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大領域數十篇頂刊,看仿真模擬到底可以用來做什麼?

2020-09-22 石墨烯聯盟


在實驗和表徵之外,科研領域還有兩大法寶:理論計算和仿真模擬。理論計算自是不必說,而對於仿真模擬,很多人則並不是十分了解。通過仿真模擬,有助於提高對很多領域各個物理過程的理解和認識,節省時間和實驗成本,提高科研效率,獲得優質的科研成果。

仿真模擬的應用領域非常廣,今天我們主要介紹常用的六大領域:

1. 力學與柔性器件

2. 微納光學

3. 半導體器件與光學

4. 電磁學與MEMS器件

5. 流體與微流控器件

6. 電池與電化學

一、力學與柔性器件

柔性器件在拉伸過程中的應力應變分布,太陽能電池彎曲應力分析。

二、微納光學
1. 光的傳播與散射

2. 光學超材料設計

超材料就是通過人工構造的周期性結構使得材料具有實現通常狀態下材料不可能具有的屬性,例如負折射率、負磁導率等。通過超材料能實現光學隱身、全相位相片、超級透鏡等特殊的光學效果。在設計超材料的過程當中理論上的模擬計算當然是必不可少的,有限元方法則是模擬計算中最常用的數值計算方法。

Science,2015, 347(6228): 1342-1345.

3. 光催化

不同位置由於電場局域程度不一樣,催化效果也對應的改變。通過模擬計算得到了納米金塊不同區域的電場強度和反應的活化能,結果顯示電場強的區域活化能更小,反應速率更快。

Naturecommunications, 2017, 8: 14542.

4. 極化激元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8: 15624.

極化激元能過增強局部電場強度,從而在光譜,催化等材料科學領域廣泛應用。圖中設計二維材料的納米棒,通過在納米棒不同位置激發,可以通過電磁場分析產生的極化激元的情況。

5.光學器件設計,天線、光纖、波導、濾波器、調製器、傳感器(Nature Photonics,2017, 11(8): 486.

文章中設計了二維材料和半導體異質結構,通過此結構設計成低損耗的光波導器件,在分析器件工作之前,可先通過模擬計算得到器件的波導模式分布和損耗。在光學器件的設計中提前模擬計算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6.光譜計算(可見、紅外):各種器件、二維材料和分子等光譜計算(Science, 2018,360(6393): 1105-1109.

三、半導體器件與光學

主要包括光電器件的TCAD有限元模擬、FDTD時域差分電磁場模擬以及基於通用計算平臺的載流子動力學模擬等。所涉及的材料體系包括常規半導體(如矽、砷化鎵、氮化鎵,鈣鈦礦等),半導體納米結構(如量子點/薄膜,納米線/柱/片等),金屬納米結構(如金屬納米顆粒)等。主要研究應用場景包括:

1. 光電轉換器件物理:

常規器件光電轉換效率的全流程模擬,包括器件光電響應仿真、光生載流子動力學模擬、內外量子效率計算、伏安曲線、轉換效率等;

圖 1使用TCAD仿真軟體模擬實現傳統太陽能電池的全流程性能仿真,獲得伏安曲線、內外量子效率等器件特性參數(Nat.Commun., vol. 4,no. May, p. 2950, 2013.)

納米光學結構,如金屬等離子激元、波導、光子晶體等,在太陽能電池上的應用

圖 2採用光學模擬探究各類光學結構對太陽能電池光吸收效能的影響,如背部金屬電極、正表面金屬結構、光子晶體、其他納米諧振結構等(NanoLett., vol. 12, no. 1, pp. 214–218, 2012.)

其他微米至納米級尺度光電器件和結構的光場仿真:

圖 3 (左) GaN納米柱內部光場共振模式模擬與陰極射線螢光譜(CL)對比 (NanoLett., pp. 10–1021, 2018.);(右)InGaAs/GaAs超晶格納米線雷射遠場幹涉圖樣仿真與試驗結果對比(Nano Lett., vol. 16, no. 6, pp.3524–3532, 2016.)

2. 光電錶徵環境模擬與參數提取:

半導體微納結構的光學表徵激發模擬,如共焦雙光子的激發光場與螢光響應、平衡/非平衡光生載流子分布及其螢光響應,半導體材料螢光壽命圖像(FLIM)的曲線擬合與參數提取等;

圖 4通過對GaN納米柱螢光壽命(TRPL)衰減曲線的建模擬合分析,提取半導體材料的性能參數,如載流子壽命,遷移率,結構表面缺陷密度等(GalliumNitride Materials and Devices XII, 2017, vol. 10104, p. 101040U.)

