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瑞幸造假,我們真正應該思考的事(上)

2020-12-05 未央網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這兩天,手機被瑞幸事件佔領了約80%的屏幕空間,大多是深挖瑞幸商業模式、或是財務造假背後資本炒作的內幕……不過,在瑞幸事件刷屏兩天後,我覺得所有正常人和非正常人所能說的話,成千上萬的公眾號們已經說得差不多了。

所以,今天咱們換一個角度,談一談對於瑞幸造假,中國資本市場應該進行的反思。

01.為做空者「正名」

首先,我們把瑞幸事件做一個簡單的還原:

4月2日,愚人節後的第一天,瑞幸咖啡上演了一出史無前例的自爆——直接公布一份「偽造22億元交易」的內部調查報告。隨後股價以最快速度閃崩,40分鐘5次熔斷,股價暴跌78%,逾300億市值蒸發。這場調查的導火索,就是1月31日,被稱為中概股殺手的做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 Research)發布的匿名做空報告。報告人聲稱,他們僱傭了92個全職和1400多名兼職調查員,收集了25000多張瑞幸咖啡小票,總共錄製了11260小時視頻,包括「620個直營店,981天營業日的全部營業時間監控錄像」得出結論瑞幸去年三四季度分別虛報銷量 69% 和 88%。接下來,瑞幸咖啡可能面臨投資者的集體訴訟以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SEC)的巨額罰單,甚至摘牌走人。

事後復盤來看,瑞幸的這次暴跌與渾水的沽空可能並沒有直接關聯,暴跌的導火索應該是4月2日晚瑞幸自曝的公司財務造假。但無論如何,渾水所扣下的扳機無疑是使瑞幸這次被「爆頭」的主要原因之一。

渾水,這家被稱為「做空中國近十年」的「中概股殺手」,再一次成功獵殺中國公司。

既然被稱為中概股殺手,那瑞幸顯然不是第一家遭渾水做空的中國公司。2010年成立的渾水公司,做空的上市公司涉及全球各國,其中有18家都是中國企業。

成立之初就專攻中概股的渾水,先後做空了東方紙業、綠諾國際、中國高速頻道、多元環球水務、嘉漢林業、分眾傳媒、新東方、網秦、展訊通信、輝山乳業等公司。細數渾水公司做空的這些企業,大多數公司最終都走向了退市。2010年綠諾國際在渾水發布做空報告23天後從納斯達克退市;2011年中國高速頻道被渾水做空後也慘遭退市……除此之外,也有個別比較「幸運」的企業——分眾傳媒在退市後又借殼上市A股;新東方絲毫沒有受到做空報告的影響,在短暫的波動後重新升勢。

當然,渾水也不是唯一一家令中國公司膽寒的「禿鷲」公司。另一家比渾水更「資深」的做空機構香櫞(Citron Research)從2006年開始對超過20家中概股公司發動做空攻擊,其中16家股價跌幅超過80%,7家已退市。

因為港股、美股完善的做空機制,同時又沒有漲跌停板的限制,做空引導的暴跌常常能在一天之內使得上市公司市值輕輕鬆鬆腰斬,這背後是巨大社會財富的幻滅。於是,類似渾水這樣的做空機構,在傳統道德範疇上,常常被形容為陰險的毒蛇、貪婪的禿鷲、恐怖的魔鬼。

上市公司懼怕空頭、股民痛恨空頭,甚至不少國家政界領袖也對空頭咬牙切齒:著名金融大鱷索羅斯,1997年開始做空泰國貨幣,導致泰國官方外匯損失慘重,繼而引發東南亞金融危機,馬來西亞央行幾乎破產。時任馬來西亞總理的馬哈蒂爾痛斥索羅斯是「強盜」,搶劫了馬來西亞幾十年發展的經濟成果。

那麼,被公眾比喻成烏鴉、禿鷲、鬣狗一類食腐動物的做空者,真的應該被譴責嗎?

