-06 騰訊網

8月9日

01

之江實驗室公布新一批開放課題 每題經費50萬到100萬!

近日,之江實驗室公布新一季度開放課題申報。據了解,本次開放課題圍繞四大領域設立9個方向。之江實驗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個課題方向資助項目不超過3項,每個課題實施周期1到2年,經費為50萬到100萬元。

具體而言,在智能感知領域,開放課題方向為高分辨光聲斷層成像、多模態跨尺度觸覺感知;在智能計算領域,開放課題方向為新型機器學習、開放環境下跨相機目標識別、複雜事件的大數據分析與預測;在智能網絡領域,開放課題方向為5G網絡切片智能管理、智能可編程無線環境;在智能系統領域,開放課題方向為基於視覺的物體識別與場景理解、智能無人機動態避障路徑規劃。

02

麻省理工出版社發布「開源學術出版工具與平臺調查報告」

作為開放獲取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開源出版軟體為學界提供了脫離傳統學術出版模式的平臺。麻省理工大學出版社日前發布的 Mind the Gap 報告,調查了目前 52 個活躍的開源在線出版軟體和平臺,包括期刊製作(例如 eLife 依託的平臺)、學術書籍出版和託管系統。

該報告指出,過去十年中,開源在線出版平臺數量激增,但仍處於及其小眾的地位。如果這類出版模式想要取代傳統學術出版模式,它必須解決各自為政的孤立發展現狀,以及容易受到外部資金影響的問題。該調查報告呼籲學術出版界共同尋找新的方式支持開放出版平臺的發展。

03

高校國家自科基金力學項目比較,西工大項目數量第一 清華總金額第一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作為各個高校科學研究資助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來源,從統計結果來看,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力學項目數量上遠超其他高校,均在90項以上,資助金額也在5000萬以上;其中,西北工業大學的項目數量最多,居高校之首,而清華大學的資助金額最高,高達1.09億元,金額上居高校之首;大連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獲批項目數均在50項以上,居高校前十行列;其中,大連理工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資助金額也超過了5000萬元,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浙江大學的資助金額超過4000萬元。

04

中國科學家首次獲得歐洲應用超導學會傑出貢獻獎

歐洲應用超導學會(ESAS)近日宣布將 2019 年國際應用超導傑出貢獻獎授予中科院電工所研究員馬衍偉,以表彰他在新型實用化超導線材領域的卓越貢獻。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獲得該獎項。

ESAS 評委會在獲獎介紹中評價:「獲獎人基於對鐵基超導體材料特性及其應用潛力的深刻理解和遠見,創新設計並開發了鐵基超導材料的系列關鍵技術,研製出高場臨界電流達到實用化水平的鐵基超導線材,成為鐵基超導材料走向實際應用的新的裡程碑。」

8月8日

01

HIV 「馬賽克」疫苗將在 9 月開展全球數千例人體試驗

今年 9 月開始,科學家將在數千人身上測試一款「馬賽克」疫苗(mosaic vaccine)HPX3002/HVTN 706,以評估這種疫苗是否能預防愛滋病毒感染。這是疫苗的 III 期臨床試驗,將在美洲和歐洲的跨性別者以及男-男同性性行為者中進行測試。

所謂的「馬賽克」愛滋病毒疫苗,也被稱作「鑲嵌疫苗」,即獲取不同愛滋病病毒的基因序列,並利用人工設計優化將這些序列組合在一起,從而引發機體對一系列愛滋病毒毒株產生免疫反應。這款「馬賽克」疫苗此前的小規模臨床實驗表明,它能促進免疫反應,例如產生針對 HIV 病毒的抗體。

02

中國學者成果在德國被掠奪後續:海德堡大學醫學院三位院長均引咎辭職,直接責任人被停職

8 月 8日,德國《曼海姆晨報》報導稱,因中國學者楊蓉西科研成果被掠奪事件的調查,海德堡大學校長伯恩哈德·艾特爾(Bernd Eitel)剝奪了海德堡大學醫學院附屬婦女醫院院長克裡斯託夫·澤恩(Christof Sohn)部分權利。據可靠消息,澤恩在未來三個月內可能不會繼續履行其研究和教學職責。而在 7 月,海德堡大學醫學院的三位正院長均因此引咎辭職。

澤恩是中國學者楊蓉西成果被掠奪事件的直接責任人。楊蓉西目前是南京醫科大學教授,她曾是海德堡大學醫學院乳腺癌檢測篩查項目 MammaScreen 的創立者和項目 PI,該項目在 2016 年獲得了德國聯邦經濟與能源部設立的高科技創業扶持基金,並進入技術轉化階段,但專利合作談判卻在海德堡大學醫學院專利管理公司的參與過程中破裂。

