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陽系第二大行星,土星有何特殊之處
不過,在太陽系中,若要說到最美的行星,金星恐怕未必能夠獨佔鰲頭,相信更多的人會把這一票投給太陽系的第二大行星——土星。古人眼中的土星在羅馬神話中,土星代表的是薩圖努斯(saturnus),這也是土星的官方名稱Saturn的由來。薩圖努斯是羅馬神話中的農業之神,也是時間之神。在沒有望遠鏡的時代,土星的確是人類肉眼可見的公轉周期最長的行星。
-
土星上一天有多久?從六角風暴辨土星日短長
土星北極點的上方存在著和木星表面的大紅斑一樣令人著迷的景象——因為一個特殊的急流而持續存在的六角形風暴。土星上一天的時間很短暫,現在,行星科學家認為:六角形風暴的循環能基本準確地反映出土星一天的時長:10小時39分23秒。與其他的氣體巨星一樣,土星缺少堅實的地表,因此科學家無法利用其地表測量它的自轉周期。此外,土星表層大氣在赤道附近的運動速度也比其在極點附近的運動速度快。
-
土星最大的衛星飄離土星的速度比我們想的要快
新研究表明,土衛六正以比之前科學家預測快100倍的速度遷離其宿主行星。 這一發現動搖了我們對土星及其自然衛星起源的理解。圖解:土衛六與土星。在巨大的空間中,如此微小的遷移速度似乎微不足道,但就像地球上緩慢變化的板塊一樣,在很長的時間尺度下將會造成非常大的不同。 對於土衛六而言,這意味著科學家需要對其天體物理學的歷史以及整個土星系統本身重新考量。 此外,更新後的估算值正在驗證與這種確切現象有關的新理論:行星衛星向外遷移。論。
-
土星最大的衛星飄離土星的速度比我們想的要快
新研究表明,土衛六正以比之前科學家預測快100倍的速度遷離其宿主行星。 這一發現動搖了我們對土星及其自然衛星起源的理解。圖源: NASA/JPL-Caltech/Space Science Institute 根據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新文章,太陽系中唯一有大氣層的衛星土衛六,正以每年11釐米的速度遠離土星。 在從前,科學家們估算的數值只有每年0.1釐米,比新的估計慢約100倍。
-
太陽系中讓人意想不到的恐怖星球,竟然是它!
木星外層的大氣層分為多個帶域,各帶域相接的邊際出現亂流和風暴,醒目的藍色漩渦以華麗的圖案扭曲變幻,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奇觀。而是這華麗的圖案隱藏著恐怖兇險,如果你打算去木星旅行,你會瞬間被太陽系最大的壓力壓爆,外加被暴風電死,不留一點殘渣。
-
土星六邊形大風暴,比木星大紅斑還恐怖詭異!竟能裝下4個地球!
極地風暴在土星的北極比大紅斑更神秘,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風暴呈現出奇怪的六邊形。1980年,旅行者1號在穿越土星時發現了人類第一次在土星上觀察到的大風暴。但因為旅行者1號的任務是飛出太陽系,所以返回的土星風暴資料非常少。所以,科學家們就沒有足夠的圖像和數據進行分析研究了。
-
太陽系木星有多恐怖?
為什麼木星的體積如此之大呢?這是因為木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我們通常把太陽系中的行星分為類地行星和類木行星,前者就是像地球,金星這樣的巖質行星,而後者則就包括木星、土星這樣的氣態行星。>>木星風暴——大紅斑木星的大紅斑是一個在南赤道帶邊緣存在了很久的反氣旋旋渦,長25000千米,上下跨度也達到了12000千米,有地球三倍這麼大,時速更是達到每小時430公裡,比高鐵速度還快,所以說這也是太陽系最大的風暴,並且已經存在了數百年。
-
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正以快100倍的速度遠離它的行星
--每日寄語圖片來源:NASA / JPL-Caltech /太空科學研究所根據周一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的最新研究,土衛六是太陽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顆有大氣層的衛星,它正在以比之前估計快100倍的速度遠離土星。
-
土星的幕後黑手!!
