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穿越》:第一個真正的電影黑洞

2021-01-09 快科技

新上映的科幻大片《星際穿越》吸引了無數影迷的目光,片中對近距離觀察時黑洞呈現的景象進行的準確描述讓影迷們津津樂道。拍攝過程中,《星際穿越》創作人員向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基普-索恩取經。在視效小組的齊心努力下,《星際穿越》成為科幻片史上對黑洞的呈現最具有科學準確性的影片。

索恩表示:「在此之前,任何好萊塢影片都未準確呈現過蟲洞或者黑洞。《星際穿越》是第一部準確描述黑洞的好萊塢影片,符合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方程式。

廣義相對論闡述了引力的特性。黑洞是宇宙內已知引力最大的天體。愛因斯坦的方程式闡述了觀察者所能看到的黑洞景象,但如果想解釋黑洞信息悖論,你還需要藉助量子方程式。

索恩是物理學巨匠史蒂芬-霍金的好友。在這兩位理論物理學家的幫助下,我們對黑洞的認知進一步加深。

在索恩的幫助下,諾蘭巧妙地為觀眾呈現神秘的黑洞,將科幻與黑洞科學融合在一起。影片對黑洞的呈現不僅簡單易懂同時富有美感。

《星際穿越》製片人艾瑪-託馬斯指出:「視效部門利用索恩提供的數學數據,真實再現黑洞的景象。」

索恩和電影視效部門將有關黑洞的數學數據和愛因斯坦的著名方程式進行視覺再現。為了讓觀眾更直觀地了解黑洞,他們採取了一個巧妙的做法,在黑洞後面「部署」一顆恆星。他們意識到這顆恆星放射的光線可能被困在黑洞事件穹界附近的扭曲時空。這種現象被稱之為「引力透鏡效應」,允許天文學家探測系外行星。

在拍攝《星際穿越》過程中,主創人員進行了巧妙的設計。來自黑洞後方的恆星光線可能環繞黑洞事件穹界幾周,而後朝著觀察者的方向釋放。具體到《星際穿越》身上,這個觀察者便是攝影機。

在視覺上,黑洞的邊緣將展露出令人驚異的景象——恆星光線將在事件穹界邊緣呈現出不同的景象。視效小組負責人保羅-富蘭克林指出這會形成「一個怪異的太空漏鬥」,被黑洞引力扭曲的恆星光線環繞黑盤。

如果沒有輻射吸積盤,任何黑洞都不算完整。《星際穿越》如何呈現吸積盤?隨著物質墜落旋轉黑洞的事件穹界,氣體被吸入一個炙熱的吸積盤,發出明亮的光芒。

富蘭克林表示:「我們希望呈現整個過程,對這種異乎尋常引力透鏡效應進行可視化。我們發現引力將這個發光氣體盤扭曲成怪異的形狀,讓你看到壯觀的『火彩虹』穿過黑洞頂部。當我看到這個盤在黑洞上方和下方環繞時,我能夠很好地理解自己看到的景象。不過,理解和看到完全是兩回事。」

《星際穿越》對黑洞的呈現擁有極高的科學準備性,但如果視覺再現只是針對黑洞的數學,則沒有太大意義。為了讓觀眾看到他們更熟悉的黑洞景象,諾蘭在呈現黑洞時賦予視效人員一些藝術創作自由。他說:「我們發現只要不大幅改變視角,我們便可得到一些非常易於理解並且富有美感的圖像,呈現這些方程式。最後的視覺效果令人感到吃驚。」

現在,索恩和《星際穿越》視效小組正為天文物理學界和電腦製圖界撰寫一些技術論文,闡述他們的發現。

索恩說:「通過快速旋轉黑洞,我們發現了一些與引力透鏡有關的東西,是我們此前從未見過的。」

科幻影片的第一要務並不是科學研究,而是娛樂觀眾。隨著電腦繪圖技術的不斷進步,科幻片觀眾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促使電影人儘可能真實再現各種天文現象。也就是說,他們需要在創作過程中求助於科學家,讓科幻片在講述驚心動魄的故事的同時儘可能擁有科學的準確性。