答案是否定的。

有網友做過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大自然的進化過程中,食腐動物雖然長相猥瑣、醜惡,但卻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它們能夠促進優勝劣汰,能夠清潔環境、加速物質能量循環,讓生態環境保持平衡。

空頭在資本市場中的角色,也與食腐動物類似。

首先,根據我10多年來的研究,在促進企業創新的資本力量中,一個很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就是做空者。正因為有做空者在市場上像幽靈一樣的存在,它給企業的高管造成了很大的震懾力和威懾力,讓他們能夠更加兢兢業業地為企業的長期增長而努力工作,所以會加大對創新的投入。

「蒼蠅不叮無縫蛋」,蛋有了縫,就會很快腐敗。蒼蠅的到來,只不過加速了腐化的過程。即使沒有蒼蠅,蛋也早晚會臭的。

電影《The Big Short》劇照

其次,空頭的出手有助於讓資本市場以更小的代價恢復平衡。空頭出動時,往往是經濟泡沫泛濫的時候。如果在經濟泡沫不大時就被空頭刺破,危害往往較小。美國的次貸危機,幸好有一幫空頭提前刺破,通過金融危機的優勝劣汰,美國經濟逐漸復甦,股市走出十多年的長牛。

因此,在成熟的資本市場中,無論是做多,還是做空,都不存在善意和惡意之分,只不過是投資者對於上市公司估值和未來股價的不同判斷。做空者不是活雷鋒,他們的目的也是為了逐利,但所作所為在客觀上淨化了資本市場。做空與做多的機構力量,就像是維持資本市場生態平衡的陰陽兩極,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回頭看中國內地的A股市場,一是通過合格境外投資者(QFII)認證來限制外資流入,二是沒有成熟的做空機制(能夠融券的股票只有滬深300成分股,而且能夠借到的券量很少),無利可圖,做空者自然從不涉足。

然而,這並不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幸運。相反地,缺少完善的做空機制,讓A股將近30年活在「襁褓」之中無法自我發育,逐漸喪失價值發現功能,淪為坐莊者很大程度上可以為所欲為的「投機市」。

正如「金融大鱷」索羅斯在亞洲金融風暴之後說過的那樣:

「金融市場不屬於道德範疇,它有自己的遊戲規則。對於亞洲金融風暴,即使不炒作,它照樣會發生。縱觀很多國家資本市場及經濟的崩盤,而後一蹶不振,恰恰是因為做空者沒有參與的機會,導致做多者的信心和價值觀被完全顛覆所致。」

所以,請記住:做空機構不是青面獠牙的趁火打劫者,而是健康資本市場的「衛士」和「清潔劑」。不論是先買後賣(做多)還是先賣後買(做空),都是股市交易機制的組成部分。受傳統錯誤觀念影響,我們始終認為做空就是投機,就是製造風險。事實上,沒有先賣後買的股市是一個存在嚴重缺陷的股市。我們應該而且必須為做空者「正名」。

02.如果瑞幸事件發生在A股會怎樣?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的事,也驚動了中國證監會。「證監會發布」官方微信於4月3日下午14:36發文,對瑞幸事件表示「強烈譴責」。

沒想到,一條義正言辭的官方發布,評論區瞬間變成了「大型翻車現場」。

的確,相比A股的康美藥業、康得新造假,瑞幸的把戲真不算什麼。失真、造假、欺詐這些詞彙,對於中國資本市場來說也並不罕見。

如今,科創板大刀破斧推行註冊制,首先要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也是對於「持續監管」水平和能力的考驗——基於中國資本市場現狀,對於企業和中介機構的欺詐,是否具備有效的法律可以制約?

先來看看大洋彼岸我們對標的國度。作為最典型的註冊制國家,美國用80多年的時間,已經探索出一套完備的制度體系。其中,在懲處追責方面,美國注重嚴刑峻法、集體訴訟和公平基金,讓財務造假公司付出慘痛代價:

在美國,對財務造假者可處以500萬美元罰款和25年監禁,不亞於持槍搶劫等惡性犯罪。

因為對欺詐行為給予嚴厲的刑事制裁,絕非罰款了事,因此對欺詐者起到了極強的威懾作用:比如眾所周知的安然事件,始作俑者在四年時間裡「只是」虛增了6億美元的利潤,便導致公司破產,家財散盡,還要面對20年以上的刑期,只能在監獄裡度過餘生。而且,幫助造假的安達信會計事務所也賠得傾家蕩產,公司徹底倒閉關門,聞名世界的「五大」會計事務所變成了「四大」。之後美國迅速出臺了《薩班斯法案》,加大對公司管理層及白領犯罪的刑事責任——上市公司造假,公司高管個人將面臨10到20年的監禁以及100萬到500萬美元的罰款。這一嚴厲的法案出臺後,由於要求較高,令主動退市的企業大為增加。

再來看看我們自己。除了缺失有效的集體訴訟制度,即使是於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行新證券法,對於造假的懲罰力度也依然略顯「溫柔」:

對於欺詐發行新股的,新證券法的處罰分為已成功上市與未成功上市兩種,尚未發行證券的,處以二百萬元以上二千萬元以下的罰款;已經發行證券的,處以非法所募資金金額百分之十以上一倍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一百萬元以上一千萬元以下的罰款。