近日,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和索邦大學天體力學與星曆計算研究所的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證明了土衛對土星自轉軸的影響。這些衛星可以解釋為何這顆氣態巨行星的自轉軸正在傾斜。 同時,他們還預測,未來的數十億年裡,傾斜角度會繼續加大。相關論文於當地時間1月18日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
-
土星自轉周期變長困擾科學家
新華社電 於美國東部時間6月30日晚進入繞土星軌道的「卡西尼」號飛船發現,由無線電波數據測出的土星上的一天,比20多年前延長了約6分鐘。這一現象目前讓科學家頗感困惑。 對於土星和木星等沒有固定表面的氣態行星來說,用直接的視覺手段測量其自轉周期幾乎不太可能。
-
土衛六正比之前預測快100倍的速度逃逸土星
簡介:之前人們認為行星內環的衛星比外環的衛星向外移動的速度更快,然而最近通過比對卡西尼號發回的歷史數據,發現木星衛星泰坦向外漂移的速度比預測值快了100倍!!對我們來說不幸的是,這個混亂的衛星世界正在以比天文學家最初預測還要快的速度離開它的主行星,每年大約4英寸。這個速度比之前預測的要快100倍。
-
「這根本不可能」 –卡西尼號土星任務發現了令人驚訝的東西
他開發了一種理論模型,該模型在土星衛星土衛二上的間歇泉的發現中發揮了作用。「這是不可能的。」整個星球如何在20年內改變其自轉速度?這種變化需要數億年的時間。更神秘的是卡西尼號太空船對電磁模式的探測,這表明土星的旋轉在南北半球有所不同。幾十年來,土星無視試圖確定其確切旋轉周期的嘗試。
-
土衛六衛星從土星漂移的速度比我們想像的快100倍
土星的衛星土衛六正在遠離它的環狀父母,比科學家預期的快100倍。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土星最大的衛星是「出生」在離土星很近的地方,但是在45億年的時間裡,它已經遷移到了目前繞軌道運行的地方,距行星約746,000英裡(120萬公裡) 。土星月球的軌道現在正以比科學家此前預測的速度快100倍的速度從土星向外擴張。
-
太陽系行星們誰轉得最快?八大行星自轉速度排行榜,地球排第五
這就是星球的自轉。在太陽系中有八顆大行星,它們都在自轉。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中誰的自轉速度最快?誰的自轉速度又最慢呢?今天咱們來一起聊聊這個有趣的話題。看看這些太空大陀螺是怎樣自轉的。在太陽和行星形成之後,原始星雲的角動量沒有消失重新分布到了太陽和太陽系其他天體中。這樣太陽系中的每個行星都像一個陀螺一樣繞著自己的自轉軸一直轉了下去。
-
太陽系行星們誰轉得最快?八大行星自轉速度排行榜,地球排第五
這就是星球的自轉。在太陽系中有八顆大行星,它們都在自轉。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中誰的自轉速度最快?誰的自轉速度又最慢呢?在太陽和行星形成之後,原始星雲的角動量沒有消失重新分布到了太陽和太陽系其他天體中。這樣太陽系中的每個行星都像一個陀螺一樣繞著自己的自轉軸一直轉了下去。
-
探秘土星系:怪異的62顆衛星和表面平靜內部恐怖的土星環!
土星是太陽系中最令人好奇的行星之一,它擁有多個太陽系之最:最多的衛星,目前發現的已有62顆;最大最明顯的星環,寬度達到20萬千米,可以並排放下十多個地球,且閃閃發亮。土星的衛星個個稀奇古怪,人們戲稱土星的衛星像是一群freak show(JI,形秀)。先來認識一下,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土星的衛星們吧。
-
成功獲取土星的晝夜長度!
我們知道地球一天的長度是24小時,準確的說,是23時56分4秒,也就是它的自轉周期。但是太陽系中每個行星的自傳周期是不相同的,其中火星的自轉周期和地球相差半小時左右,它是與地球自轉周期最相近的行星。這一數字幾十年來一直困擾著行星科學家,因為這個氣態巨行星在旋轉過程中沒有固定的表面可以追蹤,而且它有一個不尋常的磁場,掩蓋了行星的自轉速度。而答案就在它的土星環裡!
-
「卡西尼」號探測器長眠土星前,到底發現了什麼?
為人類探索土星的最大功臣卡西尼號,已經於去年9月墜毀於土星,卡西尼號總共執行22項任務,不斷的穿梭於土星和土星環之間,為人類留下了大量關於土星的數據,1.土星的磁場打破磁場理論在此前的的探測中,科學家一直認為在太陽系中,所有的行星磁場都有一定的傾斜,因為假如磁場沒有傾斜的角度,那麼這個磁場基本就不可能存在,即使會存在也會慢慢的消失,但是土星的磁場相對於自轉軸幾乎是完全對齊的,這和我們目前的磁場理論是完全悖離的。
-
20顆土星衛星齊齊現身,快來為它們取名字吧!
2016年10月,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器最後一次觀測到土星及其主環 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Scott Sheppard是木星和土星新衛星的發現者之一。他說:「最令人激動的地方在於,一直有關於外圈衛星的任務在進行。」此刻,就有三項任務直奔這兩顆行星:NASA的歐羅巴快帆、NASA的蜻蜓號任務和歐洲航天局的木星冰月探測器任務。
-
九大行星:土星
,發現土星和木星一樣,它輻射出的能量是它從太陽接收到的能量的兩倍。這表明土星和木星一樣有內在能源。後來「先驅者」11號的紅外探測證實了這一點,測得土星發出的能量是從太陽吸收到的2.5倍。土星的光環1610年,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觀測到在土星的球狀本體旁有奇怪的附屬物。1659年,荷蘭學者惠更斯證認出這是離開本體的光環。1675年義大利天文學家卡西尼,發現土星光環中間有一條暗縫,後稱卡西尼環縫。他還猜測,光環是由無數小顆粒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