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花甲「樹痴」欲自費編撰《大別山古樹名木志》

2021-01-08 合肥網

   安徽商報 合肥網訊    六安老人朱德奎愛樹,尤其對古樹名木有份發自內心的感情,讓很多人稱他為「樹痴」。昨日,朱德奎背起行囊,開始徒步鄂豫皖大別山區,走遍高山峻岭系統採集尚存的古樹名木資料,欲自費編纂一本《大別山古樹名木志》。相關林業專家表示,朱德奎此舉將是官方志書的有益補充。    與樹結緣
    義務植樹五十萬棵

    朱德奎今年59歲,六安市市委黨校正處級調研員,現已退居二線。老人說,他學的是政法和古文專業,但卻對樹情有獨鍾。朱德奎說,他老家住在霍邱縣灃河岸邊,幾十年間這些古樹相繼死亡,每次回鄉他都十分焦急。

    為讓家鄉重新披上綠裝,2001年開始,朱德奎和妻子用了五年時間,先後義務植樹50多萬棵,先期在霍邱城西湖大堤植樹100多畝均被大水淹死,後來夫妻二人在該縣孟家圩植樹600多畝,這些樹現在都已成材,因太愛樹,他們只植不伐。

    愛樹成痴
    寫祭文悼念古樹

    今年清明節,別人上墳祭祖,老朱卻祭樹,因不久前霍邱姚李鎮一棵百年古燈籠樹不幸枯死,清明節老朱夜不能寐,提筆為這棵古樹寫下一篇情真意切的祭文,前往祭奠。

    「一樹如燈籠,巍然傲蒼穹……良苦吾心,切切吾意!嗚呼哀哉,尚饗。」朱德奎說,這棵燈籠樹是黃慄椏樹(黃連木),樹齡將近二百歲,兩人都抱不攏。生長之地原系鄉野,每逢春天枝繁葉茂,遠望如巨大的燈籠懸掛天陲,祖輩皆稱燈籠樹,燈籠村因樹得名。近年樹側修通一條公路,整日灰塵瀰漫,挖路基將樹的根系和水源破壞,導致迅速死亡。

    徒步考察
    自編古樹名木志

    老朱說,編纂《大別山古樹名木志》只為了卻他平生夙願,多年來他親眼目睹了大別山區許多古樹消失,2011年一次江蘇邳州之行讓他覺得這事再也不能耽擱了。老朱回憶,號稱擁有18000棵百年古銀杏的邳州市,經他調查大多購自大別山區,成批古樹因「水土不服」 枯死,他的心再也難以安寧。

    昨天,朱德奎首先來到位於大別山腹地的金寨縣斑竹園、沙河、吳家店等鄉鎮,調查記錄古樹木,為編纂這部志書,他要自掏腰包,徒步走遍鄂豫皖幾百個鄉鎮,給每一棵古樹建立檔案,通過GPS定位,並標明相應保護措施。

    六安市林業局森林公安分局局長羅偉說,官方志書記載依據基層林業部門上報的資料,難免有遺漏之處。朱德奎翻山逐棵尋訪調查,結果將更為全面詳實,是官方志書的有益補充,這是對保護古樹名木實實在在的貢獻。

