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和副總裁倉巍:專注仿真EDA,引領國產突圍

2020-11-25 集微網

集微網消息,10月30日,2020中國(深圳)集成電路峰會在深圳市南山區舉辦,在大會下午舉行的EDA研究及發展布局專題論壇上,芯和半導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總裁倉巍發表了以《覆蓋晶片,封裝及系統的完整仿真EDA解決方案》為題的主題演講。

在過去幾十年中,我們經歷的幾次計算革命,從大型機到小型機到個人電腦到手機再升級到如今的人工智慧、物聯網,每一次的計算革命的革新都會引起相關的電子產品以數十倍上百倍的數量巨增。

據最新的數據統計,2020年全球已經有超過400億的物聯網設備,這些設備到2020年產生的數據量將會達到10個Zettabytes,這是非常恐怖的數據量,這催生了近幾年的新興科技,像5G、人工智慧、雲計算和邊緣計算的存在和發展,他們最主要的使命,就是來解決這些數據從採集、傳輸、存儲、處理所存在的挑戰。

倉巍表示,在這些新興科技背後,半導體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有理由相信半導體行業從晶片到封裝到系統的各個環節都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來適應這些方面的挑戰。EDA作為半導體行業金字塔塔尖技術,面臨著整個半導體行業的革新,我們會發現很多EDA傳統的技術不夠用了、不好用了,這其實給了很多新的EDA公司,尤其是國產EDA公司難得的彎道超車機會。

專注仿真EDA領域

倉巍表示,芯和成立於2010年,經過十年的發展,雖然我們還不能跟國際頂尖的EDA公司相提並論,但是可以很自豪地告訴大家,在仿真EDA這個細分領域,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芯和都做出了一定的影響力。

EDA仿真技術始於上世紀70年代的SPICE電路仿真,隨著晶片、系統的高頻高速的發展,電磁場仿真引入到EDA仿真的流程,5G、數據中心、高性能計算使得電磁場仿真和電路仿真一樣重要,芯和專注的主要領域是電磁場為主的EDA仿真。我們當前的問題是傳統的場、路仿真技術遠遠滿足不了先進工藝、先進封裝和複雜系統所帶來的新的需求,這給了芯和這樣的後來者提供了趕超的機會。

在電磁場求解器的市場中,除幾家老牌美國廠商外,芯和是唯一擁有兼顧兩條產品線的國產EDA,並且延伸出了不同的產品線,能提供覆蓋晶片、封裝及系統的完整仿真EDA解決方案,擁有多項電磁、電路仿真自主創新技術,還囊括了新穎的並行雲計算方案。

芯和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我們擁有多項電磁、電路仿真自主創新技術,可以支持多尺度的EM仿真,從納米到釐米級的完整覆蓋;植入了智能mesh技術,將網格數量減少了50%以上,大大提升了仿真的效率;同時擁有先進的並行計算技術,並成為國內首批上雲的EDA公司,其在亞馬遜AWS上的EDA雲平臺已經運營了近一年的時間。

二是構建了豐富的晶圓廠及合作夥伴生態系統。EDA工具需要與產業相結合,芯和的EDA工具經過了像臺積電、三星、格芯、中芯國際、意法半導體等主流晶圓廠嚴格認證,包括傳統CMOS、FinFET、BiCOMS 、SOI、IPD等不同的工藝,都已經通過了技術認證;與此同時,芯和生態圈中還有眾多的EDA合作夥伴,像Synopsys, Cadence, Mentor, Ansys, 實現與主流設計流程的無縫銜接。

三是本地化定製能力,芯和能夠根據客戶的設計流程開發定製EDA工具,也有本土化支持團隊快速響應,效率顯著,通過和客戶一起完成產品的迭代,這也從另一側面幫助芯和EDA工具的提升。

四是芯和是國內唯一自有濾波器設計和系統級封裝設計的EDA公司,我們設計團隊,會在自有的EDA工具推向市場之前,作為第一批客戶,進行試用和驗證,確保產品在上市時精度和流程上都得到驗證。

引領國產EDA突圍

倉巍介紹,芯和EDA產品覆蓋晶片、封裝、系統,一共有11款工具,圍繞著高頻高速兩條主線,針對不同市場的客戶提供領先的EDA仿真解決方案。

在晶片仿真層面,芯和的片上無源提取工具幫助RFIC、高性能模擬IC設計工程師快速建模和分析,縮短最終達到晶片一次流片成功。

在封裝層面,芯和的封裝提取工具不僅能滿足傳統封裝的快速提取,還能實現晶片封裝聯合仿真,2.5D interposer和3D IC等先進封裝的HBM通道和TSV高速通道的提取。

在系統層面,芯和的針對射頻PCB仿真和針對高速數字系統的信號完整性分析的工具全面解決板級射頻和高速接口帶來的各種信號問題。

在終端應用方面,芯和可以提供智慧型手機、物聯網、5G基站、數據中心、汽車電子、WIFI Connectivity 六大行業級的解決方案。其中,最火熱的5G射頻前端解決方案,涵蓋了晶片、封裝、濾波器的EDA工具以及集成無源器件的設計,獲得了眾多客戶青睞;在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方面,芯和提供了包括晶片、封裝、連接器、線纜、高速系統在內的整套EDA解決方案,被網絡通信、數據中心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廣泛採用。