相關焦點

  • 《星際穿越》科學顧問:黑洞照片為什麼「糊」
    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記者郭爽)不少人腦海中關於黑洞的形象來源於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清楚明亮的圖像,而最新發布的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卻有點「糊」。對此,《星際穿越》科學顧問、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基普·索恩11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對兩個黑洞圖像的異同給出獨家解析。
  • 為什麼《星際穿越》的黑洞跟真實的黑洞圖像不一樣
    2019年04月10日之前,還沒有人知道黑洞到底長什麼樣。當然了,感謝電影《星際穿越》向觀眾們展示了模擬黑洞,現在不光這個黑洞聲名遠揚,我們也因此以為自己知道黑洞的模樣。
  • 愛因斯坦比黑洞更牛的預測,一旦發現,人類將可能實現星際穿越!
    不過證實了黑洞的存在,並不會讓科學家們停下探索宇宙的腳步。也許現在科學家們就已經將眼光瞄向了愛因斯坦另一個比黑洞更牛的預測,而我們也可能會更期待愛因斯坦的另一個預測被證實。因為這個預測一旦被發現,也許人類就將真正實現星際穿越和時間旅行的夢想。
  • 從物理學角度分析《星際穿越》:逃離黑洞用到了哪些天文學知識?
    最近《流浪地球》大火,很多網友便拿來跟好萊塢的一些科幻片作對比,其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同時逃生系列的電影《星際穿越》,說到《星際穿越》這部電影,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子。它在繼承發揚《2001太空漫遊》電影的基礎上,又增添了一些人類的情感,使得這部電影有血有肉,十分好看。
  • 重發:電影《星際穿越》觀後
    和本文所述的電影意象,實有異曲同工的呼應⋯⋯ 6年前(2017-1-5):《電影:「星際穿越」觀後》昨天(2015-1-4)第一次到臺北市松煙誠品看>電影,看的正是克裡斯多夫諾蘭的2014最新力作《星際穿越(Interstellar)》。
  • 電影【星際穿越】幕後的故事
    【星際效應】電影特輯-打造黑洞篇【星際效應】的視效部門使用天體物理學家基普所提供的數學數據
  • 感情戲拖累了《星際穿越》?沒看懂電影的人才這樣說
    一、讓人類真正強大的力量——科學一個物種的有多強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世界的認知程度,人類通過科學,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程度遠遠超過了地球上的其他物種,結果就是,在人類和猴子眼前有硝、硫磺、香蕉,猴子果斷拿了香蕉,而人類拿了硝和硫磺,然後發明了火藥。在《星際穿越》裡面,人類的存亡關鍵也是對科學的研究程度。
  • 《星際穿越》中庫伯落入黑洞是計劃好的嗎?
    《星際穿越》為什麼說老教授撒了彌天大謊?關於《星際穿越》的梗有很多,老教授撒了彌天大謊也不過是其中一個而已,而且這個還是老套路了,從「拉撒路」計劃開始就覺得真正的目的並不簡單,當然好萊塢大片中這是比較常見的,畢竟看多了也就知道會不會埋地雷了!
  • 黑洞vs 腦洞的5部電影:《星際穿越》神作之名當之無愧!
    很快,作為「男人的浪漫」的一系列科幻小說和電影,就把科學圈子裡的熱情帶到了民間,這也是黑洞照片一經公布,就能火爆全網的原因。在黑洞的神秘容顏已經揭露的情況下,前瞻網為大家盤點一下和黑洞相關的電影,看看人們曾經的極限腦洞,和現實到底有多大差距。
  • 你如何評價電影《星際穿越》,你喜歡嗎?
    簡單來說,《星際穿越》主要講的是主人公通過一場驚心動魄的星際冒險拯救了瀕臨世界末日的人類,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物理學概念,例如,蟲洞、黑洞、時間膨脹效應等等。這部電影的科學顧問是今年剛剛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基普·索恩,他是當今天體物理學領域的大師級物理學家,所以這絕對算得上一部硬科幻。
