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始終是出名的膠片電影愛好者,《星際穿越》可能是最後一部70mmIMAX膠片電影,人們對諾蘭的印象仿佛是他「牴觸」3D新技術電影,但諾蘭其實並不固執。在接受網易娛樂的專訪中,他承認自己曾經試過將《盜夢空間》轉錄3D制式,可惜技術支持達不到,效果並不如人意。
專訪《星際穿越》導演諾蘭
網易娛樂11月13日報導 (文/森月)克里斯多福·諾蘭在締造了《盜夢空間》和「黑暗騎士」三部曲之後,在2014年又帶來一部科幻巨製《星際穿越》。他的野心似乎越來越大,《星際穿越》從通過蟲洞進行時間旅行的物理學理論出發,在大銀幕上用直觀、豐富、驚豔的視覺效果將複雜、抽象、艱深的科學理論展示出來。諾蘭說,這些蟲洞和黑洞的造型都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依據公式嚴格計算出來的。他還認真地研究沙塵暴紀錄片,在全景實拍的情況下憑空營造出外星球的樣貌。他在這部電影裡比前面的幾部都更有趣,創造出了愛耍貧嘴的箱式機器人,還調侃這是「少即是多」的設計。他還在片中罕見地表現出的小文藝情懷,將迪倫·託馬斯的詩篇寫進了臺詞。
諾蘭始終是出名的膠片電影愛好者,《星際穿越》可能是最後一部70mmIMAX膠片電影,人們對諾蘭的印象仿佛是他「牴觸」3D新技術電影,但諾蘭其實並不固執。在接受網易娛樂的專訪中,他承認自己曾經試過將《盜夢空間》轉錄3D制式,可惜技術支持達不到,效果並不如人意。
片中天文景象依照公式計算設計
網易娛樂:怎樣在大銀幕上展示蟲洞和黑洞這樣抽象而複雜的概念?有可考的科學依據嗎?
諾蘭:是的,當然。我們創造黑洞和蟲洞外觀的基礎,是一組經過精確計算的方程式,然後通過電腦建模製作。關於蟲洞和黑洞的數學方程式以及相關數據,都是由一位著名天體物理學家提供的。
我們根據這些方程和數據,得知如何製作電影中的天體,以及如何製作天體之間互相影響的環境,這些信息與視覺效果相結合,創造出電影銀幕上的蟲洞、黑洞、外太空場景。實際上這是一次實質性的合作,團隊中的兩個科學家都曾經發表過關於天體運行公式的論文,所以這次的視覺設計也有他們參與完成。我覺得目前我們在銀幕上看到的蟲洞和黑洞,可能是最接近它們實際的形狀和外觀的了。
網易娛樂:這部電影與您往常的作品都非常不同,特別是其中提到了大量晦澀的物理學知識,還有非常多術語,就不擔心普通觀眾無法理解和接受嗎?
諾蘭:這個嘛,我覺得自己一直在非常努力的試圖將這個故事清晰地、簡單地展現給觀眾,希望自己能把這個冒險故事說明白。片中科學家們提出的問題只是我們可能會產生的疑問,當然他們也用我們能理解的方式做了解答。
這些情節對故事的講述是非常重要的,但並不是每個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觀眾都能完全理解這些科學上的細節,事實上也沒有這個必要,我們只是想要觀眾跟隨影片的節奏,而且能夠身臨其境。
全實景拍攝創造外星樣貌
網易娛樂:聽說在全片都沒有使用綠幕(電影特技製作中採用綠幕背景以便後期摳象合成),那麼怎麼去拍攝那些瑰麗的外太空鏡頭以及如何去展現宏偉壯觀的外星球?
