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矮星的質量比行星大,但比恆星小。下圖從行星,褐矮星,到恆星關於質量的比較,以木星質量為基準.13倍木星質量以下的定義為行行,13到80倍木星質量的為褐矮星,80倍以上的為恆星.
此圖顯示了獵戶星雲的中心部分,這是我們銀河系中一個相對較近的恆星形成區域。該圖顯示的區域大約為4 x 3 光年的空間範圍。每個符號標識一對對象。較粗的內圈表示主體,較細的外圈表示伴侶。紅色表示行星;橙色為褐矮星;黃色為恆星。
下圖是低質量恆星,褐矮星和木星行星之間的一般大小比較。在此圖像中,褐矮星比木星大15%。
由於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具有角動量,初始雲團中聚集形成恆星的粒子將傾向於沿長螺旋形路徑朝恆星墜落。這增加了它們的下降時間,從而增加了角速度,這就是為什麼行星最終會自轉並自轉方向大致和恆星自轉方向相同。
行星是質量比恆星小的得多的物體。以下是個示意圖,比較了克卜勒51系統中的3個系外行星和我們太陽系中的一些行星的大小比較,我之所以發這篇文章,主要是比較喜歡這個圖,因為它太漂亮了.
當然,我們真的不知道棕矮星是什麼樣子。他們很遠,我們目前沒有辦法進行近距離觀測。下圖是藝術家對褐矮星Luhman 16A的概念想像圖,它基於其表面出現類似木星條紋狀形態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