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財務造假22億,為什麼它不能好好賣咖啡?

2020-12-05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蛋解創業

來源:蛋解創業(ID:manjiechuangye)

一路高歌猛進,打造咖啡界神話的瑞幸,昨天迎來了最大的敗局。一天之內,股價跌了75%。

去年這個時候,蛋解創業編輯部做過一次咖啡行業的深度測評。當時判斷,以消費者的選擇和盈利能力來看,瑞幸必然是敗局。瑞幸玩的不過是資本遊戲,結局如何完全取決於資本的力量。

現在,做空的渾水機構來了,瑞幸又自爆財務造假。資本不看好,自身又不賺錢,接下來肯定官司纏身,供應商也來集體要債,瑞幸大概要涼涼。

用戶已經開始擠兌優惠券了,按照現在兩三折的價格,瑞幸是賣一單虧一單,看似繁榮的門店,實則加劇瑞幸的垮臺。

除非有資本砸錢來救,但是瑞幸這一財務造假,把資本圈都玩弄了,誰還會來。

再說了,即使從利益的角度來看,瑞幸在短期內賺不到錢,意味著投了也收不回成本。

想要了解咖啡行業的全貌,可以點這裡看之前我們的咖啡行業深度測評完整版,點擊藍字即可查看《開咖啡館傾家蕩產?全案解析星巴克、瑞幸、自助咖啡、咖啡陪你…揭秘咖啡投資慘狀》。

原文較長,以下是瑞幸相關部分。

在中國,瑞幸已經成為規模僅次於星巴克的第二大連鎖咖啡品牌。

在強勢資本的助推下,瑞幸咖啡2018年前9個月虧損高達8.57億元。通過大幅補貼以及社交電商的多元營銷方式在2018年底,瑞幸咖啡方面表示,已在北上廣深等全國22大城市完成2073家門店布局。2019年1月14日,瑞幸咖啡在官方公號上宣布售出杯量達1億。

蛋解創業在北京地區實地探訪了悠享店和快取店,沒有探訪旗艦店,因為還在籌備中;也沒有探訪外賣店,因為它只做外送,不對外開放參觀和接待,也不支持自提。

接下來,蛋解創業就這兩家店的成本和現金流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拆解,看看瑞幸的補貼或者說虧損大到什麼程度。

1  

瑞幸的虧損有多大

一、悠享店——瑞幸咖啡(望京SOHO店)

1、環境

面積約100平米,室內裝修以藍白色調為主,加上性冷淡風的水泥色,窗邊有一排長桌,裡面有6個小圓木桌,共20多個座位,提供充電和wifi,網比較慢。

2、服務

可以在瑞幸咖啡App或者微信小程序自助點餐結帳,約2分鐘就能做好,然後出示取餐碼掃一下即可帶走或在店享用。

3、產品

小編點了一杯香草拿鐵,口感濃鬱醇香,比在便利蜂買的自助咖啡口感稍好。

蛋解創業是在周六晚上7:30去探訪的,當時在店員工3人,店內8個顧客,基本都在商務洽談。在探訪的一個半小時之內,有6個人進店,4人在店消費,2人自提帶走。從美團搜索和客服處了解到,該店沒有外賣,只有堂食和自取,但有的悠享店是支持外賣的,悠享店是否提供外賣,是根據每個店的情況來定的。

第一、房租成本,望京SOHO屬於北京比較核心的商業區,租金每天大概在17元/平左右,100平方米左右的商鋪月租金大概6W左右。

第二、人工成本,100平方米+20多個座位,按兩班倒計算,需要6-8名左右員工。根據北京當地工資水平,每人6000元/月左右,咖啡店每月人力成本為4-5W左右。

第三、原材料成本,據相關資料了解,星巴克採用的咖啡生豆在25元/kg左右,瑞幸自稱用的是優選上等阿拉比卡豆。所以我們假設瑞幸的咖啡品質和星巴克差不多,此前有新聞就曾報導過一杯星巴克的成本價不足5元,所以瑞幸咖啡的成本應該也在5元左右。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除了房租、人員和原材料成本,還有15%左右運營管理、折舊、損耗成本。