這樣的處罰,相比之前,確實在金額上有大幅度改善和增加,不過依然達不到威懾擬上市公司造假的效果。因為企業一旦上市,圈到手的錢(按2019年上市198家公司,融資近2500億元的數據測算,平均每家公司首發融資達到12.6億元)可達10多個億,相比區區200萬元的罰款,這點成本幾乎可以忽略。哪怕是頂格處罰,2000萬元佔平均融資額的比例也不到2%。而一旦能夠將「童話」說到上市之後,那就等於沒有任何損失了,因為面臨的處罰只是非法所募金額的百分之十。就算是處一倍以下的罰款,也就是相當於把募集所得全部交上去而已,並沒有任何額外的損失。

這樣一對比,A股屢禁不止的上市公司虛假披露,不是沒有原因的。

我們大膽設想一下,如果瑞幸事件發生在A股,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康得新、獐子島?

無論怎樣,集體訴訟、巨額賠償、退市摘牌和刑責,已經成為瑞幸即將不得不面對的結局。這一切都是美國的監管體制對於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嚴厲處罰機制。正是因為有這些嚴厲的處罰機製作為「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才能更好地淨化資本市場,讓企業遵守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

對於國內的資本市場監管層來說,我建議應該以更加嚴肅的態度,對自身監管現狀進行「對照自查」,上好瑞幸這堂「課」。通過借鑑美國資本市場嚴格的監管體制(如集體訴訟制度、對企業的巨額罰款和對嚴重違法個人追究刑事責任以及舉報人制度),加大企業財務欺詐行為的成本,這樣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權益。在新證券法框架下,國內監管如何「亮劍」,也將成為標誌性事件。

03.瑞幸「不幸」背後的真正代價

瑞幸神話破滅的背後,一場對中概股的信任危機呼嘯而來。4月3日晚間,13隻中概股隔夜收盤跌幅超過10%,其中包括3隻跌幅超過20%。跌幅較大的股票除了部分仙股,也包括瑞幸咖啡、跟誰學、萬國數據、世紀互聯等曾遭做空的中概股。

數據來源:富途證券

特別是在目前這個特殊的時間點,世界對中國製造、中國企業的不信任一旦被放大,原本艱難的赴美上市環境大概率會雪上加霜,2012-2014中概股在美國的艱難時刻或許會重演。更可怕的是,中美資本市場加速脫鉤一旦因此啟動,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競爭能力將會下降,穩定與發展也會受到影響。

無論如何,當下最重要的是,國內資本市場的各方參與者都應該站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高度,上好瑞幸這堂「課」。特別是監管政策上,要繼續「加碼」,圍繞上市公司五花八門的各種戲法,出臺更有針對性、更嚴格的處罰措施,加大立法力度,切實提高違法成本,讓不法分子無力鋌而走險,讓中介機構沒有空子可鑽。同時,應該以市場之力適當培養一定的「做空」力量和機構,幫助投資者和監管部門做好「看門人」。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相關焦點