在演講的最後,倉巍總結說,第四次計算革命帶來的數據大爆炸,催生了5G、人工智慧、雲計算、邊緣計算的發展,成為推動整個半導體行業革新的原動力。EDA作為半導體產業鏈的最上遊,我們面臨巨大的挑戰和機遇,芯和精耕的是仿真EDA領域,覆蓋從晶片、封裝到系統的全鏈路,我們希望能和所有的國產EDA廠商一起引領國產EDA突圍。(校對/楊雪嬌)

相關焦點

  • ...貝嶺Q3淨利潤4260萬元;芯和副總裁倉巍:專注仿真EDA,引領國產突圍
    1、芯和副總裁倉巍:專注仿真EDA,引領國產突圍2、立昂微:產線滿負荷運轉,部分產品已漲價3、協鑫集成前三季度淨利潤約-2.7億元,同比下降643.43%4、上海貝嶺Q3淨利潤4260萬元,同比增長36%
  • 國產仿真EDA突圍,2021重點發力5G射頻SiP領域
    日前,EDA軟體、集成無源器件IPD和系統級封裝領域的領先供貨商——芯和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Xpeedic)SiP技術總監 胡孝偉接受了ELEXCON電子展的專訪,暢談了全球SiP產業發展及技術瓶頸,並表示芯和半導體在2021年將結合自身EDA的優勢,重點發力5G射頻前端模組SiP技術領域。
  • 國產芯有望實現突破!中科院院士:「碳基電子」是國產芯突圍利器
    隨著西方對於國產科技的打壓限制,我國的整體晶片製造技術依舊被卡住脖子,即便我國科技已能設計出高端晶片的存在,但是在晶片的製造、設備、材料等,國內依舊是處於不完善的地步,這也導致了不論是生產設備、技術方面都被西方完完全全的限制著。相信不少人都清楚,目前的晶片製造所使用的都是矽基技術。近期,中科院攻克碳基半導體技術再次傳來好消息,國產芯有望實現突破。
  • 國產芯有望實現突破!中科院院士:「碳基電子」是國產芯突圍利器
    隨著西方對於國產科技的打壓限制,我國的整體晶片製造技術依舊被卡住脖子,即便我國科技已能設計出高端晶片的存在,但是在晶片的製造、設備、材料等,國內依舊是處於不完善的地步,這也導致了不論是生產設備、技術方面都被西方完完全全的限制著。
  • 芯和半導體EDA在2021重點發力5G射頻SiP領域
    日前,EDA軟體、集成無源器件IPD和系統級封裝領域的領先供貨商——芯和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Xpeedic)SiP技術總監 胡孝偉接受了ELEXCON電子展記者專訪,暢談了全球SiP產業發展及技術瓶頸,並表示芯和半導體在2021年將結合自身EDA的優勢,重點發力5G射頻前端模組SiP技術領域。
  • 國產刻蝕機的「突圍」之路
    1975年,東京電子決定專注於半導體製造設備。1981年,東京電子成為了最頂級半導體製造設備廠商。1989年,半導體製造設備營收額全球第一,並連續三年蟬聯冠軍,至1991年。雖然東京電子的成長路徑遠不如前兩家波瀾壯闊,但它們對於研發的投入絕不縮水。2018財年東京電子研發費用約1200億日元(約合80億人民幣)。
  • AI與EDA的融合,讓設計更精確
    湖北九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專注IC設計服務的國際化軟體公司。公司擁有16名留美博士核心研發團隊,涵蓋全球EDA領域資深架構師和領先的IC設計專家。九同方提供完備的IC流程設計工具,形成了IC電路原圖設計、電路原理仿真(超大規模IC電路、RF電路)、3D電磁場全波仿真的IC設計全流程仿真能力。
  • 國產電芯支持500公裡超長續航,比克電池18650電芯創能量新高
    5月16日——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於鄭州舉辦比克18650-3.0Ah高能芯新品上市發布會,此舉意味著比克電池率先實現18650-3.0Ah電芯的量產及市場應用,國產18650電芯單體能量密度已達國際領先水平。比克3.0高能芯目前產能為6.5GWh,日產可達200萬顆,將被打造成18650體系中具極致性能的標準單品,可支持電動乘用車500公裡超長續航裡程。
  • 站點論壇|芯創智微電子有限公司副總裁馮光濤:國產IP的機會與挑戰
    本期嘉賓—馮光濤馮光濤,現任芯創智微電子有限公司副總裁,致力於建設自主可控的國產IP與設計生態及應用。曾任中芯國際設計服務中心總監,參與350納米至7納米各工藝節點的IP與設計生態建設及應用。作為項目負責人,多次組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支持的01和02項目,成果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勵。
  • FPGA驗證之功能仿真和時序仿真的區別與方法
    這裡我們使用一個波形發生器作為例子,來說明如何使用Modelsim對Quartus II生成的IP Core和相應的HDL文件進行功能仿真和
  • 中芯國際 FinFET N+1 先進工藝關鍵突破:國產版「7nm 製程」,不...
    IT之家10月12日消息 中國一站式 IP 和定製晶片企業芯動科技(INNOSILICON)昨天發布:已完成全球首個基於中芯國際 FinFET  N+1 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所有 IP 全自主國產,功能一次測試通過。