但蛋解創業周六晚上一個半小時的探店期間,共有14人到店消費。據了解,平時工作日的人流量比現在多,每天大概能賣200杯左右,假設以單杯25元的價格(不計算折扣)來算,5000元/天的流水,每天虧損額在兩三千左右。但是如果我們算上各種折扣優惠券,該店的日虧損額可能達到五千左右,月虧損在十五萬左右。(以上數據均是蛋解創業根據探店所看到的情況進行整理和測算,可能存在小範圍誤差。)

二、快取店——瑞幸咖啡(西海國際中心店)

面積10平米,只有一個製作咖啡的吧檯,吧檯中間有瑞幸的小鹿標誌,共2名員工。在天天易家裡面,和旁邊的壽司、快餐檔口共用12個座位,沒有充電的地方,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外賣生意不錯。外賣包裝精緻,紙袋底部有底託,插吸管的位置用膠帶十字封口,便於攜帶。

蛋解創業是周日早上10點半探訪,在探訪的一個半小時之內,共送咖啡外賣36份,鮮食7份,來店自提16份。

據送外賣的順豐快遞小哥處得知,這個店一天能送200單左右,外賣服務費7元/單,直接給到外賣員。按這樣的數據以及在25元/杯(原價)的基礎上測算,這家店是盈利的。

但是像小編就點了一杯香草拿鐵自提,本來27元後來用了1.8折券,只用了4.86元,所以優惠力度難以想像。它實際是否掙錢或者虧損多少,很難測算。

蛋解創業測算的這兩家店,如果要實現收支平衡,望京悠享店每天至少要賣出300-400杯(每杯按原價計算)才能實現收支平衡;西海國際快取店每天至少要賣出200杯(每杯按原價計算)才有可能是賺錢的。

但是,通常瑞幸的做法是首杯免費,還有1.8折、2折、5折券等,所以實際虧損額度很難有準確的數字。當然,瑞幸虧損是天下周知的秘密,而如果將賣咖啡作為一個生意來計算,瑞幸的虧損幾乎是個無底洞。

2  

瑞幸的對手真的是星巴克嗎?NO!

瑞幸一直官宣自己要改變咖啡行業:

第一個「改變」:高性價比改變咖啡的消費觀念。瑞幸想提供一杯品質好高性價比,大家都容易消費得起的咖啡。比如行業內30塊的拿鐵瑞幸賣24,同行賣27的美式,瑞幸賣21。從價格錨定來看,這對標的就是星巴克。

但實際上,通過2折券、5折券,實際上瑞幸的價格在十幾元左右,價格錨定的是7-11,全家,便利蜂的咖啡。

第二個「改變」:速溶咖啡在中國佔84%的市場份額 ,一些自動咖啡機不用純牛奶和優質咖啡豆製作的咖啡,質量跟速溶咖啡的質量也差不多。而速溶咖啡和現磨咖啡是天壤之別,瑞幸就是要改變絕大部分消費者喝速溶咖啡的現狀。

但實際上,對速溶咖啡的升級,第一棒是在7-11手上,7-11的咖啡使用的豆子不差於瑞幸,甚至咖啡機品牌型號一模一樣,另外牛奶可能還優於瑞幸,因為7-11有冷鏈配送。

所以從價格錨定和產品升級錨定上,都是7-11、全家、便利蜂這樣的便利店,從來不是星巴克。

如果這還不夠直接,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來印證。我們來分析一下瑞幸的主打客群。

關於這一點,之前有媒體的朋友詳細分析過,瑞幸真正的客群是企業用戶。因為這位媒體朋友做了一個實驗,找兩個同事分別註冊了企業用戶和個人用戶,結果企業用戶剛註冊完不久,瑞幸客服就主動打電話過來向同事確認信息,並說企業用戶的審核期為一周,到時候會有客服電話通知,請耐心等待。