楊蓉西隨後在 2017 年被海德堡大學附屬婦女醫院院長澤恩撤銷了 MammaScreen 項目負責人的職務,醫學院高層同時對她的工作設置了諸多限制,使其無法正常開展研究工作。楊蓉西在 2017 年 6 月離開海德堡大學回國。

03

中文醫學知識圖譜 CMeKG2.0 版正式發布

近日,由鵬城實驗室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智慧健康醫療課題組、北京大學計算語言學研究所、鄭州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共同構建的中文醫學知識圖譜 CMeKG2.0 版正式上線發布。CMeKG2.0 包含 1 萬餘種疾病、近 2 萬種藥物、1 萬餘個症狀、3 千種診療技術的結構化知識描述,描述醫學知識的概念關係及屬性三元組達 156 萬。下一步,研究團隊希望繼續拓展,在健康管理、疾病風險預測、輔助診療、病歷結構化等領域探索出中文醫學知識圖譜的更豐富應用。

8月7日

01

56%的精神病學和心理學研究存在傾向性陳述,可能誤導實際臨床診療

俄克拉馬州裡大學的研究人員調查了 2012 - 2017 年精神心理領域頂尖期刊發表的 116 例臨床隨機對照試驗報告,發現 56% 的論文在標題、摘要、結果或討論部分存在傾向性陳述,有意削弱讀者對研究中陰性或無效數據的注意。由於臨床隨機對照試驗在精神病學領域被認為是能夠客觀報告試驗結果的「金標準」,而且大部分醫生在瀏覽文獻時只閱讀論文摘要,因此這種傾向性陳述的風氣很可能會誤導實際臨床診療。該研究的論文發表於 BMJ Evidence-Based Medicine。

02

FDA:諾華對基因療法數據操縱問題知情不報

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DA)指出,諾華製藥(Novartis)知悉旗下公司 AveXis 的數據操縱行為,卻沒有及時告知 FDA。這些數據涉及今年 5 月獲批的基因療法 Zolgensma,用於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症(SMA)。

FDA 生物製品評價與研究中心(CBER))主任 Peter Marks 在一份聲明中稱,Zolgensma 將留在市場上,但 FDA 會繼續評估數據問題,以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行動,必要時將執行「民事或刑事處罰」。

03

本科1萬、碩士3萬、博士5萬,杭州市提高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

杭州市人才服務局發布公告,對現實施的杭州市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政策將作相應調整,補貼標準由碩士2萬元、博士3萬元調整為本科1萬元、碩士3萬元、博士5萬元。

不過,受調整影響,畢業時間為2019年6月3日(含)之後的畢業生暫緩提交補貼申請,市區兩級的補貼受理、審核、撥付環節相應暫緩,具體受理時間和其他相關操作細則另行公告。

畢業時間為2019年6月2日(含)之前的畢業生按照現有的政策繼續進行受理、審核、撥付。

8月6日

01

全球變暖幅度從 1.5 ℃ 提高到 2.0 ℃,中國城市每年多死 27900 人

根據《自然-通訊》8 月 6 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全球氣溫較工業前水平的上升幅度由 1.5°C 提高到 2.0°C ,每年中國城市將至少增加 27900 例熱相關死亡個案。

研究結果表明,中國的整體死亡率可能將上升,而中國北部地區的死亡率更高:如果不從社會經濟角度對升溫做出適應調整,那麼在全球氣溫上升 1.5°C 和 2.0°C 的場景下,中國熱相關死亡率可能將分別上升至每百萬 104~130 人和每百萬 137~170 人左右;如果做出適應調整,則熱相關死亡率分別為每百萬 49~67 人和每百萬 59~81 人左右。

02

著名化學家卓仁禧院士逝世

著名化學家、我國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卓仁禧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北京時間 2019 年 8 月 6 日 15 時 15 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9歲。

03

保存有伊波拉病毒的美國頂級生物防禦實驗室安全失效,暫停工作

據 Science 8月6日報導,美國最頂級的生物防禦實驗室——美國陸軍傳染病研究所,因未能通過安全檢查,而被暫停工作。伊波拉、天花、鼠疫、炭疽桿菌等等這個星球最恐怖的病菌,都保存在這個實驗室中。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於今年6月份進行的一項檢查發現,美國陸軍傳染病研究所未能對其生物防禦實驗室的一些人員進行適當的重新認證,並且還有一個錯誤的廢水淨化系統。美國陸軍傳染病研究所回應正在努力改正這些問題,不確定是否以及何時再與這些代理商合作。