3. 半導體材料超快光譜,包括超快螢光光譜(TRPL)、超快透射譜(TA)的曲線擬合與參數提取:

圖 5通過對鈣鈦礦材料超快透射光譜(TA)的建模分析擬合,提取出相關載流子的弛豫動力學參數 (Nat. Commun., vol. 8, p. 14120, 2017.)

4. 近場光學效應模擬:

金屬/半導體納米結構的局域場(LocalField)增強效應,即Purcell Effect模擬,包括基於光子晶體共振腔、波導、金屬結構表面等離子激元等場景;

圖 6使用矽納米線製作的納米光學諧振腔。通過模擬獲得其內部光場分布(左下)並計算出局部態密度增強係數(Purcell Factor)(右下)(Nat. Photonics, vol. 7, no. March, pp. 285–289,2013.)

四、電磁場分析與 MEMS多物理場模擬

1. 電容、電阻、摩擦電、壓電傳感器

模擬各種電學傳感器的電流、電場、電勢分布

2. 麥克斯韋方程組分析與仿真模擬

通電線圈產生的磁場

3. 磁性材料和永磁體有限元仿真

永磁體設計、永磁電機、磁性軸承以及與電磁相關的有限元數值模擬。


4. 電磁場、聲場和熱場多物理場耦合有限元仿真

與電磁場、聲場和熱場等多物理場耦合相關的電磁場相關領域的有限元仿真


五、流體與微流控器件

1. 渦流和流場模擬

2. 電滲流以及物質在微流通道內的擴散

以下案例分析了一個U型電滲流器件中的溶質輸運和擴散,使用模擬計算進行流體通道拐彎處幾何優化,可以將彎曲引起的溶質彌散降至最低程度。

3. 介電泳

介電泳(Dielectrophoresis)是在外加電場作用下,由於懸浮顆粒與溶劑之間介電常數差異造成的作用力。介電泳作用力會將介電常數小於溶劑的顆粒拉往電場強度較低的地方。另外介電泳力的大小還與顆粒半徑有關,所以介電泳常被用來分離大小不同的顆粒或細胞。

4. 兩相流

T型管利用兩種不互溶液體來產生各種大小的微液滴,但液滴形成的大小和兩個入口的流速,表面張力都有關係。利用兩相流模擬方法能夠準確模擬T型管中液滴的形成過程,還可以研究流體流動和添加劑化學品等因素,了解它們如何影響液滴大小及形成。

5. 各種親疏水和浸潤性現象

在固體表面親疏水性和液滴表面張力作用下,液滴會發生各種不同的浸潤性現象。

6. 電浸潤

電浸潤就是通過外加電場操控液滴在固體表面的接觸角。在一個原本疏水的表面,液滴具有較大的接觸角,當施加一定的電壓能使接觸角變小。通過電極的設計和不對稱施加電場,就能定向操控液滴的運動。電浸潤的另一種應用場景是製作變焦透鏡,通過電壓調節液滴表面的曲率實現透鏡曲率的調節。

7. 馬蘭格尼效應

馬蘭格尼(Marangoni)效應是液體表面張力梯度引起的流體運動。模擬液滴蒸發過程中形成的馬蘭格尼流動。

六、電池與電化學

1. Nature Energy, 2018, 3(12), 1076. Stable metal battery anodes enabled by polyethylenimine sponge hosts by way of electrokinetic effects. 仿真模擬研究多孔電極對電解液中電流密度和電極上鋰沉積機理進行研究。

2. Science advances, 2018, 4(11), eaat3446. An ion redistributor for dendrite-free lithium metal anodes. 通過模擬說明增加固態空間電荷層對鋰離子分布的影響。

3. Advanced Materials, 2017, 29(40), 1703729. Stable Li metal anodes via regulating lithium plating/stripping in vertically aligned microchannels. 通過模擬計算展示多孔電極中的電極電流密度分布。


以上這些高水平文章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使用了COMSOL數值模擬來幫助闡述科學問題。COMSOL是功能非常強大的數值計算軟體,能夠根據研究者的需要自由地求解各種形式的偏微分方程。COMSOL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高檔次文章,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將其應用於自己的研究,它可以模擬電磁,光學,聲學,力學,流體,化工,電池與電化學等等各種能用偏微分方程來描述物理和化學過程。

如今在高檔次文章中結合COMSOL仿真模擬來解釋科學問題,展示物理機制的方式已經變得越來越常見。特別是對於這種機理解釋型文章,一些仿真模擬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

為了讓更多科研人員能夠迅速且科學地掌握這一前沿高效的數據分析軟體,北京中科幻彩動漫科技有限公司舉辦主題為「科研模擬•學術仿真」的文章檔次提升專題培訓!!!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相關焦點