另外,事實也是,不管是瑞幸咖啡的官網菜單欄還是 APP 首頁,企業用戶都被放在 C 位展示。很多咖啡館都做 to C 的生意,而瑞幸要做的是 to B 的生意。

那麼在瑞幸之前,誰佔領了辦公室?是以雀巢為代表的速溶咖啡或者以711為代表的既在賣咖啡飲料,也同時在做現磨咖啡的便利店。

所以,瑞幸對標7-11、全家、便利蜂,它們一起在和雀巢搶佔市場。

那為什麼對外官宣上,瑞幸一直死咬星巴克?再簡單不過,因為估值。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瑞幸在2018年的兩次融資,A輪估值是10億美元,B輪22億美元。而餐飲零售類的估值,按「店面數」算是最簡單直觀的。

投資行業,有一種估值方法就是對標。我們先看看一家星巴克店值多少錢呢?

以2017年星巴克收購案為例,美國星巴克母公司當時放棄臺灣的經營權,換得收購統一集團旗下在江浙滬地區星巴克股權的數據如下:13億收購1300家的50%股權,那麼每家星巴克店的價值就是200萬美元。

基於當時525家門店的數據,瑞幸咖啡A輪的10億美元估值也是理所當然的。

除了估值的需要,瑞幸咖啡一直死咬星巴克還有一個原因,獲得更多流量。因為星巴克一直佔據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第一,又是外來品牌,瑞幸咖啡一上來就宣稱要趕超老大星巴克,這無疑吸引了很多人關注它,並且部分人會出於嘗鮮的心理去消費,大家都等著看它最終能否超過星巴克,成為中國咖啡市場NO.1。

那麼如果瑞幸對標7-11、全家、便利蜂,它們一起再和雀巢搶佔市場,那瑞幸會贏嗎?

蛋解創業的回答是,瑞幸不可能成為中國版的7-11。

3  

瑞幸不可能成為中國版的7-11

2019年伊始,瑞幸公開計劃再開出2500家門店。到2019年年底,將總門店數量提升至4500家。官方預計隨著門店的增多,外賣的比例會降低,自提更方便了,用戶到店面自提也增加了額外消費的可能。

於是,有人分析說,「瑞幸咖啡會成為中國版的711」,因為瑞幸可以賣簡餐鮮食啊。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這條路是否可行。

如果賣咖啡+咖啡飲料+簡餐鮮食,瑞幸滿足的是什麼樣的消費場景?答案是,商業社區的早午餐。

那麼現在誰是商業社區早午餐的解決方案呢?答案是便利店。

蛋解創業 曾經詳細測評過7-11、羅森、便利蜂等便利店 ,在便利店是一個低毛利更低淨利的行業前提下,7-11之所以能夠在長達幾十年的經營過程中,保持神一般的利潤結構,得益於它在鮮食領域的供應鏈打造,7-11在日本集合了1.8萬個門店、175個工廠、140個配送中心,能夠實現最多3次補貨。

正是因為餐飲的毛利能達到60-70%,所以我們現在走進任何一家北京的連鎖品牌便利店,都會聞到飯香和咖啡香。

如果,瑞幸是要和它們搶佔商業區的早午餐市場,可不容易,這條路線正是7-11等新型便利店的核心壁壘。便利店行業的本質是一個極其複雜完整的物流供應鏈配送體系,瑞幸短時間內不可能有。

相反,7-11、全家這樣的便利店賣咖啡更有優勢。

2013年,日本的7-11在旗下1.5萬家便利店推出現磨咖啡品牌——「Seven Café」,上線一年即賣出4億5千萬杯,甚至還帶動日本咖啡市場在當年增長了4%。

全家湃客咖啡負責人陳瑋躍2018年底透露,湃客咖啡的銷量已經排在了集團2000多種產品的前三名,最新目標是在2019財年能夠賣出1億杯咖啡。

這個數字與燒錢猛如虎的瑞幸相比如何呢?