8月5日

01

「統計學諾貝爾獎」授予 R 語言軟體工程師 Hadley Wickham

近日,在國際統計學年會(JSM)上,統計學會會長委員會(COPSS)將當年的考普斯會長獎(COPSS Presidents』 Award)頒發給了 RStudio 公司的首席科學家、R 語言軟體包開發者 Hadley Wickham,以表彰他在統計應用領域做出的卓越貢獻。

考普斯會長獎是統計學領域的最高獎項,由美國統計協會(ASA)、加拿大統計學會(SSC)、國際數理統計學會(IMS)、國際生物統計學會北美東部地區(ENAR)、國際生物統計學會北美西部地區(WNAR)發起,被譽為「統計學界的諾貝爾獎」,每年頒發一次,授予一位在統計學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青年學者。考普斯會長獎此前幾乎都頒發給統計學界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學者,Hadley Wickham 作為軟體開發者獲獎實屬罕見。

02

科技部發布《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工作指引》

近日,科技部印發《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工作指引》,旨在進一步明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的目的意義、建設原則、基本條件和主要任務,指導和推動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有序發展。指引提出「應用為牽引、企業為主體、市場化機制、協同式創新」的平臺建設指導原則,符合申請條件的建設主體,可選定一個明確的細分領域,通過依託單位自薦或所屬省級科技主管部門推薦,擇優向科技部申請。

03

科學家合成出世界上最薄金納米片,僅 2 個原子層厚

來自英國利茲大學醫學研究所(the Leeds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和分子與納米物理小組(Leeds' Molecular and Nanoscale Physics Group)的 Sunjie Ye 博士通過還原氯金酸成功合成了一種新型的金納米片,僅有兩個原子層的厚度——0.47nm,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薄、不依附於任何基底而存在的金材料。由於所有原子均存在於材料的表面,這種超薄納米金的催化活性能夠達到目前使用的三維金納米顆粒的 10 倍。預計其將在醫療器械、電子工業、工業催化領域有大規模應用前景。該研究也為二維金屬材料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思路。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Advanced Science 上。

04

迄今最詳細銀河系三維地圖發布

近日,來自波蘭、美國和英國的研究團隊在 Science 發文,公布了新的銀河系三維地圖,揭示了銀河系略微扭曲的螺旋形結構。研究團隊依靠光學引力透鏡實驗(OGLE)等天文臺的觀測數據,對銀河系中超過 2400 顆造父變星進行測量。這是一類非常明亮的恆星,亮度變化周期與自身光度相關。

據 Nature 報導,這是僅依靠直接測量恆星之間的距離完成的迄今最詳細的銀河系地圖。此前最好的銀河系地圖使用間接測量手段,主要依靠對特定方向氣體或恆星的觀測,和已觀察到的氣體星系的結構。

