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親解《星際穿越》的秘密 「時間是影片的頭號反派」 – Mtime...

2020-11-23 Mtime時光網

克里斯多福·諾蘭


  時光網特稿 克里斯多福·諾蘭

的作品

《星際穿越》

11月12日強勢登陸中國,169分鐘的片長並沒有阻擋中國觀眾的觀影熱情,掀起了又一股觀影熱潮,各大IMAX場次在周末一票難求。截止到17號,影片內地票房成績已經達到2.6億。



  從

《黑暗騎士》

《盜夢空間》

,儘管諾蘭的作品從來不乏宏大主題,但是《星際穿越》仍是迄今為止諾蘭最大氣磅礴的一部電影。這個史詩性的故事講述了人類瀕臨滅亡之際,一隊太空人為拯救人類,踏上一段穿越空間與時間邊境的星際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次來到中國的諾蘭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在中國觀眾心中的地位。第一天抵達上海即刻接連出席發布會與媒體圓桌訪問,諾蘭的狀態如大家想像得一般冷靜沉著。可是,在當晚首映式紅毯得到影迷「英雄般」的歡迎後,諾蘭與兩位主演在第二天接受專訪時的情緒都很不錯。


  諾蘭身上集合了英國人的老派與美國人的探索精神。這一點從與他的交談中不難得出。《星際穿越》凝聚了他自己兒時的太空夢,也是對太空精神的一次致敬。他最喜歡用的比喻的主人公,則是英國特工007。他對自己的經典評價是:「一個典型的英國人。」


  「觀眾只需要知道007要拆掉核彈,不用知道他是怎麼拆的,以及剪掉哪根線。」在兩天的時間裡,對於「觀眾會不會看不懂」這種問題,諾蘭給出的答案簡單、有效。(註:本訪談內容涉及一定劇透)



《星際穿越》承載了諾蘭的野心


《星際穿越》是諾蘭自己的太空夢嗎?


  出生於1970年的諾蘭的成長過程,正好處於人類對於太空探索的最後輝煌。1972年「阿波羅計劃」的終結,1977年《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的上映,1980年播出的卡爾薩根電視系列節目《宇宙——個人遊記》,1981年人類首架太空梭的成功航行,這些事件伴隨著他的成長,深深影響了兒時的諾蘭。


  「在我成長的那個年代,對太空有一種狂熱期望。但在後來幾十年中這些熱情已經退散了,《星際穿越》代表的就是我兒時對太空的痴迷,飛向太空探索未知領域。」


  在如今傳統太空科幻片式微,超級英雄電影強勢的電影工業中,諾蘭對與影片的期望不限於只完成自己兒時的太空夢。「我很希望《星際穿越》能點燃孩子們對科學和宇宙的熱情,這當然是我的願望,但我們能做的只是儘量講一個有趣的故事,我相信本片展現出人們對太空旅行始終如一的興趣,顯然在美國大家一直對太空旅行很感興趣,我當然很希望能看到這股潮流的復興。」


漢斯·季默在影片首映式上


如何激發漢斯·季默的創作靈感?


  《星際穿越》最令觀眾稱道的除了影片的「燒腦」元素之外,當屬

漢斯·季默

為影片創作的配樂,堪稱他職業生涯的又一代表作。漢斯·季默不僅延續了自己在幾部超級英雄題材電影中深沉大氣的風格,運用管風琴將影片的配樂融入了宗教般神聖的烙印,讓影片更加恢弘。


  季默曾經對時光網美國記者透露:「諾蘭(最初)什麼都沒告訴我,他說你給我一天時間我給你寫一頁劇本,你就按照這個劇本給我寫首曲子。那頁紙非常精美,很厚,劇本是用打字機打出來的,內容是關於我們兩年前的一次聊天。」


  諾蘭對這個故事不置可否:「我可不要逐字逐句告訴你寫了什麼。我給他展現的是本片故事的『心』,關於父親和子女的關係及其意義。我只給他一天時間,讓他根據自己的感覺來作曲,但沒告訴他這是一部什麼電影,即使大片需要大片級的配樂,影片的「心」仍然要能在音樂中體現出來。」


  至於影片中多次出現的迪倫·託馬斯的詩歌,諾蘭解釋選擇他的原因一是作品廣為人知,同時又有著無與倫比的感染力。二是這句詩就像是一段熟悉的音樂,每次被念出口的時候都能帶給人不同的感受。


影片在太空場景時完全靜默


在影片中採用無音軌是不是太過大膽?


