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根本不可能」 –卡西尼號土星任務發現了令人驚訝的東西

2020-12-05 國際訊

天體物理學家杜安·龐蒂烏斯(Duane Pontius)說:「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都認為數據解釋存在問題。」他開發了一種理論模型,該模型在土星衛星土衛二上的間歇泉的發現中發揮了作用。「這是不可能的。」整個星球如何在20年內改變其自轉速度?這種變化需要數億年的時間。更神秘的是卡西尼號太空船對電磁模式的探測,這表明土星的旋轉在南北半球有所不同。

幾十年來,土星無視試圖確定其確切旋轉周期的嘗試。現在,一項新研究可能終於揭示了隱藏其旋轉的訣竅,並提供了放棄其秘密的鑰匙。這項新的研究表明,土星的季節變化可能會混淆科學家計算其確切旋轉周期的嘗試。

發現任何星球上一天的時長似乎是一項簡單的任務:在星球上找到某個特徵,並在它繞一周旋轉時對其計時。或者,如果它是像木星這樣的氣體巨人,它沒有固體表面特徵,那麼科學家們可以聆聽行星旋轉磁場中產生的無線電信號強度的周期性調製。

「外星物質」 –佔木星和土星的80%

行星的自轉周期是有關行星的基本事實之一,它的大小,組成,軌道周期以及其他事實不僅描述了行星,而且有助於解釋其行為,歷史,甚至提供了其形成的線索。

廣播節目令人驚訝

土星僅發射被地球大氣層阻擋的低頻無線電模式,這使得很難從地球表面研究土星的自轉。相比之下,木星以更高的頻率發射出輻射圖,這使得射電天文學家能夠在太空時代順利進行之前確定其旋轉周期。

直到太空飛行器被送往土星後,科學家才能夠收集有關其旋轉的數據。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返回了土星自1980年和1981年旋轉的最初線索。他們檢測到無線電強度的調製,這表明行星每10小時40分鐘旋轉一次。

龐蒂烏斯說:「這就是所謂的輪換期。」

當卡西尼號飛船在23年後到達土星以研究該行星達13年時,它發現了令人驚訝的東西。龐蒂烏斯說:「大約在2004年,這一時期已經改變了6分鐘,大約是百分之一,」

一個關於土星大氣的北半球和南半球以及磁層等離子可能發生的情況的機械模擬模型,產生了有關行星旋轉速度的誤導性信號。「剎車」是指等離子飛離行星更遠時的速度減慢,就像旋轉的舞者的手臂在伸出時比在身體附近時移動得慢一樣。

線索-缺少季節

為了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龐蒂烏斯和他的合著者首先研究了土星與其最接近的兄弟木星有何不同。

龐蒂烏斯問:「土星除了明顯的環以外還有木星所缺少的什麼?」 答案:四季。土星的軸傾斜約27度,類似於地球的23度傾斜。木星幾乎沒有任何傾斜-僅3度。傾斜意味著土星的北半球和南半球會根據季節從太陽接收不同量的輻射。不同劑量的紫外線會影響土星大氣層邊緣剝離的原子(稱為等離子體)。

根據Pontius和他的同事們提出的模型,不同半球從夏季到冬季的紫外線變化會影響等離子體,因此等離子體在遇到行星氣態的高度會產生或多或少的阻力。

阻力的這種差異使氣氛變慢,這就是設置無線電信號中所見的時間的原因。季節性地改變等離子體,並且改變無線電發射的周期,這是土星上看到的。

新模型為土星無法改變的旋轉周期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這也表明,觀測到的周期不是土星核心的旋轉周期,這是無法測量的。

龐蒂烏斯於今年早些時候在土星科學家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該模型,並表示很受歡迎。現在,他希望其他研究人員通過探索卡西尼號收集的13年土星數據的適用性,來進一步完善該模型。

