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Stem Cell》:8位科學家告訴你為何如此喜歡幹細胞研究

2020-12-01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幹細胞研究權威期刊《Cell Stem Cell》為了慶祝「幹細胞認識日」(Stem Cell Awareness Day,10月14日),特別報導了《Cell Stem Cell》10月刊18位論文作者分享的科研靈感和動力,希望這些個人經歷和科研幕後故事能給讀者以啟發。本文編譯了其中8位科學家的感想:

Allison Bond

——論文「 Adult Mammalian Neural Stem Cells and Neurogenesis: Five DecadesLater 」第一作者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發現的幹細胞具有強大的活力,其用途有待開發。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都認為成體神經幹細胞(NSCs)是一種具有無限自我更新能力的均質細胞。在我進入成體NSC研究領域的時候,一些研究證明NSCs實際上是異質的,不均勻的,它們的自我更新能力,休眠期和命運均不同,這說明NSC亞群在整體NSC幹細胞貢獻不同,必須協調相互的作用。而亞群之間的不平衡也許就會損傷NSC,導致NSC功能衰退。

我們的工作主要是了解成體NSCs中如何形成這種異質性,我對幹細胞周圍微環境分子機制尤為感興趣,因為我們實驗室近期的研究發現休眠期成體NSCs受控於外在微環境信號來引導它們的行為,而激活的NSCs和祖細胞則是依賴於內在轉錄和翻譯過程。我希望通過了解不同微環境因素對特定NSCs亞群的調控,能深入解析NSCs。

Michael Cleary

——論文「 CD93 Marks a Non-Quiescent Human Leukemia Stem Cell Population andIs Required for Development of MLL-Rearrang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通訊作者

尋找白血病幹細胞生物標記物將有助於探索靶向治療方法。

我對幹細胞的興趣來自早期血液形成細胞癌基因的研究,我們在惡性血液病中發現了幾個新的致癌基因,之後通過解析這些致癌基因的特性,我們發現白血病發病是由主要轉錄調控子出問題導致的,文中指出CD93+白血病幹細胞是一種具有分裂能力,非休眠的白血病起始細胞,其中CD93是一種細胞表面凝集素,也就是MLL基因重排極性白血病幹細胞的功能性標誌分子。這些發現將有助於了解癌症幹細胞到底是如何而來,並且CD93也能作為免疫治療的一個候選靶標。

Francesca D』Addio

——「CirculatingIGF-I and IGFBP3 Levels Control Human Colonic Stem Cell Function and AreDisrupted in Diabetic Enteropathy」共同第一作者

IGFBP3的發現意外的令我從糖尿病研究跨越到了再生醫學。

我第一次接觸到幹細胞研究還是在十年前了,當時我正在進行腎臟病學臨床培訓,參與了一個研究腎臟再生的幹細胞項目。我們機體中的一些內在修復系統,也就是某些成體組織中的幹細胞池能在機體受損或者生病的時候進行補給,這讓我覺得太神奇了!

這些令人驚異的細胞指出了一種新型器官移植再生醫學新方法,但是我很快也意識到幹細胞不僅自我更新能力可以作為資源,而且也具有其它重要的作用,比如調節免疫應答。

我很榮幸的參與了一項多機構合作研究項目,這個研究證明了幹細胞療法能通過停止對胰島自身免疫性攻擊,恢復I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不依賴性。隨著我對幹細胞研究興趣的擴展,我也開始分析糖尿病患者腸道功能紊亂,以及幹細胞對其的作用。從此我走上了另外一條令人激動的「旅程」——我們發現了腸道幹細胞如何調控它們的命運,如何保持其功能,而IGFBP3 在調控腸道幹細胞方面的作用,也將是我未來幹細胞研究的一個大方向。

Paolo Fiorina

——論文「Circulating IGF-I and IGFBP3 Levels Control Human Colonic Stem CellFunction and Are Disrupted in Diabetic Enteropathy」通訊作者

我的一生都希望能幫助那些患有難以忍受糖尿病相關症狀的患者。

2000年初,我還在米蘭從事臨床工作,當時我發現我的一位患者出現了嚴重的腸道症狀,我意識到我們應該做些什麼。超過80%的長期患有I型糖尿病的患者都會出現讓人不舒服的胃腸道症狀,目前也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可用。我們最近的研究發現了糖尿病如何摧毀維持腸道健康的幹細胞,其中涉及一種稱為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3 (IGFBP3) 的激素。