  在過去,太空科幻電影常被詬病的一個「硬傷」就在於,在聲音無介質傳播的真空中,觀眾卻仍然能「聽到」角色或者場景中的各類音效。過去庫布裡克用背景的交響樂烘託太空的神聖感,而阿方索·卡隆在他的《地心引力》中很聰明地通過第一人稱敘事儘量避免了這一缺陷,但是在空間站爆炸等場景時,觀眾仍能聽見碎片飛過的聲效。


  這樣做也有根據,畢竟在電影院的環境下,觀眾會對影片的徹底靜默產生不良情緒。但是,諾蘭在《星際穿越》中非常大膽地通過太空場景的完全無聲,挑戰了這一傳統。


  諾蘭也承認這樣的做法超出常規,不過他用無聲與配樂相互交替傳遞情感:「我希望電影配樂能始終表現角色的核心情感。」對於這部富有一定實驗性的作品,諾蘭希望用這樣大膽的方式改變傳統商業片的某些「慣例」。


時光網「看《星際穿越》前該看的10部電影」名單中的部分影片


有必要在看《星際穿越》補課「必看的XX部影片」嗎?


  諾蘭在這部充滿野心的太空史詩中延續了自己作品一貫的「燒腦」風格,當然,這更激發了觀眾的觀影前後的熱烈討論。網絡上出現了鋪天蓋地的「天體物理學簡明入門」等答疑文章,試圖對影片中出現的科學原理進行解讀。


  影片也因為其經典的太空題材,在上映之前就被拿來與影史上的科幻佳作相提並論。事實上,諾蘭在不同場合也多次透露了本片受到其他太空科幻電影的影響,讓《星際穿越》更增添一份神聖感。時光網也曾出具一份「《星際穿越》上映前你該看的10部電影」榜單。不過,這在諾蘭看來,沒有什麼必要:「你可以在看過《星際穿越》後再補看那些影片。」


  諾蘭讓觀眾不用太過於嚴肅。他說:「我會說你可以看完《星際穿越》之後,再去補看那些科幻片。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科幻經典,很多人在《星際穿越》之前就已經看過,沒看過也完全不影響你的觀影體驗。

影片中人類為破壞環境面臨滅亡


人類永恆的敵人是人類自己嗎?


  《星際穿越》的故事開端就描繪一個並不遙遠的將來,人類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甚至走向滅亡。看過影片的觀眾則會發現,片中由馬特·達蒙扮演的角色曼恩博士成為了影響人類命運的另一個人物。在評論家看來,曼恩博士代表了人性中的弱點與黑暗面。有趣的是,漢斯·季默為這個人物創作的配樂名字就是「Coward」(懦夫)。


  諾蘭並不願意過多談論劇情,他只是表示馬特·達蒙是他給觀眾的一個驚喜。對於影片開篇階段過於平緩的節奏,他說:「這是我做電影的理念。我希望故事發展像滾雪球一樣,馬特達蒙的出現是一個節點。他出現後,所有線索會匯集到一起,故事就加快了。」


  影片的最大反派,諾蘭強調說,他特意說了兩次,害怕記者不能領會他的意思。他說:「在《盜夢空間》裡,時間只是一個元素。這回,時間成為了一個角色。如果影片中有所謂反派的話,頭號反派就是時間。」


影片中呈現的「蟲洞」現象不可思議


這是影史上對於黑洞最真實的一次體現嗎?


  影片中呈現的黑洞與蟲洞等畫面令人震驚。事實上,作為目前可觀測到的宇宙中最黑暗質量最密集的物質,黑洞曾經在眾多科幻小說和電影出現。在這部電影裡,黑洞其實是一個有史以來最精準的黑洞模型。這可是30個人,數千臺計算機用一年的時間,製造了一個有史以來對黑洞面貌的最準確的模型。


  諾蘭就影片中的時空問題專門諮詢了專業科學家,更有當今世界上天體物理學研究領導者基普·索恩坐鎮本片的製片人之一,所謂「硬科幻」也不過如此。諾蘭對於影片中的太空場景打出10分。「從來沒有人做過這樣的設計。影片的科學總監完全按照相對論的公式設置了黑洞和蟲洞的形象。我們甚至為此發表了兩篇論文。」


  事實上,從科學角度而言,蟲洞仍然停留在概念階段。並沒有任何實際的觀察數據能夠證明其存在。不僅如此,電影中外星球上的巨浪也是在一個雙恆星系統下產生的假說,值得科幻迷們好好玩味。


給太空場景打滿分,那麼五維空間呢?