忠於學術,服務學者

AEIC學術交流中心

提供最新國內外學術會議資訊

論文檢索查詢

AEIC學術交流中心

會議官網入口

相關焦點

  • 新科技「劇透」未來 之江實驗室發布系列研究成果
    9月2日,之江實驗室智能科學與技術系列成果發布會公布了智能感知、智能網絡、智能計算、智能系統等研究方向的最新科研進展,其中多項研究成果已進入產業轉化階段。「我們布局的是科學—技術—工程全鏈條的創新,開展從前沿理論方法到關鍵技術攻關,再到平臺系統研究的貫通式科研。
  • 一周回顧丨教育行業大事件(11.25-12.01)
    樸新教育發布2018財年Q3財報11月27日消息,北京時間昨日晚間,美股上市公司樸新教育發布2018財年Q3未經審計財務業績(2018年7月1日至9月30日)。樸新教育Q3營收為6.70億元(9750萬美元),同比增長60.1%;淨虧損為0.50億元(730萬美元),同比下降 53.0%。
  • 大學教授被50萬科研經費「絆倒」 一審判決引爭議
    但2015年,因通過虛開發票套出400萬科研經費,並與同事分掉了其中的50萬後,他被檢察機關帶走調查,繼而一審被判犯貪汙罪獲刑4年。  這個判決引發了輿論關注和爭議——陳哲宇表示,套取400萬科研經費是因為報銷程序繁瑣且一些合理費用又無法報銷,故而在經費未到帳的情況下為了維繫實驗室運轉才這麼做。被分掉的50萬,是科研團隊應得的勞務收入。
  • 一口氣發布6項科技成果 之江實驗室在哪些領域發力了?
    在大健康領域,之江實驗室發布了「超細徑高分辨立體顯微內窺成像系統」「多中心智能醫學信息平臺」等成果。其中,「超細徑高分辨立體顯微內窺成像系統」定位於為消化道癌症的早期診斷和手術治療提供新的技術路徑。項目負責人、之江實驗室超級感知研究中心副主任楊青介紹:「我們建立了基於顯微內鏡的在體組織病理學診斷臨床評價方法,實現了微米量級的成像,目前,內窺鏡樣機已進入產業化階段。」
  • 中國科學院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2020-2022年度實驗室開放...
    低碳能源發展戰略 低碳能源發展戰略涵蓋碳數據、碳收支與碳戰略,尤其是基於碳數據的碳減排潛力和低碳複合能源系統的研究,注重於從宏觀、介觀和微觀等尺度對行業和區域的低碳發展戰略及其技術解決方案。主要涉及的研究內容包括:(1)碳排放核算與碳戰略研究;(2)基於碳排放數據,建立和研究多維多尺度的大數據系統;(3)碳排放核算評估、碳足跡與碳市場研究;(4)複合能源系統戰略研究;(5)特色的城市低碳發展評價。 其他低碳轉化前沿課題 圍繞低碳轉化過程,開展介觀結構催化材料設計,納米/生物催化和理論計算,膜分離與反應分離一體化,熱電材料合成等研究。
  • 長江學者被50萬元科研經費「絆倒」 律師將進行無罪辯護
    但2015年,因通過虛開發票套出400萬元科研經費,並與同事分掉了其中的50萬元後,他被檢察機關帶走調查,繼而一審被判犯貪汙罪獲刑4年。  這個判決引發了輿論關注和爭議——陳哲宇表示,套取400萬元科研經費是因為報銷程序繁瑣且一些合理費用又無法報銷,故而在經費未到帳的情況下為了維繫實驗室運轉才這麼做。被分掉的50萬元,是科研團隊應得的勞務收入。
  • 涉嫌學術造假騙5000萬研究經費!華人教授夫婦被美國大學調查開除
    此外,在張卓實驗室工作了8年之久的研究員, Donghern Kim 也因涉事已被解僱。理由也是偽造數據、圖像等重大學術不端問題。而至於這對華人夫婦,美國肯塔基大學(University of Kentucky)在新聞辦公室網站上發布聲明稱,他們已經啟動了「終止僱傭的程序」。若後者不主動辭職的話,將會直接進行解僱。
  • 之江、湖畔等四大實驗室「組群」,浙江版寒武紀也要來了?
    新經濟時代,科創的力量正通過組團聯合、分區作戰的方式,在之江大地展現出新的生命氣象,以超常規力度打造世界級科創高地 本月初,一份名為《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建設之江實驗室等浙江省實驗室的通知》公布在了省政府網站上。7月17日,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杭州舉行。
  • 深圳3家重點實驗室擬獲1500萬資助
    9月18日,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對外公布了2021年市重點實驗室籌建啟動擬資助(第一批)項目的公示名單,來自南方科技大學的3家重點實驗室擬獲得1500萬元的籌建啟動資助。深圳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門每年在科技研發資金中安排經費,對市重點實驗室組建、籌建啟動予以事前資助,對評估結果良好以上的市重點實驗室予以獎勵補助,支持市重點實驗室開展團隊建設、開放運行、科研儀器設備更新和自主創新研究。對批准組建和籌建啟動的市重點實驗室,採取事前資助方式,實行定額資助,單個最高資助額500萬元,企業類實驗室資助額不高於項目總預算的50%。
  • 騙科研經費等公款341萬 山東大學一教授獲刑13年
    此次通報的4起典型案件是:浙江大學原教授陳英旭將科研經費劃入自己控制的公司,貪汙945萬餘元,被判刑10年;北京郵電大學原教授宋茂強借用他人身份證件辦理銀行存摺冒名領取勞務費,將68萬元科研經費據為己有,被判刑10年6個月;北京中醫藥大學原教授李澎濤、王新月夫婦二人以虛假採購耗材的方式向一家生物技術公司支付264萬餘元,涉嫌貪汙,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 「100家實驗室」專題:訪蘭州大學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985』工程等對實驗室的投入,總科研經費達到了1億多元。」  「通過以上各種經費的支持,近年來實驗室新購置了1臺600MHz、3臺不同功能的400MHz核磁共振波譜儀以及X射線單晶衍射儀、原子力顯微鏡、拉曼光譜儀等科研設備。目前實驗用房面積達到近6000m2,大型儀器設備數量超過50臺,各種儀器設備總價值超過7000萬元。