    通訊員 漆威 記者 方榮剛

責任編輯:夜班編輯

相關焦點

  • 密雲流蘇古樹迎來盛花期 流蘇古樹北京僅3株
    據密雲區園林綠化局城鎮綠化中心工程師鄭麗紅介紹,密雲區登記古樹1202株,其中一級古樹101株、二級古樹1101株,多為國槐、銀杏、松樹、柏樹。蘇家峪村流蘇古樹算不上最高壽,但在密雲區卻僅此一株。北京市登記的流蘇古樹也僅有3株,除密雲區外,平谷區、北京大學內還各有一株。 對於全區唯一一株流蘇古樹,園林綠化部門的養護遍及一年四季。
  • 二十集電視連續劇《大別山密令》攝製啟動
    中安網   安徽日報4月17日訊 4月16日,二十集電視連續劇《大別山密令
  • 天定視界丨千年古樹 秀美山村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大別山中有個水塝村,這裡古木參天,銀杏、紫檀、國檀、青檀等樹種居多,樹齡在百年以上的有3000棵,千年以上的400餘棵。村裡的老人不願意離開這個地方,生活得很開心。他們說,每天與古樹相伴,可以長壽。
  • 六安:電視連續劇《大別山剿匪記》將開拍
    安徽日報12月1日訊 由六安市廣播電視局和安徽省清風影視文化公司策劃、編劇,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與六安市政府聯合推出的20集電視連續劇《大別山剿匪記
  • 大別山剿匪記:宜將剩勇追窮寇
    說到六安解放初期的政權建設,轟轟烈烈的剿匪行動是繞不開的。如果沒有當年的大力剿匪,建立政權、穩定秩序、生產建設等都無法進行。而六安大別山區剿匪的精彩程度,絕不亞於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中的情節。
  • 蛤蜊和花甲一樣嗎?蛤蜊和花甲哪個貴?
    我今天逛海鮮市場的時候發現,商家賣的蛤蜊和花甲長得明明十分相似,但是名稱卻完全不一樣,我想請問蛤蜊和花甲究竟是不是一樣的呢?蛤蜊和花甲一樣嗎不一樣,花甲只是蛤蜊的一種。花甲也叫做花蛤,它是一種生活在淺海海底的軟體動物,而蛤蜊也是一種軟體動物,它是一個大的分類,包括有花甲,文蛤、白蛤、西施舌等多個品種,有「天下第一鮮」的美稱,所以嚴格來說,花甲可以稱為蛤蜊,但是蛤蜊卻不能將其單純的稱之為花甲。蛤蜊和花甲哪個貴蛤蜊的某些品種相對較貴。
  • 載入《敦煌志》的逾260年古樹因開發面臨被伐?官方:未進古樹名錄...
    但行業內多位專家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樹齡為古樹認定的唯一判斷標準,樹齡在300年以上為二級古樹,500年以上為一級古樹。如果確為古樹,但是當地在全國古樹名木普查時沒有上報,可追責。8月21日,敦煌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回復紅星新聞記者稱,經過討論研究,項目落地後將以設計為主,楊家園子的梨樹原則是能保盡保,能留盡留。
  • 林草科普|油杉:滄海桑田最美古樹
    1986年在大別山北側的河南的信陽、羅山地區還發現了晚白堊紀晚期地質時代(距今約7000萬年)的油杉化石。1997年湖北省沙市出土的部分周代木牘也是油杉製成的。油杉現分布於我國秦嶺以南、雅礱江以東、長江下遊以南以及海南、臺灣等南方溫暖山區,因此這些古木的出土證明了萬年以前河南南部及湖北北部地區的氣候是炎熱多雨的。
  • 大別山東南部為什麼那麼平直?
    如果你經常看地形圖,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大別山南麓非常整齊,如一把刀從西南向東北方向削過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呢?大別山,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基本呈東西走向,東西綿延約380公裡,南北約175公裡,主峰白馬尖海拔1777米。大別山整體輪廓呈不規則的大三角形,是淮河水系和長江水系的分水嶺,山北麓的水匯入淮河,山南麓的水匯入長江。