  在聽到這個問題後,諾蘭先是哈哈大笑了幾聲,感覺自己掉入了一個陷阱。影片的最後,諾蘭以超越人類認知的方式,呈現了一個完全只存在於理論與公式中的高維度世界。


  「那我打9分吧。」諾蘭說,「這是是因為裡面的規律是我們自己設定的。那個場景從科學角度肯定很容易遭批,因為這些都是未知的世界。但是,從我們自己設定的規律出發,最後在銀幕上呈現的效果已經很寫實了。」

諾蘭與基普·索恩交談(影片中其中一個超級機器人就是"惡搞"下後者)


如何設計一個完全不存在的世界?


  對於如何拍攝最後的五維空間,主演馬修·麥康納曾對時光網記者透露,當時他在洛杉磯的派拉蒙攝影棚中,進入了劇組搭建了一個巨大的「盒子」,就像影片中觀眾看到的那樣,每一面牆上都有排列規律的圖案。麥康納吊在威壓上,可以任意穿梭。


  這一切,如同影片中的其他場景一樣,都是實拍的,沒有特效,沒有CGI。 諾蘭說:「我花了很長時間去思考高維世界,我一直對這種幾何思考很感興趣,你在

《盜夢空間》

《記憶碎片》

和我的很多作品中應該都見識過。至於如何在銀幕上表現,是很多人參與製作的成果。」



諾蘭在冰島實地取景


真實的力量能超越特效技術嗎?


  在影片拍攝時,有這樣一個故事。2013年初春,為了給《星際穿越》中冰冷的異星荒地取景,諾蘭及劇組前往冰島尋找冰川。在刺骨的寒雨中,車輛無法前行,他們只能徒步行走。最終,徒步四五公裡後,他們不得不停下:面前是一個冰冷的湖,湖的附近似乎無路可走。然後,諾蘭就脫下鞋襪,大步走進水裡,向一塊巨大的冰塊走去。


  全劇組都在諾蘭對於實拍這種堅持和信仰下,完成了銀幕上最終呈現的壯闊畫面。要不是條件不允許,諾蘭肯定會帶著劇組上太空的。「我們從來不是對特效人員說:你們給我把這東西搞定。我們總是儘量用鏡頭把能拍的東西拍下來,讓演員可以對著實境表演,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是諾蘭的答案。當然,從電影工業角度說,如果用特效製作影片中的場景,成本或許更高。

片場的壯觀一點不亞於銀幕上諾蘭呈現給觀眾的畫面


《星際穿越》用光了世界上的膠片嗎?為什麼不拍3D ?


  「那不至於。」諾蘭打趣說,不過,說到具體數字的時候,他遲疑了一下,感嘆說:「天吶,大概一百萬英尺吧。」在拍攝過程中,因為諾蘭堅持使用膠片攝影機,柯達公司為此還專門給諾蘭開設了一條生產線。即使是在使用IMAX攝影機時,諾蘭也要求用IMAX膠片,這也使得《星際穿越》可能成為影史上最後一部用IMAX膠片完成部分場景的影片。


  目前,世界上的膠片生產商寥寥無幾,繼富士停止生產電影膠片之後,柯達也在連續虧損中申請了破產。諾蘭對此並不擔憂,他說:「其實(百萬英尺)是個很正常的數字。很有意思,人們經常問關於膠片拍攝的問題,實際上去年大部分電影仍是膠片拍攝。比如JJ正在拍的

《星球大戰7》

就是膠片電影。我並不是唯一一個堅持使用膠片的人,我只是對此很有熱情。」


  至於3D技術的話題,諾蘭曾經多次表示,像《星際穿越》中宏偉巨大的天體,3D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反而2D的畫面能給觀眾帶來更直觀的衝擊力。諾蘭其實考慮過將《盜夢空間》轉製成3D,但是現有技術條件無法滿足他的要求。


影片中庫珀與女兒墨菲之間的感情是超越時空的線索


影片是給自己女兒的一封家書嗎?


  在影片上映前,主演傑西卡·查斯坦發現的一個「秘密」成了影片的一個話題。傑西卡透露,《星際穿越》拍攝時所用的製作假名是《佛羅拉的信》,她曾經很難將這與《星際穿越》聯結在一起。直到有一天,她在片場遇見一個害羞又甜美的小女孩,一問之下才知道是諾蘭的女兒,且名字就叫「佛羅拉」。她認為影片是諾蘭給自己女兒的一封家書。


  有意思的是,諾蘭透露自己其實只是按照自己兒女的順序,把他們的名字當作自己的影片的「Working title」。實際上並沒有任何特殊的意義,只是一個「甜蜜浪漫的巧合」(艾瑪·託馬斯語)。下一部影片,諾蘭可能又會從自己的兒子Rory的名字開始新一輪的命名。

