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尼號有多厲害?它發現本不該存在的東西,推翻之前理論!

2020-12-04 訴說科技

卡西尼號有多厲害?它發現本不該存在的東西,推翻之前理論!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了數百萬年,繁衍生息代代相傳,進化出獨一無二的大腦,追求的目標越來越高,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想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早在400多年前,伽利略首次將望遠鏡指向太空,人類的目光也被吸引過去,看到滿天遍布的星辰,科學家不知從何時起,便有更多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想要了解關於它們的秘密。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由近到遠,我們都知道,太陽系擁有8大行星,每顆行星都有屬於自己的衛星,還有其他的矮行星,光是這幾大天體,都夠我們探尋好久了。迄今為止,人類對月球、火星的了解越來越深,它們的環境惡劣,可能不適合成為人類的第二棲息地。卡西尼號有多厲害?它發現本不該存在的東西,推翻之前理論!

人類發射探測器的主要目的

人類頻繁的發射探測器,目的很簡單,為的是揭曉那些未解的難題,幾乎每一次拍攝都能給人類帶來全新的發現,尤其發現是順其自然,有些超出人類的預想範圍,帶來顛覆性的認知。在上個世紀末,美國宇航局曾發射過一顆名為卡西尼號的土星探測器,並在土星上發現本來不該存在的東西,將以往的理論直接推翻了,那它究竟發現了什麼呢?

它的主要任務是對土星、土星環、大氣以及其他衛星進行查看,它在1997年10月份首次發射,攜帶27個科學儀器,自身的重量就已超過6噸,它進入外太空後,消耗了整整70噸的燃料,它選擇了一種繞路的方式,通過引力彈弓效應減少燃料的消耗。每當它經過金星或者地球時,都會猛的加速,直到2004年,它進入繞土星轉動的軌道,近距離的接觸土星,在2017年的9月份,那是它最近一次距離的接近土星,並拍下土星飛行的軌跡,這次的探測顛覆科學家以往的認知。

卡西尼號的主要任務

我們可以看到距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和金星,它們並沒有衛星,卡西尼號探測器在執行任務時,總共經歷過一次日全食,在接近土星時還觀測到了土衛五,利用高科技設備接收到高能電子流,這些電子流斷斷續續的,好像被什麼東西遮擋住了一樣,後來它對土衛五繼續詳細探查,竟然發現它擁有屬於自己的衛星,土衛五在所有衛星中算是最不起眼的了,它的直徑不足月球的1/10,但它的資源含量很多,水估計比地球多得多。

從它目前的數據來看,本不該有屬於自己的衛星,卻被這一探測器發現問題所在,它是如何形成的?科學家猜測可能是有小晶體接近它時,超過了洛希極限,便形成大量的碎片,這一土星環就是碎片形成的,最重大發現給科學家們帶來很大的驚喜,也改變以往的認知。你們對此是怎樣看待的呢?

