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考古學家發現了地球上最古老文明——蘇美爾文明的遺蹟,令人們感到驚訝的是,在蘇美爾文明出土的一塊星圖之上,竟然雕刻著12個天體,這是太陽系的雛形,上面不僅存在著太陽、月球以及各大行星,而且,還存在著一顆現代人類都不知道是什麼的星球。
要知道,在古代人們只能通過肉眼觀測到各個天體,天王星和海王星因為非常的暗淡,是根本無法發現的,可是蘇美爾文明卻記錄了下來這兩顆星球,這也讓很多科學家都認為,另一顆神秘的星球,或許也是太陽系中的一員,只不過我們還未發現而已。
在蘇美爾文明的記載中,存在著一個有趣的傳說,他們寫到:一顆叫做「尼比魯」的行星撞上了一顆超級地球,這顆超級地球分類成兩半,其中較大的一半來到了金星和火星之間,成為了一顆新的地球,而另一半則分裂成無數塊碎片,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間。
在現代科學家們的觀測中,木星和火星之間確實存在著小行星帶,不過,因為肉眼無法觀測,蘇美爾人是無法知曉小行星帶存在的,而且6000-7000千年之前的他們,又是如何產生小行星帶這個概念的呢?甚至連地球是如何形成的都知道,這不得不讓人感嘆,蘇美爾文明的來歷真的非同一般。
蘇美爾文明認為,每當「尼比魯」行星接近地球的時候,就會對地球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這個觀點在瑪雅文明中也曾多次被提及,我們都知道瑪雅文明在天文方面的成就非常驚人,在瑪雅人的預言中,也曾提到過「尼比魯」行星的存在,並且認為當「尼比魯」行星接近地球,就會世界末日。
後世很多人都根據蘇美爾文明的記載和瑪雅太陽紀,推測出了「2085年世界末日」的說法,當然,這在我們看來,都是陰謀論者的無稽之談罷了,因為在2003年和2012年,也都有傳言認為「尼比魯」行星接近地球,會造成世界末日,不過一直到現在,地球仍然是好好的,什麼都沒有發生。
在上世紀,科學家們觀測土星的時候,發現土星的運行軌道存在異常,好像被某種巨大的力量牽引,有科學家聯想到神秘的「尼比魯」行星,推測可能就是蘇美爾文明記載的第12個天體,不過,後來發現的卻是冥王星,因為冥王星的體積太小了,根本無法影響到土星的運轉軌道,於是,「尼比魯」行星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期,NASA在獵戶座方向找到了一顆天體,體積與木星相似,當時所有人都認為蘇美爾文明提到的「尼比魯」行星被找到了,不過沒過多久,NASA卻再次發表聲明,表示「尼比魯」行星的發現是技術錯誤,可是,很多人並不買帳,認為NASA一定是發現了什麼秘密,才會隱瞞「尼比魯」行星的存在。大家認為真相會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