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者合成有機納米聚合物 將對柔性電子技術產生影響

2020-11-23 騰訊網

證券時報e公司訊,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和南京郵電大學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解令海教授團隊,近日借鑑中國方圓文化和古代窗格結構,突破了高分子的新概念併合成了有機納米聚合物,實現了基於中心對稱分子排列的立體選擇格子化和聚格子化。黃維表示,有機納米聚合物半導體將為塑料電子提供新的方案,這將影響新一代有機寬帶隙半導體材料、電泵浦雷射、柔性電子器件、印刷顯示技術以及信息存儲與神經形態計算等技術的發展。

相關焦點

  • 《自然·通訊》報導黃維院士、解令海教授團隊在有機納米聚合物...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西安4月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黃博)記者今天從西北工業大學獲悉,該校柔性電子研究院(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黃維院士和南京郵電大學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解令海教授團隊在有機納米聚合物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報導黃維院士、解令海教授團隊在有機納米聚合物領域重大突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西安4月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黃博)記者今天從西北工業大學獲悉,該校柔性電子研究院(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黃維院士和南京郵電大學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解令海教授團隊在有機納米聚合物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自然·通訊》報導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團隊在有機納米聚合物...
    西工大新聞網4月9日電(東赫)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黃維院士和南京郵電大學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解令海教授團隊在有機納米聚合物領域取得重大突破。Heeger(艾倫·黑格)等於1976年發現導電聚合物並在2000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以來,有機半導體及在其基礎上孕育出來的柔性電子技術成為承載未來信息產業與智能製造的最具潛力的載體。然而,直至今天,柔性電子技術特別是有機電子技術仍面臨著巨大挑戰。以有機寬帶隙半導體為例,其綜合性能與材料參數遠遠落後於以GaN/SiC為代表的無機半導體。
  • 【科研進展】高k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極大的提高了紅外探測器等電子儀器的性能!】
    合成化學家和材料工程師的努力必須得到讚賞,因為他們知道如何利用合成片段的性質來構建長鏈大分子。活躍在這一大分子科學領域的科學家們分享了他們在催化劑、單體和各種合成技術中設計的納米顆粒方面的知識,從而創造出各種納米複合聚合物材料。這些材料現在是當代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摘要高介電常數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廣泛應用於柵介質、致動器、紅外探測器、可調諧電容器、電光器件、有機場效應電晶體和傳感器等技術領域。
  • 柔性電子常用材料是那些柔性電子那應用在那些行業
    柔性電子常用材料是那些柔性電子那應用在那些行業 易水寒 發表於 2018-11-25 11:10:31 柔性電子是將無機/有機器件附著於柔性基底上,形成電路的技術。
  • 可穿戴技術重大突破:有機納米材料製成柔性存儲器
    有機納米材料,作為一項常規技術突破,已廣泛應用於柔性電子領域,例如製成柔性邏輯電路或者顯示器。但是,目前的可穿戴電子設備中,有機納米材料並沒有得到更廣泛應用,主要是因為它們無法產生柔性、非易失、具有實用的讀寫速度的存儲器。最近,一組國際研究人員團隊的突破性研究,解決了這一問題。
  • 新型柔性材料有望革新電子材料技術
    分子層面的溶液列印,就是以有機溶液為載體,將分子列印成所需要的結構。這種方式,只需要20多度的室溫條件。因為是以溶液作為列印基底,利用對溶劑的流體控制,也很容易列印柔性材料。電子材料對於結構的控制要求非常高。進入微觀層面,分子的結構、形態,即使微小的變化,都會對最終的材料性質產生影響,有時甚至是數量級的改變。如何精細地控制分子的結構?這就需要利用分子的自組裝特性。
  • 【科研進展】高k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極大的提高了紅外探測器等...
    合成化學家和材料工程師的努力必須得到讚賞,因為他們知道如何利用合成片段的性質來構建長鏈大分子。活躍在這一大分子科學領域的科學家們分享了他們在催化劑、單體和各種合成技術中設計的納米顆粒方面的知識,從而創造出各種納米複合聚合物材料。這些材料現在是當代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摘要高介電常數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廣泛應用於柵介質、致動器、紅外探測器、可調諧電容器、電光器件、有機場效應電晶體和傳感器等技術領域。