  • 花甲裡有沙子,怎樣才能除掉花甲裡的沙子,這裡集合了幾種方法!
    花甲裡有沙子,怎樣才能除掉花甲裡的沙子,這裡集合了幾種方法!花甲要想完好去沙,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它本身吐沙,可是有一句話說得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所以想要讓花甲本身吐沙吐的清潔,其實相對又會比較破耗時辰,那麼到底有沒有既能清潔去除花甲內的沙子又能不怎樣破耗時辰的好方法呢?
  • 泡椒花甲的做法,幾個關鍵訣竅讓花甲吐盡泥沙,鮮香麻辣,太過癮
    花甲別名花蛤,花蛤蜊,沙蜆子,波紋巴非蛤,芒果螺。不同的地方人們對它的叫法也都不相同,但是人們都很喜歡它的美味。不管是煮湯,還是爆炒,都是特別好吃的美食。泡椒花甲是一道川味的美食,麻辣鮮香,吃起來特別的過癮,一個人可以吃掉超大一盤的花甲。
  • '翠珊瑚'大別山冬青
    大別山冬青,民間又叫小苦丁茶,為冬青科冬青屬常綠闊葉喬木,原產於我國安徽省、湖北省的大別山區及江西省部分地區,常見於海拔150~470m的低矮山坡
  • 六安水泥化糞池的由來
    六安水泥化糞池的由來 ,「hbmm6」   合肥峰昊一直專注於水泥整體化糞池的生產與銷售。六安水泥化糞池,連接方便,操作簡單,無接縫不滲漏,如有需要,歡迎隨時來電諮詢!
  • 我不想在六安呆了!!!
    所以,走遍了六安也就看遍了人生!六安天氣定律六安第二定律——陰晴不定東邊太陽西邊雨的天氣在六安很常見,明明頭頂一片陽光燦爛,突然下起太陽雨,防不勝防!只有六安人才懂的人體構造,各種豆豆你都有,六安人秒懂,一般人都看不懂,煩死了!正面
  • 安陽有個「甲骨文痴」,患癌期間自費撰科普書籍,寫書稿用壞4臺電腦
    他花了8年時間,自費編撰出版了《甲骨文字釋義》。今年他還編寫了一本《甲骨文日曆》,為的是讓甲骨文真正走進千家萬戶。2019年10月18日,在甲骨文發現120周年之際,河南商報記者採訪《甲骨文日曆》作者韓建周。
  • 半隻公雞一盆花甲,老劉今天做小公雞燉花甲,配上黃酒一瓶,過癮
    大家好,這裡是【劉一手美食】,關注老劉,每天分享一道好吃又實用的家常菜1、花甲即>花蛤,因粵語花蛤與花甲同音,花蛤被人寫作花甲。2、 今天老劉就來分享一下「小公雞燉花甲」做法,喜歡的朋友可以先收藏,有空自己試一下。3、下面開始介紹所需要的食材:小公雞半隻、花甲、洋蔥、生薑、蒜子、芹菜、青紅小米辣4、先把生薑蒜子分別切片,洋蔥切滾刀塊,芹菜切段,青紅小米辣切辣椒圈。
  • 六安月亮島水域賽艇大賽前綠藻想搗亂 上遊水庫急放水
    而就在開賽之前,淠河六安城區段部分沿岸水面出現較多藍藻,上遊水庫經協調及時放水,加速河水流動,欲衝走它們。14日,記者從六安市雲路橋由東向西前往月亮島,在雲路橋東橋頭上下遊水域(淠河東河道)有大片漂浮物,尤其從上龍爪到下龍爪延續有好幾百米,漂浮著藻類的河水扑打過岸邊石頭後,就留下一層綠色的痕跡;同樣,在橋西頭上下遊水域,也出現同樣的場景,漂浮物成狹長的帶狀順流而下。
  • 電視連續劇《烽火大別山》劇本研討會在河南信陽舉行
    引言:弘揚大別山精神,傳承紅色基因,2020年8月14日,電視連續劇《烽火大別山》(備案名《雙園風雲》)劇本研討會在信陽舉行。電視劇《烽火大別山》以二十八年鄂豫皖大別山革命紅旗不倒的革命歷史為創作背景,以革命歷史及英雄人物為原型,全面真實藝術地再現了鄂豫皖及大別山革命老區人民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等時期浴血奮戰、不怕犧牲、堅守信仰、忠誠擔當的英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