  • 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設立開放課題基金
    本期開放課題擬資助12項。其中,面上課題8項,研究周期1到2年,支持經費5到10萬元;重點課題4項,研究周期2年,支持經費15到20萬元。申請時間從指南發布之日起,至11月15日止。 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於2019年11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設,實驗室由人民日報社主管,依託人民網建設。
  • 之江實驗室首個科研「飛地」AI莫幹山基地開工建設
    中新網湖州12月19日電(錢晨菲)19日,記者從之江實驗室獲悉,之江實驗室·AI莫幹山基地正式開工建設。該基地位於湖州德清莫幹山,是之江實驗室的首個科研「飛地」。位於杭州的之江實驗室成立於2017年9月,是中國最早成立的混合所有制的新型科研機構之一。
  • 一周新增確診約100萬
    中新網11月16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新冠確診病例已超1100萬例,過去一周新增確診病例約100萬例。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13日直指,美國疫情已達「巨大災難」級別。
  • 臺灣民眾黨公開2020選舉經費:收入9524萬 支出6501萬
    臺灣民眾黨公開2020選舉經費:收入9524萬 支出6501萬 2020年04月03日 13:5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3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民眾黨發言人楊寶楨今日(3日)公布民眾黨去年選舉期間政治獻金收支帳目,自2019年9月4日起至2020年1月11日止,總收入9524.9萬(新臺幣,下同),總支出6501.6萬,結餘3023.3萬元。但並未公布政治獻金收入明細及來源。
  • 學者被50萬絆倒:個體問題還是學術體制問題—新聞—科學網
    在他看來,國家支持科研工作的經費不夠匹配,作為科研工作者,自己及團隊的待遇也未得到保障。 是個體的問題,還是體制的問題?這是近年來每遇學術不端、學術腐敗案都會引起爭議的問題。從法律角度分析,追究一個人的法律責任,必須依據現有的法律,如果行為違反現有法律,那就需要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果把違法責任都推給體制,個個都是體制受害者,那科研領域就會成為違法犯罪的重災區(事實上已經是了)。
  • 無業游民夥同高校教授騙科研經費!分得188萬 被判16年
    本應在象牙塔裡教書育人,卻利用職務便利套取科研經費近600萬元。去年6月,中國石油大學原教授王新海套取巨額科研經費案曾激起千層浪。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該案另一重要涉案人員的終審裁定書。無業游民夥同教授騙科研經費,分得188萬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方朝旺貪汙罪二審刑事裁定書》中了解,無業游民方朝旺於2009年至2011年間,夥同中國石油大學和長江大學原教授王某、唐某,利用王某擔任《物探新方法新技術研究》科研項目下《地球化學勘探新方法與應用研究
  • Jus Mundi獲100萬歐元種子輪融資|一周法律科技速遞簡報
    本期導讀研究科技與法律的英國學者Suss kind曾在其著作中認為,法律行業過去200年之變化,不及未來20年之變化。面對著AI技術快速發展所帶來的行業壓力,傳統法律行業在教育模式、組織機構和收費模式等諸多方面已經顯現出不適應性。而當AI技術擁有了自我學習的能力之後,人們也開始對人工智慧技術支撐下的法律AI寄予厚望。
  • 世界工廠產蚊500萬隻 每車間一周生產500萬隻雄蚊
    世界工廠產蚊500萬隻 每車間一周生產500萬隻雄蚊時間:2016-03-15 12:32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山大學建成世界最大蚊子工廠 周產雄蚊5百萬隻 網易河北訊 【世界最大蚊子工廠】中山大學今天宣布,該校奚志勇團隊首創的控制蚊蟲媒介技術經過初期試驗顯示,沃爾巴克氏菌可抑制蚊子體內的寨卡病毒
  • 浙江大學、之江實驗室"成功研製億級神經元類腦計算機"?
    面向未來,學科交叉會聚將成為解決重大問題的新方法,基於多學科、多領域的系統創新將成為研製類腦計算機的有效形式。希望今天浙江大學和之江實驗室的創新一小步,可以成就人類美好生活的發展一大步。,在雙方科研團隊夜以繼日的研發攻關下,項目組快速完成了從達爾文晶片到億級神經元類腦計算機的研發設計,這一階段性成果具有重大裡程碑意義,充分體現了之江實驗室體制機制的創新優勢,也充分體現了浙江大學作為之江實驗室「兩核」單位之一的硬核支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