  • 備戰《星際穿越》,科普黑洞和蟲洞,有劇透,慎入!
  • 《星際穿越》的神跡:當男主角掉入黑洞之後
    近日5年前的硬核科幻電影《星際穿越》的重映,讓電影迷和科幻迷好一陣悸動。這部近10年來,銀幕上的重量級科幻佳作,自上映以來,就被電影迷和科幻迷們津津樂道。在大師級導演諾蘭的駕馭下,蟲洞、黑洞、五維空間、星際旅行,在大銀幕上,在浩瀚蒼穹的震撼畫面下,和親情、人類歷史、人類哲學雜糅在一起。最終被演化成一場波瀾壯闊的,人類關於科學的探索開拓史。
  • 電影《星際穿越》中是如何依靠蟲洞在星球間穿行的?
    電影《星際穿越》是一部史詩級的科幻驚悚片,講述了包括由於氣候變化而逃離地球,以及蟲洞和時間膨脹等方面。影片中有許多有趣的概念,這些概念帶有不同程度的科學準確度。因此,繼續閱讀本文,我們一起找出庫珀(電影《星際穿越》男主角Cooper譯名)精彩旅程中理論上可能實現的東西。毋庸置疑,本文會對影片情節造成一點破壞。
  • "燒腦"電影星際穿越熱映 真的很好看真的很難懂
    於是,其他科幻片存在的物理硬傷在《星際穿越》比較難尋。   成都某大學數學系的陳老師是科幻迷,他是上周六和幾位好友邀約去看《星際穿越》的,看完後對本報記者說:「這部電影一看就是在向當年那部《2001太空漫遊》致敬,總的來說這部電影邏輯算很嚴謹,黑洞的視覺效果經過精密的運算後呈現出來很震撼。」
  • 科幻片《星際穿越》裡的黑洞,與實際黑洞圖片為什麼有點不一樣?
    黑洞長這樣:諾蘭導演的《星際穿越》,有關黑洞的情節中,超大質量黑洞「卡岡圖亞」長這樣:影片主要講述的是,由於地球環境惡化,已不適宜人類生存,NASA在土星附近發現了一個蟲洞,派出尋找人類新家園的太空人進入蟲洞,利用蟲洞大大縮短了航行距離,穿越到了太陽系外,進入銀河系星際空間,尋找有信號反饋的三顆星球。
  • 《星際穿越》在大銀幕首現蟲洞與黑洞震撼畫面
    電影《星際穿越》劇照由好萊塢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諾蘭聯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首次以最科學的方式在銀幕呈現宇宙蟲洞與黑洞奇觀,造就了影片令人嘆為觀止的震撼視效。記者獲悉,此次發布的「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講述了《星際穿越》中令人嘆為觀止的蟲洞及黑洞奇觀,從構思到最終展現的整個過程。
  • 電影《星際穿越》中若干有趣的科學故事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導演的科幻佳作《星際穿越》(Interstellar)近日重新上映。電影精彩自不必多說,電影裡諸多有趣、硬核的科學細節也值得反覆推敲,細細品味。一起來看看電影裡一些有趣的科學故事吧。
  • 人能活著穿越蟲洞嗎?-星際穿越,蟲洞,黑洞, ——快科技(驅動之家旗...
    科幻太空史詩《星際穿越》正在熱映,劇中人類文明正面臨毀滅的危險,但是太空人們看到了一絲希望:因為土星附近神秘地出現了一個蟲洞。這條穿越時空的隧道通向一個遙遠的星系,人類可以穿過這條隧道,找尋一個可以殖民的星球,以延續我們的文明。電影中的蟲洞是基於真實的物理學理論的,由天體物理學先驅基普·索恩(Kip Thorne)建立。
  • 黑洞可能像《星際穿越》中的卡岡圖雅大黑洞那樣巨大嗎?
    2014年,美國探索頻道拍攝了一部紀錄片《星際穿越中的科學》(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詳細講述了《星際穿越》的科學背景。作為《星際穿越》的科學顧問,基普·索恩為確保電影的科學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星際穿越》中的物理學:黑洞是什麼樣子的?
    電影中展示的「黑洞」形象。為什麼黑洞看起來會是這個樣子?圖片來源:wired.com但這一切都十分自然,因為黑洞附近常常發生奇怪的事。例如,黑洞引力極大,以至於彎曲了宇宙的結構。愛因斯坦對此進行了解釋:質量越大的物體,產生的引力就越大。像恆星和黑洞這樣的物體就能產生巨大的引力,導致光線彎曲,時空扭曲。