相關焦點

  • "星際穿越"導演諾蘭:如果影片有反派 頭號是時間
    原標題:諾蘭:如果影片有反派,頭號反派是時間   影片對黑洞的描繪是視聽語言的想像力極致。   新京報:這樣類型的電影多數人會選擇拍成3D格式,可《星際穿越》是最後一部75毫米膠片電影,請問你為什麼沒有選擇3D呈現方式?
  • 《星際穿越》導演:很多電影用3D拍浪費了
    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馬特·達蒙等一眾耀眼明星加盟,好萊塢巨製《星際穿越》昨日一經上映便被影迷評為「燒腦」大片。這部時長近三個小時的科幻片,幾乎讓看過的觀眾都被影片強大的信息量以及無盡的想像力拜服。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也被諾蘭邀請來,一道參與這場「星際穿越」之旅。
  • 諾蘭《星際穿越》首批評論兩極:有缺陷的佳作
    1905電影網訊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星際穿越》昨日在北美首映,目前首輪評論已出,但並未像此前眾人所期待的那樣口碑一邊倒,截至發稿時間,IMDb雖有9.5的高分,但象徵著評論界的爛番茄新鮮度只有75%、Metacritic(以下簡稱MTC)給出77分,算是中上水準。
  • 【首映】《星際穿越》Interstellar: 迷失的諾蘭與穿越時空的愛
    幾位主角穿越星際前,老教授為他們吟詩壯行:「不要溫順地走入那個良宵,要咆哮、對著光明的消泯咆哮。」此後,這首詩以臺詞、旁白的形式,好幾次出現在電影中。為「求燒腦」去看電影的邏輯控會對《星際穿越》失望,因為他們覺得諾蘭變得太溫情了。有報導說這部電影是他送給女兒的禮物- 為什麼都舊舊的,很樸素?
  • 《星際穿越》:諾蘭對一部46年前科幻電影的「回答」
    近日著名導演諾蘭的經典之作《星際穿越》全國重映,這部首發於2014年,描述未來世界裡,人類探索太空的電影,是近年來世界影壇少有的科幻巨製。然而影片上映之後的幾年裡,許多科幻影迷喜歡討論影片中涉及到的有關「黑洞」、「蟲洞」、「時空穿越」、「五維空間」的影像是否足夠符合科學理論。
  • 《星際穿越》重映,二刷前快get這10個重點!
    它就是諾蘭導演的《星際穿越》。8月2日將在內地影院重映。,全部裝進了《星際穿越》之中。諾蘭曾在接受時光網獨家採訪中說:「在《盜夢空間》裡,時間只是一個元素,而在《星際穿越》裡,時間成為了一個角色。如果影片中有所謂反派的話,頭號反派就是時間。」
  • 諾蘭《星際穿越》曝「太空羈旅」預告
    諾蘭《星際穿越》曝「太空羈旅」預告 1905電影網訊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國內重映定檔8月2日,7月29日曝光了「太空羈旅」版預告片及海報。
  • 《星際穿越》曝中文特輯 諾蘭造最科學「蟲洞」
    《星際穿越》曝中文特輯 諾蘭造最科學「蟲洞」 今日,影片曝光了一支「蟲洞」特輯,神秘莫測、令人目眩的蟲洞逐漸現形,動人心魄的景觀讓人嘆為觀止。這支視頻涉及不少天體物理學知識,導演諾蘭透露,影片創作過程中還特邀史蒂芬·霍金的好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跨界合作,聯手呈現極致星際宇宙景觀。毫無疑問,《星際穿越》將在感性的電影藝術和理性的科學理論之間實現前所未有的完美結合,為觀眾打造一場無與倫比的視聽盛宴。
  • 諾蘭影片裡的「死老婆梗」,到底是怎麼回事?
    作者:李嘯天《信條》是諾蘭的第11部電影長片。有趣的是,「死老婆梗」,或者說叫「亡妻梗」再次出現。片中,大反派安德烈多次想將自己的老婆凱特打死。甚至,他已經打中了,只是被男主救了回來。無論如何,諾蘭沒有忘記自己的這個梗,忍不住還是用上了。在諾蘭的11部影片中,且來看看都有哪些影片,出現了「死老婆梗」。
  • 諾蘭《星際穿越》8.2國內重映 包含IMAX版本
    諾蘭《星際穿越》8.2國內重映 包含IMAX版本 時間:2020.07.2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CC 分享到:
  • 《星際穿越》:剝開科幻外衣 被親情的內核感動