2019年1月14日,瑞幸咖啡在官方公號上宣布售出杯量達1億。

可以說,在雀巢這隻老虎嘴裡奪食,便利店要厲害的多。

那麼,等待瑞幸的是迷局嗎?或許是敗局。

要看我們以什麼角度什麼結局為終點,如果以上市退出為終點,瑞幸的結局要看資本的力量;而如果以消費者的選擇和盈利能力來講,瑞幸還需要很多錢來燒,或許已經看到了敗局。

瑞幸只是從估值上對標星巴克,而從品質和價格上錨定的從來都是7-11這樣的便利店,它們是和雀巢搶佔速溶咖啡的市場。在單店無法盈利和賣咖啡巨虧的的情況下,瑞幸如果通過加入簡餐和鮮食來滿足商業社區的早午餐問題,又不是相對成熟的便利店業態的競爭對手。

就算瘋狂的開店,和存量的咖啡館與便利店競爭,瑞幸就算出高租金也無法獲得更好的點位資源。完全靠補貼刷出來的流水,沒有利潤的支撐,一旦出現問題,結局就是瘋狂的關店,擁有同樣屬性的連咖啡目前的情況或許就是瑞幸的未來。

相關焦點

  • 比咖啡還提神的「宮鬥大戰」,瑞幸咖啡還能好好賣咖啡嗎?
    沒想到,熬過了2020,2021年新年開端,瑞幸咖啡再度被攪渾。 近日,瑞幸咖啡傳出驚天大瓜,多位高管籤署聯名信,要求罷免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
  • 瑞幸造假的蝴蝶效應開始了,誰被它拖入深淵?
    瑞幸咖啡「自曝」偽造22億交易的源頭,是今年1月31日渾水公司收到一份關於瑞幸咖啡的匿名報告,而後渾水公司判斷報告屬實,並發布了做空報告。 這無疑是一件可以載入史冊的要案,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告訴連線Insight,瑞幸咖啡造假事件產生了巨大反響,是因為涉案金額高達22億,甚至可能更多,刷單比例為80%,涉案(造假)比例史無前例。 消息出來後,一系列蝴蝶效應正在發生。曾經選擇相信瑞幸的,如今被坑得最慘。
  • 瑞幸咖啡偽造交易22億股價暴跌,或許只是冰山一角的開始?
    近日,號稱「民族之光」的瑞幸,因財務造假交易22億,再次引了廣泛關注。人們這才發現,從無到有去涉足咖啡行業、並玩轉燒錢補貼這回事,真沒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所謂的高性價比咖啡不可能「無中生有」,只能靠造假來勉強維持一個花團錦簇的樣子。
  • 大起底:瑞幸咖啡為何「自爆」22億元造假?
    公開「自爆」財務造假,瑞幸咖啡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當天股價暴跌75.6%,市值縮水至16億美元。事情似乎早有端倪。兩個月前,讓很多中概股聞風喪膽的做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 Research),公開了一份匿名的做空報告,指控瑞幸咖啡涉嫌財務造假,門店銷量、商品售價、廣告費用、其他產品的淨收入都被誇大,2019年第三季度瑞幸的門店營業利潤被誇大3.97億元。
  • 剛走出財務造假泥潭,瑞幸咖啡又深陷「宮鬥...
    而就在近日,「關於罷免郭瑾一瑞幸咖啡董事會主席和CEO的請求信」在職場社交平臺流轉開來,而這封信的署名包括7名副總裁和19名分公司總經理在內的46名瑞幸咖啡中高層管理人員。隨後,瑞幸咖啡董事長兼CEO郭謹一回應稱,「情況屬實,詳情暫時不方便透露。」誰能想到,隨著2021年到了,瑞幸咖啡居然以一場「宮鬥劇」開場。
  • 瑞幸退市!股價大跌50%!「財務造假」英文怎麼說?