每個人都有IGFBP3,但有高血糖的人肝臟會產生更多的IGFBP3,而這擾亂了腸道幹細胞功能。如果體內激素幹擾了幹細胞微環境,那麼就要繞過細胞療法,通過改變激素水平來幫助微環境恢復。

我們很幸運,研發出了一種IGFBP3 受體 (TMEM219)的人工版,這種受體能中和IGFBP3 ,減輕臨床前模型中出現的症狀。我為我創造了這樣一個工具而感到自豪,而且這種方法也有可能重塑細胞治療的方式。我認為其它激素也存在相同的作用。

Jason Cheuk-Ho Tsang

——論文「Single Cell RNA-Sequencing of Pluripotent States Unlocks ModularTranscriptional Variation」作者

科學很有趣,幹細胞更是酷極了,它們會改變你和我的未來!

小鼠胚胎幹細胞的生物學特性總是令我著迷,你可以在單個細胞中培養出胚胎幹細胞,也可以修改它們的基因組,甚至還可以將它們變成一個活生生的小鼠。對於我們來說,這些幹細胞就是科研中我最愛的一部分,代表著靈感和無限可能。

這一次我有幸參與了一項單細胞基因組學研究項目,分析發現了參與幹細胞調控網絡的新基因,以及新的細胞亞群,可讓我們深入了解幹細胞多能性——成為幾乎所有不同類型細胞的能力。

這令我感到很興奮,就像是第一次用高解析度攝像頭拍出清晰照片一樣,現在你不僅可以判斷出那個模糊的物體是一隻栩栩如生的蝴蝶,而且還能在它的翅膀上識別各種獨特的模式,找到真正的美麗。

這可以獲得小鼠胚胎幹細胞成千上萬個基因表達這一非常動態的過程的快照,並由此推斷出許多信息。這有點像對著時代廣場上擁擠的人群拍攝照片,並根據所有人的年齡進行排序,以探究他們的生命周期,或通過穿衣風格對他們進行分組,來推斷他們接下來去哪裡。

單細胞RNA測序可幫助研究人員看到,是什麼使得我們身體裡所有的細胞會有不同的形狀,並預測它們會做什麼,並探索出許多促成它們命運的因素。在這項研究中,我們開發了新的方法來表徵,三種不同的狀態中幹細胞之間的基因表達水平是如何變化的。我們發現了參與幹細胞調控網絡的新基因,並利用CRISPR技術驗證了我們的研究結果。這使我們更接近於推斷整個網絡是如何被放在一起的,而這反過來又能讓我們深入了解,是什麼讓幹細胞處於一種基態,是什麼觸發它們改變。

對於我這樣的年輕幹細胞科學家來說,這真的是一個神奇的時代!

Karl Fernandes

——論文「Aberrant Lipid Metabolism in theForebrain Niche Suppresses Adult Neural Stem Cell Proliferation in an Animal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通訊作者

最大的問題就是當幹細胞遇到大腦。

Masatoshi Ohgushi

——「Rho-Signaling-Directed YAP/TAZ Activity Underlies the Long-Term Survival andExpansion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第一作者

非轉化細胞無法在體外無限生存,但是胚胎幹細胞可以。我想知道為什麼!

在我博士學習期間,我的工作就是利用各種腫瘤源性和原代培養細胞分析細胞死亡。這段學習經歷讓我了解到「細胞永生」是一種異常表型。的確,顯然細胞需要一種基因突變或基因操作才能繞過限制,在體外它們必須努力才能生存下來。

因此在之後轉到胚胎幹細胞研究,我就想知道它們是如何能在如此長的時間裡生存和生長的。從它們起源上來說,胚胎幹細胞一般被認為是一種非轉化細胞,但好像又具有轉換細胞的一些關鍵特徵。而且胚胎幹細胞又好像是可逆的,這種可塑性能永遠存在嗎?這些問題都激勵著我深入探索胚胎幹細胞,幸運的是我發現了YAP/TAZ ,這種因子依賴於Rho,有助於了解其分子機制。

Michael J. Ziller

——「Ground State Conditions Induce Rapid Reorganization of Core Pluripotency FactorBinding before Global Epigenetic Reprogramming 」第一作者之一

幹細胞能幫助我們了解單個基因組如何掌控整個細胞命運的奧秘。

對我來說,生物學中最令人著迷的現象就是單個基因組可以創造出如此龐大和紛雜的細胞狀態,影響細胞命運的改變。血清-2i開關就是研究細胞多能性基礎生物學的一個重要模型系統,通過這個系統,我們可以分析細胞命運的轉換。(加入兩種激酶Mek 和GSK3抑制子稱為「2i」條件)