相關焦點

  • 卡西尼號探測器發現了不該存在的東西,之前的理論被科學家推翻!
    每一次的探測都會給我們帶來新的發現,而這些發現有的是常規的順其自然,而有些就是超出我們的預想非常具有顛覆性。上個世紀末NASA發射的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就是如此,曾發現了不該存在的東西,這也讓之前的理論被推翻修改。
  • 卡西尼號探測器發現了不該存在的東西,之前的理論被科學家推翻!
    每一次的探測都會給我們帶來新的發現,而這些發現有的是常規的順其自然,而有些就是超出我們的預想非常具有顛覆性。上個世紀末NASA發射的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就是如此,曾發現了不該存在的東西,這也讓之前的理論被推翻修改。
  • 卡西尼號探測器發現了不該存在的東西,科學家推翻了之前的理論
    為了研究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我們對每個行星都發射了行星探測器,土星所對應的探測器是卡西尼號探測器。這是歐洲航天局和NASA合作研製的,搭載了27種精密的科學儀器。1997年10月升空,2017年9月墜毀,卡西尼號探測器沒有辜負我們的期望。其實換做別的恆星系,我們是不需要對每個行星都發射探測器的,因為行星的特徵都差不多。
  • 卡西尼號發現不該存在的東西,衛星擁有「衛星」,推翻此前理論!
    卡西尼號發現不該存在的東西,衛星擁有「衛星」,推翻此前理論!首次發射卡西尼號自從美國首次把太空人送入月球,成功打開了探索宇宙大門,每一次探索都會給人類帶來一個全新發現。這些探索的過程中,甚至超乎了大家想像,上個世紀末美國NASA發射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正是這一探測器竟然發現了不該出現的東西,直接顛覆了眾多科學家想像,它究竟發現了什麼呢?
  • 卡西尼號探測器發現了一件打破認知的事,科學家推翻了以往的理論
    卡西尼號探測器發射於1997年10月,它的目的地是土星,這是人類首次對土星進行全方位的探測。卡西尼號探測器發現了一個打破認知的事情,科學家們再次推翻了以往的理論。發射太空探測器,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天體的具體情況,它是制定的太空探索計劃的主要承載者。人類沒辦法去太空,只能讓它們替人類去觀察那些天體,卡西尼號就是一個太空探測器。卡西尼號探測器是NASA和歐洲航天局合作的,它的任務是探測土星。在卡西尼號去探測土星之前,土星對我們來說還有些陌生,我們只知道它是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和木星一樣是顆氣態巨行星。
  • 「這根本不可能」 –卡西尼號土星任務發現了令人驚訝的東西
    天體物理學家杜安·龐蒂烏斯(Duane Pontius)說:「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都認為數據解釋存在問題。」他開發了一種理論模型,該模型在土星衛星土衛二上的間歇泉的發現中發揮了作用。「這是不可能的。」整個星球如何在20年內改變其自轉速度?這種變化需要數億年的時間。
  • 「這是不可能的」 - 卡西尼號太空船發現了土星令人驚訝的東西
    天文物理學家Duane Pontius說:「長期以來,我認為數據解釋存在問題,這是不可能的」。幾十年來,土星一直試圖確定其精確的旋轉周期。現在,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地球物理研究雜誌的一項新研究:土星的季節性變化可能會讓科學家們試圖計算其確切的旋轉周期。
  • 「卡西尼」號探測器長眠土星前,到底發現了什麼?
    雖然卡西尼號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它留下的大量數據依舊是科學家研究的重點。近日,研究人員在整理數據時,就有了一些意外發現。1.土星的磁場打破磁場理論在此前的的探測中,科學家一直認為在太陽系中,所有的行星磁場都有一定的傾斜,因為假如磁場沒有傾斜的角度,那麼這個磁場基本就不可能存在,即使會存在也會慢慢的消失,但是土星的磁場相對於自轉軸幾乎是完全對齊的,這和我們目前的磁場理論是完全悖離的。
  • 卡西尼號的新發現
    這句話非常適用於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器,儘管它不是人,卻勝過大多數人。1997年發射升空,2004年成功進入土星軌道,前不久(2017年9月15日)卡西尼號終於走到傳奇的終點,一頭扎向土星懷抱,焚毀於土星大氣,最終成為土星的一部分。雖然卡西尼號與我們就此別過,但其在生命最後時刻收集並傳回地球的海量數據卻值得科學家們長久研究。
  • 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為何要選擇自毀?
    它有更多的衛星嗎?圖註:卡西尼號拍攝的土星圖像。惠更斯探測器是為了研究富含氮的土衛六(泰坦)大氣中發生的化學反應而設計的。此外,它還將檢查泰坦上是否有海洋。最重要的是,它將研究泰坦上是否存在前生物分子。換言之,這是為了發現泰坦上是否存在生命。
  • 卡西尼號有多牛?它發現了多少太陽系的秘密?為啥最後還要撞土星