諾蘭:我們真是想盡了辦法。首先,我們在片場使用特別的材料搭建了一個模擬機艙,以便於演員能從中透過窗戶看到窗外的景象,並對此做出真實的反應。這樣,我們就能積累不少在一些類似於太空飛行紀錄片的片段鏡頭,就是抓拍鏡頭,然後按序列重新整理,然後再不斷重複這些步驟。
至於太空人們探索的那個星球,我們就是在冰島實景拍攝的了,完全沒有綠幕。他們後來去的那個外星球是完全在冰島取的景,冰川、海洋,都是真實場景,不是特技。
網易娛樂:外星巨浪的部分也是嗎?
諾蘭:那個也是在冰島拍的。我們找了一個有冰川的水域,相當寬廣,黑漆漆的看著挺深,其實淺得可以直接走人。
網易娛樂:片中還有大風沙暴,這種類似災難電影的場景,相當震撼。您是否聽說過或者感受過中國的霧霾天氣?這部電影中的大風沙暴天氣有沒有可能是中國的霧霾天帶來的靈感?
諾蘭:我聽說過一些霧霾的事兒。不過,我們對沙塵暴的直觀印象是來自一部紀錄片《The Dust Bowl》,這部紀錄片是導演肯·伯恩斯在2012年拍攝的,其內容是在30年代,德州和俄克拉馬州發生了史上最嚴重的人為農業災害,裡面有漫天沙暴。而且因為是紀錄片,電影中的影像非常之真實,簡直就像發生在我們身邊一樣。我們從這部紀錄片裡找到了很多影像參考資料。
機器人設計參考簡約主義
網易娛樂:這部電影中還有一個有趣的設計就是機器人,它們看著像一個直挺挺的柜子,「塔斯」可能是史上線條最簡約的機器人了。機器人的設計靈感又是什麼呢,冰箱嗎?
諾蘭:塔斯的設計非常簡潔,我們不太想讓這部電影中的機器人看上去太復古,或者太像戰鬥機。在我的概念裡它們應該造型簡約,我試圖讓它們的功能性應該更大於形式感,不要為了設計而設計。所以我們的設計師內森·克羅利(註:他也是蝙蝠車的設計者)在討論機器人塔斯的造型時,就說,如果讓我們的機器人與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註:他提出了「少即是多」的名言)結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基本就是這樣了,做成了個箱子。
網易娛樂:另外一個報廢的機器人「基普」,它的名字是對基普·索恩博士(《星際穿越》主要依據他的理論展開創作)的調侃嗎?
諾蘭:是啊,沒錯是他。我們還不得不在他的名字Kip後面多加了一個字母p,因為電影裡需要的是一個名字裡有四個字母的機器人。這算是對他的小惡搞,他知道了之後還挺開心的。
曾嘗試將《盜夢空間》轉制3D
網易娛樂:您在片中還啟用了迪倫·託馬斯的詩句「不要溫順地走入那個良宵」,並且反覆出現。
諾蘭:我選擇迪倫的詩是因為他的作品廣為人知,同時又有著無與倫比的感染力,給我們勇氣幫助我們去抵抗對死亡的恐懼和對時間流逝的彷徨。它不但在電影中出現非常合適,也同樣符合人類此刻的心境。我喜歡在片中反覆使用這段詩句,給觀眾們營造出一種親切感,在多次重複出現之後,這句詩就像是一個熟悉的音樂片段,每次被念出口的時候都能帶給人不同的感受。
網易娛樂:就沒想過拍3D電影嗎?雖然其實大家都很高興能在電影院裡看到2D大製作電影,還有些觀眾將此作為支持和熱愛您的一個理由。
諾蘭:我們考慮過把《盜夢空間》轉錄3D,還做過嘗試,但是最終發現現在的技術還不足以支持實現我們想要的效果。這就是我在此之前的所有3D嘗試了。講真,3D能給你一個非常真實的虛擬世界體驗,但為了適應屏幕,就不得不犧牲一部分畫面。不過就《星際穿越》來說,我非常強烈地想要把它做成巨幕電影,要把它搬上IMAX制式的大銀幕,天體和宇宙的形象會在大銀幕上呈現出令人驚嘆的視覺效果,讓你產生身歷其境的真實感。這個體驗真的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