通過這種開關培養短時間切換培養條件,就會出現一種新的細胞狀態,其特點是雙價基因 H3K27me3 丟失,和DNA甲基化損失,不過關鍵的多能因子在兩種狀態中都會出現。這種快速的化學定義的過渡,為研究細胞狀態動力學多維度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

利用這一平臺,我們發現了這種複雜構成的一些奧秘,我們的研究人員有助於更好理解2i 基因調控網絡中不同表觀遺傳機制的作用,以及相互作用。但這其中還存在許多未知的問題,這令我著迷,我希望能最終建立細胞狀態建立,維持和定義過程中轉錄因子或表觀遺傳標記的每一個單獨改變的功能定義。

相關焦點

  • Cell Stem Cell:證實心臟也有自產的幹細胞
    2011年12月1日《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期刊發表一篇新研究論文,表明這些幹細胞確實是心臟所產生的,能夠形成有朝一日可以用來幫助修復損傷(比如心臟病發作時導致的)的細胞類型。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幹細胞生物學家蒂姆-坎普(Tim Kamp),未參與該項研究,他說,「這是心臟如何能夠長期維持和修復自我的另一個迷人故事。
  • Cell Stem Cell:幹細胞用於再生醫學可能是安全的
    2015年12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劍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表明人類多能幹細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被移植入胚胎後將正常發育。這些研究結果2015年12月17日發表於《Cell Stem Cell》期刊,對再生醫學具有重要意義。
  • Cell Stem Cell:科學家找到維持皮膚幹細胞功能的兩個蛋白「守衛」
    一項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Stem Cell上的最新研究發現兩個同家族蛋白構成了皮膚幹細胞存在的重要基礎,如果沒有這兩種蛋白皮膚幹細胞也將不會存在。 研究人員發現的這兩個蛋白就是DNA甲基化酶Dnmt3a和Dnmt3b,它們對於皮膚幹細胞的自我更新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能夠啟動幹細胞基因編程的第一步。
  • Cell Stem Cell:實現造血幹細胞的移植的條件
    2014年7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闡述造血幹細胞的引導和分化功能機制,這些幹細胞會生成所有的血細胞包括我們的免疫系統細胞。針對人類造血幹細胞的研究是十分困難的,因為它們只存在於骨髓中的「niches」中,這些細胞不能在培養皿中培養。來自Dresden的一組研究幹細胞的科學家做出了小鼠動物模型,他們在跨越物種障礙和無輻射的前提下進行人類造血幹細胞的移植。在新模型中,人類造血幹細胞在沒有做任何處理的情況下可以擴大和分化成各種類型的血細胞。
  • Cell:幹細胞分裂確實會增加癌症風險
    2016年8月30日/生物谷BIOON/--過去幾年發表的計算研究已提出癌症的不同主要風險因素,從幹細胞的隨機突變到環境致癌物。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市聖裘德兒童研究醫院和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小鼠體內測試了這些理論,發現幹細胞中發生的突變確實發揮著一種顯著性的作用。
  • Stem cell reports:科學家發現胚胎幹細胞向血管細胞分化的開關分子
    2015年7月1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的科學家發現了驅動胚胎幹細胞向內皮細胞成熟分化的一條分子機制,內皮細胞是可以形成血管的一類細胞,通過這一機制了解該分化過程對於幫助科學家們有效地將幹細胞誘導為內皮細胞用於組織修復具有重要意義
  • Cell Stem Cell:華人科學家找到炎症狀態下影響腸癌進展的關鍵分子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stem cell上。腸道慢性炎症能夠增加結腸癌風險,最高可達5倍。文章作者Xiling Shen這樣說道:「全世界有四分之一人口受到各種腸道炎症的影響,腸炎病人發生結腸癌的風險更高,但是其中的原因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釋。我們在這項研究中找到了一些線索。」研究人員在這項研究中發現了一種調節細胞分裂的microRNA可能與結腸癌發展存在內在聯繫。
  • Cell Stem Cell:促進結腸癌生長的重要癌症幹細胞群體
    2015年6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勞森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結腸中發現一個新的幹細胞群與結腸癌生長具有重要聯繫。近日,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Stem Cell。
  • Cell Stem Cell:一種可防脫髮的膠原蛋白