  • 果真頂刊專業戶:九月份6篇Nature子刊都用到了它!
    以上文章的共同點,就是都在文章中使用了COMSOL仿真模擬。如今在高檔次文章中結合COMSOL仿真模擬來解釋科學問題,展示物理機制的方式已經變的越來越常見。特別是對於這種機理解釋形文章,一些仿真模擬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
  • 有限元分析在醫學領域可以做什麼?
    可以模擬各種類型的邊界條件和載荷約束(幾何約束、固定載荷、衝擊載荷、溫度特性等),進行結構靜力學、動力學、疲勞、流體力學等各種類型的仿真模擬,從而獲得在不同虛擬實驗條件下任意部位的變形、應力/應變分布、內部能量變化、流動特性以及極限破壞預測等特性。
  • 船舶與浮冰的碰撞仿真模擬
    目前,此類實驗對實驗材料的要求較高(如建造船模,拖曳水池,造冰器等),現實中不易實現,CFD仿真模擬則成為很好的研究方式。本文針對船舶與浮冰的碰撞,提供一種簡要的CFD仿真技術路線並進行實驗結果對比,用以說明使用CFD工具實現船舶與浮冰仿真模擬的可行性。
  • 半年發表5篇Nature,2020年最適合發Nature的領域之一
    許多科研工作的理論分析,結構設計和優化都依靠仿真模擬來完成。近年來隨著交叉學科的發展,仿真模擬的需求也不限於上述的學科,在新興的材料科學,能源科學,生命科學的研究工作中也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仿真模擬這一工具。另一方面隨著友好易用的商用仿真模擬軟體COMSOL的出現,仿真模擬不再是一項需要深厚理論基礎的高門檻技術。通過COMSOL軟體的使用,越來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可以利用仿真模擬幫助自己的研究工作。
  • Uber、Waymo紛紛收購仿真技術公司,仿真模擬為何對自動駕駛如此重要?
    而收購Latent Logic則可以幫助Waymo實現更加貼近現實的仿真技術,Latent擁有一種叫模仿學習的機器學習算法,可以仿真人類的行為,如把開車的人、騎摩託車的人和路人的行為通過將人類不完美的駕駛行為和駕駛錯誤建模出來。該方針技術可以把這些行為模擬得更加真實,進而更好地幫助Waymo做自動駕駛的預測和規劃。
  • 英偉達發布自動駕駛仿真系統 可模擬十億英裡測試
    網易汽車3月29日報導 人工智慧計算公司英偉達日前宣布,推出一款自動駕駛模擬仿真系統Drive Constellation,通過雲計算能力來模擬無人駕駛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所遇到的突發情況,收集相關數據。據了解,Drive Constellation是一款基於兩種不同伺服器的計算平臺,可以理解為一個完整的硬/軟體解決方案。
  • 華為、騰訊、百度扎堆進入的自動駕駛仿真市場,到底藏著怎樣的秘密?
    與此同時,行業也逐漸培育了諸如賽目科技、51VR等在自動駕駛模擬仿真測試平臺有所專長的獨角獸。問題來了,讓行業巨頭趨之若鶩的虛擬仿真市場到底藏著些什麼秘密?讀到這裡,「智能相對論」發現,其中的矛盾產生了:行業明確了模擬仿真的重要性,就技術而言,搭建一個仿真環境進行測試的難度也不大,這也是幾乎每個自動駕駛企業都自建了自己的仿真工具或平臺的原因所在,那麼模擬仿真市場的商業需求在哪?華為、騰訊、百度等為代表的巨頭在這個領域競爭的又是什麼呢?
  • 皮爾磁:「模擬仿真」讓一切準備就緒
    通過對用戶程序的仿真,調試現在不再會有不愉快的意外發生。可配置小型控制器PNOZmulti的項目設計、配置、文檔和調試可以通過配置工具PNOZmulti Configurator完成。有了這個工具,原先需要通過在PC機上的接線現在只需要通過簡單的安全功能的配置即可完成,也就是說,即使是複雜的應用也可以輕鬆實現。
  • 無網格仿真模擬軟體XFlow
    XFlow2020軟體截圖XFlow是NextLimit公司一款強大的CFD軟體,它使用具有專利的基于格子玻爾茲曼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完整拉格朗日(Lagrange)函數,能夠在工程、設計、科學和建築領域簡單的處理傳統的複雜計算流體動力學
  • 模擬基準電壓源電路的仿真與分析
    打開APP 模擬基準電壓源電路的仿真與分析 工程師黃明星 發表於 2018-07-04 04:58:00 引言 模擬電路廣泛地包含基準源
  • 十年磨一劍,基礎科研的不易,浙江大學連續發表多篇SCI頂刊論文
    真實與價值的體現基礎科研的價值體現就會SCI論文的影響力,浙江大學袁輝球教授用求是的真實精神和價值體現實現了重大科研突破,這也是袁輝球教授在加盟浙江大學後發表的第二篇《nature》主刊論文,十年磨一劍的基礎研究終現成果,重費米子體系具有豐富的物理內涵,是研究演生量子態和量子相變的理想材料體系,袁輝球教授團隊在未知的物理領域中抹黑前行