    更多精彩,微信公眾號搜索「華爾街英語」 25日晚間,瑞幸咖啡官網宣布消息,已經正式於24日決定撤回召開聽證會的消息,不再尋求逆轉在納斯達克退市的決定。 因財務造假陷入內憂外患的瑞幸,在上市短短一年多後將徹底告別納斯達克~~ 財務造假 financial fraud fraud:欺詐行為(名詞) Fraud pushed Luckin's stock from penthouse
  • 瑞幸不僅沒死還活得很好?造假風波後的瑞幸是怎麼活下來的?
    那麼瑞幸咖啡的造假事件無疑是最有名的那個,但是誰也沒想到就是這個造假風波盛行的瑞幸,在造假退市所有人都以為瑞幸基本上是要黃了之後,瑞幸卻奇蹟般的還活著,似乎還活的不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瑞幸是怎麼活下去的?一、瑞幸還活著?瑞幸官網上,一份由瑞幸咖啡聯合臨時清算人(下稱「JPLs」)向開曼群島法院提交的報告披露了瑞幸咖啡最新的經營數據。
  • 瑞幸咖啡「暴雷」:陸正耀資本大戲的冰山一角
    2020年2月1日凌晨,渾水發布匿名報告,稱瑞幸咖啡財務和運營數據造假,2月3日瑞幸咖啡否認該指控,4月2日瑞幸咖啡自稱COO偽造銷售額22億元。 這個被媒體稱為「中國咖啡第一股」、「第三代網際網路最具代表性的公司」,從成立到自認財務造假,不到三年的時間;股價從4月1日收盤的26.2美元到4月2日開盤的4.91美元,只經過了短短幾個小時。
  • 瑞幸咖啡22億元造假大起底:為何「自爆」、誰在幕後、有何後果?
    公開「自爆」財務造假,瑞幸咖啡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當天股價暴跌75.6%,市值縮水至16億美元。事情似乎早有端倪。兩個月前,讓很多中概股聞風喪膽的做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 Research),公開了一份匿名的做空報告,指控瑞幸咖啡涉嫌財務造假,門店銷量、商品售價、廣告費用、其他產品的淨收入都被誇大,2019年第三季度瑞幸的門店營業利潤被誇大3.97億元。
  • 遭渾水做空之後,瑞幸被塵光研究質疑財務和業務數據造假
    塵光研究強烈質疑瑞幸咖啡IPO招股書中披露的2018年第四季度和2019年第一季度存貨數據嚴重造假,推斷其2018年第四季度預製食品存貨虛增17.27倍,2019年第一季度虛增16.52倍。
  • 瑞幸咖啡,曇花一現?
    財務自由之路:(第6期)Hi,我是船尾。前不久,聽聞「瑞幸咖啡」被通知退市得消息,有驚無訝。驚的是「它真的要退市了嗎?」畢竟融了那麼多個億;無訝的是早在上個月,瑞幸咖啡被渾水披露其財務造假,繼而股價大跌,心中已有預期。瑞幸咖啡從被爆造假到被勒令退市,只用了不到2個月時間!5月20日本來是個喜慶的日子,同時也是瑞幸咖啡復市的日子,然而瑞幸等來的並非好消息!
  • 鬥歸鬥,但別影響我喝瑞幸咖啡
    眾所周知,去年瑞幸深陷財務造假泥潭瑞幸,能抗住退市造成的困境已經實屬不易,如今業績尚未維穩,風雨飄搖的瑞幸是否又將禍起蕭牆?權利的遊戲在外界看來,郭謹一是陸正耀「最親的人」。2016年,郭謹一加入神州租車擔任陸正耀的助理。隨著瑞幸的成立,陸正耀也提拔郭謹一擔任瑞幸咖啡產品和供應鏈的高級副總裁。
  • 瑞幸咖啡:自爆22億流水造假,股價暴跌,面臨巨額索賠,波及中概股
    瑞幸咖啡自爆22億流水造假,美股盤前一度跌超80%。開盤後,瑞幸咖啡股價就觸發熔斷機制,隨後在40分鐘內觸發了 6 次熔斷,最終瑞幸咖啡當天股票從前一日的26.20美元暴跌至6.40美元,跌幅75.57%。
  • 剛度過財務造假風波的瑞幸,又陷入內訌之爭!