相關焦點

  • 「這是不可能的」 - 卡西尼號太空船發現了土星令人驚訝的東西
    這需要數億年的變化,卡西尼號任務對電磁模式的檢測更加神秘,這表明土星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旋轉是不同的。天文物理學家Duane Pontius說:「長期以來,我認為數據解釋存在問題,這是不可能的」。幾十年來,土星一直試圖確定其精確的旋轉周期。
  • 「卡西尼」號探測器長眠土星前,到底發現了什麼?
    為人類探索土星的最大功臣卡西尼號,已經於去年9月墜毀於土星,卡西尼號總共執行22項任務,不斷的穿梭於土星和土星環之間,為人類留下了大量關於土星的數據,雖然卡西尼號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它留下的大量數據依舊是科學家研究的重點。
  • 這正是卡西尼號墜毀土星的地方
    正因為如此,當探測器結束了大結局並開始進入土星的大氣層時,這對任務團隊來說是一個苦樂參半的時刻。卡西尼號探測器在土星大氣中墜毀的地點是白色的,圖片版權:NASA/JPL-Caltech/Space Science Institute儘管任務已經結束,科學家們仍在忙於研究探測器發回的數據。
  • 「卡西尼號」任務結束後,為何安排它墜毀土星?答案讓人害怕
    但是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卡西尼號」應該算是第一個土星的探測器,因為在它之前的三個探測器(先鋒11,旅行者一、二號)只是從土星身旁略過,根本沒有對土星進行仔細的觀察研究,只有「卡西尼號」一直環繞土星系統,進行了詳細的科學研究。
  • 卡西尼號探測器發現了不該存在的東西,之前的理論被科學家推翻!
    每一次的探測都會給我們帶來新的發現,而這些發現有的是常規的順其自然,而有些就是超出我們的預想非常具有顛覆性。上個世紀末NASA發射的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就是如此,曾發現了不該存在的東西,這也讓之前的理論被推翻修改。
  • 卡西尼號探測器發現了不該存在的東西,之前的理論被科學家推翻!
    每一次的探測都會給我們帶來新的發現,而這些發現有的是常規的順其自然,而有些就是超出我們的預想非常具有顛覆性。上個世紀末NASA發射的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就是如此,曾發現了不該存在的東西,這也讓之前的理論被推翻修改。
  • 下月卡西尼號終極任務自毀墜土星 科學貢獻永存
    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器將于于9月15日墜入土星自毀,不過在此之前其將完成22次穿越土星與土星環之間空隙的軌道飛行。
  • 卡西尼號探測器發現了不該存在的東西,科學家推翻了之前的理論
    對於一些太空探測器來說,完成任務之後就會迎來死亡,它們不能回到地球,在宇宙中流浪才是歸宿。為了研究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我們對每個行星都發射了行星探測器,土星所對應的探測器是卡西尼號探測器。這是歐洲航天局和NASA合作研製的,搭載了27種精密的科學儀器。
  • 卡西尼號探測器開始最後任務 1個月後將墜入土星
    央廣網北京8月15日消息(記者張奧 實習記者于洋)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卡西尼開始了在土星周邊最後5圈的探測」,BBC報導稱,由歐洲宇航局和美國宇航局聯合發射的「卡西尼」號無人探測器即將在9月燃料耗盡,墜入土星。
  • 卡西尼號有多厲害?它發現本不該存在的東西,推翻之前理論!
    卡西尼號有多厲害?它發現本不該存在的東西,推翻之前理論!人類在地球上生存了數百萬年,繁衍生息代代相傳,進化出獨一無二的大腦,追求的目標越來越高,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想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人類對太空的探索由近到遠,我們都知道,太陽系擁有8大行星,每顆行星都有屬於自己的衛星,還有其他的矮行星,光是這幾大天體,都夠我們探尋好久了。迄今為止,人類對月球、火星的了解越來越深,它們的環境惡劣,可能不適合成為人類的第二棲息地。卡西尼號有多厲害?它發現本不該存在的東西,推翻之前理論!
  • 卡西尼號,在土星探索任務中看到了什麼?1997-2017
    卡西尼號接近土星時,觀測到土星大氣層中的巨大風暴。發現了兩個名為米塞尼和佩裡尼的小衛星。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在其他星球上發現湖泊,並且從2014年卡西尼號發回的泰坦星光譜數據來看,最黑暗的地方是充滿甲烷和乙烷的巨大湖泊。這與45億年前的地球極為相似,所以泰坦星很有可能正在緩慢的創造著生命。