  • 大起底:瑞幸咖啡為何「自爆」22億元造假?
    · 4月2日,瑞幸成立「特別委員會」,啟動內部調查,「自爆」公司存在22億元的財務造假,瑞幸股價一夜跌去75%。某國際投資銀行董事告訴我們,瑞幸「自爆」,是遭遇做空後的連鎖反應。因為瑞幸之前被做空,於是有做空基金將它告上法庭,按照美國證監會要求,瑞幸要成立特別委員會進行自查,於是查出了22億元的驚天造假大案。「美國是通過集團訴訟制,讓公眾監察上市公司。
  • 瑞幸不僅沒死還活得很好?造假風波後的瑞幸是怎麼活下來的?
    那麼瑞幸咖啡的造假事件無疑是最有名的那個,但是誰也沒想到就是這個造假風波盛行的瑞幸,在造假退市所有人都以為瑞幸基本上是要黃了之後,瑞幸卻奇蹟般的還活著,似乎還活的不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瑞幸是怎麼活下去的?一、瑞幸還活著?瑞幸官網上,一份由瑞幸咖啡聯合臨時清算人(下稱「JPLs」)向開曼群島法院提交的報告披露了瑞幸咖啡最新的經營數據。
  • 評論:反造假機制如何讓「瑞幸們」無僥倖?
    儘管,瑞幸燒錢補貼擴張的「網際網路企業」模式、高估中國人對咖啡因攝入量的剩餘需求的假設前提,早已令人生疑,但要揭穿其畫皮、驚破投資者的大夢,不能依據模糊的常識,必須依靠確鑿的信息。這個任務,最後由一流做空機構擔當,並被公司內部人接盤。瑞幸自爆造假背後,我們需要提出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儘早發現弊案、減少股價水分、減少投資者損失?
  • 瑞幸造假的蝴蝶效應開始了,誰被它拖入深淵?
    瑞幸咖啡「自曝」偽造22億交易的源頭,是今年1月31日渾水公司收到一份關於瑞幸咖啡的匿名報告,而後渾水公司判斷報告屬實,並發布了做空報告。 為瑞幸夢想買單的投資方、股民、加盟商、合作夥伴等,都成為鐮刀下的韭菜。受到波及的還有「神州系」的源頭神州租車,因為其創始人陸正耀是瑞幸咖啡的董事長兼大股東,因此神州租車今日股價暴跌,目前已經停牌。 與瑞幸咖啡籤訂了3年合夥協議、為瑞幸開發周邊產品的哈爾斯,也因此事導致股價下跌。
  • 瑞幸咖啡22億元造假大起底:為何「自爆」、誰在幕後、有何後果?
    因為瑞幸之前被做空,於是有做空基金將它告上法庭,按照美國證監會要求,瑞幸要成立特別委員會進行自查,於是查出了22億元的驚天造假大案。「美國是通過集團訴訟制,讓公眾監察上市公司。做空報告出來後,美國證監會就會要求公司做公告回應,或者要啟動調查。」上述投行董事說。有意思的是,做空報告發布的時機,正值財報披露季前夕。
  • 遭渾水做空之後,瑞幸被塵光研究質疑財務和業務數據造假
    塵光研究強烈質疑瑞幸咖啡IPO招股書中披露的2018年第四季度和2019年第一季度存貨數據嚴重造假,推斷其2018年第四季度預製食品存貨虛增17.27倍,2019年第一季度虛增16.52倍。
  • 老虎證券:瑞幸造假21問 自曝家醜為了撇清責任?
    而新聞也爆出,安永在年初對瑞幸開始進行了反舞弊的調查,想必也是發現了一些問題,遲遲無法在年報的審計意見上簽字。我們可以發現很有趣的一點,瑞幸在昨晚的「自爆」報告中只提到19Q2之後的財務造假,而並沒有承認19Q1的,而瑞幸正好在19Q2才上市的,並且招股書的數據只截止到Q1,這就有人為處理的痕跡。
  • 瑞幸造假後 神州租車斷尾求生?
    市場普遍分析認為,陸正耀辭職並不意外,瑞新咖啡造假事件之後,這是陸正耀和神州租車的進一步切割。22億造假事件的爆發,把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和其創建的神州系推至風口浪尖,陸正耀曾發聲明寫道:「道歉、失望、痛苦、自責、夜不能寐。」陸正耀為瑞幸第一大股東,也是神州優車實際控制人,而神州優車又是神州租車的大股東之一。
  • 瑞幸咖啡:自爆22億流水造假,股價暴跌,面臨巨額索賠,波及中概股
    2月5日,一份名為《塵光研究關於瑞幸咖啡重大財務數據造假和業務數據造假的研究報告》,直指瑞幸咖啡的財務數據造假。 此次瑞幸的財務造假事件一旦坐實,會對中概股造成重大打擊,可能產生巨大且持續久遠的影響。
  • 瑞幸財務造假22億,為什麼它不能好好賣咖啡?
    當時判斷,以消費者的選擇和盈利能力來看,瑞幸必然是敗局。瑞幸玩的不過是資本遊戲,結局如何完全取決於資本的力量。現在,做空的渾水機構來了,瑞幸又自爆財務造假。資本不看好,自身又不賺錢,接下來肯定官司纏身,供應商也來集體要債,瑞幸大概要涼涼。
  • 瑞幸退市!股價大跌50%!「財務造假」英文怎麼說?
