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拙筆 審|樂一
臺海軍在7月3日舉行的「漢光演習」預演中,發生快艇翻覆事故,造成兩名官兵殉職,一人仍在搶救。根據有關人士透露,此次演習事故並未是機械和人為故障,初步研究為氣象條件驟變,在1.5米的水深處翻船溺水而亡。
而就在同月三日的陸軍演習中,也發生事故,造成士兵傷亡。媒體認為兩起事故,臺軍方並未高度重視,反而含糊其詞,企圖掩蓋事件細節。但此事人命關天,各部門表示會繼續對兩起事故進行徹查。
臺軍方不應為逃避責任,隱藏細節
針對此次兩起軍事演習中發生的慘劇,臺軍方的行為有開脫責任之嫌。既然事件已然發生,應該進行詳細調查,給殉職官兵及其家屬一個合理的解釋。這既表現出對逝者的尊重,也是有責任、有擔當的表現。
若臺軍方在此後的調查中依舊打馬虎眼,可能會對軍隊士氣有所影響。服役軍人既需要物質的保障,也需要在精神層面有所歸屬。若模糊的調查,卻因此傷害軍人對部隊高層的信任和對軍隊的歸屬感,只能是得不償失。
儘快對殉職官兵死因徹查,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調查,不在打著「軍演」的幌子,推脫各種審問,才能維護臺軍良好形象,為軍隊士兵樹立良好的榜樣。
新時代方針更應「以人為本」
臺軍自成立以來,多次改革調整,更換武器裝備,積極加強強軍建設。但是無論理念如何超前,武器多麼先進,軍隊最重要的是有凝聚力的士兵和優良的軍隊精神。而臺軍在近年來的軍事事故中,一直想以最快速的平息事件,卻忽略士兵真實感受。
建立起良好的軍內關係,是促進軍隊發展的良計。但是臺軍的一系列行為,正在破壞這一重要關係。雖然壓下有些聲音的確可以,保一時安寧。
但實際上士兵受傷的心裡,和對軍隊高層信任的缺失,需要很長的事件,花費更多的精力去彌補。同時還損害了臺軍在公眾視野的形象。
新時代的治軍理念,絕不是一味的追求先進的武器技術,而是軍隊軟實力,軍隊文化、軍隊信念、以及軍人文化素質的提高。
但在這之中,「以人為本」的理念要貫穿始終,是軍人有歸屬感,對軍隊有信任感。這對軍隊的發展是長久的催化劑。
免責聲明:本文由《中國軍魂》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中國臺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