    日本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細胞—幹細胞》雜誌上報告說,動物實驗證實毛根缺乏一種膠原蛋白可同時導致脫髮和白髮。這一研究成果將有助於開發出治療脫髮和白髮的新藥。 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教授西村榮美等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發現ⅩⅦ型膠原蛋白的作用可使毛囊幹細胞不會枯竭,從而防止脫髮。同時,這種膠原蛋白在毛囊幹細胞產生轉化生長因子-β的過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 Cell Stem Cell |單細胞譜系追蹤解析造血幹細胞命運與轉錄組特徵
    近年來科學家通過發展譜系追蹤的方法學,深入理解了幹細胞驅動的器官再生與穩態,推動了體外迷你器官培養的進步。在癌症領域,譜系追蹤揭示了腫瘤細胞的起源和克隆演化,提供了靶向腫瘤幹細胞的新型腫瘤治療策略。但由於傳統的譜系追蹤工具缺乏足夠高的解析度,解析譜系組成複雜且高度動態的複雜系統(如血液與免疫系統)仍有很大挑戰。
  • Stem Cell Reports:幹細胞移植可治療II型糖尿病
    2015年3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加拿大的科學家在國際期刊Stem Cell Reports在線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胰腺前體細胞移植對於II型糖尿病治療具有良好效果,與糖尿病治療藥物聯合使用,治療效果更加明顯,這項研究表明基於幹細胞技術的治療方法或許是治療II型糖尿病的一種可行方法。
  • Cell Stem Cell:開發出在體外長期培養成體幹細胞的方法
    2016年6月1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MGH)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的一種新方法可能引發成體幹細胞培養領域變革。研究人員描述了獲得來自在日常治療肺部疾病期間收集的各種組織樣品中的氣道幹細胞(airway stem cell),並對它們進行增殖。
  • Cell Stem Cell:成體神經幹細胞小生境的構造
    圖片提供:Kenneth Xavier Probst)成體神經幹細胞是非常重要的一類細胞,它們保持著基本上皮特性,對於這類細胞的研究能大大改變我們對於成體神經原性小生境(niche)的認識。在2008年9月11日出版的《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上,來自美國和西班牙的科學家發表文章稱,他們發現大腦的成體神經幹細胞生境存在一種獨特的「紙風車型」結構。
  • Cell Rep:科學家首次揭示人類腸道幹細胞的行為機制
    2014年8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首次發現了人類腸道中幹細胞的行為機制,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或為腸癌的早期發現以及預防措施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幫助
  • 慶祝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創建10周年
    創建10周年
  • Cell Stem Cell:大鼠誘導iPS細胞的最新研究結果
    而且在生理上具有許多獨特的特點,使得大鼠成為非常好的生物、醫學、藥物、營養、行為等方面研究的良好的模型,廣泛應用於生物醫藥研究中。但是迄今為止,仍然沒有大鼠多能的胚胎幹細胞系成功建立的報導,而多能的胚胎幹細胞是反向遺傳學研究和製作疾病模型的重要工具。因此大鼠的遺傳學研究以及用大鼠製作人類疾病模型的研究都遠遠落後於小鼠。
  • Cell:miRNA操控胚胎幹細胞「命運」
    多能胚胎幹細胞(pluripotent embryonic stem cell)來自胚泡(blastocyst)的內細胞群(inner cell mass),它們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能發育成外胚層、中胚層和內胚層。而細胞命運決定(cell-fate decision)的精確控制對於未來多能胚胎幹細胞應用於醫學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 Cell Stem Cell:經過基因改造的HSC-iNKT細胞提供持久的抗腫瘤免疫...
    2019年10月8日訊/生物谷BIOON/---恆定自然殺傷細胞(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 cell, iNKT)稱為免疫系統的「特種部隊」。儘管它們在體內相對較少,但是它們要比許多其他的免疫細胞功能強大。
  • Cell:北大學者利用一種化學混合物讓多能性幹細胞具備全能性
    圖片來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2.0052017年4月7日/生物谷BIOON/---當科學家們談論實驗室幹細胞是全能性還是多能性時,他們的意思是這些幹細胞如胚胎那樣有潛力產生體內的任何組織。
  • Cell Stem Cell:基因Mesp1開啟可以使幹細胞發展成心臟和肌肉
    2013年5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明尼蘇達大學Lillehei心臟研究所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通過開啟一個單一基因Mesp1,幹細胞可以創建成為不同類型的細胞包括心臟,血液和肌肉。研究發表在Cell Stem Cell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