    更多精彩,微信公眾號搜索「華爾街英語」 25日晚間,瑞幸咖啡官網宣布消息,已經正式於24日決定撤回召開聽證會的消息,不再尋求逆轉在納斯達克退市的決定。 因財務造假陷入內憂外患的瑞幸,在上市短短一年多後將徹底告別納斯達克~~ 財務造假 financial fraud fraud:欺詐行為(名詞) Fraud pushed Luckin's stock from penthouse
  • 瑞幸咖啡,曇花一現?
    前不久,聽聞「瑞幸咖啡」被通知退市得消息,有驚無訝。驚的是「它真的要退市了嗎?」畢竟融了那麼多個億;無訝的是早在上個月,瑞幸咖啡被渾水披露其財務造假,繼而股價大跌,心中已有預期。瑞幸咖啡從被爆造假到被勒令退市,只用了不到2個月時間!
  • 剛度過財務造假風波的瑞幸,又陷入內訌之爭!
    編者按:「速度」,曾經是瑞幸最珍貴的致勝法寶。創立18個月即登陸納斯達克,創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最速記錄,傲視群雄;然而一年不到,卻因「財務造假」收到退市通知,差點又創下「閃電退市」記錄,令人驚掉下巴。1月6日晚間,「關於罷免郭瑾一瑞幸咖啡董事會主席和CEO的請求信」在脈脈傳播開來。請求信稱:「由於現任董事長和CEO郭謹一的無德無能,公司已經到了存亡的邊緣;為維護廣大員工、消費者和投資人的利益,我們鄭重請求董事會和大股東立即罷免郭謹一的董事長和CEO職務,並儘快任命新的公司高級管理層。」
  • ...企業形象文化如何創建,兼及「萬科捐贈」與「瑞幸造假」
    我們雖然不能否認宣傳策劃的作用,但如果沒有這些實在的客觀行為表現而光靠宣傳,企業不可能真正贏得公眾,也不可能樹立起自己的良好形象。 管理學界有一個被引用過無數次的假設:假如可口可樂公司的工廠一夜之間被大火燒個精光,那麼第2天各媒體的頭條新聞將是銀行巨頭會爭先恐後地向它貸款。什麼原因?
  • 剛走出財務造假泥潭,瑞幸咖啡又深陷「宮鬥...
    而就在近日,「關於罷免郭瑾一瑞幸咖啡董事會主席和CEO的請求信」在職場社交平臺流轉開來,而這封信的署名包括7名副總裁和19名分公司總經理在內的46名瑞幸咖啡中高層管理人員。隨後,瑞幸咖啡董事長兼CEO郭謹一回應稱,「情況屬實,詳情暫時不方便透露。」誰能想到,隨著2021年到了,瑞幸咖啡居然以一場「宮鬥劇」開場。
  • 瑞幸退市暴露網際網路企業四大造假手段,這些盡調方法可有效排雷
    瑞幸被要求退市,最重要的原因是其被渾水做空,質疑其經營數據的真實性等問題,而談到這就牽扯到網際網路公司的財務造假手段和盡職調查問題。網際網路企業財務最主要的四大造假手段首先,是銷售額的造假。企業利潤最核心的來源是收入,而且如瑞幸咖啡這樣的網際網路平臺類公司,其企業的估值基本不參考利潤,而是參考銷售額,因為此類網際網路公司在創業前期沒有利潤。
  • 從陸正耀和瑞幸咖啡不及格的道歉來看如何寫一個好聲明
    關於瑞幸咖啡作假的事件,已經被各路媒體扒的從裡到外都光了,就不再重複事件的前因後果,只稍作評論:商業行為中信譽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是一家企業是否值得稱讚的絕對必要項。造假是最嚴重的信譽問題,企業因造假獲利是法律問題,而消費者因造假薅羊毛是道德問題。
  • 瑞幸驚天大騙局曝光:COO 內部造假...
    瑞幸方面還表示,投資者不應該在依賴該公司先前的財務報表及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九個月和 2019 年 4 月 1 日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兩個季度的盈利公布,以及與該財務報表有關的其他通訊。最後,瑞幸還表示,目前調查還在進行中,瑞幸咖啡將在適當時候公布有關內部調查的補充資料,並承諾採取適當措施改善內部機制。
  • 重錘來臨:瑞幸資本帝國雪崩倒計時
    4月2日晚,瑞幸咖啡公告稱,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間存在偽造交易行為,涉及銷售額約22億元。公司董事會已成立特別委員會,負責對2019年財年財報審計期間的問題展開調查。公告還表示,將在適當時候發布更多關於內部調查的信息,並致力於採取適當的措施改善內部控制。
  • 瑞幸咖啡「暴雷」:陸正耀資本大戲的冰山一角
    2020年2月1日凌晨,渾水發布匿名報告,稱瑞幸咖啡財務和運營數據造假,2月3日瑞幸咖啡否認該指控,4月2日瑞幸咖啡自稱COO偽造銷售額22億元。 這個被媒體稱為「中國咖啡第一股」、「第三代網際網路最具代表性的公司」,從成立到自認財務造假,不到三年的時間;股價從4月1日收盤的26.2美元到4月2日開盤的4.91美元,只經過了短短幾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