  • 【突圍】國產光刻膠之路任重道遠,三大細分市場加速突圍戰;
    【突圍】國產光刻膠之路任重道遠,三大細分市場加速突圍戰; 1.國產光刻膠之路任重道遠,三大細分市場加速突圍戰;2.三星、京東方等供應商長陽科技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3.神工股份科創板申請已獲上交所受理,募資11億元投建8英寸拋光片等項目;4.耐威科技2018年淨利潤升95.25%,瑞典MEMS產線產能利用率達98%;
  • 「中國芯」突圍利器!剛剛這位中科院院士重磅發聲
    近日,中國新聞網公開報導,一位中科院院士重磅發聲:針對中國半導體材料、製造工藝設計落後的狀況,碳基電子大有所為,其對國產晶片技術突圍,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國產晶片技術突圍利器?尤其最近國產晶片步履維艱,在碳晶片技術研發領域,彭練矛幾乎投入全部心力,他說:「國產碳基晶片大有可為,如果把晶片比作一棟房子,電晶體就是建房磚頭,現在的磚頭是矽電晶體,但科學家們認為近些年,矽電晶體的晶片性能,已經快要接近物理極限,那麼等矽電晶體『
  • 【產能】中芯國際:訂單飽滿,產能接近滿載,暫未看到明顯轉單現象
    今日,國內EDA智能軟體和系統領先企業芯華章發布了高性能多功能可編程適配解決方案「靈動」(EpicElf),以及國內率先支持國產計算機架構的全新仿真技術,標誌著國內EDA行業在此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據了解,本次發布的驗證EDA產品與技術,已經在國產飛騰伺服器上通過驗證,能兼容當前產業生態,並面向未來有助於支持下一代計算機架構,是建設中國自主研發集成電路產業生態的重要裡程碑。
  • 中芯國際CEO梁孟松,一個專注於實事的人才,為何選擇辭職?
    近日,中芯國際一大人事變動引起公眾關注,原臺積電共同運營官蔣尚義出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而後梁孟松辭職的消息便傳出,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下面我們來聊一聊梁先生來到中芯國際前的故事。蔣尚義,也就是如今被中芯國際任命為副董事長的人,算是半導體行業的領軍人物,從事有關半導體的工作長達45年之久,曾經在臺積電擔任研發副總裁,在臺積電工作了十餘年時間。而在臺積電擔任共同運營長期間,他有兩個十分出色的徒弟,一個後來成為了臺積電研發副總,一個就是現在中芯國際聯合執行長,梁孟松。
  • 鋰電池隔膜國產品牌謀突圍
    記者通過採訪了解到,儘管國產隔膜技術指標與國際水平尚存在差距,但部分上市公司正蓄勢突圍。  佛山市金輝高科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是《鋰離子電池用聚烯烴隔膜》國家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之一,公司副總經理廖凱明日前透露,上述標準自2012年開始起草,2013年11月形成了標準送審稿,12月對標準進行了技術審查。
  • 剛剛這位中科院院士重磅發聲:碳晶片是國產晶片突圍利器
    一位中科院院士重磅發聲:針對中國半導體材料、製造工藝設計落後的狀況,碳基電子大有所為,其對國產晶片技術突圍,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國產晶片技術突圍利器?尤其最近國產晶片步履維艱,在碳晶片技術研發領域,彭練矛幾乎投入全部心力,他說:「國產碳基晶片大有可為,
  • 微波EDA電磁場仿真軟體評述
    這些EDA仿真軟體與電磁場的數值解法密切相關,不同的仿真軟體是根據不同的數值分析方法來進行仿真的。通常,數值解法分為顯式和隱式算法,隨著問題的增加,隱式算法(包括所有的頻域方法)表現出強烈的非線性。顯式算法(例如FDTD、FIT方法)在處理問題時,表現出合理的存儲容量和時間。
  • ANSYS如何成為全球最大的工程仿真公司?
    在即將過去的2016年,ANSYS將成為全球第一家年營業額超過10億美金的工程仿真公司。 專注於——仿真驅動產品研發創新       在成立的46年時間裡,ANSYS一直致力於推動仿真驅動產品研發創新。對工程仿真技術領域持續的專注,以及公司戰略的聚焦,使得ANSYS保持著穩定且快速的增長。
  • IC快報|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科創板上市;原泛林集團副總裁劉二壯...
    以下是今天的精彩內容:1、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正式上市,打造MEMS全產業鏈國產化平臺萬眾矚目的科創板開市一年多以來,得到了眾多優秀的半導體企業的青睞,目前已有包括中芯國際、中微公司、滬矽產業在內的20多家半導體企業成功登陸科創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