  • 新型柔性材料有望革新電子材料技術 動態模板 將成未來材料
    印刷報紙的時候,需要把墨水列印到想要的地方;列印電子材料,還要考慮到被列印材料裡面的結構是怎樣的。分子層面的溶液列印,就是以有機溶液為載體,將分子列印成所需要的結構。這種方式,只需要20多度的室溫條件。因為是以溶液作為列印基底,利用對溶劑的流體控制,也很容易列印柔性材料。
  • 空氣穩定的有機自由基:用於柔性電子的新一代材料?
    目前在柔性電子設備中使用的空氣穩定的自由基和自由基聚合物大多數均包含圖1中的氮氧化物自由基單元。氮氧自由基具有可逆的還原和氧化反應,因此被廣泛用作(半)導電材料和儲能設備。另一個經常使用的自由基基團是苯氧基自由基(圖1)。由於氧自由基是電子不足的,因此苯氧基自由基將不容易被氧化。
  • 華人科學家精細調控分子,有望革新柔性電子材料技術
    :讓電子流動更高效溶液列印不是一個新的技術,「我們做的新的地方在於可以控制到納米甚至分子層面的結構。」列印報紙的時候,需要把墨水列印到想要的地方;列印電子材料,還要考慮到被列印材料裡面的結構是怎樣的。分子層面的溶液列印,就是以有機溶液為載體,將分子列印成所需要的結構。這種方式,只需要 20 多度的室溫條件。因為是以溶液作為列印基底,利用對溶劑的流體控制,也很容易列印柔性材料。電子材料對於結構的控制要求非常高。
  • 高度柔性的有機快閃記憶體:可用於電子紙張和可穿戴設備!
    筆者曾介紹過,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柏林洪堡大學 、斯洛維尼亞新戈裡察大學的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柔性、非易失的、由有機納米材料組成的光學存儲薄膜電晶體器件。儘管有機電子設備的研究初期顯得非常有前景,然而該領域的整體進展已經遠遠落後於薄膜電晶體(TFTs)或其他基於柔性材料的設備。這項技術一直以來就極具有挑戰性,特別是開發同時具有高度柔性和良好性能的快閃記憶體,原因主要是缺乏負責貫穿和阻擋電荷的柔性介電層。
  • 《自然·通訊》報導西工大在有機納米聚合物領域的重大突破
    日前,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黃維院士和南京郵電大學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解令海教授團隊在有機納米聚合物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兼具小分子高遷移率特性和聚合物優良機械性能柔性有機薄膜電晶體
    Marks教授、Antonio Facchetti教授為共同作者,電子科技大學為論文第二署名單位。該論文報導了一種兼具小分子高遷移率特性和聚合物優良機械性能的柔性有機薄膜電晶體。通過創新性的採用一種聚合物粘合了小分子PDIF-CN2的晶粒間隙,該種聚合物是以N2200為主鏈,而端點採用PDIF-CN功能化;N2200的主鏈提供了機械柔韌性和良好的電子傳輸性能,以及和PDIF-CN2契合的LUMO,而PDIF-CN端點官能團實現了在PDIF-CN2晶體上的錨定。
  • 柔性力量崛起!華人科學家精細調控分子,有望革新柔性電子材料
    :讓電子流動更高效溶液列印不是一個新的技術,「我們做的新的地方在於可以控制到納米甚至分子層面的結構。」列印報紙的時候,需要把墨水列印到想要的地方;列印電子材料,還要考慮到被列印材料裡面的結構是怎樣的。分子層面的溶液列印,就是以有機溶液為載體,將分子列印成所需要的結構。這種方式,只需要 20 多度的室溫條件。因為是以溶液作為列印基底,利用對溶劑的流體控制,也很容易列印柔性材料。電子材料對於結構的控制要求非常高。
  • 可視化柔性電子
    作者:Young柔性電子器件在很多應用中扮演著不可忽略的角色,比如健康監測,電子皮膚和植入性器件等。開發柔性電子材料已經付出大量的努力,其中水凝膠被認為是一種有吸引力的候選者,這是由於其生物相容性,柔性和與人類組織相似的機械性能。與導電填充材料如碳納米管,石墨烯,金屬納米線和導電聚合物結合在一起,水凝膠可以被賦予和提升電學性能。
  • 介紹一位柔性電子大牛!引用次數超過35000,h因子80+
    Takao Someya教授的研究方向包括有機電晶體,柔性電子,塑料集成電路,大面積傳感器以及塑料執行器。目前,其團隊主要關注的研究主題為有機器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通過利用有機器件的柔韌性和有機分子的獨特功能,將生物體與電子設備協調、融合,並開發出生物有機設備。
  • 介紹一位柔性電子大牛!引用次數超過35000,h因子80+
    Takao Someya教授的研究方向包括有機電晶體,柔性電子,塑料集成電路,大面積傳感器以及塑料執行器。目前,其團隊主要關注的研究主題為有機器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通過利用有機器件的柔韌性和有機分子的獨特功能,將生物體與電子設備協調、融合,並開發出生物有機設備。
  • 納米結構的柵極電介質:有助提升有機薄膜電晶體穩定性!
    有機電子屬於一個新興的前沿科技領域。不同於傳統的矽基無機電子器件,它是由碳基的高分子和小分子材料製成。有機電子器件的優勢包括:廉價、輕量、柔性等等。此外,有機電子器件的應用前景也非常好,例如:太陽能電池、存儲器、薄膜電晶體、電致變色薄膜、生物電子等等。
  • 苯環的有機合成之納米小人系列
    Rice大學的James M Tour教授的工作,關於苯環的有機合成。以上圖片來自維基百科,下面的解釋性內容出自是蘭州大學功能有機分子國重實驗室張浩力老師在科學網發布的博客。以下是博客原文:美國Rice大學的James M Tour教授是我非常欣賞的學者之一。不僅在於他的工作非常出色,而且在於他興趣廣泛,每每做出一些很有創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