    告別了純虛構的「蝙蝠俠」系列之後,《星際穿越》讓諾蘭來到一個更真實的科幻世界。影片邀請到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擔任顧問,尤其針對劇本中一些專業的天體物理學理論提供建議。在此基礎上,片中提到的理論部分都非常紮實,使得這雖然是一部科幻片,卻讓大多數劇情都有真實的理論作為支撐。《星際穿越》立足專業的物理理論,在此基礎上,適度發揮想像,展望未來。
  • 觸動人心的科幻大作,諾蘭導演的《星際穿越》究竟魅力何在?
    2014年11月,著名導演諾蘭帶來的《星際穿越》,迎來了中國內地的首映。它更是取得了不小的轟動,一舉拿下當年的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諾蘭新片炸了真飛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星際穿越》則在兩者間,達成了微妙的平衡。而影片本身,也有許多值得欣賞的閃光點。浩渺的宇宙,圓滿曾經年少的憧憬之所以青睞這部影片,究其根本是它支撐起,兒時渺小的自己,對廣闊無垠的宇宙的幻想。這也是不少朋友,通過電影對宇宙進行一場自我探索的心路歷程。影片娓娓道來這樣的故事:在不久的未來,地球資源枯竭,環境惡化。
  • 專訪諾蘭:《星際穿越》中的黑洞蟲洞接近真實
    諾蘭始終是出名的膠片電影愛好者,《星際穿越》可能是最後一部70mmIMAX膠片電影,人們對諾蘭的印象仿佛是他「牴觸」3D新技術電影,但諾蘭其實並不固執。在接受網易娛樂的專訪中,他承認自己曾經試過將《盜夢空間》轉錄3D制式,可惜技術支持達不到,效果並不如人意。
  • 為什麼會有人說《星際穿越》是世界上最嚴謹的科幻影片
    今天又重溫了一遍諾蘭大神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每次看完諾蘭的電影,都是深有感觸,陷入沉思,他們真的是用心在拍攝電影,不僅是為了賺錢,還在科普知識,我們的電影更多的都在拍攝過去,他們在拍攝未來,好不容易有個《流浪地球》打開了大門,又被《上海堡壘》關上了。
  • 星際穿越重映票房破億,再創影院復工新紀錄,網友:諾蘭太牛了
    根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截至8月14日00點00分00秒,科幻片《星際穿越》重映票房衝破了1億元的大關,成為復工以來首部重映票房破億的影片。《星際穿越》2014年11月1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於今年8月2日在大陸重映,中國大陸首映總票房高達7.55億人民幣。
  • 《星際穿越》熱映 5款APP帶你看懂諾蘭「燒腦」大片
    原標題:《星際穿越》熱映 5款APP帶你看懂諾蘭「燒腦」大片   諾蘭科幻大片《星際穿越》在中國上映首周就斬獲2.6億票房,作為2014年最受期待的燒腦大片,影片中的「蟲洞」、「多維空間」、「時間稀釋」等眾多天文、物理冷知識,讓眾多網友紛紛表示無法看懂,並在網絡中引發了一輪科學討論浪潮。
  • 關於《星際穿越》不為人知的6個秘密!
    今天要聊的這部《星際穿越》,來自大名鼎鼎的:評分網站霸主、亡妻俱樂部VIP、米其林三星燒腦主廚、時間の傀儡師、電影膠片的守護者、「好萊塢最後一位作者導演」,英國編劇、導演兼製片人,克里斯多福·愛德華·諾蘭!
  • 《星際穿越》_網易娛樂
    ·片 名:星際穿越 ·導 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主 演: 馬修·麥康納 / 韋斯·本特利 / 安妮·海瑟薇 / 傑西卡·查斯坦 / 伊萊耶斯·加貝爾 / 麥可·凱恩 / 約翰·利特高 / 託弗·戈瑞斯 / 卡西·阿弗萊克 / 麥肯吉
  • 諾蘭導演之《星際穿越》
    諾蘭導演的《星際穿越》。怎麼說呢,能用語言或者是文字能表達清楚的概念是人這一層面的理解。瞠目結舌的一部電影,的確是瞠目結舌的一部電影。人生不可以匆匆而過,一定要找到生命背後的「家」。即使每個人的生命出處不同,也要前行在回家的路上......
  • 電影頭號玩家彩蛋是什麼劇透 頭號玩家138個彩蛋致敬了哪些遊戲
    《侏羅紀公園》霸王龍史匹柏執導的經典系列影片中的符號性生物,出現在賽車比賽之中。3.《世界之戰》火星飛船史匹柏執導的影片《世界之戰》中的飛船,出現在諾蘭和胸前有骷髏的反派I-R0k進行首次會面的星球之上。4.《奪寶奇兵》海報出現在影片結尾小哈利迪房間的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