    編者按:「速度」,曾經是瑞幸最珍貴的致勝法寶。創立18個月即登陸納斯達克,創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最速記錄,傲視群雄;然而一年不到,卻因「財務造假」收到退市通知,差點又創下「閃電退市」記錄,令人驚掉下巴。 此外,根據2020年12月開曼群島調查瑞幸後發布的財務報告,瑞幸在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分別為5.65億元、9.8億元、11.45億元,其中Q3營收同比增長35.8%。在外界看來,瑞幸咖啡似乎已開始重回正軌,如今卻再曝重大利益爭鬥,瑞幸內訌何時才能休止?
  • 揭秘瑞幸咖啡如何從獨角獸變異為毒角獸
    事情的起源,還得從知名做空機構美國渾水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於2020年2月做空瑞幸咖啡說起。2020年2月1日,渾水發布做空報告,稱其收到一份長達89頁的匿名報告,直指瑞幸咖啡正在捏造公司財務和運營數據。做空報告指瑞幸咖啡在2019年度部分報告中虛增收入及支出進行財務欺詐,其商業模式存在重大缺陷。
  • 瑞幸咖啡的「人事兒」
    瑞幸咖啡從年初到年末,從造假到內鬥,滿足了吃瓜群眾的好奇心。2020年12月16日,瑞幸咖啡表示以1.8億美元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就涉嫌造假事件達成和解。 2020年5月13日,瑞幸咖啡CEO錢治亞和COO劉劍被終止職務後,聯合創始人郭謹一擔任CEO兼董事長。走馬上任不到八個月,就上演「逼宮大戲」,請求信中列舉了郭謹一的三大「罪證」:貪汙腐敗、濫用權力剷除異己、能力低下。
  • 詳解瑞幸咖啡內鬥大戰的來龍去脈
    2020年4月2日,在渾水做空瑞幸之後,瑞幸咖啡證實財務造假,並且涉及金額達到了驚人的21億。就在消息曝出的當天,瑞幸咖啡股價暴跌80%,超過50億美元的市值瞬間蒸發。瑞幸咖啡為了應對這次危機,在董事會特別委員會已經掌握了財務造假更多證據之後,中止了CEO錢治亞和COO劉劍的職務。
  • 關於瑞幸造假,我們真正應該思考的事(上)
    所以,今天咱們換一個角度,談一談對於瑞幸造假,中國資本市場應該進行的反思。01.為做空者「正名」首先,我們把瑞幸事件做一個簡單的還原:4月2日,愚人節後的第一天,瑞幸咖啡上演了一出史無前例的自爆——直接公布一份「偽造22億元交易」的內部調查報告。
  • 瑞幸咖啡「宮鬥大戲」背後:陸正耀還想當王
    2020年財務造假風波後,陸正耀董事長被罷免,郭謹一擔任董事長兼CEO。然而上位短短八個月,就從陸正耀的「心腹」成為「反目之人」。據一位接近瑞幸咖啡的行業人士對此表示,這次內鬥的關鍵是「郭不聽話,陸不高興,要換人。」但目前該說法並未得到證實,從近半年瑞幸的業績看,郭謹一似乎並沒有把瑞幸此前管理上的派系鬥爭擴大化。
  • 瑞幸造假後 神州租車斷尾求生?
    市場普遍分析認為,陸正耀辭職並不意外,瑞新咖啡造假事件之後,這是陸正耀和神州租車的進一步切割。22億造假事件的爆發,把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和其創建的神州系推至風口浪尖,陸正耀曾發聲明寫道:「道歉、失望、痛苦、自責、夜不能寐。」陸正耀為瑞幸第一大股東,也是神州優車實際控制人,而神州優車又是神州租車的大股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