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網特稿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科幻新片《星際穿越》無疑是本年度最具話題性的一部電影,影片一上映,幾乎整個網際網路上全都是關於它的信息:有討論劇情和片中科學合理性的,有吐槽音樂聲音過大導致聽不清對白的,有科普影片背後的各種物理原理和術語的,也有純粹的感情宣洩,抒發對諾蘭的膜拜或不屑的…… 類似討論比比皆是,而本文不打算對影片或諾蘭本人做任何評論,而是完全從電影製作的角度分析這部科幻巨作的誕生始末。
頂尖天體物理學家+御用視效公司
說起《星際穿越》的誕生,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正是他構建起了《星際穿越》的整個故事基礎。基普·索恩是加州理工學院費曼理論物理學教授,作為黑洞和廣義相對論領域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跟史蒂芬·霍金、卡爾·薩根都是長期好友,在理論物理學界享有至高地位。關於他的地位有一例可以說明,在《萬物理論》這部影片裡,評判霍金的博士論文是否通過的三位導師中,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彭羅斯,另一位是霍金的老師夏瑪,而另一位就是基普·索恩。索恩在從加州理工學院退休前一直努力向公眾闡釋相對論的複雜概念,當時他就與《星際穿越》的製片人琳達·奧布斯特討論過拍攝一部有關黑洞和蟲洞的電影。
幾年前,史蒂芬·史匹柏拿下了這個項目,並找來喬納森·諾蘭編寫劇本,喬納森是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弟弟,曾編寫過《記憶碎片》、《致命魔術》、《黑暗騎士》等。後來史匹柏退出了,克里斯多福·諾蘭自然而然地接手了這個項目。他對弟弟的劇本做了很大的改動,並且希望讓故事儘可能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為此他找到了索恩。
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在黑板上寫片中的引力方程公式
2013年初,索恩給諾蘭上了幾個月的課,向他解釋黑洞如何彎曲光線和時空。因此,整部影片是架構在索恩的理論知識基礎上的。事後諾蘭透露說,索恩最難得的一點是他從不立刻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而是回去查論文,跟科學家們討論,然後做一系列的運算,最後才把結果告訴自己。即便這樣,索恩也沒有覺得心煩。
至於特效製作,諾蘭再一次找到了他長期以來唯一御用的特效公司Double Negative。很快,他把Double Negative的特效總監保羅·富蘭克林也帶到了索恩的辦公室。富蘭克林知道用CG可以實現任何效果,但這正是問題所在,因為這樣做很容易違背物理原理,達不到本片所追求的真實感。
因此,他讓索恩寫了許多公式,索恩甚至把自己的筆記本給了富蘭克林,上面全是他多年以來記錄的研究成果。富蘭克林如獲至寶,他知道只要在特效製作中遵循這些公式,就可以創造出符合物理定律的圖像,於是,他讓Double Negative的研發團隊按照索恩的公式編寫新的特效軟體和算法。有了頂尖天體物理學家和御用特效公司的保駕護航,打造以下的各式場景和真實呈現各種效果也就成為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