    卡西尼號是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出的指令下奉命自毀的。卡西尼號是專門為探索土星而建造的,所以又稱它為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實際上它是卡西尼·惠更斯號的一個組成部分。卡西尼號探測器在圖片上看上去很小,實際上體積不小,它直徑3米,高7米,重6.4噸,攜帶了27種最先進的科學儀器設備,其中有探測土星最大衛星土衛六的探測器,取名為"惠更斯號",它是首個在月球以外的一顆天然衛星上登陸的人造探測器。這架探測器最初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歐洲航天局和義大利航天局的一個合作項目。
  • 「電荷不存在」論文被撤 專家:不可能完全推翻某理論
    「電荷不存在」瘋轉 引發大量質疑  5月6日下午,一篇名為《重磅!中國科學家發現電荷並不存在,將改寫教科書》的文章「席捲」網絡。  據了解,凡偉在該平臺上預發表的論文題為《論電荷、電流、電場和磁場內在機制》,發布時間為2016年6月,還至少提交有另一篇題為《新的運動力學原理研究:空間結構與重力模型》的論文。「青年傳媒」頭條號曾發表該作者多篇「重大發現」文章。目前該頭條號已被封禁。
  • 紀念卡西尼號探測器——卡西尼號的奇妙世界
    歡迎大家收看波波說科學,波波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卡西尼號探測器,在此之前首先還是要明確一下卡西尼同志的任務,第一個任務自然就是要探測土星了。根據原來的設計方案,卡西尼要環繞土星76圈並利用身上背的各種探測設備和長槍短炮對土星的大氣、磁場、輻射以及內部結構進行探測。第二個任務是繼承當年卡西尼大師的遺志好好研究土星環和各個衛星,尤其是土星環的物質成分以及分布還有幾個大衛星上的情況。第三個任務是把小弟惠更斯號安全送往目的地土衛六並作為中間信使,把惠更斯號的發現傳回地球。
  • 告別卡西尼號探測器!
    這顆流星就是這一次表演的主角卡西尼號探測器,從進入土星大氣層到最後燃燒分解,可能就需要三分鐘的時間。除非是被迫信號中斷,否則卡西尼號會最後一刻都向地球傳遞他所看到的景象,完成他最後的使命,如此近距離的去觀察土星是前所未有的。這會是卡西尼號留給我們最後的禮物。它是1997年發射升空離開地球的,那個時候他還叫卡西尼惠更四號探測器。這是因為它是有兩個探測器合體的。卡西尼號是環繞土星軌道飛行的軌道探測器。
  • 多圖欣賞:卡西尼號探測器拍攝的土星和它的衛星們
    對黑暗面說再見土星背對太陽那一面的絢麗美景只能依靠像卡西尼這樣的機器使者呈現給我們。在未來更多的任務派發到土星之前,卡西尼號拍攝的各種圖片會繼續滿足我們對其探索的需求。土星:急墜之前這張土星北半球的圖片由卡西尼號拍攝於2017年9月13號,是卡西尼號傳送回地球的最後幾張圖片中的一張。土星背後的土衛二 (圖像和動畫)美國宇航局發射的卡西尼號在即將墜落之際拍攝到了這個隱藏在土星後,活躍並有海洋覆蓋的土衛二。
  • 卡西尼號數據又有新發現,土衛六為什麼有充滿甲烷的湖泊?
    使用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太空飛行器的雷達數據,最新發表的研究提出了一個新場景,來解釋為什麼土星的衛星土衛六(泰坦)上一些充滿甲烷的湖泊,被高達數百英尺的陡峭邊緣所包圍。這些模型表明,變暖的氮氣爆炸在土衛六地殼中形成了盆地。土衛六是太陽系中除地球之外唯一已知在其表面有穩定液體的星體。
  • 「卡西尼號」近距離與土星打招呼 它留下了什麼?
    卡西尼號(Cassini)是卡西尼恵更斯號探測器的一個組成部分。卡西尼-惠更斯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歐洲航天局和義大利航天局的一個合作項目,主要任務是對土星系進行空間探測。卡西尼號於2017年9月15日墜入土星大氣,宣告其使命的終結。但是在它墜毀之前它最後一次拍攝了一張土星的圖片。它一直在為土星探測做出它的貢獻。在最後的時刻還在做出它的最後一份努力,雖然它沒有生命,但就是這樣才會深深的震撼我們的內心。照片的名字叫做「再見,土星」。卡西尼號探測器一直在為人類了解土星做出它的貢獻。
  • 運行多年的卡西尼號,為何故意安排它墜毀?
    NASA/JPL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在1997年離開地球,於2004年抵到土星軌道,由此開始了長達13年的土星探測之旅,為我們傳回了大量有關土星及其衛星的一手發現。最終,卡西尼號於2017年墜毀土星。發熱的鈽-238卡西尼攜帶著兩種能量來源,第一種是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利用鈽-238的衰變而發電,這能給探測器上的設備供電。由於卡西尼號遠離太陽,無法像環繞地球的衛星一樣使用太陽能電池板。
  • 卡西尼號:壯麗終章
    在這之前,卡西尼號將會燃燒最後的能量,繼續開拓前所未有的神秘領域:探索土星環、土星大氣層和外層結構。卡西尼項目組給這場最後的戰役起了個炫酷的名字——The Cassini Grand Finale(卡西尼號的壯麗終章)。
  • 卡西尼號使命即將完成,它這些年都做了哪些貢獻
    網易科技訊9月14日消息,據Futurism報導,隨著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探測器的使命接近尾聲,它即將結束為期20年的運行。在環繞土星飛行的13年裡,卡西尼號已經在這顆行星及其衛星上有了一系列發現。現在,經歷了將近13年時間觀察這顆行星之後,卡西尼號已經消耗了大部分火箭推進劑,現在所剩燃料已經很少。從今年4月起,卡西尼號開始「天鵝之歌」任務,而不是簡單地墜入土星大氣層中焚毀。這項任務也被稱為「大終章」,卡西尼號長達6個月的最後任務是儘可能多地觀察土星環及其大氣層,它將以每小時近萬公裡的飛行速度撞入土星環和大氣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