  • 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為何要選擇自毀?
    卡西尼號發現了土星的衛星-1671年的拉佩圖斯(Lapetus),1672年的土衛五瑞亞(Rhea)和1684年的土衛三(Tethys)和土衛四(Dione)。此外,他在1675年發現了「卡西尼環縫」,這是將土星環分成兩部分的狹窄縫隙。 另一方面,克裡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在1655年發現了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
  • 永遠的卡西尼號——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的使命「終章」
    歡迎大家閱讀佛系少女說科學,我是你們的老朋友lemon,惠更斯號的任務雖然不完美,不過對於卡西尼號來說自己的第三個任務總算是完成了,但另外兩個任務更為艱巨,需要長期大量的觀測才能實現。在經過四年的辛勤工作後,卡西尼基本上完成了所有的預定任務。按理說,我們已經可以和11歲高齡的卡西尼說拜拜了,但卡西尼號續的能力著實讓人感嘆。此時的卡西尼仍然狀況良好,在完成了預定的目標後又繼續續了9年時間,卡西尼號為何會如此長壽呢?
  • 服務13年後,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最後任務是自我墜毀
    自2004年至今,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Cassini)飛船就一直圍繞著土星飛行。為人類提供了這個氣態行星的大量第一手資料。在服務了13年後,卡西尼號即將在本月晚些時候執行它的最後一項也是最為悲壯的任務,在土星和土星光環之間進行多次大膽穿越,最終在土星大氣中墜毀。科學家預期,一些最不可思議的發現將在這個過程中誕生。
  • 卡西尼號的新發現
    這句話非常適用於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器,儘管它不是人,卻勝過大多數人。1997年發射升空,2004年成功進入土星軌道,前不久(2017年9月15日)卡西尼號終於走到傳奇的終點,一頭扎向土星懷抱,焚毀於土星大氣,最終成為土星的一部分。雖然卡西尼號與我們就此別過,但其在生命最後時刻收集並傳回地球的海量數據卻值得科學家們長久研究。
  • 卡西尼號臨走前的絕殺:闖入土星超近軌道探索出四個重大發現
    2017年9月15日,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燃料將盡,科學家控制其向土星墜毀,北京時間19:55,卡西尼號與地球失去聯繫,它進入土星大氣層燃燒成為土星的一部分。「卡西尼號」的任務至此結束,但是,當宇宙飛船的燃料耗盡前,任務小組利用22個軌道將卡西尼號引導到土星附近,於是它飛到了從未被設計用來飛行的地方。
  • 土星光環下的雨,卡西尼號嘗了嘗
    在任務最終階段,卡西尼號探測器飛行於土星及其光環系統之間。圖片來源:NASA(Shea/譯)土星上會下雨。每一秒,土星環都會向土星的雲層播散大約數百千克的水冰、有機分子和其他微小的顆粒。在卡西尼號執行任務的最後幾周裡,它先後22次從土星和它的光環之間穿過,品嘗了光環雨,讓科學家終於有機會直擊土星及其光環間驚豔而複雜的相互作用。認識這一複雜性,並非只是一項難懂的學術研究,還朝著揭開土星系統最亙古不變的謎題邁進了一步。
  • 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土星上是否真的存在有生命?
    不知道各位是否也曾經對於未知生命所抱有幻想,世界上除了地球是否還擁有其他的文明存在。長期以來,從地球所發射的衛星就在監視著其他行星的資源狀況,其中土星的第一大衛星:土衛六「泰坦」,所一直觀測的土星則是最令人著迷的,因為土星和地球一樣也擁有大氣層,並且也是太陽系中除地球之外唯一擁有液態河流、湖泊以及海洋的地方,多變的天氣證明土星儼然就是一個生命的搖籃。
  • 太空13年之旅「卡西尼號」在土星發現了什麼?
    2004年5月18日,經過了接近7年的漫長的星際旅行,那顆擁有著美麗光環的行星所產生的引力,第一次開始超過太陽對卡西尼號的引力,這代表著卡西尼號正式進入了土星系統。然而這並不代表著卡西尼號成功地進入了土星系統。
  • 曾幫助人類更好地認識土星的「卡西尼號」探測器的土星之旅!
    根據它從2003年4月29日至2004年6月10日收集到的土星無線電信號,科學家們測量了土星的自轉周期為10小時45分45秒,比1980年和1981年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測量的10小時39分37秒長了6分鐘。2004年6月30日,卡西尼號在距土星161萬公裡的地方意外發現:土星的磁場與地球的磁場大不相同,其兩極分布在赤道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