  • 她雙非院校畢業,沒留過洋,3篇頂刊SCI,29歲成為211最年輕教授
    女性從事研究工作的不是沒有,也有不少優秀女性在研究領域中做出了非常出色的成績,比如清華的顏寧,又比如中科大的莊小威。和顏寧不同的是,顏寧畢業於名校,又有海外名校的留學經驗,無論是學校還是老師的水平,都比李珊強得不是一點半點。莊小威也是一樣,名校畢業,海外名校留學,然後逐步走上科研的道路,相比之下,李珊的外部條件和這兩位相比,差距還是非常懸殊的。
  • 2019正式影響因子將出,六大領域IF預測搶先看!
    >來源丨學之策 ← TA為了滿足廣大科研工作者的需要,學之策自2020.04.12起正式開通期刊即時影響因子免費查詢服務,迄今已為廣大科研工作者查詢即時IF數千條,若有需要請看具體查詢方法因此,我們為了解大家的燃眉之急,特意整理了綜合、材料、環境、化學、能源、納米領域重點期刊的即時影響因子。綜合類期刊,Nature和Science都有小幅上漲,國產NSR表現突出,以後在國內的地位會進一步加強,估計只是稍遜NS的角色。另一本國產期刊Science Bulletin也強勢上漲,牢牢佔據國內期刊二把手的位置。
  • 一罐某品牌薯片,讓這群中國醫生在世界頂級期刊上發了篇論文……
    薯片桶作聽診器輔助新冠肺炎治療竟發醫學頂刊近日一篇中國學者討論在 COVID-19 爆發期間聽診器相對於超聲設備價值的論文引發眾人關注,這篇全文不到 2 頁的論文既不是 Prespective 也不是 Letter ,竟然發表在頂級醫學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
  • 簡易示波器和信號源模擬電路的設計及仿真結果
    受多款口袋儀器的的啟發,決定自己動手做一款口袋儀器的訓練平臺,初步指標如下: 選用器件: 設計工具 - KiCad 仿真工具 - LTSpice 花了兩天時間從方案選型、器件選用、
  • 直到2015年武漢大學才斬獲第一篇《nature》
    頭版首頁的論文2020年3月11日,世界頂級科技期刊《nature》在線發表了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袁聲軍教授與國內外研究團隊關於石墨烯氣體通透極限的最新研究成果,武漢大學用頭版首頁的新聞做了報導,雖然石墨烯屬於非常熱度高的材料學科,但是該篇論文並不是屬於材料化工領域灌水的應用論文
  • 3年3篇一作CNS!29歲一作國際頂刊!4年每天17小時
    博士畢業不到一年,她又以共同一作再發一篇Cell,3年時間不到,連續以第一作者發3篇CNS國際頂刊,畢業即被學校破例聘為副研究員。她就是現在的上海科技大學副研究員華甜,一個85後的女博士。在人體細胞信號傳導領域,成立不足七年的上海科技大學iHuman研究所已成為國際標杆。前段時間,iHuman研究所又成功解析人源大麻素的另一個受體CB2的三維精細結構,相關成果發表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細胞》雜誌。不到三年,這已經是該所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的第六篇論文。
  • 在家也能做實驗 浙大化學實驗中心開通虛擬仿真實驗平臺
    逼真的實驗室、實驗臺、儀器、試劑……在滴定操作中,並不是點擊一下滑鼠就簡簡單單完成,而是要用鍵盤和滑鼠控制滴定速度,同時還有滴加半滴的選項,幾乎完美地模擬了真實實驗的操作。時間緊湊,六大步驟、78個小步驟,一小時內,在虛擬仿真實驗室中,同學們完成了開學第二周的酸鹼滴定實驗操作。
  • 「仿真機器人」為啥火了?顏值高、可以定製,還能做這3件事!
    眾所周知,網際網路時代出現的新事物,基本都是科技產物,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讓人們的生活也是日新月異,4G、5G網絡,智慧型手機、無人駕駛汽車和智慧機器人,這些智能化的科技產品,讓大家的生活更加的精彩,而對於科技愛好者而言,最關注的應該還是電影中和真人外表一樣的「仿真機器人」,現如今也被科學家們研發出來了
  • 芯和副總裁倉巍:專注仿真EDA,引領國產突圍
    專注仿真EDA領域倉巍表示,芯和成立於2010年,經過十年的發展,雖然我們還不能跟國際頂尖的EDA公司相提並論,但是可以很自豪地告訴大家,在仿真EDA這個細分領域,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芯和都做出了一定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