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桂林市體育局在市創城辦的指導下,按照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精神和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考核標準,結合局裡工作實際,充分發揮體育系統職能作用,積極動員全局系統幹部職工全面參與和支持創城工作,在桂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攻堅戰中作出了積極貢獻。
領導重視,落實到位
桂林市體育局高度重視創城工作,始終把創城工作作為深化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推動文明桂林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並把創城工作列入了黨組工作的議事日程和作為業務工作的重要內容,與業務工作一同布置、一起安排、一併考核。
為切實加強對創城工作的組織領導,局本級及各二層單位都成立了相應領導機構,落實了分管領導和具體經辦部門及人員,制定了《桂林市體育局創建文明城市工作方案》《桂林市體育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責任區域劃分》等工作方案,使創城工作有人抓,具體任務有人落實,確保把創城工作落到實處。
營造濃厚氛圍,實現共建共創
為了增強廣大幹部職工對創城工作的認識,提升居民文化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推動桂林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深入開展,桂林市體育局結合實際,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使創城工作深入人心。
一方面,積極營造「創城」的濃厚氛圍。利用電子屏幕滾動播放「創城」宣傳口號,共在體育局機關辦公樓、體育中心範圍內、體育一館、體育二館、體校和體操學校各訓練場所,懸掛「創城」宣傳橫幅、張貼「創城」宣傳標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板,出版「創城」專題板報,並在體育局官網發布「創城」工作專題報導,及時反映體育局「創城」工作的動態和各項活動的落實情況。
另一方面,桂林市體育局積極開展各項創城活動,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來,全局共派出幹部職工參與進社區活動1568人次、免費為群眾體質檢測2000多人次、開展傳統體育進校園活動9場。通過一系列活動,使落實「體育進社區」建設成為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的長效工作機制要求,拉近了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繫,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推動了桂林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向縱深發展。
打造可持續發展全民健身體系,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因疫情影響,桂林市體育局於1月25日第一時間下發了通知,暫停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的室內室外體育賽事活動、各類室內公共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工作,今年原計劃有300多項群眾性體育不得不暫停或縮減規模舉辦。
為了彌補線下體育的缺失,桂林市體育局響應廣西體育局要求,積極開展線上群眾體育活動,組織開展2020年線上「壯族三月三」體育綜合運動會、線上民族體育展覽和民族體育健身教學課,全市共有21250人次參與線上體育綜合運動會,網絡點擊率達121140人次;線上民族體育展覽參與達13680人次,網絡點擊率達17520人次;參加線上民族體育健身教學課達10500人次,網絡點擊率達26100人次。
按照國家體育總局《關於大力推廣居家科學健身方法的通知》文件精神,號召廣大市民開展居家健身行動,指導體育協會、俱樂部推廣居家健身方法。根據疫情好轉形勢,6月開始桂林市體育局啟動了桂林市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工作。在體育設施建設方面,今年爭取中央預算投資建設項目26個,為桂林市建設公共足球場26個,爭取2020年廣西鄉村振興項目7個,用於建設1個全民健身中心、3條健身步道、3個體育公園。承擔廣西壯族自治區為民辦實事項目26個,桂林市8個村(屯)建設籃球場,為9個村(屯)(社區)建設安裝健身路徑18條。這一系列舉措,為桂林成功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作出了積極貢獻。(通訊員:桂林市體育局 陳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